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海外產糧地

上海豫園,這座著名的園林被李國棟暫時租了下來,豫園的主人張肇林是萬曆三十五年進士,如今張肇林日子也不是很好過,原因還是因前年不相信李國棟“預言”的江南大水,結果捨不得花銀子修建水利工程和改造農莊,然後就遭了災,以收取田租爲主的他家境就變得不太好了。於是李國棟暫時租下了豫園的一部分,作爲他在江南暫時居住、會見客人,談業務,舉辦酒宴的地方。

之所以是租,而不是買下來,是因爲李國棟不願意把太多的錢花費在建造園林上來。無論是蘇州園林,還是豫園,以及江南的各種園林,都是東林黨奢侈的象徵,江南的東林黨富得流油,銀子多得花不完,就把銀子用來修建園林了。東林黨的言官在朝廷進諫皇帝“不與民爭利”,以此逃稅,那些原本應當變成軍費、賑災糧的,白花花的銀子,就這樣變成了園林。

豫園兩宜軒內,擺着一張酒桌,李國棟宴請特意趕來江南的鄭芝龍,水太涼、陳於階、徐驥和上海縣令王臣縉作陪,就連松江知府錢肅樂也專門從府城趕來赴宴,這是給足了鄭芝龍面子。

其實今天設宴招待鄭芝龍,李國棟不僅有話要對鄭芝龍說,還有些事情也需要讓這些江南士紳明白。

“鄭兄,多年不見了,特此備下薄酒,同大哥一敘。”李國棟邀請鄭芝龍入座。

鄭芝龍滿臉慚愧:“國棟兄弟已經是伯爺了,您叫我一聲鄭兄,下官擔當不起啊。”

“鄭兄這就見外了!您在我面前,永遠是大哥。快,請入座吧!”

按照江南酒宴的風俗習慣,桌子上擺着十個紅色的高腳碗,裡面放着鴨舌、醬肉、水果、魚乾、甜點、白灼蝦、臘野鴨等美味佳餚。奴僕們端着一盤盤菜餚,從外面走進來,裡面的丫鬟接過托盤,走進大廳內,把菜餚放在桌上。

水太涼那日給李國棟準備的兩名美婢,現在已經被李國棟收下了,變成了他的丫鬟。

什麼白白浪費食材的羊脣宴,李國棟肯定不會搞的,但他給鄭芝龍準備的酒宴,上的菜餚有不少都是山珍海味,什麼扒熊掌、滷鹿筋、鮑汁扒魚脣、野山雞燉裙邊、冬菇海蔘湯、清蒸鮑翅之類山珍海味,一盤盤的端上來。

所謂的羊脣宴,是冒闢疆乾的事情,用三百隻羊,每隻羊只取嘴脣上的肉,再加上雞、鵝、魚身上不知道什麼部位的肉一起烹製而成,其他的肉都棄之不用。明末大災,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冒公子卻如此奢侈,這只是江南士紳的縮影,這大明豈能不亡國。

李國棟雖然用山珍海味來招待鄭芝龍,但他這些菜餚都在正常範圍之內,而且熊掌、鹿筋之類的,他的購入價格都很便宜,說實話都是從滿清那邊獲得的,他向滿清售出菸葉、絲綢之類的商品,換得一些貨物,其中就拿出一部分來招待鄭芝龍。至於海蔘、魚翅之類的海味,李國棟也是有辦法可以以較低的價格獲取。

大德旺商號同大清做生意海蔘要做的,只要不輸出糧食、鐵器、棉花之類的戰略物資,僅僅輸出菸草、絲綢、茶葉、食鹽和香料,就不會壯大滿清實力,這個度李國棟把握得很好。

鄭芝龍讚口不絕:“兄弟太客氣了!這熊掌鹿筋,即便鄭某也不常吃到啊。”

“鄭兄,小弟倒是有個主意,讓在座的各位都能賺到銀子,而且可以賺到很多銀子。”李國棟放下筷子提出一個建議。

“有何好辦法?”不僅是鄭芝龍感興趣,水太涼、王臣縉和錢肅樂都瞪大眼睛。

“現在大明最缺的是什麼?”李國棟問道。

“糧食。”陳於階第一個回答。

“回答正確!這幾年來,天災人禍,北方都已經成爲不毛之地,農業都被破壞殆盡,北方百姓早已民不聊生。如今糧食都控制在湖廣糧食手裡,價格是他們說了算。若是我們能夠獲得更便宜的糧食,一部分留在我們自己手裡,大部分販往北方賣出,那麼我們豈不是可以賺到大筆白花花的銀子?”

“可是要從哪裡獲得便宜的糧食?”水太涼問道,“老夫也看不慣湖廣士紳,糧價都是他們說了算,我們每年賣出的棉布絲綢換來的銀子,有多少被他們擡高糧價給坑了去!”

