217 大棚種草

217、大棚種草

217、大棚種草

一會兒捉蟲。

肖樹林學核桃雕,一開始確實是興趣使然,不過他也並不是沒有現實考量,學了核桃雕以後怎麼樣,難道雕出來核桃就一直放自己家裡敝帚自珍獨自賞玩嗎?那肯定不行啊,時間久了再有激情也會耗。

肖樹林當然也想出成績,也想得到別人認可,雖然說就他目前手藝,肯定還是早了點,不過路線就是這麼定,曲高和寡遊戲他不愛玩。

這一回,肖樹林就從自家一堆小核桃中,選了二十多顆大小均勻、形狀較圓、紋路細密小核桃,打算做一個十八顆佛珠手串。

對於佛學,肖樹林瞭解得並不多,他上網查了一下,想了解一下佛珠手串上刻些什麼合適,後還是決定就刻能被廣泛接受“阿彌陀佛”四個字。

他先把這四個字用篆文書寫下來,又紙張上練習多遍,直到將每一個比劃結構都熟記於心,這才取了核桃出來,循着核桃表面紋路,將這四個字慢慢刻畫上去。

當肖樹林把第一個核桃刻出來時候,羅蒙也是有些吃驚,因爲這顆核桃無論是整體美感還是細節處理,都十分到位,老周雖然沒什麼藝術修爲,但是欣賞水平他還是有一些。

這枚核桃雕,深加工部位並不多,除了磨去頭尾,其他部分加工都很不明顯,有些地方甚至只是稍稍修改了一下核桃表面紋路,使之與篆文筆畫重合。

不常接觸這些東西人,咋一看這一枚核桃,大概不會很容易看出它上面花紋字樣,若是仔細看,就能發現這枚核桃看似自然紋理間,蘊藏着怎樣細膩工夫。

或許對行家裡手來說,肖樹林這兩下子還是不夠看,但是就這枚核桃來說,光是自然和細緻這兩點,已經能入得眼了。

老周看來,他們家肖樹林簡直太有才華了!這丫拿着核桃看了又看,嘴上是誇個沒完。

“你咋這麼有耐性呢?”這小小一枚核桃,得花多少時間和心思才能弄成這樣啊?

“嘿。”肖樹林被他誇得有點不好意思起來。

“這個字也好,你啥時候練字呢?”沒練過肯定整不出這水平啊。

“從前。”肖樹林說道。

“從前啥時候啊?”老周又問。

“……”肖樹林抓了抓脖子,好一會兒,才又說道:“上課時候。”

“上課……”羅蒙剛想問上課咋還能練字呢,復一想就明白了,這丫跟自己不一樣,當初他是好學生來,上課自然要認真聽講,肖樹林就不一樣了,不想讀書學生,哪個不是變着法兒開小差。

“不知道咱們家猴娃子將來長大了像誰。”一旁正幹活劉春蘭聽了他倆對話,忍不住就笑了。

廚房裡面空間有限,近他們老兩口常常把做餅乾活兒拿到餐桌這邊來幹,等和好面用磨具一塊一塊壓好以後,整盤端到廚房裡面烤箱去烤,烤好了一盤一盤放竈臺上放涼,做好餅乾有時候是他倆自己送去羅興佑家,有時候是羅興佑騎着三輪車過來拿。

“大概……不會像我吧。”老周想想自己那兒子形象,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什麼,好像不太符合他風格啊,搓着核桃望着窗外發呆纔是他範兒。

“猴娃子啊,喜歡讀書嗎?”羅老漢問猴娃子說。

“不喜歡。”猴娃子想也不想就說了,雖然還沒到讀書時候,可是羅美慧和羅美玲那倆姐妹捧着課本一臉苦大仇深畫面已經給他帶來了不可磨滅印象。

“完了完了,以後他們這一撥,一個能讀書都沒有了。”羅美慧不愛讀書他們早就知道了,羅美玲那丫頭看着文文靜靜,原本還指望她能好好讀書,可上了幾個月幼兒園之後吧,看那苗頭好像也不太對,用羅紅鳳話來說,還不如她姐呢。

“不愛讀書有啥,你看樹林現不是挺好,還有阿芸他們家那仨丫頭,大丫這纔讀高中呢,賺錢都夠養活一家子人了。”劉春蘭說道。

“你就嘴上說得好聽,哪天美慧那丫頭要是能拿回來兩個一百分,看你會不會樂出花兒來。”一起過了大幾十年日子了,誰不知道誰啊。

“那不是沒有嘛。”劉春蘭笑了笑,倒也不否認。

等肖樹林雕出一對核桃時候,羅蒙跟猴娃子之前盤那一個手串剛好夠數了,剩下就是調整這十幾顆核桃顏色,讓它們量統一,這活兒得猴娃子來幹,羅蒙幫不上忙,於是他剛好就騰出功夫來盤肖樹林雕出來那一對核桃了。

