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星期六這天早晨,羅蒙和肖樹林天不亮就起牀了,兩人漱洗完畢,拿了兩把剪子,搬了一把凳子,各種揹着一個籮筐就去了枇杷林。

羅蒙和馬從戎說好了,週末這兩天他鎮上的店面開着,山上的枇杷先供給店面,從下個星期一開始,每天給極味樓供應五十斤枇杷,開始這段時間先賣賣看,以後看情況再調整。

經過一個星期的積攢,山上成熟的枇杷已經有不少了,羅蒙他們也不打算多摘。他們這個地方很少有人種枇杷的,就算有人種,也都種得不怎麼好,要是從南方運過來,那價格也不低,而且爲了方便運輸,枇杷常常沒有達到足夠的成熟度就採摘下來,如此一來,吃着自然就差了點。

何況現在還不到五月份,他們家的枇杷也算是早熟,按理說賣三十塊錢一斤不算很貴,但是以它們鎮上的經濟水平,能捨得吃的人怕是不多。

因爲不用考慮運輸問題,羅蒙和肖樹林自然就揀那些足夠成熟的枇杷果摘,鋪在籮筐裡,黃橙橙的一片,一顆顆圓滾滾的枇杷果帶着露珠飄着果香,就算是在盛產枇杷的東南某省,羅蒙家這樣的枇杷也能算是上品。

等他們差不多摘完枇杷的時候,天色也快亮透了,山坡上陸陸續續出現幾個摘菜的老人,有人看見羅蒙和肖樹林,便招呼他們去四合院吃飯,說陳管事的已經把早飯運回來了。

羅蒙和肖樹林都不急着吃飯,兩人把裝滿了枇杷果的兩隻籮筐放在路邊,一會兒陳管事或者邊大軍他們會騎三輪車過來收老人們摘好的菜,到時候看到這兩個籮筐就會順便收回去了,一起在牛王莊上工作生活這麼久,這些事不用說,已經成爲一種默契了。

兩人沿着田間小路去了就近的枸杞林,昨天他倆商量了一下,覺得既然鎮上的人認可他們家的枸杞葉,那今天要是能弄點枸杞葉放在店裡賣,肯定能給新店增加些人氣。

既然是要拿去賣,自然就不好像平時自家吃的時候那樣一片一片從枝條上摘了,羅蒙和肖樹林直接上剪子,順便就當是修剪樹形了,去掉一些弱枝和明顯密度過高的枝條,還有糾正一下一些長歪了的枸杞樹。

他們倆幹活都很利落,卡擦卡擦不停地下剪子,等帶去的幾個籮筐都裝滿的時候,時間纔剛到六點半。

“今天就先剪這麼多吧,剩下的以後再慢慢剪。”估計把這片枸杞林全部修剪過一遍的話,也夠他們店裡賣幾天枸杞葉的了。

“走吧。”肖樹林一手拎起兩個籮筐,率先向山下走去,前天他跟肖老大說七點開張,那老頭搞不好一大早就得去店裡等着了。

“忘記拿扁擔了。”羅蒙一手提着一隻籮筐跟在後面,枸杞葉子倒是沒多重,不過像肖樹林這樣,一下提了四個籮筐,走路實在是不方便,羅蒙尋思着,等自己以後手頭鬆一點的時候,就在山上鋪出幾條路,處處通車,起碼得能通三輪車,這樣一來運點東西什麼的,就方便省力多了。

羅蒙他們回到四合院的時候,山上的老人也已經摘了不少蔬菜回來了,開着三輪車四處從路邊收菜運往四合院的,竟然是剛來牛王莊不多久的鄭博倫。也是,這個時間,估計牛棚那邊還在擠奶,最後一批奶都還沒來得急送到鎮上呢,羅全貴邊大軍他們都騰不出功夫。

這些老人幹活非常細緻,就拿那些番薯藤來說吧,老人們摘回來的番薯藤,絕對不帶老藤不帶頂芽,全都是又肥又嫩的新枝,每一個枝條都是二十釐米左右長短,帶着水嫩嫩的葉子,那碧綠的枝條只比鉛筆略細些,用手一折,“啪”一聲脆響就能斷成兩截。

