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清軍攻歸化

蒙古人並不擅長守城,但守衛歸化城的主將蘇佈德,也就是李宏,算是半個漢人了,他麾下的三千守軍,其中兩千五百人是漢人牧奴。折些漢人牧奴,絕大多數都是原陝北大明邊軍,因爲遭了旱災,一部分不願意從賊的衛所邊軍逃出塞外,投奔了土默特人,成爲牧奴。李宏從牧奴中挑選出一批軍戶來,加入土默特軍隊,這次守城,這些漢人就派上了用場。

李宏曾經得到李國棟傳授的守城技術,早在這幾日之內,他已經下令打造好各種守城武器。

歸化城頭,點燃一堆堆篝火,上面架着鐵鍋,裡面熬着滾燙的金汁;城頭擺上了絞車,絞車上掛着夜叉檑、狼牙拍等守城器械;地面擺放着火油罐和石灰瓶;幾處城門附近的垛口後面架着虎蹲炮、佛郎機等火炮。爲了加強防禦,城頭立着一面面大木盾,城牆上還佈置了用來預防萬一的刀車。在城門上方,佈置了沉重的巨石,可以用來摧毀攻城衝車。

當然,比起李國棟的守城器械來,李宏守歸化城,還少了不少重型守城武器,譬如說投石機、重型火炮之類的武器,也沒有設置棱堡,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蒙古人本來就不善於守城,歸化城地處草原,缺乏木頭和石頭,也缺少火藥和重炮,李宏無法造出更多守城武器。僅有的八門虎蹲炮和四門輕型佛郎機,還是軍戶逃難出塞的時候帶出來的火器,土默特人不懂鑄炮,也沒有那麼多鐵能用來鑄炮。幸虧歸化城只有南北兩個門,每個城門處放置四門虎蹲炮和兩門佛郎機。

李宏的親信千戶曾濤站在城頭,看着城外的清軍大營,他知道,今日一早,清軍就會開始攻城了。曾濤原本是榆林衛的一名明軍軍戶,後來跟着一羣逃出關外的軍戶來到這裡,被李宏收爲麾下,又因爲他懂得指揮作戰,因此被李宏提拔成爲一名土默特部的漢部千戶。他麾下有兩百多名漢人兵手裡拿着三眼銃,那都是逃亡軍戶帶出來的火器。

百戶陳旭站在曾濤身後,看着城外連綿成片的清軍大營,他有些擔心,不知道能不能守得住歸化城。他和來到歸化的每一名漢人牧奴一樣,都不願看到建奴攻破歸化城。漢人來到土默特部,還能保留網巾束髮,漢人服飾。若是歸化城被攻破,他們被迫投降建奴,那他們將會被迫剃髮易服,剃成建奴的金錢鼠尾,穿上建奴的衣服。這是建奴要求投降的必要條件。

早上辰時一刻,曾濤聽到清軍大營內響起了鑼鼓聲和號角聲,接着就看到寨門打開,一門門火炮被烏真超哈兵推了出來,接着包衣阿哈們推着一輛輛盾車往城下緩緩推進,盾車後面跟着烏真超哈火銃兵和滿八旗弓箭手,科爾沁蒙古騎兵騎在馬上,手持騎弓。雖然科爾沁人的騎弓射程很近,但他們可以騎着馬快速衝近城牆,向城頭拋射出一輪輕箭,再迅速策馬離開。

說實話,土默特人的裝備非常差,城頭的守軍,除了李宏和幾名軍官有厚甲之外,其餘的蒙古人和漢人大部分都沒有披甲,條件好點的也只有一件皮甲。對付這樣裝備的守軍,蒙古騎射藉助戰馬的衝勢對城頭拋射,可以造成守軍極大的傷亡。

“建奴要開炮了,注意藏好自己!”曾濤大喊道。

城頭小旗搖動,各總旗小旗軍官提醒守城士卒們注意躲避清軍炮擊。

清軍陣地中騰起了一團團白煙,轟鳴的炮聲響起,歸化城的南部城牆立即籠罩在清軍炮火之下。

從城樓看下去,黑壓壓的攻城清軍,似乎蔓延到天邊的盡頭。從陳旭這邊看去,整個歸化城南的正面,一直到城東城西的拐角視線,到處是奔跑呼嘯的科爾沁蒙古騎兵。

清軍火炮數量之多,出乎李宏的意料,他早就知道李國棟回配合自己,在半途中偷襲烏真超哈營,摧毀一部分清軍火炮。可是被清軍帶到歸化城下的火炮,仍然多達兩百多門!其中大將軍炮二十六門,野戰炮一百三十一門,佛郎機七十三門。這不能怪李國棟,李國棟的襲擊已經摧毀了清軍全部的三十門紅夷大炮,以及一半的將軍炮和近半野戰炮,還順帶毀掉了二十七門佛郎機。若不是嶽託及時派人救援,李國棟是可以把清軍烏真超哈營的炮隊全毀了。

而歸化城的火炮只有可憐的十二門,李宏讓炮手們不得輕舉妄動,以免沒有發揮最大威力就被清軍炮火摧毀。

清軍兩百多門火炮轟鳴,每一輪就是兩百多個大小不一的實心鐵球呼嘯而來,氣勢磅礴,震撼人心。

即便是經過李宏改造的歸化城堅實,高約兩丈的城牆全部包了大青磚。不過城牆被這些實心鐵球轟擊,激起的磚石亂濺,也要讓人擔心城牆到底會不會被清軍轟跨。

猛烈的炮火下,垛口處幾乎不能站人,城南不少官兵被密集火炮打在城牆垛牆處激起的碎石帶傷。城上炮兵根本不敢開火反擊,只要他們膽敢把炮架出來,立即就會被清軍鋪天蓋地的炮火覆蓋。

