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謀取固安

孫承宗答應之後,便叫來了曹文詔和侯世祿,孫承宗命令曹文詔率領兩千騎兵跟隨李老二一起行動,又令侯世祿從神機營中調撥一千兵,歸曹文詔指揮。

說是歸曹文詔指揮,其實在行動路線,進攻時間方面,都還是李老二做主,只是李老二的計劃需要通過曹文詔下令。

經過一夜準備,李老二讓曹文詔和侯世祿軍中的伙頭兵也按照他傳授的方法,連夜趕製一批炒麪乾糧,再把冰凍的馬肉燉了,做成滷馬肉,放涼了讓士兵攜帶。

鐵匠坊的工匠們已經趕製出了兩門三年式三磅野戰炮,炮車和炮架都做好了,炮彈也鑄造了兩百多顆。李老二令人把兩門野戰炮和配備的炮彈全部帶上。

車營專門負責載火器兵,孫承宗拿出了兩百輛雪橇車,把戰馬都集中起來,給出徵的騎兵部隊和車營使用。

其實說實話,李老二也是在賭。因爲歷史已經發生了小小的變化,在時間點上,後金軍被李老二拖延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李老二是根據記憶中後金軍的時間表,簡單的往後推了半個月計算出來的,再加上一些不確定因素,按照他的估計誤差不超過兩三天。

根據前世裡看過這段歷史留下的記憶,後金軍在永定門外同滿桂、祖大壽激戰之際,仍然有蒙古人駐守固安。永定門之戰後,皇太極命令蒙古人從固安縣城運來金銀和絲綢,賞給永定門之戰中受傷的金兵。

由此就能看出,後金軍把固安當成了掠奪來的財物囤積地點,且以蒙古人和投降的明軍駐守。具體的皇太極在固安留了多少兵力駐守,這個在資料上面沒有詳細介紹。

當然了,李老二最怕的就是出現蝴蝶效應,出現較大的變化,時間偏差了超過二十天,那麼李老二這點人去了固安,無異於送貨上門。他們都是騎兵和雪地車兵,可以跑得掉,但也會損失很大。

事實上這個時候對付後金最好,而且最安全的辦法,就是去說服林丹汗,向科爾沁出兵,滅掉科爾沁部,那樣對皇太極打擊最大。只是李老二也知道,林丹汗此人頑固不化,一意孤行,根本就不可能說得動他。而且此時林丹汗在和土默特人死磕呢,正在歸化附近的草原上,像一條瘋狗一樣找土默特汗。

儘管李老二覺得判斷不會出差錯,但他還是派出精銳夜不收在前面探路,以免自己帶着這不到五千人,結果屁顛屁顛的一頭鑽入了後金軍的包圍圈內。

蒙古人李宏自然擔任起夜不收隊長的職務,他帶着一百名夜不收,在隊伍前面先行分散出發,四處刺探後金軍情。

“韃子在京畿一帶活動猖獗,我們需要知道目前韃子主力是否已經前往南苑,固安一帶到底有多少蒙古韃子,你能勝任嗎?”李老二注視着李宏問道。

李宏單膝跪地,右手握拳放在胸口行了個軍禮:“還請大哥放心!卑職一定不辱使命!保證探出韃子動向!”

“好,你去吧!一定要帶着兄弟們活着回來!回來去香河找我們。”

李宏帶上百餘人的夜不收隊出發,李老二身邊就剩下五百名自己兄弟了,其餘的三千人都是不屬於他管的明軍。但對曹文詔和曹變蛟這對叔侄的戰鬥力,李老二很放心,有這對叔侄在,只要不是遇上兵力超過自己十倍的後金軍,都能殺出重圍。

兩千五百明軍騎兵都是一人雙馬,二百輛雪橇車皆套上四匹馬。出征的明軍於崇禎三年正月初一出發。出了通州大營,往西南方向行軍。

原本昨日是大年三十,今天是正月初一,是中國人的新年。但是因爲後金入寇,京畿一帶的軍民都沒辦法過年了,出征之前的明軍只是吃了一頓飽飯,加了點肉。大家都知道,有可能出去就回不來了。

通州到固安,不過兩百餘里路,按照騎兵和雪橇車的行軍速度,只需兩日即可抵達。但是李老二並沒有走得太急,而是讓大部分的騎兵都坐上雪橇車,緩緩行走,以節省馬力,同時也是爲了等李宏的夜不收隊回來彙報情況。

三日之後,明軍抵達香河一帶。

曹文詔在城下叫了一會兒,香河知縣令人打開城門,放明軍進入香河城內。

李老二看了一眼城頭的防禦設施,便在曹文詔耳邊輕聲道:“曹將軍,您告訴縣令,讓他在城頭紮上木柵欄,再造一批狼牙拍、夜叉檑之類的守城武器。”

