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高陽之戰(中)

高陽守軍沒有火炮,威力最大的就是五十杆九頭鳥重火銃,這種武器在五十步之外都無法擊穿盾車,遇上拿着製作精良的包鐵盾車,就算是抵近射擊也無法擊穿。

但張世文早就爲孫承宗準備好了投石機,城內架着二十輛七梢炮,足足動用了四千名百姓來牽引發射投石機,即便是沒有經過任何訓練的婦女、老人、小孩,都能在指揮官號令下操作這種武器。只不過老人和小孩沒有上陣,那些健壯的農村婦女取代了青壯漢子,用來發射投石機。別小瞧了農婦,這些中年婦女都是不裹腳的精壯農婦,平日裡挑着百斤的擔子在田坎上健步如飛,力量一點不輸給男人。

黑壓壓的清軍推着盾車,往護城河推進上來,那些盾車中,前面一排排,盡是那種精良的盾車,擋板上裹着厚厚的牛皮,潑上了水,外層還有一層鐵皮包裹。後面的盾車,則用粗木捆紮在一起,成爲粗糙的盾車。

密密麻麻的包衣阿哈推着層的盾車上來,在他們身後,跟着黑壓壓的弓箭手。隨後又跟着密密層層的各旗重甲,手持大盾,右手上握着粗重的短兵器的馬步甲,最後是巴牙喇兵和噶布什賢超哈兵。

城頭守軍嚴陣以待,這些守軍中,除了張世文的晉陽軍是正規軍外,另有三千經過半年訓練的流民,其餘的都是高陽縣城和附近村子裡臨時招募來的民壯,只經過兩個月簡單的訓練,他們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把各種守城武器從城頭砸下去。

民壯的後面跟着手持砍刀的劊子手、捕快、皁隸、白役,這些縣衙的人被孫承宗放在民壯後面,充當督戰隊。畢竟沒有經過多少訓練的民壯很可能會怯戰,只要有人膽敢丟下守城武器轉身逃跑,後面的那些差人就會毫不猶豫的一刀砍下去。

李國棟自己打仗是從來不用督戰隊的,可是這裡不一樣,那些當地村民和居民若是沒有督戰隊壓陣,他們看到黑壓壓的清兵爬上城頭,肯定會全面崩潰。

等到清軍進入到距離城牆大約一百五十步的時候,張世文一聲令下:“放!”

投石機放在城內,受到城牆阻隔,操作投石機的健婦們根本看不到城外的情況,但是每一架投石機都有一名指揮官,根據城頭站着的哨兵發出的旗語信號,決定投石機轉動的方向和發射人數。

城頭的觀察哨搖動小旗,城內一架架投石機發出木頭摩擦的吱呀聲,一筐筐石頭被拋射出去。

每一筐石頭都有一百多斤,內有一塊西瓜般大小的大石頭和幾十塊鵝蛋般大小的石頭。二十架投石機一輪齊射,上千塊石頭猶如天女散花一般向清軍陣型砸落下來。

大大小小的石頭或是砸入清軍盾車陣中,或是砸入清軍人羣中。被石頭砸到,無論是沒有披甲的包衣阿哈,還是披着薄甲的蒙古人,或是披着精良鎧甲的滿八旗,都是一視同仁,堅固的頭盔在石頭面前不堪一擊,哪怕是被鵝蛋般大小的石頭砸中,頭盔立即凹陷下去,腦漿迸裂;若是被西瓜般大小的石頭砸中,整個腦袋被砸爛了,連人都被砸成了肉餅。

有些清兵拿起大盾,朝向天空,擋住了鵝蛋般大小的石頭,巨大的衝擊力,使得舉盾的手都發麻了。可是西瓜般大小的石頭卻根本擋不住,砸在盾牌上,盾牌立即粉碎,化爲無數碎木片四射噴濺,彈片一樣的碎木片打得周圍一片清兵發出慘叫聲。砸碎了盾牌的大石頭繼續砸下,把舉着盾牌的清兵都砸死了。

石頭雨落下之後,投石機開始再次裝填石頭。

邊上專門負責裝填的健婦們擡着一筐筐配製好的石頭,走到投石機邊上,把石頭倒入網兜內,再把網兜放入投石機的筐內。

投石機的裝填速度,比普通的火炮要快多了,不過幾十息時間,投石機就完成了裝填。隨後健婦們在指揮官的命令聲中,拉動繩索,一架架投石機長杆高高揚起,把投石筐內的網兜拋射出去。網兜飛到半空中,在重力的撕扯作用下散開,網兜內的石頭下雨一樣落下,清軍人羣中再次傳來一片慘叫聲。

守軍的投石機,使得盾車周圍不再安全,投石機的彈道曲線比火炮要高,可以繞過盾車上方,把石頭砸到後面的人羣之中,就連披甲的重甲步兵都擋不住石頭攻擊,更不要說那些沒有一片甲葉的包衣阿哈了。

不過包衣阿哈身邊有持刀的披甲人或是旗丁押陣,有膽怯不前者,立即斬首。在清兵的彈壓之下,盾車繼續往前推進。

盾車冒着冰雹般的石頭雨,緩緩往前推進。

城頭堡壘內,守軍一直沉住氣,沒有貿然開火。這時候開火毫無效果,只有等清軍盾車抵近護城河下,堡壘內的火銃手開火射擊,從兩側發射的交叉火力可以無視正面的防護,把彈丸從盾車側面打入清軍人羣中。

投石機的準頭雖然很差,但是清軍陣型密集,每一輪石頭雨落下,都能砸死幾十名甚至數百名清兵。

清兵已經抵近護城河,看看時機差不多了,張世文一聲令下:“開銃!”

