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內情(六)

鄧平家的一看楚維琳這神色,她的面上也添了幾分無奈。

自家奶奶是不喜歡那位樑師爺的,應該說,從前霽錦苑裡伺候的,但凡曉得那事體的,都看不上樑師爺。

那樑師爺,在明州時分明是有妻有子的,卻在京城裡妄圖誆騙娉依,在娉依的質問下避重就輕,絲毫不覺得他有什麼過錯,惱得水茯恨不能拿掃帚打他一頓。

自打那之後,樑師爺便消停了,再加上前院後院輕易遇不見,那事體也就揭過去了。

哪知道,如今這麼個人,竟然來了金州。

“可知道信裡寫了些什麼?”楚維琳問道。

鄧平家的搖了搖頭:“樑師爺一到,奴婢就來稟奶奶了,信裡的內容,奶奶晚些問一問五爺吧。”

楚維琳頷首,其實信中大致的內容她能猜得出來,定是和常鬱映有關的,可若說這信需要有人千里迢迢親自送來,應該也不至於,怕是還有些旁的東西,不能託付給驛站。

院子裡,桐哥兒追着元哥兒跑,一衆丫鬟婆子跟在後頭,小心翼翼,娉依站在一旁,亦是仔細看護着。

楚維琳瞧在眼裡,低聲吩咐鄧平家的:“樑師爺這回到金州,不曉得是長住還是短歇,即便是短歇,也定是要住上幾日的。府衙不比從前的大宅,前後院沒有那麼的分明。媽媽仔細交代一番,莫要讓那樑師爺接近後宅,免得多是非。”

鄧平家的詫異,楚維琳這麼吩咐,顯然依舊是信不過樑師爺的,可想到樑師爺那面相。瞧着是和氣圓臉,實則深沉,怕是一個記仇記恨的人,上回叫娉依和水茯駁了顏面,若真有機可趁,興許……

思及此處,鄧平家的連連點頭:“奶奶放心。奴婢會交代下去的。”

夜裡。常鬱昀是吃過了酒纔回來的。

怕身上酒味衝到楚維琳,他把東西放在了桌上,先去淨室裡梳洗一番後。才神清氣爽地在妻子身邊坐下,解釋道:“我曉得你不喜那樑師爺,我也一樣,可他到底是父親的食客。不能太過怠慢。”

楚維琳見他用詞斟酌,不由就輕輕笑了:“我有這麼不懂人情世故?”

半嗔半怪。卻是風情怡人,常鬱昀攬着她的腰身,趕忙賠罪:“是我小人之心,莫要怪我。”

嬉笑了幾句。到底是說了正題。

樑師爺這回來,不僅僅是捎信,還帶來了常恆淼要交給常鬱昀的一本冊子和幾張地契。

楚維琳一怔:“冊子?”

“前幾年。父親在明州時置辦了不少宅子鋪面田地,他一一寫在了冊子上。讓我心裡有數。”常鬱昀抿脣,語氣亦有些低沉。

記載了私產的冊子,幾張地契……

楚維琳想起了離京前塗氏交給她的一些地契,二房大部分的私產怕是都在他們夫妻自個兒手上了,只有小部分,塗氏還捏在手中,那是以後要給常鬱曜和常鬱晚的。

常恆淼和塗氏會這麼做,除了他們認爲常鬱昀絕不是那等會苛責弟妹、霸佔家產的兄長之外,更重要的是,常恆淼覺得,京城裡再傾軋下去,未必能讓一家人全身而退。

若是再有什麼苗頭,塗氏手中捏着的東西只怕也要一股腦兒地送到金州來。

京裡頭,如今到底是個什麼情況了?

