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新式鳥銃

雙層銃管打造完畢之後,因爲內外層的焊接縫隙是交錯開的,不在同一邊,這樣可以增強銃管強度,不會漏氣,更不會炸膛。

打造成形的銃管再放置在手工鏜牀上,對內壁進行打磨,打磨完工之後,一根做工精良的銃管便大功告成。

前後耗費了半個月時間,每一名工匠都打造出一根銃管。共有十三名匠戶,在半個月內共計打造出了十三跟銃管。這些新式鳥銃的銃管,每一根銃管的重量就達到了九斤重,比鳥銃和魯密銃都要重,但遠比重型火銃輕得多了。預計加上了槍機、槍托之後,新式鳥銃的全重在十一斤左右。

加厚了銃管的鳥銃,裝藥量可以增加到五到七錢,比原本明軍鳥銃的三錢裝藥量,威力要大了許多,更加上採用了顆粒火藥發射藥,威力翻了倍都不止;而口徑加大,彈丸的重量達到了五錢,比明軍鳥銃三錢彈丸重了兩錢,更重的彈丸加上更加光滑的內壁,能賦予彈丸更加穩定的彈道,射程和精度都提高了許多。

“幹得不錯!”李國棟拍了拍匠頭張世文的肩膀,“我打算給工匠們加餉,你張世文每個月可以拿四兩銀子,其餘的匠戶每個人每個月二兩銀子。若是還能改進火器,只要是實用的火球,還能領取額外的獎金。”

打造好了銃管之後,工匠們又給銃管安裝上木託,扳機、彈簧、夾子掛鉤等配件。

全部配件安裝好的新式鳥銃,全重和李國棟估計的差不遠,重量爲十一斤半,對於鳥銃兵來講重量增加了五斤,但威力加大不小。

李國棟帶着剛剛打造好的第一杆鳥銃,前往靶場進行試射。

因爲擔心炸膛,所以第一個試槍的是打造這杆槍的匠頭張世文。

“該銃射程尚未知,畢竟是第一次打造這種兵器,也是第一次試射,我們先按照五十步的距離試槍吧。”張世文說道。

同新式鳥銃配套的定裝紙質藥筒也造好了,第一批先造十個藥筒。

李國棟先試了一下鳥銃重量,雖然拿在手中的感覺比明軍原本的鳥銃和魯密銃都要重了一些,但因爲槍托和握把部位平衡設計合理,鳥銃握在手中,不會感覺太晃,對於重量增加了這點,只要訓練鳥銃手的時候,在鳥銃前面吊一塊磚頭,實施握銃瞄準訓練,幾個月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張世文接過鳥銃,取出一枚定裝紙質彈藥筒,像是裝填普通鳥銃一樣,完成了裝填,然後掛上火繩。

他屏住呼吸,瞄準了五十步外的靶子,輕輕一扣扳機,爪鉤把火繩壓入藥池內,點燃引藥,只聽到“轟”一聲銃響,引藥池噴出猩紅色的火光,瀰漫的白煙從引藥池處騰起,火繩也被衝擊力彈開。幾乎是在同時,銃口噴出一道猩紅色的火舌,瀰漫的白煙從銃口裊繞升騰而起。

彈丸準確擊中了五十步外的木靶子中心,穿透了半寸厚的靶子。

“後退十步,再試。”李國棟道。

張世文後退十步,站定之後,摸出一枚定裝紙質藥筒,咬開尾部,把藥筒塞入銃口,以通條壓實,再裝入引藥,掛上火繩,短短的二十息時間便完成了裝填。隨後他再次端起鳥銃,瞄準了六十步外的木靶子扣動扳機。

“擊中靶心!”報靶的士兵喊道。

“六十步仍然能保證精度,那就在後退十步。”李國棟道。

張世文又退後十步,裝填完畢,在七十步的距離上對準靶子扣動扳機,這一次彈丸只是勉強上靶。

“差不多了,若是在八十步外射擊,恐怕彈丸都不知道要飛到什麼地方去了。今後我們的鳥銃手可以在七十步外齊射,七十步的距離,已經超過建奴普通弓箭手的射程,但還是不如建奴精銳弓箭手的射程,更不如白甲巴牙喇的弓箭射程。”站在一旁的韓大山道。

李國棟笑着道:“超過建奴普通弓箭手的射程就夠用了,你說建奴精銳弓箭手又能有幾個?更不要說白甲兵了,那是稀罕物。至於對付那些稀罕物,我們也能鑄炮啊,或者乾脆打造少量的火繩線膛槍。反正我們的火繩線膛槍也不可能大量裝備,對付他們的稀罕物剛剛好壓制,這就夠用了。”

即便是後金軍的普通弓箭手,也比鳥銃手要寶貴得多,一名普通弓箭手,至少有五年以上的功底,而訓練一名鳥銃手只要三個月。

至於對付精銳弓箭手和白甲兵的弓箭,可以打造價格昂貴的線膛槍,當然火繩線膛槍價格高昂,難以打造,無法大量裝備,和後金的白甲兵一樣是稀罕物,可是訓練一名神槍手比訓練一名白甲兵要容易,線膛槍和弓箭對射,又是佔便宜的事情。

