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民兵訓練

聽說地主士紳要組織“還鄉團”打回來,葉春生決定誓死捍衛自己現在的幸福生活。淮軍和錦衣衛沒有來的時候,葉春生租種葉憬舟家的十畝水田,需要每年交出超過七成的收成給地葉憬舟,還要繳納苛捐雜稅,剩下的連吃頓乾飯都是奢望,平常時節每天也就兩頓米糠熬成的粥,再加上番薯之類餬口。稍有收成不好,一家人就得靠野菜甚至草根樹皮渡日,而且官府可不會爲了農民吃不飽而免除稅收,爲了交稅還得去借高利貸。

什麼田賦,丁銀,徭役折銀,什麼火耗,亂七八糟苛捐雜稅,壓得葉春生一家根本喘不過氣來。

東家葉憬舟是一名舉人,家裡肯定是有免稅的地,可是那些免稅的地輪不到他葉春生來種啊,那些免稅的地,都是葉憬舟的親信奴僕或者沾親帶故的人種了。葉春生種的地可是要交稅的,田賦之類的,都轉嫁到了他們佃戶身上。

世世代代都是這樣過來的,他爺爺這樣,他爹也這樣,他自己也這樣,若不是淮軍來了,他兒子、孫子,子子孫孫還得繼續過這樣的日子,生活沒有任何希望,就像在一片漆黑的深淵裡,看不到一絲光明的活着,

至於讓自己的孩子去考科舉?還是洗洗睡吧,在夢裡什麼都有。考科舉?不要本錢嗎?送孩子去私塾讀書,學費根本不是他能承受的。而且在幾年前,兒子也餓死了,就連這個夢想都徹底絕了念頭。

當年收成不好,衙門裡的差役和當地的士紳還來催繳稅收,結果兒子餓死了,葉春生在心裡暗罵坐在京城龍椅上的那位天子。

可是淮軍和錦衣衛來了之後,他才明白,大明的天子其實是愛戴百姓的,都是下面那些貪官污吏和騎在他們頭上拉屎拉尿的士紳,他們纔是真正壓迫自己的壞人!

聽說皇帝陛下穿的衣服都打補丁了,每天餐桌上基本上看不到什麼肉食,皇后娘娘還要親自織布。

皇帝的日子過得那麼慘,真的是不敢想象,在這些農民心中,皇帝不是連用的鋤頭都是金的?

每年農民上繳了那麼多田賦,丁銀,徭役折銀和各種苛捐雜稅,都到了哪裡去了?爲何皇帝陛下還那麼窮?都被那些士紳勾結貪官污吏,銀子全部落入他們的口袋裡了。

在苛捐雜稅的重壓之下,北方的農民都造反了。可是皇帝讓那些貪官污吏土豪劣紳捐銀,沒有一個人捐出銀子的。後來皇帝僥倖逃出了京城,路過揚州的時候,見到一家士紳吃的一頓飯,花費的銀子居然相當於皇帝一年的飯錢,結果皇帝大怒,讓錦衣衛把那一家人都給拿下了。

葉春生沒有文化,也不識字,這些事都是錦衣衛告訴他們的,他只知道,這些錦衣衛是自己的恩人。

可是“還鄉團”就要打回來了,一旦“還鄉團”打了回來,他們肯定要殺害錦衣衛,還要從自己手裡奪回土地。

自己能答應嗎?當然不能!

於是葉春生就這樣成爲了一名民兵,他的年齡是大了點,可是他家裡就剩下他一個男人了,剩下的就是一個準備嫁給軍人的女兒。

準女婿跟着楚國公去征討那些貪官污吏了,葉春生必須自己拿起武器,來保護自己好容易得到的田地,保護那些給了自己田地的錦衣衛。

縣城裡面,不知道什麼時候新成立了一個衙門,叫縣武裝部,由縣令和典史管轄。

縣裡新的縣令,是一條三大五粗的彪形大漢,滿臉殺氣,一看就知道是一名武人出身的武夫。可是這位武夫出身的縣令,對葉春生這樣的老百姓卻十分和善。

若是按照原來的制度,龍川縣令因爲叛逆謀反被抓後,應當由朝廷吏部新派縣令。但現在朝廷人手也不夠,而且這裡剛剛打下來,朝廷內閣也暫時無法顧及此地,所以李國棟就乾脆自己來任命了一名老兵當縣令。

武夫擔任縣令,肯定是違反了大明祖制,可是在這亂世之中,有誰能顧得上那麼多?

葉春生加入了民兵之後,發了一杆以竹子削尖的竹矛,之後就在縣城外面的河邊沙灘上進行隊列訓練。

新加入的民兵,在縣城外面搭建了一座臨時軍營,反正現在是農閒季節,葉春生他們將會在這座軍營內進行爲期一個月的訓練。

頭幾天的隊列訓練中,鬧出了不少笑話,很多人連左和右都分不清楚,當教官大喊“向右轉”的時候,結果很多人轉反了,和戰友面對面,隊伍變得混亂不堪。

教官用皮鞭告訴那些轉錯的人,給他們長長記性,包括葉春生在內,有不少人吃了皮鞭。

在訓練的休息時刻,葉春生找了教官,疑惑不解的問道:“長官,我們每天拿着竹矛,一動不動的站着,要不然就是什麼來回轉動,這又有什麼用?”