楚維琳喃喃了一聲,常鬱昀聽見了,拍了拍她的手以示安慰:“還沒有到那等地步,不過是鬧得更厲害了些。”

“信上還說了些什麼?”楚維琳半仰起頭,望着常鬱昀。

常鬱昀笑容淡淡,把放在桌上的東西拿給楚維琳。

兩封信,一本冊子。

楚維琳先翻了冊子,就如常鬱昀說的,上頭記載的都是私產的信息,幾乎都是江南地界上的,常鬱昀夫婦在金州,打理起來也方便些。

兩封信,一封是常恆淼寫的,一封則是楚倫歆的手筆。

常恆淼的信,常鬱昀已經拆開看過了,薄薄兩張紙,對冊子的事情交代了一番,又講了家裡的狀況,楚維琳粗粗掃了一眼,也就有數了。

楚倫歆的信是給楚維琳的,常鬱昀並沒有打開,楚維琳捏在手中,感覺有些厚,看來叔母寫了不少,這麼一想,楚維琳不由勾了脣角。

取出信紙來,果不其然,寫了六七張,楚倫歆的字本就不大,這麼一來,這幾張紙的內容就很豐富了。

常恆淼寫信,只說結果,楚倫歆的信中,倒是把來龍去脈都講了個明白。

時間上算起來,常鬱曉和徐氏帶着常鬱映是匆忙回京的,依舊是以孫家夫婦的名姓出行,沒有讓人知曉了真實身份,好在一路都是行舟,倒也不會遇見什麼麻煩。

這一路顛簸,常鬱映的月子自然是不能好好坐了的,她這一年又吃盡了苦頭,身子羸弱,到了京城時,幾乎是皮包骨頭了。

用楚倫歆的話講,她見到常鬱映的時候,幾乎都不敢認了。

老祖宗只看了一眼,就幾乎背過了氣去,再恨再惱,氣得棍棒收拾了,也是自家的事體,叫一個不相干的人作踐成這幅模樣,又怎麼能不痛心呢。

饒是柳氏這個恨不能整垮了常府的女人瞧見了,心裡也是一陣發酸的。

等聽了徐氏講了渝州那裡的情況,具是落了不少眼淚。

因着是私密事,常鬱映被安置在了鬆齡院裡,看守她的全是嘴巴嚴實的人。

老祖宗一夜未眠,第二日蒼老了許多,只是道:“到底是趕在她母親忌日前回來了,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常鬱曄在安華鎮一直沒有等到邢柱喜夫婦,這兩位回家鄉安葬刑家婆子,此後一直沒有音訊。

而華婆子和那車伕的底細倒是被一點點翻了出來。

按說華婆子和車伕賣了常鬱映之後就不敢再出現在安華鎮了,可他們卻反其道而行,在年前時。覺得風聲過去了,拿着銀子大搖大擺回來了。

華婆子本來就是那車伕的姘頭,從前還叫車伕的婆娘防着打着,現在有了銀子,越發有肆無恐了,買了一個小院子,車伕的婆娘打上門來。還叫華婆子出銀子讓人打了回去。

有人問起了銀子的來路。華婆子只說從前伺候過的姑娘決心去南方了,看在主僕一場的份上,給了她不少賞銀。

左鄰右舍原本就把翡蘭當做是哪家有錢人養的外室。聽了這話,只當她是跟着男人出門了,絲毫不覺得奇怪。

常鬱曄在安華鎮查訪的時候,華婆子亦是這麼解釋的。

華婆子和車伕其實也說不出常鬱映的具體身份。可常鬱曄擔心萬一被人尋了蛛絲馬跡出來,總歸是個麻煩。可在他下定決心之前,華婆子和那車伕就先出事了。

車伕的婆娘受不了那窩囊氣,提着菜刀打上門去,幾個瞧熱鬧的以爲她們還會和之前一樣鬧過了就算。哪知這一回是真的發了狠了,刀刀見血,一時之間衆人都懵了。等意識到要拖開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華婆子當場就沒了,趕過來的車伕和他婆娘又打做一團。車伕奪刀不成反被傷,沒有救回來,他婆娘害了兩條人命,關入大牢。

