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回明遭拒

紫禁城,崇禎皇帝接到了捷報:“塞外漢人馬賊李老二乃流落塞外明人,心向大明,歷經千辛萬苦,只盼早日迴歸大明。建奴入寇劫掠,犯大明天威,李老二認大明爲君父,自然視建奴爲辱父仇敵,十日之前,李老二率部奇襲爲建奴所佔的大安口,斬殺建奴千餘,斬獲首級七百,陣斬虜酋莽古爾泰。李老二想借此功勞歸順大明,爲朝廷效忠。”

斬首七百餘級,斬殺莽古爾泰,這一系列大捷,對於這位深受內憂外患之擾的少年天子而言,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喜事啊!

崇禎皇帝緊鎖了多日的愁眉總算是舒展了,看着兵部送上來的捷報,崇禎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說起來,這崇禎皇帝從登基那一天起,就一直愁眉不展。剛剛登基時,閹黨未除,崇禎皇帝每日提心吊膽,生怕有人給自己下毒。之後扳倒了閹黨,崇禎皇帝還未從扳倒閹黨的喜悅中回過神來,陝西又起民變,已經變成了大規模叛亂。民變未平,建奴又入寇劫掠。前幾日聽說大安口失守的消息,崇禎皇帝已經是幾天沒有睡好覺了。

次日一早,崇禎照例在奉天門召開朝會,羣臣們立於臺階下的廣場兩邊。

“昨日兵部送來大捷,各位愛卿可有耳聞?”坐在龍椅上的崇禎皇帝環視一圈,首先開口扯到這個話題。

昨日孫承宗送來大捷的消息,兵部早已在京城內張榜告示,京城內一片歡騰,就連市民百姓都知道這個消息了,若是朝臣還不知道這個消息,那也太說不過去了。

雖然這個大捷不是明軍取得的,而是塞外漢人所得,但也是大明對建奴的一場大勝啊!只要是建奴倒黴的事情,就是大明的歡慶。

首輔韓爌上前道:“建奴入寇劫掠,有塞外明人尾隨襲擊建奴,斬殺數百建奴,並陣斬虜酋莽古爾泰,此乃天佑我大明也!此等對我大明忠心耿耿的塞外明人,朝廷當予重賞!千萬不可寒了天下義士的心。”

左都御史曹於汴站了出來道:“陛下,此人可重賞,但萬萬不可令其入明。”

“曹愛卿何出此言?”崇禎皇帝不解的問道。

“此人乃白蓮教餘孽之後!當年白蓮教匪叛亂,逃出塞外,便已是目無君父,早已棄我大明於不顧。當年出塞的白蓮教匪甚至引蒙古韃子入寇劫掠,替蒙古韃子刺探大明軍情,犯下累累罪行!此人雖然立下功勞,但畢竟是餘孽之後,朝廷可以重賞,但萬萬不可招安令其入明!”曹於汴奏報道。

“敢問曹都堂,斬殺虜酋莽古爾泰,如此曠世奇功,尚不能抵消他祖輩的罪行?”沒有任何黨派的武英殿大學士李標站出來反問道。

曹於汴正氣凜然的奏報道:“以他立下的功勞,可以贖清祖輩犯下的罪行,但各位可聽說過一句話沒?入蠻夷則蠻夷之!此人久居關外,早已與蠻夷無異,難保此人無二心!所以臣請陛下,絕不能重用此人。”

王在晉雖然同孫承宗有矛盾,這次捷報是孫承宗送來的,但李老二的功勞可以讓王在晉免去一場災難,於是王在晉站出來質問曹於汴:“敢問曹貞予,此人能以少勝多,奇襲建奴,陣斬虜酋,乃是難得的將才,若爲我大明所用,必可抵擋建奴,曹都憲爲何要把此等人才拒之門外?敢問你有何居心?”

這時候,翰林院掌院陳演站了出來:“臣聽聞這李老二在關外濫殺無辜!殺害了張家口不少無辜漢人,此人雖立下大功,但也犯下滔天大罪!朝廷不將此人押回京城處斬,令其功過相抵,已經是寬厚了,豈可令此人入關?”

王在晉冷笑道:“張家口無辜漢人?不過一羣販運茶葉換取馬匹的奸商罷了!此等奸商死得再多,又能比得上此人斬殺一名建奴貝勒的曠世奇功?”

曹於汴擲地有聲道:“此人若是留在關外,更有利於我大明!此人周旋於蒙古人和建奴之間,能在塞外草原上存活下來,想必他能利用好蒙古人與建奴的矛盾。微臣曾聽過一件事,建奴入寇之前,此人曾同林丹汗交涉,說服林丹汗攻打被建奴收買的土默特部,斬殺了出使土默特的建奴!由此事來看,此人若是回到關內,只能是普通的一員武將,還不如把他留在關外,朝廷給他一個名分,讓他利用好蒙古人同建奴的矛盾。”

“臣附議!”

“臣附議!”

除了首輔韓爌之外,幾乎所有的東林黨人都紛紛站出來表示反對讓李老二回明。

韓爌雖也是東林黨人,但他做事情還算是比較公正,所以他沒有反對讓李老二回明。可是那麼多東林黨人都站出來反對,韓爌也不好發話。

王在晉問道:“但此人斬殺莽古爾泰,已經同建奴結下死仇!倘若我大明放棄了他,一旦建奴圍攻此人,他能逃過建奴圍剿?”