棱堡射擊孔內,伸出一支支銃管,既有鳥銃,也有九頭鳥重火銃。明軍士卒們紛紛扣動扳機,火繩壓入藥池內,點燃引藥,伴隨着轟鳴的銃聲,密集的彈丸從兩側鑽入清軍人羣中,打得那些正準備抱起沙袋填埋護城河的包衣阿哈紛紛慘叫着倒下。就連一些沒有藏好的旗丁和披甲人也被彈丸擊穿,身上血霧狂飆,慘叫着翻滾在地上。

盾車陣後面的清軍鳥銃手和弓箭手向城頭射來彈丸箭矢,可是明軍火器兵都是躲在棱堡內向外射擊,棱堡上方只有小小的射擊孔,想要把彈丸和箭矢打進射擊孔內,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那些沒有棱堡防護的民壯就出現損失了,儘管在城頭架起了大木盾,還是有不少漏網的箭矢和彈丸擊中民壯,中彈中箭的民壯發出慘叫聲倒下。若不是後面有持刀的公差壓陣,恐怕很多人早就轉身逃跑了。

站在棱堡頂部的明軍弓箭手也開始射箭了,鋪天蓋地的箭矢從棱堡上方射出,從側面扎入清軍人羣中,不少抱起了沙袋,準備走向護城河的包衣阿哈慘叫一聲,一個趔趄倒下。有的包衣阿哈已經抱着沙袋走到護城河邊上,被箭矢彈丸擊中,悶哼一聲,連人帶沙袋跌進護城河內。

“撲通撲通”一個個沙袋丟進護城河內,護城河河面上薄薄的冰層被撞得破裂,沙袋在冰面上翻滾幾下,便撞開了冰層,沉入水中。

轟鳴的銃聲再次響起,不少還來不及丟出沙袋的包衣阿哈全身噴出血霧,連人帶沙袋一起滾進了冰冷刺骨的河中,人的重量撞破了薄冰,轉眼之間便沉入水底,破開的冰窟窿內,冒出了一股股血泡。

張世文也親自加入到射箭的行列之中,他本人就是王全麾下最優秀的護衛,神箭手。他一次次拉開弓箭,每支箭矢射出,都有一名清軍弓箭手捂住咽喉倒下。

第558章 籌劃船場第313章 瓜分戰利品第142章 再回關外第649章 軍民情深第688章 左賊搶糧第368章 各方反應第82章 遭遇明軍夜不收第712章 皇宮失火第1018章 福臨失蹤了第400章 勸降第820章 火燒綠營第591章 碰釘子(上)第136章 夜襲固安(下)第404章 神戰士第516章 內應第820章 火燒綠營第637章 給王輔臣設套第642章 江南銀號開業第625 李自成再抵開封第650章 前往安慶第435章 盧象升來訪第708章 南狩留守之爭第713章 逃離京城第717章 寡人爲陛下報仇第533章 再滅未來貳臣第207章 運河中都第1014章 凱旋歸來第622章 戰賊騎(三)第796章 南京內應(上)第421章 天雄軍第250章 大明使者第239章 鴛鴦陣破悍匪第553章 常熟錢謙益第841章 水騎配合(八)第121章 壕溝陷阱(上)第671章 小寡婦第156章 收編軍戶(下)第731章 實力反殺第70章 救大明百姓(一)第57章 殺俘第566章 賊將軍左良玉(中)第539章 變賣家當第53章 謀劃襲營第448章 清軍再入寇(中)第5章 大盛魁護衛隊第153章 虎大威第607章 閘港走私船第423章 大搬家(上)第10章 爭奪糧食第300章 會見車臣汗第644 安置房第41章 降卒攻城第739章 大清的決策第397章 火燒草原(四)第778章 交保釋金可出獄第884章 打土豪分田地(七)第102章 返回通州之路第601章 東林江南銀號(上)第218章 林丹汗敗逃第803章 提督江北第437章 黑煤礦黑老闆第623章 戰賊騎(四)第105章 雪地車營第924章 清軍首戰大西軍第33章 重型火繩大銃第1012章 一戰撅四王第844章 組合拳打擊第395章 火燒草原(二)第868章 重型攻城巨炮(上)第108章 夜間縱火第291章 遭遇後金使團第41章 降卒攻城第766章 資本主義國家第281章 準備致命一擊第540章 武威伯第834章 水騎配合(一)第558章 籌劃船場第275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409章 嶽託的計劃第193章 流民中的匠戶第402章 大軍集結漠西第124章 蒙古炮灰(中)第417章 奔襲鎮安堡第142章 再回關外第404章 神戰士第597章 開封之戰(下)第1章 範家商隊第346章 假煙第70章 救大明百姓(一)第765章 殺肥豬和剪羊毛第111章 蒙古人膽怯了第226章 鐵模鑄炮第785章 謀取南京第383章 烏真超哈兵(二)第303章 追殺喀爾喀使團第833章 揚州外圍戰第498章 詭異的村子(下)第8章 林丹汗第44章 大安口之戰第904章 東江口之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