羅蒙和肖樹林把要運到店裡去賣的蔬果都裝了車,又匆匆吃了幾口早飯,便開車去了鎮上,他們的車子開到自家店面附近的時候,時間剛好七點,肖老大已經先到一步,把店門打開了。

“怎麼這麼晚?”肖老大抱怨道。

“摘了點枇杷,又弄了些枸杞葉,就晚了。”肖樹林說着就把最上面的兩筐枇杷先搬了下來。

“那得幾點起牀啊?不是說不賣枸杞葉嗎?”肖老大連忙伸手接過他搬下來的一個籮筐。

“開張頭幾天,圖個熱鬧。”羅蒙衝肖老大笑了笑,也從車斗的另一邊,把那些一筐筐的蔬菜往店裡搬。

“那你們咋不跟我說一聲,這兩天他們看到咱這個店的招牌,就有人問賣不賣枸杞葉,我還跟人家說不賣呢。”肖老大在衣服上搓搓手,小心翼翼地把那些枇杷果一個一個往貨架上擺。

“你吃飯沒有啊?”肖樹林問他老子。

“吃了,這都幾點了。”肖老大哼哼。

“嬸子她們怎麼沒來?”

“她們不是要繡花,來這兒幹啥,等晚一點,她們可能會過來瞧瞧。”肖老大這兩天也和阿芸嬸嘀咕了一番,覺得羅蒙和肖樹林的這個店面吧,要是肖老大一個人過來還能說是幫忙,要一家人都往這兒湊,那不是整得好像是自家的似的,那人家羅蒙的父母該有什麼想法啊?所以還是得避點嫌。

你說要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結婚把,孃家就是孃家,婆家就是婆家,清清楚楚的,現在倒好,他們這兩邊都是兒子,有些事情吧,還真不好整。

想到這兒,肖老大就問羅蒙說:“你爹媽他們來不來啊?”

“我一會兒打電話問問。”照理說這新店第一天開張,他們應該也會過來露個臉纔對。

“誒,這是枸杞葉吧?”他們這邊正說着話,一個過路的阿姨突然停下來,對着路邊的一筐枸杞葉問道。

“啊,是啊。”羅蒙擦擦手,過去招呼起來,沒想到這麼快就要開張了。

“是牛王莊的啊?”那個阿姨又問。

“嘿,沒錯。”羅蒙指了指自家店面的招牌對她說道:“那上面寫着呢,咱水牛鎮纔多大地方,放心買吧,假不了。”

“多少錢一斤啊?”阿姨面露喜色,確實,在他們這種小地方,像一些本地特色產品,這家的米粉那家的年糕什麼的,基本上是不用擔心假冒僞劣的,誰要敢這麼搞,光是唾沫星子就能把他淹死,還做人了不做?

“十五塊一斤,每人限購一斤。”

“啥?限購?”在他們水牛鎮上,可沒聽說過買菜還搞限購的。

“嗨,我那山上的枸杞樹還小呢,就這兩天新店開張,弄點過來叫大家嚐嚐鮮,總共也沒多少。”這個羅蒙倒是沒說謊。

“那我就買一斤,給挑不給挑啊?”

“您挑吧,輕點就成。”

沒一會兒,等着這個阿姨挑完,他們三人也已經快手快腳地把這些蔬菜都歸置好了,肖樹林把車開去不遠處的巷子口停好。

這會兒,又有一些經過他們店面的家庭婦女以及老頭老太太,聽說是在賣牛王莊的枸杞葉子,也都圍過來瞧熱鬧。因爲枸杞葉一斤賣十五塊,大多人也都能接受,就這樣,店裡慢慢就熱鬧了起來。

“誒,他就是羅蒙吧?”羅蒙在水牛鎮的名氣雖大,但是因爲他一直窩在牛王莊,知道他長什麼樣的人倒也不太多。

“沒錯,就是他,上回我還在紅鳳店裡見過他呢,大早上的,開個三輪車過去運早飯。”

“那剛剛那個不就是肖樹林?”

“那就是肖樹林啊?長得怪好看!”

