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大搬家(上)

額哲帶着一萬察哈爾騎兵離京了,準備從大同出關回漠西。

大同明軍大營,額哲見到了李國棟。

“李將軍,本汗幫你驅逐女真人,可是你們朝廷的賞賜也太小氣了吧?本汗帶着兒郎們打生打死,斬獲首級兩千餘,你們朝廷纔給了一萬兩封賞!這是打發叫花子嗎?”額哲怒氣衝衝的對李國棟吼道。

問明瞭情況李國棟才知道,朝廷原本一個銅板都不想給,藉口額哲未經大明朝廷允許擅自入關。後來盧象升回去面聖,說服了朝中大臣,這才勉強拿出一萬兩銀子賞給額哲,然後再給了額哲一個毫無用途的口頭封賞。

額哲拿着一萬兩銀子去購買糧食,誰知道京師的糧價已經高漲到快三兩銀子一石了,一萬兩銀子拿出去,只換回不到四千石糧食。

“額哲大汗,朝廷的事情,李某也不能左右。但我們可以補償您,盧督師保留了殺胡口商路,我可以低價給您提供糧食。”

“哈哈哈!”額哲氣極反笑,“殺胡口商路又如何?還不是給歸化的土默特人賺了?俄木布首鼠兩端,本汗早就看他不順眼了!李將軍,你是個漢人,今後草原上的事你就不要管了!通過此事,本汗已經看透了,無論是土默特人,還是喀爾喀人,還有你們漢人,就沒有一個是可靠的!我們察哈爾人還得靠我們自己!對你們漢人的大明朝廷,本汗也看透了!”

額哲馬鞭往北一指:“兒郎們,隨我回草原!”

看着額哲絕塵而去的背影,李國棟心中感覺一陣悲涼,自從己巳之變至今已經七年了,七年來,他極力把蒙古人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建奴,可是大明朝廷卻一點不配合,外面又有嶽託的陰謀詭計,七年之功毀於一旦啊!蒙古逐部註定還要分裂,最終被滿清各個擊破,李國棟對此只能無能爲力。

“塞外放棄吧,我們都回大明。”李國棟傳令下去。

“大哥,就這樣放棄了?”韓大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們在塞外精心佈局了七年,已經取得巨大成果,斬殺建奴無數,可是如今卻要這樣放棄了,豈不可惜?”

“七年之功毀於一旦,我難道不痛心嗎?可是我們有什麼辦法?朝廷沒錢,連該給額哲的都給不了。我還審訊過俘虜的降軍士卒,他們在大明這邊,穿着破破爛爛,髒得已經看不穿顏色的鴛鴦戰襖,上面剋扣軍餉,連飯都吃不上,就連一個小小的秀才都能欺負他們!孔有德叛亂,就是手下的兵偷了雞,結果打了八十軍棍,插箭遊營,受盡侮辱。可是他們投降了建奴,建奴給了他們田地,送了銀子,分了奴隸,還給了女人。這就是爲什麼同樣一個人,在大明這裡毫無戰鬥力可言,去了建奴那,一下就變了個人的緣故。”

並非是大明的兵真的那麼垃圾,可以試想一下,一個人每個人就只能拿二兩銀子就要給朝廷賣命,而且這二兩銀子還要七扣八扣的,剩下的有一兩都不錯了,這一兩除了養家餬口,還要買軍服盔甲兵器,還能剩下多少?爲了一兩銀子賣命?命也太不值錢了吧?可是投靠了滿清之後,待遇比在大明這裡強了百倍都不止。

這個年代的人們又沒有民族觀念,至於剃髮易服?普通的兵根本就不在乎剃髮留辮,他們只要吃飽肚子,娶個媳婦就好了。真正拒絕剃髮易服的是江南士紳。可是那些江南士紳在目前這個時代,他們還沒看到滿清會吞了大明,仍然侵吞國家的財富來養肥自己。等到以後,滿清的屠刀架在他們脖子上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

盧象升不久之後就回大同了,他給李國棟帶來了朝廷的詔書和封賞,崇禎詔令李國棟回塞內,駐紮襄陵一帶,封爲襄陵總兵,原本李國棟認爲,憑藉自己的功勞,封個伯之類的都不過分,但他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爵位。

這時候崇禎還沒有開始大肆封爵,真實歷史上崇禎皇帝是到了崇禎十七年三月份,李自成大軍接近京城的時候,纔開始大肆批發爵位,吳三桂、左良玉、劉澤清、唐通,黃得功,一個個都封了伯,只希望他們能夠進京勤王,可是沒有一個人進京勤王,黃得功和左良玉距離太遠也就算了,距離最近的唐通投了賊,吳三桂和劉澤清拖拖拉拉就是不進京勤王,導致崇禎去找了煤山歪脖樹。

有沒有封爵,李國棟也無所謂了,這時候的爵位還很值錢,估計等崇禎能給自己封爵的時候,爵位已經開始氾濫了。

“弟兄們,準備回去了,過完年放棄塞外,全部搬家回大明!”韓大山拉開嗓門大喊道。

“我們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回大明瞭!”不少已經跟隨了李國棟七年的老兵熱淚盈眶,他們當中有些人是己巳之變之後被李國棟所救,帶出塞外的,還有些人是陝北活不下去的災民和軍戶,也跟了李國棟。雖然跟着李國棟去了塞外,肚子可以吃飽了,生活也好過了許多,可是畢竟漢人戀家,外面的世界再好也不如貧窮的大明啊,畢竟是自己的家。