曹於汴冷笑一聲:“草原上除了有建奴,還有林丹汗,若是他不懂得利用好這般干係,在建奴的圍剿之下尚且不懂得自保,此等無用之人,我朝廷還要他何干?”

崇禎皇帝原本因爲斬殺莽古爾泰的好心情,都被那一羣東林黨人破壞了,自從崇禎皇帝扳倒了閹黨,又自削了廠衛之後,逐漸的他發現,朝堂之上那些大臣,好像都是專門和他對着幹似的,只要崇禎皇帝說要往左,那些東林黨大臣偏偏說要往右;崇禎皇帝想要向右,那些大臣就偏偏說要向左,反正每次都給崇禎皇帝添堵。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冷哼一聲,站了起來:“既然如此,此事交由內閣票擬!”

“有事上奏,無事退朝!”王承恩拉扯開嗓門大喊道。

三日之後,內閣票擬的結果出來了,雖然首輔韓爌主張招安李老二,可是大部分的內閣次輔都反對,最終的結果是:先讓李老二跟着孫承宗共同駐守通州,聽候孫承宗調遣。待到建奴出關,朝廷給李老二一個守備的虛職,再給他斬殺建奴的賞賜,禮送出境,送李老二回關外,至於白蓮教餘孽之後一事,朝廷不再追究。

內閣票擬的結果出來,再由崇禎皇帝根據內閣的票擬方案起草了聖旨,再送內閣,由內閣和六部郎通過,再交由司禮監蓋印批紅,這纔是真正有效的聖旨。

一隊人馬出了京城,向通州疾馳而來。

站在城頭的李老二見到從西面京城方向來了一隊人馬,尚在納悶之中,卻聽尤岱道:“恭喜李壯士,這是朝廷的聖旨到了,我們快開城門迎接。”

城門打開,前來宣旨的高起潛帶着一羣侍衛走進了通州城。

孫承宗令人擺上香案,高起潛宣了聖旨,聖旨的內容是對孫承宗、尤岱等人招募了斬殺建奴的關外義士李老二一事進行了嘉獎,斬殺莽古爾泰,斬殺建奴七百的功勞,孫承宗和尤岱也分到一點,後面是對李老二進行了嘉獎,根據一顆首級二十兩白銀,莽古爾泰的首級六千兩白銀的封賞,賞賜李老二等關外義士二萬兩銀子,並宣了李老二爲大東峪守備,協助孫承宗共同駐守通州,待到擊退建奴,帶上本部兵馬,仍回關外大東峪駐守。

第906章 東江口之戰(下)第489章 孫傳庭入獄第140章 朝廷的水很深第628章 教訓闖賊(上)第66章 招降明軍降卒第606章 拆遷戶第220章 大汗見大汗第402章 大軍集結漠西第232章 柳隱如是第308章 炮擊金帳第710章 夜闖吳府第836章 水騎配合(三)第145章 大德旺商號第258章 應對後金入寇第546章 拍賣會(上)第904章 東江口之戰(上)第172章 赤地千里第467章 重騎對碰第297章 張可望借糧第746章 抄家發大財第391章 忽悠羅剎人第693章 湖廣爭奪戰(五)第529章 打士紳燒地契第524章 攔截清軍(二)第551章 高家堰船閘第388章 清軍攻歸化第211章 江南士子第295章 海蘭珠第740章 崇禎南狩第646章 銀號貸款第594章 闖王受傷第148章 俄木布汗第47章 大安口城破第547章 拍賣會(中)第301章 喀爾喀蒙古使團第395章 火燒草原(二)第544章 再次入宮第884章 打土豪分田地(七)第253章 車陣被破第155章 收編軍戶(上)第502章 清軍重圍第252章 商隊血戰金兵第682章 南下長沙第620章 戰賊騎(一)第670章 平定湖廣第336章 再訪漠西第591章 碰釘子(上)第815章 清軍破陝西第841章 水騎配合(八)第70章 救大明百姓(一)第147章 叛逃第188章 騎兵衝賊陣第508章 蒿水橋之戰(六)第84章 孫承宗第166章 坑死晉商第235章 首次水戰第675章 攻上城頭第447章 清軍再入寇(上)第637章 給王輔臣設套第829章 招降闖軍第31章 後金大營帝545章 崇禎想賺錢第292章 金軍劫營第910章 鄭家軍戰粵軍第662章 獻軍破武昌第818章 清軍兵臨山東第392章 爭取時間第863章 贛江水戰(上)第235章 首次水戰第179章 王嘉胤伏誅第25章 蒙古騎射第225章 鑄模造車牀第671章 小寡婦第610章 商業中心第701章 進京勤王第167章 虧得大出血第10章 爭奪糧食第65章 擊斃莽古爾泰第72章 救大明百姓(三)第71章 救大明百姓(二)第284章 宣大總督楊嗣昌第544章 再次入宮第1013章 四路北伐一路南下第329章 功敗垂成第671章 小寡婦第721章 天津水師第768章 火攻對火攻第835章 水騎配合(二)第582章 洛陽之戰(上)第683章 收復嶽州第828章 李成棟首戰第352章 水師總兵黃蜚第184章 屯軍築堡第336章 再訪漠西第651章 淮河岸邊第357章 搶光高麗人第809章 爆破組準備第784章 渡江之戰(下)第673章 攻城戰開始第243章 掌櫃變百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