而翡蘭被帶到了晨安跟前,說是對質,不如說是翡蘭一個人控訴,晨安從頭到尾沒說過一句話。

翡蘭留不得,當日便處置了,晨安那兒,老祖宗下令,也沒有留。

至於常鬱映,她的結局也是早早就定了的。

常鬱曄幾兄弟在鬆齡院裡跪了幾日,換不來老祖宗的一句開恩。

大趙氏忌日時,常鬱曉心痛之餘,和常鬱暉大打了一架,要不是常鬱暉害死了晨萍,又怎麼會有晨安教唆的事情?要不是晨安步步爲營,常鬱映又怎麼會……

常鬱映聽聞了這事,支撐着身子去見老祖宗,問了一句:“是因爲六哥哥害死了晨萍?明明是他的過錯,爲何要我遭受大難?他做的錯事比我多,爲什麼他能好好的,我就要……”

“難道你就沒有錯嗎?”老祖宗面無表情地反問了常鬱映。

不管常鬱曄做了什麼,是常鬱映自己選擇了逃親,是常鬱映自己把性命交到了別人手上。

“不是什麼過錯都可以從頭再來的,你是姑娘家,你註定沒有回頭路了。”老祖宗一字一句說完,讓段嬤嬤把常鬱映送回去,自己在屋裡沉默坐了一下午。

當日夜裡,常府裡就發了訃告,說二姑娘常鬱映重病纏身,香消玉損了。

接了訃告的人傢俱是吃了一驚,常鬱映分明是遠嫁了嶺西,怎麼是在京城裡過世,又擺了靈堂?

老祖宗編了一套說辭。

那年空明師太進府時,曾暗地裡告訴過老祖宗,常鬱映命中有一劫,怕是紅顏薄命的。

當時常鬱映已經訂婚了,而且看起來並不像是命不久矣的樣子,老祖宗便抱着僥倖的心理,沒有特別放在心上。

等到了嶺西迎親的隊伍抵京時,常鬱映卻突然病倒了,老祖宗這纔想起了空明師太的話,想去念惠庵中拜訪,可惜師太雲遊去了。

好在,師太已經算準了會有此事,留了一封信給老祖宗,信上說,讓常鬱暖以常鬱映的名義出嫁,全當沖喜,興許能續得了常鬱映的命,事關命數,說出來便不靈驗了。

常鬱暖嫁去了嶺西,常鬱映一直在莊子上養病,一個月後隱隱有些好轉的模樣,卻因大趙氏的突然故去而大受打擊,那之後就愈發起不得身了,纏綿了病榻一年,這一回是再也扛不住了,隨着大趙氏一道去了。

空明師太在京城中頗受尊敬,信徒也多,既然是師太囑咐如此行事,別人也不會再去細細推敲追究,只當是常鬱映和大趙氏母女連心,前後故去。

靈堂擺了七日,入土爲安,那個不該出生的孩子,似是先天不足,入了京城後接連病了幾次,也夭折了。

老祖宗一心想讓三房也分出去,即便是賠上自家名聲,也要抓住一切能抓的機會。

外頭漸漸有了些傳言,有說是常鬱映婚前失貞,不得不由常鬱暖嫁去嶺西,又有說常鬱暉從前行事太過陰損,有人爲了報復,害了常鬱映。傳言就是一傳十,十傳百,傳到了最後,都是相去十萬八千里的,可常府卻處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塗氏帶了常鬱晚,請了楚倫歆、柳氏、盧氏、關氏、徐氏、廖氏一道去上香,常鬱曚興致缺缺,便沒有去。

法雨寺裡,遇見了徐氏孃家人,徐氏與她們本就不睦,此時見面,少不得受一番奚落,對方似笑非笑來了一句“我們以爲常府的人都喜歡去念惠庵裡添香火”,徐氏氣得幾乎仰倒,被廖氏勸着回了廂房休息。

徐氏哭了一場,說是其他幾房,分出去了之後,就能少受些窩囊氣了,可她是長房媳婦,攤上這樣的小叔子和小姑,就跟走了一條滿滿都是陷阱的路一般,不知道什麼時候就一腳踩空了要摔個狗啃泥,這日子還怎麼踏實過下去。

