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210

這一年年景並不十分好,持續乾旱天氣讓全國許多地方糧食減產,隨之而來,便是糧食漲價,不僅糧食價格漲了,菜價也漲了,據說是因爲灌溉成本增加。

網絡上電視上,到處都說物價上漲問題,但是說歸說,大家日子還得接着過,水牛鎮人就過得很不錯,一個個也不咋關心國家大事,這段時間大夥兒談論得多,無非就是羅蒙他們那家超市哪一天開張問題了,還有就是胡羣峰那個‘山水人家’第二批開放房源都是什麼價位之類。

“哎呦,乖孫兒回來了。”這天下午,幾個婦人正坐臨街一塊空地上編着籃子,其中一個婦人編着編着一擡頭,就看到兒媳婦帶着孫子從不遠處走過來了。

“奶奶。”小豆丁乖乖喊人。

“哎,真乖,咋就你們兩個回來了,爸爸呢?”

“臨時有事,出差了。”兒媳婦回答說。

“哎呀,咋趕週末出差呢,他們那老闆真是。”

“媽,這個給你。”

“啥呀這是?”婦人接過兒媳遞過來一個紙袋。

“上回我們回來時候,你不是跟我說臉上皮膚有點幹嘛,這回我就給你帶了一套護膚品回來。”兒媳笑道。

“你這兒媳婦可真有心。”一旁幹活幾個婦人就說了。

“嗨,她向來有心。”家裡晚輩孝順,長輩自然高興,尤其當着這麼多人,那是倍兒有面。

“這牌子可得不少錢吧?我閨女也用這個,前些時候說要給我也買一套,我不是不捨得嘛,一套好幾百呢,多少籃子好編啊……”

“你這個皮膚還用什麼護膚品?井水洗洗照樣比年輕人還好。”

“哎,真別說,今年喝了幾個月那個蓮子粥,我這個皮膚看着就好了,去年有陣子都已經皺了黃了,這不,養養又回來了。”

“這個皮膚啊,還真得靠養,就我那個孫女,每天一杯王大勝他們家蜂蜜水,現瞧着也不錯,小時候,那丫頭可黑,看得我都愁死了,她爸還說好看好看。”

“哈哈哈哈哈……”

“這一套得多少錢啊?”婦人打開紙袋裡幾個包裝盒,把裡面幾個瓶瓶罐罐拿出來看了又看。

“沒多少。”兒媳笑了笑。

“多少錢嘛?說說。”婦人又問。

“哎呀,買都買了,你管它多少錢,用着就是了。”兒媳知道老人要是曉得了價錢,必然是不捨得。

“你這人,又不是不曉得我脾氣,你這會兒要是不跟我說清楚多少錢,我今天晚上睡覺都不安生,想這個事了。”

“七百多。”老人既然都這麼說了,兒媳便告訴她價格。

“啥?七百多?”這顯然已經是超出了老人心理預期。

“好幾瓶呢,要這麼多,現好一點護膚品,隨隨便便一瓶就兩三百了。”一旁人說道。

“太貴太貴了,我還以爲多三五百呢,這哪裡捨得用啊?”

“買都買了,用着吧,這麼些瓶,夠用好久了。”

“不用不用,我還是用老周家那個絲瓜水,這幾天每天早上起來抹抹,感覺還不錯,一瓶才二十塊錢,老實惠了。”

“老周家那個絲瓜水是不錯,就是太少,每天早上搶都搶不着。”

“等他們家超市開張就好了。”

“啥時候開張啊?”兒媳問道。

“下個星期六,說是卜先生給選黃道吉日。”

“那到時候買菜就方便多了。”

“你爸還說到時候要自己種呢。”

“往哪兒種啊?”

“前院後院,連二樓那個露臺都要給種上,這兩天正搬土呢。”

“我們家那個也這樣,前些年學人家種花,弄了好些年,剛剛有點樣子出來,這幾天又不安生了,成天跟屎殼郎似,東邊掘一塊,西邊掘一塊,一會兒說要種南瓜,一會兒又說要種韭菜。”

“你們這都算好,我們家那個,前兩天往家裡買了個塑料大缸,帶蓋兒那種,你們猜他買回來打算幹啥?”

“幹啥呀?”

“說是要攢着家裡糞尿澆菜。”

“哎呦喂……”

“咋個個都這樣呢?”

“嗨,都是姓羅那些人起頭,聽說前些時候他們那邊有人上牛王莊弄了些種子下來,他們羅氏宗祠,個個都發了一些,我們家那個就管人家要了幾個種子,也說要家裡種。”

“前兩天我打羅蒙他們那兒買了個南瓜,我們家那個還端着個小碗蹲邊上揀南瓜子呢,說是明年他要自己種。”

“這算啥?聽說還打算建水庫呢。”

“沒事建啥水庫啊?”那玩意兒可要不少錢。

“也不知道打哪兒聽來,說是用那些從牛王莊流下來水澆地,菜就長得特別好,所以就要修個水庫,把那些水留住。”

“有那麼神啊?”