“羅蒙不也……”

“噓!!!那老頭看到沒有?就是肖老大。”

“哎,不說這個不說這個,這個枸杞葉怪嫩的哈!”

“前陣子胡羣峰就給他爸弄了點,老爺子說吃着可好了,到處跟人誇,說自家兒子多本事多孝順。”

“……”

羅蒙耳朵靈,把這些人的竊竊私語聽得一清二楚,看來肖老大還是很有威懾力的,有他在這兒鎮守,他和肖樹林估計能少聽不少閒言碎語。

“知道她們在說啥嗎?”肖樹林突然轉頭悄聲問了羅蒙一句。

“說啥啊?”羅蒙問他。

肖樹林咧咧嘴,笑道:“說我長得怪好看。”

羅蒙忍不住也樂了,心裡忍不住又想着,這傢伙什麼時候耳朵也這麼好使了,貌似已經超越普通人應有的靈敏度了,八成也是靈泉的功勞,不過啊,這到底是食補的效果還是採補的效果呢?

這些人買了枸杞葉,很自然就留意起店裡的其他東西來了,聽說枇杷一斤三十塊,大家夥兒雖然不怎麼捨得吃,但也沒怎麼覺得貴,但是一聽說羅蒙家的番薯藤一把要賣五塊錢,好像都有點接受不了。

“我這個店面都是按批發價賣的,你們以後就知道了。”確實是批發價,給馬從戎,給陳家老菜館也都是這麼賣的,至於永青那幾所學校,羅蒙也打算給他們漲漲價了,除了奶黃包奶饅頭繼續給優惠,其他一律按市場價。

“一把番薯葉賣五塊錢,還說是批發價,你這後生是不是有點不實誠啊?”一個直性子的老頭當場就向羅蒙發難了。

“嘿你這老大爺,怎麼說話呢,咱是自願買賣,你要是覺得值當,五塊錢一把買走,要是覺得不值當,出門左拐去菜市場,埋汰人弄啥呀?”羅蒙還沒說話,肖老大就先跳腳了,這是他半個兒子啊,他自己說說也就得了,能給外人隨便說?

“誒!你喊誰老大爺呢?你今年多大啊?我看也沒比我小几歲!”老頭一聽肖老大管他喊老大爺,也不樂意了。

“五十九,咋了,還沒到六十呢,管你喊一聲大爺那是敬老。”肖老大大言不慚地說道,這老頭好像這輩子都過不了六十那一關了。

“哎,大伯,我給你搬一張凳子,你在這兒坐着,看看一會兒有人過來買個幾十幾百斤的,我給不給他們優惠。”頭一天開張,總不好在店裡跟人吵架,羅蒙連忙搬了一張凳子,安撫那老頭先坐。

“幾十幾百斤?你當那錢都是從溪裡撈的……”老頭念念叨叨,倒也不再跟肖老大急眼了,肖老大也能分得清場合,嘀咕兩聲又管自己上貨去了,枸杞葉賣得快,羅蒙他們今天總共就剪了六筐,轉眼這都賣了近一半了。

“喂!羣峰啊!你趕緊過來!一個人就給買一斤!你多拉幾個人過來!啊!”這時候,店門口響起一個洪亮的嗓音,衆人的注意力也被他吸引了過去,這人就是水牛鎮首富胡羣峰他老子了。

“大伯,你咋也這麼早呢?”店裡很快就有幾個人和他打招呼了。

“嘿,你們這幾個傢伙,也不說喊我一聲……”胡老頭大大咧咧的進了店,也沒什麼架子,直接鑽進人羣裡挑枸杞葉去了,羅蒙見他這樣,也就沒過去招呼。

沒一會兒,胡羣峰就帶着家裡的一羣大孩小孩們過來了,大的二十多了,小的才七八歲,個個一臉睡意,有的眼角都還掛着眼屎呢,看來都是被混羣峰硬給從牀上給挖出來的。

“太爺,先買一斤枇杷給我吃吧。”那小娃娃鑽進人羣,很快就找到胡老頭了。

“刷牙了嗎?”胡老頭問他。

“刷了。”這小孩明顯在撒謊,不過這時候胡老頭也沒工夫跟他較真,從口袋裡摸出一張紅票子,讓他自己去買。

“土娃,一斤夠誰吃的,多買點。”一旁的大孩子慫恿道。話說胡羣峰這孫子的小名也夠土的,據說是當年這孩子小的時候,胡羣峰找算命先生給算的,算命的說他五行缺土,這不,就給取了這麼個小名兒,前後總共三個土呢。

“你咋自己不去說,他們一會兒又得說我亂花錢。”土娃擠到擺着枇杷的貨架前,轉頭問正給人打稱的羅蒙說:“老闆,能嘗一個不?”