三千重騎兵和三千駱駝火器兵浩浩蕩蕩出關,這次出去是最後一次回鬥湖城寨了,過完年,外面的城寨和衛所全部放棄,李國棟的一萬人馬,兩千匠人和兩萬餘家眷要全部搬回大明,駐紮太原以南的襄陵,隨時聽候宣大總督盧象升調遣。

清軍回了遼東,恢復了蒙古名蘇佈德的李宏帶着投降的漢人牧奴和土默特人,跟隨清軍去了朵顏草原,脫離了土默特部,建立了新的土默特東部。這裡緊挨着科爾沁部,事實上是讓他們接受蒙八旗的監督。李宏帶着六百人入了旗,成爲蒙八旗,有不少親衛軍特工也跟着李宏入了蒙八旗,成爲李國棟在大清的內應。

等到清軍都回了遼東,科爾沁蒙八旗也回了自己的部落,大清國的滿蒙漢旗人準備過新年的時候,科爾沁蒙八旗放鬆了對李宏的土默特東部的箭矢,張煒提出要趁機逃回去:“二哥,快過年了,建奴對我們的監視鬆了,我們兄弟幾個得回去了。”

李宏點了點頭道:“六弟,你和我不一樣,我已經和蒙古人女真人混跡了快七年了,早已習慣了同他們接觸,而你應該是衝鋒陷陣的戰將,你留在這裡也沒有用,等到天黑,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們幾個趕緊偷了馬回去吧。”

天氣寒冷,朵顏草原天寒地凍千里冰封,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死忠於大清的科爾沁人覺得在這種天氣下,歸順的土默特部也不會給他們搞出什麼幺蛾子,於是放鬆了警惕。但是考慮到歸順滿清的土默特東部之中有杭高和他的親信,他們可是真心歸順大清國的,張煒他們幾個要逃回去,還是小心爲妙,得避開那幫人的耳目。

天色黑下來後,張煒帶着幾十名弟兄,悄悄的出了帳篷,悄然無聲的摸向馬廄。不多時,他們就牽了一百多匹馬,離開土默特東部,踏上了回大明的道路。

第759章 俘虜炮灰攻城第90章 通州避難區第53章 謀劃襲營第351章 鄭家軍船隊第586章 捉住福王了第629章 教訓闖賊(中)第899章 煉焦廠第269章 轉攻土城第680章 軍戶安置第575章 大災過後第393章 蒙八旗渡河第64章 渾水摸魚第57章 殺俘第611章 海外產糧地第511章 反攻突破(下)第778章 交保釋金可出獄第453章 隔橋對峙第487章 陳新甲大捷第922章 殺害忠臣第710章 夜闖吳府第50章 引開金兵第887章 公審大會第318章 嶽託慘敗第32章 砂模鑄造三眼銃第375章 張定國劫糧第69章 抄小路行軍第181章 難民隊伍第276章 準包衣推車第817章 分瓣梅花計第325章 一路騷擾第519章 夜襲嶽託(三)第639章 王輔臣又輸了第548章 拍賣會(下)第495章 先除盧象升第127章 壯士斷腕第704章 路振飛第734章 陳圓圓第921章 伏擊何騰蛟(下)第80章 奇襲洪山口第159章 探賊窩第561章 大旱災(下)第641章 安南港口施工第805章 揚州搬遷工作第258章 應對後金入寇第928章 聯合大西軍第140章 朝廷的水很深第291章 遭遇後金使團第1021章 民族英雄紀念園滴328章 皇太極援軍第603章 東林江南銀號(下)第904章 東江口之戰(上)第557章 蠶吃人第208章 兩淮根據地第301章 喀爾喀蒙古使團第87章 宣旨封賞第323章 夜戰黃河灘第544章 再次入宮第652章 安慶水陸大營第248章 賣新式糧食第52章 全力一擊第847章 銃射榴彈第305章 駱駝和炮兵第358章 江華島第889章 解決衛所問題第623章 戰賊騎(四)第812章 一個不放過第357章 搶光高麗人第273章 不讓韃子休息第321章 多爾袞渡河(中)第717章 寡人爲陛下報仇第373章 杯水車薪第259章 皇太極戰略第322章 多爾袞渡河(下)第238章 攻入匪巢第593章 陳永福第509章 地道地雷第900章 安南優質煤第331章 進京第574章 大洪水(下)第6章 追殺範永鬥第630章 教訓闖賊(下)第346章 假煙第311章 蒙古人夜間騷擾第806章 大遷移第215章 天下第一富商第271章 騎兵步戰第742章 炮擊刁民第605章 江南資本主義第5章 大盛魁護衛隊第261章 後金入寇第821章 水騎聯合演習第287章 西寧衛第906章 東江口之戰(下)第400章 勸降第388章 清軍攻歸化第390章 逃亡的土默特人第567章 賊將軍左良玉(下)第503章 蒿水橋之戰(一)第726章 順軍勸降第662章 獻軍破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