“我也聽人說過,牛王莊上邊那個牛王,看來是真挺靈。”

“這真要修水庫,到時候每家每戶得攤派多少錢啊?”

“好像不要咱出錢,聽說已經有人找胡羣峰商量這個事去了,水壩地點就選‘山水人家’下去一點地方,修成了,對他們來說就是個景,看胡羣峰願不願意掏這個錢吧。”

“哎呦,那這個水庫要是修成了,‘山水人家’房子不是又要漲價?”

“肯定得漲啊。”

“那得要多少錢一平方啊,前幾天第一批房子出來,貴都要四五千了,再漲,不是要跟彤城差不多了?”

“嘿,現已經跟彤城差不多了,前兩年賣房子人,這會兒估計腸子都要悔青了。”

“哎,轉眼都這個點了,我得回家做飯去。”

“哎呦,咱也回吧,這幾瓶東西,還是你拿回去用,反正我是不要。”

“我那兒都有了。”

“那你就拿回去退了,要麼換點洗髮水沐浴露也成,橫豎家裡邊要用。”

“真不要啊?”

“真不要,我用老周家絲瓜水挺好,大夥兒都說挺好,等明後天,我看看能不能幫你也搶一瓶回來,到時候你先拿回去用用看,要是不錯,以後就改用這個,能省下不少錢呢,你倆又要養娃娃又要供房子,能省就省點吧……”

自家絲瓜水賣得好,老週近也上心了,經過一番瞭解之後,他發現用絲瓜水抹臉習慣許多地方都有,彤城論壇上還有一些熱心網友給老周提了不少建議。

其中有一個網友告訴老周說,鮮絲瓜水採集下來,好陰涼地方置放半年到一年,除去沉澱物以後再出售,這樣可以大程度避免一些人使用後出現皮膚過敏狀況。

羅蒙自己查了一些資料,好像也確實是這麼一回事,於是接下來一段時間,他便把一部分絲瓜水過濾後裝缸子裡儲存自家冷庫中,只對外出售很少一部分,這也是爲什麼水牛鎮婦人們那麼難買到他們家絲瓜水主要原因。

另外還有網友建議用針管取絲瓜水,羅蒙想了想,沒這麼幹。

要是絲瓜結果期用這種方法取絲瓜水,必然會影響絲瓜生長,等到絲瓜藤老了,除了取水,也就沒有別留着必要了,砍了就砍了,不用覺得可惜,這一茬砍了,下一茬很又會長起來了,若是長期留着老藤用針管取絲瓜水,怕是這個絲瓜水質量也不太能保證得了。

不管怎麼說,羅蒙還是很感謝大家好意,浮上去冒了個泡,向大家表達了一下謝意,結果就被大夥兒敲鑼打鼓追着問了:“老周!天氣涼了,該進補了,咱啥時候再殺一回豬?”

“老子沒豬,要殺你們殺自己去。”養幾頭豬而已,怎麼就這麼招人惦記呢?

“這不是你們家?”說着,就有人傳了張照片上去。

那照片裡拍,正是羅蒙家大豬小豬,前些時候,有幾個傢伙上牛王莊幹活時候,一天傍晚沒啥事,於是就去了一回小土坡,爲就是要參觀一下老朱家那些大肥豬。

他們去到小土坡看到一個五六十歲老阿姨,就問她說老周家豬都是哪幾頭,那老阿姨就指給他們看了,小土坡上有幾個豬欄,專門用來養老周家大豬小豬。

這些日子以來羅漢良又買了幾次豬崽,每回都不忘給羅蒙也帶幾頭,基本保持着百分之一比例,他自己買一百頭,就要給羅蒙帶一頭。羅蒙也挺厚道,牛王莊上除了紅薯葉,其他東西水牛們要是吃不完或者不適合它們吃,都讓人蒐集起來運到小土坡去。

羅蒙家這幾頭豬長得好啊,比羅漢良他們家那些豬那是要好多了,之所以長這麼好,主要靠還是羅紅鳳每天往小土坡那邊拉潲水,還有就是從牛王莊上拉過去那些東西,羅漢良夫妻倆向來都是緊着羅蒙他們家豬先吃,然後才輪到自己家豬,如此這般,老周家豬長得那還能不好?

羅蒙見照片裡那幾頭大豬小豬長得那叫一個膘肥體壯油光水滑,忍不住也咧嘴笑了起來,打算過幾天就宰一頭,叫他們幾家人都好好上上膘,還有牛王莊上一衆長工,也都跟着改善改善生活。

“嘿,這幾個大明星又出來露臉了。”樓下有人笑道。

“這張照片到底凝聚了多少壇友愛恨情仇啊。”又有人感嘆說。

“愛,並痛恨着。”

“愛得每晚每晚都睡不着覺,想你夜晚,總是格外漫長。”

“恨不得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剝皮抽筋,吃它們肉喝它們血。”

“嗷!!!”

“老周!我們殺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