“嘗吧,一個三塊。”羅蒙伸手從旁邊抽了一個塑料袋,把手裡的一把枸杞葉子裝了袋,肖樹林則坐在一旁抱着籮筐收錢找錢,肖老大在店裡進進出出,看到哪兒的貨少了,就給補點,時不時和這個那個的說兩句閒話,爆出幾聲大笑,心情好像很不錯的樣子。

“真摳!”土娃撇撇嘴,挑了一個最大最紅的枇杷,就站在貨架前剝了吃。

“咋樣,好不好吃啊?”旁邊那個聞着枇杷香,又見土娃這小子吃得津津有味,忍不住嚥了一口唾沫,衝羅蒙喊道:“老闆,再嘗一個啊。”

“行啊,一個三塊。”羅蒙擺擺手,示意他嘗吧。

“一個三塊啊?”一旁原本不怎麼捨得吃的人聽羅蒙說一個三塊,也有些心動,花三塊錢嘗一下也好的嘛,三塊又不多。

“你快去找我爺爺過來。”土娃說着把手裡的枇杷核一丟,刷刷往袋子裡裝起了枇杷,也不怎麼挑,一斤三十塊,一百塊錢也就夠買個三斤三兩的,哪兒夠啊?

“誒。”那個十幾歲的少年咬着枇杷就去了。

“那麼好吃啊?”旁邊有些人見他們這樣,就更加心癢了。

“八成錯不了,胡家這些個小祖宗,嘴巴都刁着呢。”

“羅蒙啊,我這兒也吃了一個啊。”

“我這兒一個。”

“……”

“哎呦,怪好吃,我多買兩個回去叫我孫子也跟着嚐嚐。”

“我也多買點。”

“土娃啊,買那麼多你吃得完啊?”

“我們家人多!”土娃硬扒在貨架前不肯走,往手裡那個塑料袋裡胡塞海塞,一邊嘴裡還喊呢:“爺爺,快過來給我付錢啊!”

這兩筐枇杷被搶完也就是那麼一會兒工夫,除了胡羣峰他們家買了七斤多,剩下的都被人三個五個的分完了,一個三塊,連稱都不用稱,最後那幾個個頭小點,有人想講價,結果被肖老大拿個塑料袋都給裝走了,說是要帶回去給自家孩子吃。

早上八點多,重頭戲開始了,陳充全和包大華領着一幫人買菜來了,那可真是幾十上百斤的搬啊,連價都不帶還的,番薯藤一斤五塊錢,人家眼睛都不眨一下。看得水牛鎮的人們心裡忍不住也想了,難道說羅蒙種出來的菜真的就有那麼好?

“唉,我也買一把嚐嚐。”

“他們家這個茼蒿菜怪香,我也買一點試試,吃虧也就一回麼。”

“我買兩條黃瓜。”

“我兒子在縣城唸書,今天下午就該回來了,那小子最愛吃西紅柿拌糖,羅蒙家這個西紅柿倒是怪好,聞聞,還帶着香呢。”

“我也買幾個。”

“……”

這一賣開,那速度就快了,中間肖樹林還回山上運了兩車菜下來,也都賣了個乾乾淨淨,主要是陳充全包大華這兩人在縣城裡不知道怎麼給他宣傳的,今天上他這兒來買菜的永青人特別多。

水牛鎮的人一看永青的人都一股腦兒跑羅蒙這兒來買菜,也不知道什麼心理,一下就跟人家搶了起來,這菜賣到後面,整個就跟打仗似得,幸虧羅老漢和劉春蘭帶着羅美慧羅美玲來了,老兩口跟着幫了一會兒,不然還真忙不開。