這段時間天氣一天比一天冷起來,肖樹林每天早上去鎮上練武時候,羅蒙和猴娃子也不跟着去了,早上六七點鐘起牀,刷牙洗臉之前先把鴿子給放出來,喂些玉米粒,然後把當天鴿蛋給撿了。

之前羅蒙聽了燕雲開他爺爺建議,留了自家幾對鴿蛋讓大鴿子孵着,如今鴿舍裡已經有幾對雛鴿了,還有幾對正孵着,近氣溫低,孵小鴿子時間就有點邊長了,近這一對,已經差不多有半個月了,還沒出來。

自家鴿蛋吃不完時候,羅蒙也會賣掉一部分,王大勝胡羣峰都買過,羅蒙原本不打算收他們錢,他們死活要給,生怕吃了這回沒下回,事實上羅蒙家鴿蛋確實也不多,他們要是不給錢,下回吃不吃得上就難說了。

等這對父子倆終於洗漱完畢準備吃飯時候,肖樹林已經帶着早晨回家了,劉春蘭羅老漢也都過來幹活了。

要是碰上陰冷天氣,老周家壁爐就該派上用場了,從四合院那邊搬些木材過來,點了壁爐烤火,暖烘烘實很舒適,除了下午上山喂猴子那一趟,其他時候他們都不愛出門。

只不過這火烤得多了,就很容易上火,肖樹林還好,屋裡待着時候,也多半是坐窗戶邊雕核桃,羅蒙跟猴娃子就不行了,羅蒙嘴裡起了倆泡,猴娃子還流了一回鼻血,於是這一天上午,羅老漢就不叫他們待屋裡烤火了,上外邊凍凍去。

老周帶着他兒子一路來到山崗上,這邊有一塊菜地剛剛收完了,要重整地播種,二郎也被喊過來犁地了。

老周父子倆蹲上坎,一邊看他們幹活,一邊問問近這段時間大夥兒牛王莊工作生活情況,大家問老周冬至那天殺不殺豬,老周說要殺,於是大家都很高興。

二郎拉着大鐵犁一趟一趟田裡走,沒多久,就把這片菜地給犁完了,想想這貨剛來牛王莊時候,大概也就比東南西北現塊頭大一點,如今都長到這麼大了,羅蒙心中也有些感慨,時光飛逝啊。

犁完了地,有人給它拿了幾個菜花幫子過來,二郎吃了一個,就不肯再吃了,甩着尾巴慢騰騰向山下走去。

“怎麼不吃啊?”老週一看,心疼了,幹那麼多活兒呢,不吃咋成啊?

“吃膩了吧。”常常跟二郎打交道人都知道,現牛王莊上許多地都是靠它耕,每回耕完地,少不了都要喂點黃瓜西紅柿菜葉什麼,二郎剛開始還挺愛吃,後來漸漸就沒多大興趣了。

老周帶着猴娃子一路跟着二郎,見它一邊走一邊路邊找嫩草吃,可是眼下這季節,山上哪裡還能有什麼嫩草,就算有那麼一兩根,也被來往牛羣吃了個七七八八。

“你小子,這是想吃草了?”羅蒙走過去拍了拍它牛脖子。

“哞!”二郎叫喚了一聲,又打了個響鼻。

“成,看你小子近挺勤份上,老子給你弄。”

於是,這一天羅蒙就和猴娃子一人拿着一把鐮刀,到村裡小溪邊田埂上挖茅草根去了,挖回來一籃子茅草根,又運了些土,村口水庫邊整了一塊地出來。

父子倆地裡挖出一條條淺溝,把茅草根埋進去,又撒上一些靈泉水,然後搭架子拉薄膜,上面蓋了個簡易大棚。

村子裡人聽說羅蒙爲二郎種茅草,都十分贊同他做法,還常常有人過來灑水幫忙,棚子裡溫度不夠,村民們幫自家大棚加溫時候,常常也會幫老周家這個茅草棚子加一下溫。

大夥兒精心照料下,大棚裡溫度溼度都保持着茅草發芽生長佳狀態,沒幾天,地裡就冒出一個個綠油油小嫩芽,然後沒幾天,又開出了一串串白茅花。

好容易,這些茅草長到羅蒙膝蓋那麼高了,這一天老周父子倆開着三輪車去大棚割草,割了一車斗,運往牛王莊上,一路上,清甜草香就引得一羣鳥兒羅車斗裡草堆上啄食。

“哞!!!”二郎山坡上叫喚了一聲,然後吧嗒吧嗒就甩開蹄子,往這邊奔了過來,驚得小鳥們四處飛躥。

“嗷嗚!”花花從猴娃子懷裡鑽出來看了一眼,見是二郎,又放心地窩到棉襖裡面睡着去了。

鮮嫩茅草二郎很愛吃,高興地圍着羅蒙三輪車轉了一圈又一圈,時不時還幸福得蹦兩下,路面上留下深深淺淺一串小坑。

“這丫怎麼就能閒成這樣呢?還有功夫給水牛弄零嘴吃。”胡羣峰等人聽了老周種草事情後,如此評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