曹文詔明白李老二的意思,知道是擔心後金軍回頭攻打香河縣,香河守不住。於是他便教縣令在城頭紮上木柵欄,並根據李老二設計的那些守城武器,讓城內的民壯去砍伐木頭,打造守城武器。

砍來的木頭,一部分在城頭紮起木柵欄,另外一部分用來打造堵門刀車、狼牙拍、夜叉檑和守城絞車,同時還爲守城的民壯打造了一批圓木盾和大方盾。

“火油罐、石灰瓶都要準備,多燒點金汁;縣城沒有大炮,就造一批投石機。”曹文詔根據李老二的建議,向城內的軍民一點點的交代下去。

城門後面放上了堵門刀車,城頭也配備了一批刀車;大批掛着狼牙拍、夜叉檑的絞車被人在城頭組裝起來。

在城頭紮上木柵欄,是爲了防止後金軍登城。有一道木柵欄擋住,後金軍即使登城之後,也會遭到長槍和三眼銃的攻擊,卻沒有任何還手之力。因爲攻城時的登城部隊,只攜帶短刀和盾牌,不可能攜帶長兵器,也不會攜帶弓箭,那些武器帶在身上礙手礙腳的,不利於攀爬城牆作戰。

只要以木柵欄把城頭分割成兩截,對手就算是爬上城牆,也會被打下去。

李老二在香河逗留了兩日時間,縣城的防禦設施經過他和曹文詔的指導,增加了不少守城武器,守城民壯也得到了更多的盾牌,加強了防禦力。

到了第三日的時候,李宏和他的夜不收隊回來了,陣亡了兩名兄弟,重傷一人,輕傷了十幾個,但他們帶回了二十三顆後金兵的首級。

“大哥,卑職不負大哥的厚望,已經探明瞭建奴的動向!果然不出大哥所料,真奴已經離開固安去了南苑,固安城內只有蒙古人和降卒守城。”

第908章 鄭家軍入珠江第332章 崇禎皇帝第562章 出征和佈局第711章 京師城破第140章 朝廷的水很深第372章 山林賊窩第70章 救大明百姓(一)第191章 水匪來襲第609章 逆天而行第40章 撞上硬茬了第923章 吳三桂西征第230章 復社第754章 圍魏救趙之計第915章 廣州內應第443章 札薩克圖汗之死第225章 鑄模造車牀第473章 曲阜衍聖公第72章 救大明百姓(三)第594章 闖王受傷第616章 松山突圍(下)第537章 可憐的窮皇帝第584章 洛陽之戰(下)第725章 大小公主第181章 難民隊伍第399章 魚梁道第528章 嶽託父子三人第273章 不讓韃子休息第66章 招降明軍降卒第612章 解救曹變蛟第12章 新式寨堡第386章 擊潰烏真超哈營第774章 崇禎遇刺(上)第508章 蒿水橋之戰(六)第207章 運河中都第478章 宣大總督陳新甲第826章 斬殺許定國第422章 分功第725章 大小公主第243章 掌櫃變百戶第510章 反攻突破(中)第797章 南京內應(中)第851章 火燒揚州(二)第823章 清軍棱堡第102章 返回通州之路第102章 返回通州之路第556章 田莊改農場第331章 進京第527章 生擒羅洛宏第356章 攻打漢陽第293章 反襲後金使團第917章 攻克廣州第621章 戰賊騎(二)第258章 應對後金入寇第412章 清軍逃亡之路第580章 福王朱常洵第285章 楊府赴宴第20章 東林jian商第193章 流民中的匠戶第716章 賊軍追兵(下)第530章 士紳商人炮灰(上)第10章 爭奪糧食第300章 會見車臣汗第660章 發兵武昌第811章 湖州豪強第261章 後金入寇第420章 盧象升第1018章 福臨失蹤了第708章 南狩留守之爭第398章 蒙八旗慘敗第279章 兩面受攻第635章 盾車破營(四)第577章 福王世子第196章 千里奔襲(一)第881章 打土豪分田地(四)第449章 清軍再入寇(下)第60章 黃雀在後(上)第1019章 收復京師第768章 火攻對火攻第72章 救大明百姓(三)第897章 廣東鋼鐵公司第922章 殺害忠臣第234章 七仙女誘敵第895章 擒殺高進庫第917章 攻克廣州第771章 崇禎下揚州第47章 大安口城破第863章 贛江水戰(上)第182章 破賊戰略計劃第301章 喀爾喀蒙古使團第580章 福王朱常洵第683章 收復嶽州第523章 攔截清軍(一)第192章 擊潰水匪第846章 暴怒的多鐸第9章 黃金家族第808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252章 商隊血戰金兵第195章 遊說失敗第78章 我願爲死士殺嶽託第849章 城頭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