守軍人數只有區區三千,在火炮這種武器發明之後,攻城守城的傷亡比大幅度下降,守城變得越來越困難。李宏擔心的是,自己能不能按照李國棟的要求守住歸化一個月時間。守住一個月的必要的,一個月之後,漠北蒙古、察哈爾蒙古和李國棟的明軍都聯手了,就有辦法對付清軍。

躲在城牆後面的杭高瑟瑟發抖,嘴裡不斷念着“佛祖保佑”,看到走過的李宏,杭高拉住他:“蘇佈德兄弟,我們能守得住嗎?女真人的炮火太兇猛了啊。”

“能守多久算多久吧,盡力幫大汗拖住女真人,若是實在守不住了,我們就向大清投降。”李宏長長嘆了一口氣道。

杭高大驚:“我沒聽錯吧?蘇佈德兄弟,你不是最恨女真人的?怎麼會想到投降了?”

李宏哈哈大笑:“人活着總比死了好,反正我們能守多久算多久,也算是對得起大汗了。實在守不住了,就投降。相信大清皇帝皇太極要招攬我們蒙古人,我們投降了,他們也不會爲難我們。”

杭高眼中出現一絲希望:“好,那到時候蘇佈德兄弟您決定開城投降的時候,別拉下兄弟我了,我跟您一起去投皇太極。”

“可是我們不能現在就開城投降!至少要幫大汗拖延時間,讓他能夠安全去漠北。若是我們現在開城降了,我們的大汗,喀爾喀人和察哈爾人都會被我們害了!這點忠誠,我們還是要有的。所以我把城門全部堵死了,沒有我的命令,誰也別想打開城門。”

南北兩個城門洞內,都在後面鎮上長條石,再後面堵上一堵磚牆,就算是有人想要串通清軍開城投降,都不可能打得開城門,除非砸掉磚牆才能搬走長條石,那就發出動靜引起城內注意了。

清軍猛烈的炮火,把南城城牆上的女牆垛口都打得歪歪扭扭好像狗啃的一樣,不少地方的女牆已經塌了,露出後面的城頭。

第258章 應對後金入寇第497章 詭異的村子(上)第45章 艱難守城第542章 比窮大賽(上)第722章 抵達天津滴328章 皇太極援軍第524章 攔截清軍(二)第689章 湖廣爭奪戰(一)第50章 引開金兵第492章 孫之獬降清(下)第861章 明清暫時停戰第720章 勸說郝搖旗第136章 夜襲固安(下)第509章 地道地雷第572章 開封城外第923章 吳三桂西征第274章 金國援軍到了第659章 湖廣告急第118章 通州之戰(四)第54章 爆破炸營第256章 兩道聖旨第240章 攻破賊窩第779章 洪承疇獻計第213章 陳子龍第804章 再陪崇禎用膳第606章 拆遷戶第759章 俘虜炮灰攻城第558章 籌劃船場第186章 防禦流寇第778章 交保釋金可出獄第919章 伏擊何騰蛟(上)第734章 陳圓圓第240章 攻破賊窩第489章 孫傳庭入獄第538章 祖制不可違第555章 錢家農莊(下)第247章 番薯粉第648章 吳淞江工地第881章 打土豪分田地(四)第199章 千里奔襲(四)第12章 新式寨堡第247章 番薯粉第474章 勸降孔胤植第581章 闖軍圍洛陽第640章 收服王輔臣第582章 洛陽之戰(上)第922章 殺害忠臣第618章 水師接應第691章 湖廣爭奪戰(三)第82章 遭遇明軍夜不收第282章 全殲大金重騎兵第593章 陳永福第770章 劉良佐投清第270章 臼炮和七梢炮第1012章 一戰撅四王第168章 同流賊的交易第655章 戰左賊(上)第185章 高迎祥探路第819章 濟南空城第755章 攻克興化第929章 大西軍闖軍聯手第727章 又見士紳炮灰第61章 黃雀在後(下)第714章 賊軍追兵(上)第567章 賊將軍左良玉(下)第670章 平定湖廣第883章 打土豪分田地(六)第777章 又能抄家了第230章 復社第77章 關寧鐵騎第448章 清軍再入寇(中)第701章 進京勤王第741章 別讓昏君南下第245章 斬殺瞿堂第641章 安南港口施工第884章 打土豪分田地(七)第782章 聯虜平寇第671章 炮擊城門洞第75章 救大明百姓(六)第714章 賊軍追兵(上)第142章 再回關外第446章 銃刺第375章 張定國劫糧第746章 抄家發大財第176章 出兵剿賊第731章 實力反殺第648章 吳淞江工地第198章 千里奔襲(三)第611章 海外產糧地第875章 船過分水嶺第771章 崇禎下揚州第509章 反攻突破(上)第372章 山林賊窩第21章 訓練第540章 武威伯第685章 擅斬朝廷大將第605章 江南資本主義第76章 阿濟格第735章 出使闖營(上)第909章 生擒馬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