除了自己準備大量裝備鳥銃和少量裝備火繩線膛槍之外,李國棟還打算從澳門的佛郎機人那購買一批燧發槍,數量不需要多,有一千支就足夠了,燧發槍精度、射程和射速都超過鳥銃,可以配備給自己的精銳部隊使用。

李國棟目前暫時不再打算鑄造火炮,因爲手頭的生鐵數量不很多,鑄炮需要耗費大量生鐵,另外火炮消耗火藥量太大,自己還沒有獲得硝石礦之前,暫時不擴編炮兵。

冰天雪地的訓練場上,一隊隊新兵站得筆直。

滴水成冰,負責隊列訓練的何興卻只穿着無袖的棉馬甲,粗壯的胳膊向人們展示出一塊塊結實的腱子肉,毫不誇張的說,他的胳膊伸出來,比很多流民的腿還粗。何興手裡拿着一根皮鞭,在訓練場上來回穿梭。

崇禎年間小冰河期,塞外氣候異常寒冷,訓練場上的氣溫非常低,估計是零下十幾度,可是所有的新兵卻只穿着一件不厚的棉甲,在訓練場上站得紋絲不動。

“冬季訓練,是最舒服的季節!若是夏天站在太陽下暴曬,站隊列訓練,比這可是要痛苦十倍!”何興手中的鞭子揮的噼裡啪啦作響,“別以爲你們經過了考覈,成爲新兵,就以爲自己合格了!就你們這樣的,一個建奴可以殺你們一百個!”

不少新兵凍得渾身顫抖,卻不敢吭聲,只敢在心裡暗暗罵人。

一陣風吹來,兩名曾經是軍戶出身的士兵哆嗦了一下,不厚的棉甲根本抵擋不住嚴寒,他們下意識的跳了幾下,原本整齊的隊形出現一點混亂。

“是誰破壞隊列的!拉出來!”何興喊道。

第902章 白衣渡江(上)第361章 僱傭軍(下)第858章 江西反正第831章 忠貞營第857章 生擒多鐸第507章 蒿水橋之戰(五)第608章 上海縣第554章 錢家農莊(上)第143章 辣椒粉烤羊肉第717章 寡人爲陛下報仇第622章 戰賊騎(三)第305章 駱駝和炮兵第224章 鼓風機和高爐第633章 盾車破營(二)第646章 銀號貸款第469章 高起潛第3章 火繩線膛槍第274章 金國援軍到了第23章 全殲山賊第73章 救大明百姓(四)第255章 損失慘重第196章 千里奔襲(一)第837章 水騎配合(四)第188章 騎兵衝賊陣第115章 通州之戰(一)第385章 烏真超哈兵(四)第486章 救援高陽(八)第626章 二打開封第807章 高傑歸降第465章 三眼銃發威第341章 借兵救高麗第134章 木馬計第104章 雪橇佛郎機第647章 出售房第137章 滿載而歸第865章 贛州之戰前夕第335章 珠冠第638章 張書恆的場子第367章 雙簧大戲第612章 解救曹變蛟第56章 擊殺蒙古貝勒第118章 通州之戰(四)第319章 俄木布結盟第29章 殲滅晉商商隊第408章 神兵對天兵(四)第211章 江南士子第133章 謀取固安第2章 火器和馬槊第626章 二打開封第494章 勤勞的昏君第814章 積極備戰第752章 盧九德立福王第130章 三年式野戰炮第727章 又見士紳炮灰第660章 發兵武昌第324章 多爾袞東撤第723章 曹化淳來了第110章 戲耍蒙古輕騎第235章 首次水戰第156章 收編軍戶(下)第583章 洛陽之戰(中)第509章 地道地雷第630章 教訓闖賊(下)第712章 皇宮失火第572章 開封城外第35章 伏擊哨騎第869章 重型攻城巨炮(中)第781章 大清使團第693章 湖廣爭奪戰(五)第827章 收編高傑部第129章 鑄造三磅炮第308章 炮擊金帳第735章 出使闖營(上)第129章 鑄造三磅炮第547章 拍賣會(中)第441章 修繕高陽城牆(下)第680章 軍戶安置第410章 清軍突圍(上)第476章 一石二鳥第412章 清軍逃亡之路第464章 多鐸來了第129章 鑄造三磅炮第465章 三眼銃發威第842章 鐵騎夾擊第489章 孫傳庭入獄第880章 打土豪分田地(三)第215章 天下第一富商第864章 贛江水戰(下)第130章 三年式野戰炮第860章 桂王朱由榔第396章 火燒草原(三)第766章 資本主義國家第636章 如何封賞第314章 古祿格大汗第453章 隔橋對峙第246章 玉米豐收第173章 救助難民第561章 大旱災(下)第419章 便宜大舅子第376章 水匪劫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