李國棟哈哈大笑:“我知道有個地方,每年水稻三熟,而且全部都是連綿成片的水稻田,糧食價格十分便宜。”

“什麼地方?”所有人異口同聲問。

“交趾、占城,還有暹羅,都是糧食高產之地,而且他們那紡織業很差,我們大明的劣質棉布和麻布若是賣到這些地方去,可以賺大錢,再換回廉價的糧食,一來一回,這白銀豈不是滾滾來了?”接下來,李國棟報出了占城、交趾和暹羅的棉布價格、麻布價格,又報出了他們三地的糧食價格。

經過對比,大家發現,這個確實是好生意!占城、暹羅和交趾的糧食價格只有大明的五分之一,而棉布、麻布的價格又高出五倍以上,這麼一來一回,運輸布匹的船去了,滿載糧食的船回來,一趟下來,扣除了各種費用,還有十倍的利潤!而且很多江南生產的產品中的殘次品,在國內智能賣給北方的窮人,拿去交趾,都能買個好價格。

“可是我們要如何把棉布麻布賣到這些地方?”水太涼問道。

“這不是有我嗎?”鄭芝龍哈哈大笑,隨即他臉色又沉了下來,又提出了兩個疑問,“可是我們的船最多隻能去交趾、占城,恐怕去不了暹羅。要過了占城再往南,那是紅毛夷的航線,只怕他們不讓我們插手這條航線。另外,南洋一到夏季,颱風肆虐,我們的船隊比不上紅夷大船,只要碰到一次颱風,就血本無歸了。”

李國棟對鄭芝龍解釋道:“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其實解決辦法非常簡單,我們可以在交趾、占城建造港口和倉庫,僱傭當地人來做事。每到夏季颱風季節,也是他們早稻收成的季節,收來的糧食先存入倉庫,等到深秋,晚稻成熟,颱風季節過去,我們的船再過去運回糧食。而且建造了港口和倉庫之後,暹羅的船隻可以把糧食送到占城,存放在占城倉庫內,過了颱風季節,我們的船去把糧食運回來,而我們要賣給暹羅的貨物,也在占城交易。”

“好辦法啊!”鄭芝龍大喜。

“只是還有一個問題,僱傭當地人看管倉庫,我們能放心嗎?”水太涼問道。

“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在占城、交趾兩地的倉庫駐紮有我們的管理人員,也需要有衛隊駐紮。一旦發現他們的人搞手腳的,貪墨我們的貨物,那就必須給予嚴懲!對於表現好的,我們可以給他們嘉獎。”

“駐紮管理人員,駐紮衛隊?我們去哪裡找那麼多人?”鄭芝龍問道。

“還怕人手不夠的問題嗎?我們大明,其實最不缺的就是人了。”李國棟哈哈大笑。

第248章 賣新式糧食第479章 救援高陽(一)第583章 洛陽之戰(中)第690章 湖廣爭奪戰(二)第909章 生擒馬吉翔第734章 陳圓圓第286章 前往西寧第251章 商隊遇襲第495章 先除盧象升第661章 實力和恩德第52章 全力一擊第874章 少林五祖第240章 攻破賊窩第529章 打士紳燒地契第563章 赤地千里第163章 自生火銃第924章 清軍首戰大西軍第329章 功敗垂成第807章 高傑歸降第782章 聯虜平寇第397章 火燒草原(四)第105章 雪地車營第911章 鄭家軍大勝第521章 夜襲嶽託(五)第668章 荊江水戰(上)第553章 常熟錢謙益第559章 大旱災(上)第102章 返回通州之路第326章 艱難東歸路第566章 賊將軍左良玉(中)第737章 出使闖營(下)第631章 盾車和炮戰第816章 紅娘子大鬧魯西第352章 水師總兵黃蜚第370章 左家匪兵(中)第676章 賊軍棄城第101章 讓你成熊廷弼第二第900章 安南優質煤第507章 蒿水橋之戰(五)第552章 抹黑士紳的宣傳第371章 左家匪兵(下)第223章 鄭家鐵匠鋪第452章 夜不收遇險第213章 陳子龍第232章 柳隱如是第12章 新式寨堡第641章 安南港口施工第215章 天下第一富商第823章 清軍棱堡第745章 皇家運輸隊第902章 白衣渡江(上)第295章 海蘭珠第657章 戰左賊(下)第897章 廣東鋼鐵公司第416章 蒙八旗漢八旗第626章 二打開封第592章 碰釘子(下)第434章 大搬家(下)第16章 國不是你想報就能報的第482章 救援高陽(四)第73章 救大明百姓(四)第663章 兵臨九江第852章 火燒揚州(三)第851章 火燒揚州(二)第261章 後金入寇第641章 安南港口施工第531章 士紳商人炮灰(中)第660章 發兵武昌第846章 暴怒的多鐸第532章 士紳商人炮灰(下)第196章 千里奔襲(一)第688章 左賊搶糧第893章 蛙人營奇襲(下)第541章 募捐第45章 艱難守城第626章 二打開封第798章 南京內應(下)第208章 兩淮根據地第900章 安南優質煤第386章 擊潰烏真超哈營第27章 破晉商護衛陣第847章 銃射榴彈第227章 入股捲菸第263章 突現的土城第566章 賊將軍左良玉(中)第153章 虎大威第264章 堵死退路第127章 壯士斷腕第641章 安南港口施工第657章 戰左賊(下)第413章 清軍入寇(上)第352章 水師總兵黃蜚第589章 闖軍抵開封第451章 成國公和京營第61章 黃雀在後(下)第515章 有錢好辦事第565章 賊將軍左良玉(上)第375章 張定國劫糧第77章 關寧鐵騎第632章 盾車破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