“隊列訓練,是基礎,是軍隊最基本的紀律。雖然你們不是正規的軍人,但是你們想要保護自己的家園,就必須知道,在戰場上,只能嚴格的遵守命令!長官沒說後退的時候擅自退卻,當斬之!今天你們挨的是皮鞭,今後上了戰場,出了錯,那可是掉腦袋的事情。”

“這隊列訓練,要訓練到什麼時候?”葉春生又問。

“一個月,一個月之後,我們將會發給你們武器,有人是長槍兵,有人是火銃手,有人是弩手,還有人當盾牌手。你們不需要野外浪戰,只要守好自己的莊寨就好了。”教官回道。

民兵的兵種,無非是長槍兵、火銃兵、弩兵、小炮手和盾牌手(不是刀牌手,除了一面用來保護戰友的大盾之外,右手持一根短矛)五種,都是最廉價最容易訓練的兵種,只要有兩個月訓練下來,藉助寨牆守城完全沒問題。

李國棟手中目前鳥銃和斑鳩腳銃多得比大米還多,大批繳獲的鳥銃和斑鳩腳銃,還有虎蹲炮和佛郎機,這些火器李國棟自己看不上眼,正好藉助這個機會,把這些火器都配備給了民兵。

也就在粵東北淮軍已經佔領的各縣城訓練民兵的時候,李國棟的淮軍已經抵達了潮州府城外。

潮州守將車任重自以爲潮州府城池堅固,企圖憑藉着城牆負隅頑抗。

淮軍架起了大小火炮,對準潮州城牆發起了猛烈的炮擊,呼嘯的炮彈下冰雹一樣不斷的落在潮州城頭,打得城磚崩裂,碎石橫飛。臼炮發射的開花炮彈落在城頭,炸開了一團團火球。

李國棟當然不會完全指望以大炮轟開堅固的城牆,在以火炮壓制城頭守軍的同時,淮軍的簡易盾車載着沙袋,抵近了護城河邊,把一袋袋沙袋投進護城河內。只用了一日時間,就填平了一段護城河。

接下來,淮軍就以望樓車上的線膛槍手壓制城頭守軍遠程火力,然後讓輔兵推着以船隻改成的轒轀車抵近城牆。

這些轒轀車都是從韓江裡撈上來的船隻改成的,把船底倒扣在車架子上,就變成了一輛最簡單的轒轀車,施工時間短,防護能力又強悍。

第679章 屯田軍南下第191章 水匪來襲第659章 湖廣告急第535章 獻俘儀式第534章 清軍退兵第1015章 兵臨北直隸第900章 安南優質煤第65章 擊斃莽古爾泰第85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0章 東林jian商第201章 大淩河之戰第290章 八大福晉第702章 衝過九江第313章 瓜分戰利品第514章 募捐救濟南第404章 神戰士第643章 小額銀票第190章 難民築城第903章 白衣渡江(下)第245章 斬殺瞿堂第800章 抓住朱由崧第251章 商隊遇襲第64章 渾水摸魚第403章 歸化降清第88章 孫府定計第399章 魚梁道第624章 戰賊騎(五)第609章 逆天而行第768章 火攻對火攻第302章 金軍再抵歸化第756章 破城抄家第18章 真相第394章 火燒草原(一)第577章 福王世子第440章 修繕高陽城牆(上)第751章 三鎮擁福王第556章 田莊改農場第1015章 兵臨北直隸第645章 去江南銀號存錢第570章 攻寨攻城第503章 蒿水橋之戰(一)第60章 黃雀在後(上)第133章 謀取固安第303章 追殺喀爾喀使團第7章 遭遇嶽託第399章 魚梁道第726章 順軍勸降第451章 成國公和京營第912章 兵臨廣州城下第561章 大旱災(下)第921章 伏擊何騰蛟(下)第59章 伏擊揚古利第609章 逆天而行第821章 水騎聯合演習第48章 逃難災民第279章 兩面受攻第751章 三鎮擁福王第712章 皇宮失火第30章 悲慘的民壯第481章 救援高陽(三)第235章 首次水戰第914章 離間計第608章 上海縣第302章 金軍再抵歸化第55章 殺雞屠狗第584章 洛陽之戰(下)第279章 兩面受攻第82章 遭遇明軍夜不收第57章 殺俘第73章 救大明百姓(四)第379章 塞北戰事再起第76章 阿濟格第857章 生擒多鐸第1021章 民族英雄紀念園第362章 摧毀高麗船場第238章 攻入匪巢第44章 大安口之戰第56章 擊殺蒙古貝勒第620章 戰賊騎(一)第625 李自成再抵開封帝545章 崇禎想賺錢第1022章 大唐日不落帝國(全文終)第850章 火燒揚州(一)第651章 淮河岸邊第309章 虎入羊羣第684章 拿下未來貳臣第703章 抵達瓜洲第420章 盧象升第769章 追殺劉良佐第570章 攻寨攻城第1021章 民族英雄紀念園第585章 趁火打劫第366章 分期付款第884章 打土豪分田地(七)第105章 雪地車營第769章 追殺劉良佐第666章 收復漢陽武昌第758章 多抓俘虜當炮灰第192章 擊潰水匪第231章 蘇州紡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