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夜幕降臨,才見俞公公親自將簡老王妃送出皇宮。 .

簡珏長身玉立於夜幕下,面色冷峻,氣勢穩重,即便在宮門內等候了一兩個時辰,從他的臉上卻看不到半點浮躁不耐之色。

俞公公看到這一幕,心中不禁對簡珏點了點頭,不由得更加佩服身旁這位行動不便的簡老王妃。一介女流在最困難的時候不但撐起了整座簡王府,更將當初尚在襁褓之中的寧郡王,將其撫育長大成人,更將其培養成文武雙全的人才,實在是讓人欽佩不已。

俞公公腦中不禁想起當初簡王府的步步維艱,簡老王妃白髮人送黑髮人,兒子兒媳均是英年早逝,兩名孫子一個身受劇毒一個牙牙學語,就憑着她一介女子,將瀕臨覆滅的簡王府撐了起來,這份韌勁這份毅力這份手段,當真是讓人心服口服,難怪連太皇太后也對這樣的女子讚不絕口。今日簡老王妃剛剛進京,太皇太后便命自己前來迎接。

“祖母。”輕微的腳步聲傳來,方纔還在十丈之外的簡珏已來到眼前,只見他低聲輕喚了簡老王妃一聲,清冷的目光中隱隱帶着一絲擔憂關心。

簡老王妃擡頭看了孫子一眼,微笑着對簡珏微微點了下頭,這才轉目看向俞公公,客氣有禮道:“今日有勞俞公公了。”

俞公公見簡老王妃地位崇高對自己卻依舊客套有禮,也跟着笑道:“王妃客氣了,這一切都是老奴應該做了。既然寧郡王前來接王妃,那老奴就送到這裡了。”

說着,俞公公對二人微微彎了彎腰。

“有勞俞公公了,太皇太后那邊離不開人,俞公公請便。”簡老王妃也不強留,笑着點了點頭,便放他回永樂宮伺候太皇太后。

俞公公聽罷,彎腰對二人行了一個宮禮,便領着身後的宮人們轉身離開。

俞公公離開,簡珏護着簡老王妃繼續朝着宮門口走去,待來到簡王府馬車前,簡珏揮退了宮人們,親自抱着簡老王妃上了馬車,遂命侍衛在宮門落鎖前駕車離開。

“太皇太后身體康健,精神矍鑠,當真是老當益壯。”直到馬車遠離皇宮,簡老王妃這纔開口輕聲說道,但見她神色淡然,眉宇間卻隱隱浮現出一絲倦意,想來因爲這段時日日夜兼程地趕路累着了。

簡珏見狀,心底浮現一抹愧疚,越發心疼自己的祖母,便沉默地爲簡老王妃斟了一杯熱熱的清茶,親自捧到簡老王妃的手中,這才緩緩開口,“太皇太后的精神頭素來不錯,否則皇上又豈會顧忌太皇太后而對大長公主一再的忍讓。輕塵剛被宋培臣接入相府時,太皇太后親自接見,同時支持長孫策將輕塵接入太傅府,成爲名正言順的長孫小姐。只是此事卻因爲皇上的介入而作罷。祖母,太皇太后這些年雖然深居後宮頤養天年,但是該管的事情卻毫不含糊。”

見簡珏談及要緊的事情,簡老王妃輕抿了一口茶水,眼底一片凝重之色,沉思了片刻,緩緩說道:“當年的事情,簡王府背了黑鍋,就算太皇太后不查,我們也要爲自己洗冤。只是,太皇太后插手宋培臣家事,這裡面的深意就值得人好好琢磨琢磨了。太皇太后忠於皇族,這一生皆是在爲皇族謀算,絕不會做出有損皇族之事,也絕不允許他人做出對皇族不利之事。”

簡老王妃話中有話,顯然是對某事有了懷疑。

簡珏安靜地聽着,心中卻亮如明鏡,臉上神色十分沉着冷靜,顯然早已就此事與簡老王妃有過討論。

“幸而玉丫頭與宋培臣毫無關係,否則真是可惜了這麼好的孩子。”簡老王妃稍稍鬆了一口氣,當年慶武帝賜婚她的兒子,讓京中才貌雙全的名媛遠嫁鎮守北疆的簡王,雖被百姓傳爲佳話,但簡王府人人心知這不過是慶武帝安插在簡王府的一顆棋子。

幸而成親後,自己兒子兒媳感情深厚,兒媳更是一心向着簡王府,後來又追隨夫婿殉情,當真是可歌可泣,讓人心疼不已。

時隔二十餘年,自己孫子愛上宋培臣之女,而宋培臣身爲平治帝手下的第一大臣,這嫁女一事又豈會如表面這般簡單?簡老王妃雖不怕再將一枚棋子迎入簡王府,但始終是不願看着自己的孫子重走兒子的老路。因而在知曉玉輕塵乃女國公主的身份後,不禁寬了心,這纔有此感嘆。

聽出簡老王妃言語間的唏噓之意,簡珏淡淡地勾脣一笑,聲音清淺卻極爲堅定道:“即便她是宋培臣之女,我也非她不娶。玉輕塵是玉輕塵,她始終只是玉輕塵,與宋家毫無關係。”

簡珏說得肯定自信,讓簡老王妃不由得挑眉看了自己孫兒一眼,終於放下了一顆心,微笑着點了點頭,這才岔開話題,“今日太皇太后見我,只是敘了敘往日的情分與現狀,想來日後還有不少被宣入宮的機會。只是,太皇太后如此看重簡王府,想來也是有所圖。咱們不怕人家有所圖,就怕無所圖,這樣才能更好得將主動權握在手中。”

簡珏聽之,也隨之淡淡一笑,深知祖母能夠說出這番話,已是認同了他與玉輕塵的事情,也會盡心爲他們二人籌謀。深宮之中,他一介外臣自是不能隨便踏入,太皇太后在大夏的地位至高無上,能夠讓她點頭同意,平治帝等人也不會多加阻攔。因而,太皇太后處,還是需要勞煩他的祖母多多籌謀。

至於平治帝與宋培臣處,自然需要他親自出面,讓那二人舍了湛然選擇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