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軸承和炮車

李國棟剛回到大同,便遇上了已經快一年沒見的王全。

王全是帶着商隊回到北方的,聽說女真大軍慘敗,已經撤回遼東了,商隊準備再走一趟歸化,然後去喀爾喀蒙古,這樣一趟走下來,又能賺到不少銀子。

“好兄弟!終於見到你回來了!可想死兄弟了!聽說賊寇攻入兩淮的消息,可沒把兄弟我擔心死了。”李國棟走到王全面前,給他來了一個熊抱。

“大哥,那賊首張可望可是圍了我們鬥湖城寨三個月之久啊!後來還是張獻忠來了,說要打廬州,這才放棄了合圍。那賊首張可望,不過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我們還認識他,怎麼就翻臉不認人了?還好張獻忠還記得我們。“王全回道。

“寨子裡的弟兄傷亡情況如何?”

“傷亡不大,我們是憑藉城寨堅守,寨子內有投石機和守城器械,還有水師在湖面上炮擊賊軍,賊人又無鎧甲,比建奴好打多了。小弟我連建奴都不懼,何懼張可望小賊?”王全很輕鬆的哈哈大笑。其實鬥湖城寨之戰打到後面,並不輕鬆,張可望挾持了十多萬流民,不計成本的猛攻,城寨外面屍體都堆積成山了,夏季的兩淮之地氣候炎熱,賊軍也沒來收屍,城外散發着令人作嘔的臭味。

不過後面幸虧的張獻忠認得王全,認得大德旺商號的旗號,再加上考慮到攻打這座城寨得不償失,這才強令張可望停止攻擊。

後來張獻忠問起此事,張定國告訴張獻忠說,自己曾經苦勸張可望,可惜張可望不聽。於是張獻忠對張定國好感又增加了幾分,對張可望的剛愎自用有些不滿。

張定國就是李定國,是未來的民族英雄,李國棟有心招攬此人,只是現在還時機還未到。

“大哥,我們前幾年種下去的珍珠已經收穫了,我給你帶回來一批,你看看成色。我看過了,還不錯。”王全道。

不過李國棟暫時顧不上珍珠的事情,後金實力大損,一段時間之內無暇顧及入寇,崇禎皇帝已經有意讓李國棟去剿賊寇了,而且李國棟也知道,皇太極肯定不會放棄歸化和察哈爾人,大明也不能輕易放棄塞北的蒙古人。爲了不負皇命,又要顧全大局,李國棟接下來必須分兵兩路,他首先想到的是要改進炮車。

這次出征塞外,無論是炮車還是輜重車輛,都暴露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車輛行駛的時候摩擦力太大,車輛壽命太短。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軸承、堅固的車軸和減震裝置。

減震裝置,無非是彈簧片,橡膠車輪。目前李國棟手下的匠戶雖然偶爾能打造出彈簧片,但是這種優質彈簧鋼都是偶然碰巧才能得到,數量十分稀少,只要獲得合格的彈簧鋼片,都被李國棟拿來製造燧發槍和燧發短銃了,根本捨不得拿來製造車輛減震裝置。

造一輛炮車的彈簧減震裝置,足夠製造幾十杆燧發槍了,李國棟不可能拿寶貴的鋼來造車輛減震裝置。

那麼要讓車輛達到減震的目的,而且這個時代還沒有橡膠,要如何做到減輕車輛的震動呢?

李國棟想了很長時間,想出了一個辦法:製造羊皮和牛皮的車輪胎,先把多層羊皮覆蓋在車輪上面,外面再包裹上一層牛皮。

至於滾動軸承,以目前的技術,還是一個大難題。事實上歐洲這個年代已經有了滾動軸承了,到了十八世紀的時候,西方的滾動軸承技術已經十分成熟,所以到了十八世紀,西方國家的炮車和四輪馬車的技術已經十分完善,戰馬可以拉着火炮快速機動。

李國棟自己心裡清楚,以目前自己的技術,若要少量生產滾動軸承還可以做到,但是沒辦法做到大批量生產結構複雜的滾動軸承。一種東西哪怕是質量再好,不能大批量生產也就無法普及,所以他放棄了滾動軸承的生產,還是採取滑動軸承。

滑動軸承採用青銅材料來鑄造,鑄造出來的軸承,對軸瓦和軸頸進行打磨,打磨得十分光滑,軸瓦和軸頸剛好吻合,再把軸頸插入軸瓦之中,另外一端固定好。

第一個滑動軸承製造完工,李國棟把軸頸插入軸瓦內,把車軸插入軸頸中固定好,再把車輪套在車軸末端,然後把牛油塗抹到軸承內。一切完工之後,李國棟轉動一下車輪,發現車輪轉動不再發出刺耳的木頭摩擦聲了,而且轉動起來省力許多,雖然還不如滾動軸承省力,但比起原來以木頭滑動軸承連接的車輛來,省力了十多倍都不止。

第二個軸承完工之後,李國棟把軸承和車軸安裝在炮架上,製造出一輛全新的炮車。

這是一輛十二磅野戰炮的炮車,把四匹馬掛上去,馬匹牽引着炮車,奔跑起來十分省力,速度也很快。

“將軍,但我們只有一副模具啊,這青銅軸承產量還是不大,一天下來,只能鑄造出四副軸承。”匠頭林水傑說道。

“暫時不需要那麼多軸承,一天四副軸承產量已經夠了,先把炮車和彈藥車都裝上軸承,至於運輸車輛,暫時用不上軸承。”李國棟告訴工匠們說。

一天鑄造四副軸承,一輛炮車要用掉兩副軸承,一輛彈藥車又要用掉兩副軸承,野戰炮的彈藥車和炮車是配套的,兩輛車可以連接成一輛中間是軟連接的四輪馬車,所以四副軸承剛好提供一門火炮使用。