盧氏聞言亦是紅了眼眶,自打紅箋的事情之後,她的心結極深,度日如年。

避開了幾個侄媳婦,楚倫歆亦拉着塗氏、柳氏兩妯娌訴苦,因着家裡這紛雜的事體,常家榮寵還在,可到底不比從前風光,常恆晨在大理寺當值也不似從前一般順利了,多的是人虎視眈眈,巴不得取而代之,原本常恆晨還想替兒子謀個缺,現在看來,是沒有什麼希望的了。

塗氏亦是一肚子的苦,二房雖是另外置了宅子,可同在京城裡,又和主宅不遠,外人依舊是把他們算成了“一家子”,好事沒攤上,壞事倒是一併背了,塗氏想替常鬱晚早作準備,都叫人不冷不熱忽略了過去。

“這個樣子下去,老爺這個虛職不曉得還能任多久,要我說,不如還是回江南去,鬱昀和他媳婦在江南,鬱晚在明州又有美名,還愁說不出好親來?我跟你們講,我是真的提心吊膽的,就算現在找了合適的人家,離鬱晚及笄還有幾年,這再三五不時鬧些事體出來,我都……”塗氏啐了一口,到底是不敢把那些喪氣話掛在嘴邊。

柳氏現在反而是最不希望這個家分崩離析的,勸了幾句,可說出來的那些寬慰話連她自個兒也不信,又怎麼能說服塗氏和楚倫歆?

實在是長房那幾個作孽太深!柳氏忿忿想道。()

第339章 賀家(十三)第331章 賀家(五)第4章 寶蓮第183章 奇哉(二)第9章 偏差第68章 戾氣第222章 驚變(七)第27章 頑疾第320章 年關(八)第133章 烏龍(四)第199章 失蹤(一)第285章 七夕(三)第304章 官司(八)第42章 走水第151章 花凋(二)第338章 賀家(十二)第261章 準備(九)第207章 新生(四)第321章 添喜(一)第350章 遠客(六)第176章 轉折(六)第74章 妯娌第18章 流玉第200章 失蹤(二)第85章 敲打第253章 準備(一)第214章 暗涌(六)第28章 借人第270章 意外(三)第176章 轉折(六)第208章 新生(五)第55章 姐夫第79章 愛慕第53章 戲子第314章 年關(二)第63章 閤眼第12章 試探第4章 寶蓮第261章 準備(九)第149章 出閣(九)第198章 變化(十)第279章 訊息(二)第150章 花凋(一)第314章 年關(二)第247章 性命(二)第344章 賀家(十八)第109章 香火(二)第6章 好心第198章 變化(十)第297章 官司(一)第338章 賀家(十二)第354章 返京(二)第170章 曝光(九)第332章 賀家(六)第135章 烏龍(六)第118章 主僕(一)第188章 坦白(二)第18章 流玉第263章 牽連(二)第305章 官司(九)第224章 迷離(一)第35章 雁君第138章 心意(三)第16章 維璟第213章 暗涌(五)第330章 賀家(四)第162章 曝光(一)第338章 賀家(十二)第187章 坦白(一)第32章 罪名第122章 婚期(三)第125章 姐妹(三)第113章 香火(六)第181章 真實(五)第24章 閒言第317章 年關(五)第38章 來客第156章 晦氣(三)第219章 驚變(四)第122章 婚期(三)第145章 出閣(四)第357章 返京(五)第305章 官司(九)第130章 老太太烏龍(一)第219章 驚變(四)第250章 性命(五)第202章 失蹤(四)第312章 官司(十六)第28章 借人第111章 香火(四)楔子第296章 禮佛(三)第198章 變化(十)第206章 新生(三)第235章 驚雷(四)第41章 暗箭第121章 婚期(二)第86章 來歷第348章 遠客(四)第23章 錯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