“叔,你一會兒帶上那仨丫頭,上我那兒摘點枇杷吧?”不到十點鐘,店裡都已經空了,羅蒙收拾着籮筐貨架上的那些菜葉子,打算一會兒帶回去餵雞。

“我待會兒回去問問她們去。”肖老大正坐在凳子上和肖樹林一塊兒數錢,剛剛他收起來的那幾顆枇杷,這時候剛好就給羅美玲和羅美慧解了饞。

“把嬸子也喊上,中午就別做飯了,上我那兒吃去。”羅蒙又說。

“上你那兒能吃什麼啊,大食堂的,上咱家去,你爸早上還跟漢良他們那兒買了一條豬腿呢,一會兒你再抓只雞過來。”劉春蘭這時候就說了。

щшш тt kǎn ¢ O

“嗨,殺什麼雞啊,費那事。”肖老大連忙道。

“就殺只雞,能費多少事?到時候咱倆再喝一杯,年前這小子給釀的那個枸杞酒,我還剩下半罈子呢。”羅老漢也說話了。

“呦!你咋還有半罈子呢?”當初那壇酒,肖老大自己也不怎麼捨得喝,奈何酒友太多,像龔白棋一樣的酒蟲,要讓他給饞上了,輕易打發不了,少不得要出點酒。

“那我先送爸媽回去,一會兒再下來接肖叔?”他們這一輛皮卡是肯定坐不下兩家人的。

“急什麼,我先回去給她們幾個說一聲,一會兒要出門再給樹林打電話,叫他來接。”肖老大說着,又和羅老漢劉春蘭打了聲招呼,就先回去了。

羅蒙和肖樹林收拾完店面,載着兩老兩小回了大灣村,一會兒肖樹林的手機響了,他又開車去鎮上把肖老大阿芸嬸以及那仨丫頭給接了過去。

這一天中午,兩家人一起吃了頓飯,羅老漢和肖老大一塊兒喝了兩杯,下午又一起去摘了些枇杷,相處得也算是融洽,雖說不上其樂融融,但無論如何已經算是一個不錯的開始了。

而牛王莊的蔬果,也很快在水牛鎮上闖出了名聲。

“誒,吃過牛王莊的枇杷嗎?啥?沒吃過?那枸杞葉呢?也沒吃過?番薯藤總吃過吧?算了,你已經OUT了。”

“能耐人就是不一樣啊,種地也能種出大出息,看到上他們家買菜的那些車了嗎?嘖嘖!”

“還別說,就是好吃啊,那枇杷,那番茄,反正我是愛吃得很。”

“好吃是好吃,就是貴,他們家那枇杷啊,我就捨得買兩顆給我那乖孫兒解解饞。”

“人家的東西好,值那麼多錢,你看那誰誰家的老太太,從前成天咳嗽,她兒媳婦現在每天給她買三顆枇杷,都說好多了,人家隔壁的也說了,夜裡都不怎麼聽她沒命似得咳嗽了。”

而羅蒙這邊,已經把主意打到了打鐵鋪上,最近牛王莊上那些番薯藤已經被摘過了一遍,他就尋思着,先叫它們緩幾天,這兩天先拉人上打鐵鋪去摘。反正當初也是說好了的,孫林木這個番薯種出來歸他自己,番薯藤就歸羅蒙。

別看孫林木這小子悶不吭聲的,實際上現在也有點底子了,去年秋冬他先是從肖樹林的運輸公司租了一輛柳州五菱,後來乾脆自己買了一輛,到處去趕集賣烤紅薯,沒集的時候就在縣城裡擺攤,等他們家那些紅薯都賣完,那也是賺了不少。

這回過去,羅蒙還打算上李海樑他們家看看,看這小兩口啥時候才能給他交上租子,他們家養上鴿子的時間也不短了。

有筒子問留言撒花一定要五個字嗎,兩個字行不行,其實報紙也不太清楚,但是在我收到的評論裡,這一篇文被刪除的就有111條,所以,撒花的話,還是多打幾個字吧,實在不知道說什麼的,可以說:“報紙我愛你!”嗯嘛!有愛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