目前李國棟的造炮能力,還沒辦法做到一天鑄造一門火炮,這樣軸承的產量就高於炮車的需求量,節省下來的軸承可以考慮安裝在運糧食的輜重車輛上。

第一輛安裝了滑動軸承的炮車和彈藥車全部造好,接着工匠們在李國棟指揮下,把羊皮一層層釘在車輪上,柔軟的羊皮覆蓋好之後,在羊皮的外面覆蓋上一層較爲堅硬的牛皮,這樣這門火炮的炮車和彈藥車就全部完工。

“把馬匹牽過來,拉着車跑一段路。”李國棟令人牽來馬匹。

炮車是十二磅野戰炮的炮車,彈藥車上裝滿了石頭,用來增加重量。接着李國棟親自坐在彈藥車上,揮動鞭子,驅趕馬匹。

四匹馬牽着彈藥車和炮車,撒開蹄子飛奔起來,跑動的速度極快,和戰馬衝刺的速度差不多了。馬匹牽引着彈藥車和炮車在泥土路面上高速疾馳,以皮做成的車輪同地面摩擦,感覺摩擦力小了非常大,而且車輛行走起來,也平穩得多了,李國棟親自坐在彈藥車上驅趕馬匹,車輛跑動速度極快,也沒原來的炮車那麼顛簸了。

李國棟實驗過之後,跳下彈藥車,讓一個炮組的五個人全部坐上彈藥車,驅趕馬匹牽引車輛。

五個人坐在彈藥車上面,馬匹奔跑的速度一點不慢,牽引着彈藥車和炮車,風馳電摯的奔跑在草原上。

“這炮車跑起來一點聲音都沒有。”

“是啊,還非常平穩,坐在上面幾乎沒什麼顛簸,比起以前乘坐的馬車可是平穩多了。”

“真的是好車啊!”

炮手們議論紛紛,對這種新式炮車讚不絕口。

彈藥車和炮車的牽引試驗完成之後,李國棟又令人試射火炮,試驗火炮的後坐力是否會震斷車軸,或者是對軸承產生致命的傷害。

炮手們裝足了了火藥,點燃火炮,一發十二磅炮彈呼嘯而出,炮車只是劇烈的震動一下。

第501章 防炮沙袋第825章 考城攔許賊第858章 江西反正第728章 降卒炮灰第206章 成親和南下第28章 擊殺範家掌櫃第74章 救大明百姓(五)第472章 高陽之戰(下)第366章 分期付款第412章 清軍逃亡之路第62章 慘勝如敗第574章 大洪水(下)第846章 暴怒的多鐸第481章 救援高陽(三)第931章 再施離間計第488章 盧象升南下第2章 火器和馬槊第497章 詭異的村子(上)第257章 銅和炮第22章 夜襲第375章 張定國劫糧第704章 路振飛第745章 皇家運輸隊第113章 剷除後金細作第666章 收復漢陽武昌第895章 擒殺高進庫第225章 鑄模造車牀第34章 金軍入寇第318章 嶽託慘敗第359章 高麗水師第464章 多鐸來了第286章 前往西寧第582章 洛陽之戰(上)第441章 修繕高陽城牆(下)第354章 鰲拜夜襲第47章 大安口城破第650章 前往安慶第869章 重型攻城巨炮(中)第309章 虎入羊羣第472章 高陽之戰(下)第665章 收復江夏第80章 奇襲洪山口第616章 松山突圍(下)第193章 流民中的匠戶第275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544章 再次入宮第499章 被困賈莊第404章 神戰士第411章 清軍突圍(下)第451章 成國公和京營第254章 楊嗣昌的親信第306章 草原哨騎戰第635章 盾車破營(四)第287章 西寧衛第406章 神兵對天兵(二)第825章 考城攔許賊第347章 渡海計劃第226章 鐵模鑄炮第617章 接應撤軍第917章 攻克廣州第849章 城頭激戰第195章 遊說失敗第325章 一路騷擾第910章 鄭家軍戰粵軍第504章 蒿水橋之戰(二)第243章 掌櫃變百戶第91章 車營和火器第141章 徐光啓孫元化第76章 阿濟格第470章 高陽之戰(上)第751章 三鎮擁福王第744章 保釋金第78章 我願爲死士殺嶽託第390章 逃亡的土默特人第379章 塞北戰事再起第243章 掌櫃變百戶第705章 劉良佐攔路第18章 真相第233章 借來的水師第870章 重型攻城巨炮(下)第591章 碰釘子(上)第908章 鄭家軍入珠江第814章 積極備戰第538章 祖制不可違第465章 三眼銃發威第879章 打土豪分田地(二)第384章 烏真超哈兵(三)第178章 智取河曲第542章 比窮大賽(上)第488章 盧象升南下第494章 勤勞的昏君第83章 前往通州第861章 明清暫時停戰第658章 花錢贖俘虜第277章 城下血戰第747章 李自成發財第22章 夜襲第202章 祖大壽獲救第2章 火器和馬槊第498章 詭異的村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