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定王和啊蜜兒公主(一)

南京城,當今大明都城,同樣也是大明最大最繁華的城市。

自崇禎十七年五月至今,九年的時間過去了,南京城比當初擴大了一半,人口更是比當初多了一倍有餘,達到一百七十萬的規模,道路和城內建築都煥然一新。

道路全部都是平坦寬闊的水泥路,建築方面甚至出現了幾棟六七層高的水泥磚石建築,整座建築看上去猶如巨石壘砌起來的一般,因爲這些建築和四通八達的寬闊水泥路,進入南京的城門,似有一股宏偉的氣息撲面而來,這就是南京,越發超前的南京!

水泥經過三年多時間的生產,生產速度大大加快,供給建設水泥路和橋樑的同時,也開始一定規模的出現在市面上,當然價格絕對不便宜,

當年的一兩銀子,現在的一百銀元也不過能買二百斤水泥。

想要大規模使用水泥來建築房子,非富豪商賈不能。

鋼筋平頂式建築已經開始在民間流傳,南京城的那些六七層以上的建築都是這麼建起來的,在這還處於封建王朝的時代,這樣的建築是震撼的。

這一刻,準格爾公的心裡是震撼的,比他一路上路過任何城池更加震撼。

啊蜜兒公主一雙靈動的大眼睛更是睜得大大的,生在草原,路過那些有幾萬人口的縣城已經讓她大開眼界,而今看到南京城更讓她驚奇和激動。

這一刻,啊蜜兒公主笑了,笑得極爲開心和活潑,一身充滿準格爾異域的服裝令人側目,加上本就精緻漂亮的容顏,許多百姓都將目光放在啊蜜兒公主身上。

“噠噠噠噠”

幾匹快馬從水泥路街道奔馳而來,馬背上的騎士背上插着的明黃龍旗讓百姓自動避讓。

很快這幾匹快馬便來到準格爾公和啊蜜兒公主一行人面前。

“吾皇有旨,準格爾公和啊蜜兒公主下榻準格爾國公府!”一名騎士大聲傳達命令道。

準格爾公微微一愣,隨即眉頭微微一皺,大明皇帝竟然沒有第一時間召見他們。

雖然有些不滿,不過準格爾公並沒有說什麼,帶着啊蜜兒公主前往安排好的國公府入住。雖說是國公府,不過鑑於準格爾公的身份,這座準格爾國公府的規格超過了一般的國公府,堪比一座王府,準格爾公還是頗爲感觸的,至少證明大明皇帝還是很尊重他們準格爾人的。

準格爾公放下心裡的不滿,和啊蜜兒公主一同耐心等待大明皇帝的召見。

皇宮。

“皇上,準格爾公和啊蜜兒公主已經入住國公府!”錦衣衛指揮使彭程對朱慈踉稟報道。

朱慈踉微微點了點頭道:“讓人時刻注意啊蜜兒公主的一舉一動,每隔兩個時辰向朕彙報一次。”

“臣遵旨!”彭程退了出去。

國公府裡面的家丁和婢女都是彭程安排的,其中不乏錦衣衛的密探。

朱慈踉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見準格爾公和啊蜜兒公主,便是爲了在一段時間內觀察啊蜜兒公主的品性。大明不和親,就算別人想將公主嫁來大明和大明和親,那也不是什麼樣的人都可以的,除了樣貌,品性纔是最重要的。

朱慈踉自己是不打算娶那個啊蜜兒公主的,哪怕那個啊蜜兒公主長得再漂亮,再動人心魄,他都不會,承諾就是承諾,的別是關乎後宮安寧的承諾,他輕易不會改變。還是那句話,他欣賞美人,但卻沒有將所有美人都收入後宮的心思,有皇后等五女他已經滿足了,啊蜜兒公主是給定王準備的。

定王是朱慈踉的胞弟,一年多以前從穆爾卡拉城滿人手中換回來,因爲被滿人囚禁了七年多的時間,定王整個人都變得極爲沉悶,這一年多也沒有成婚,雖然太后曾親自主持爲定王募選王妃,就連朱慈踉也曾關注過,可是更多的還是要定王點頭,可是足足三次,定王都沒有點頭。

太后自覺虧欠定王,不想隨便找一個女子嫁給定王,朱慈踉也沒有強迫人成親愛好,所以定王的婚事才一直擱置到現在。朱慈踉也就想試一試,若是啊蜜兒公主稍微合適的話,他便直接爲啊蜜兒公主指婚了,也算給準格爾一個交待。

要說對於啊蜜兒公主和定王,朱慈踉還是有一定的把握的,定王因爲那些年的囚禁,性格變得有些沉悶,不過朱慈踉瞭解到的是,啊蜜兒公主正巧是一個活潑靈動的少女,這樣的性格有很大把握可以跟定王互補,甚至改變定王也不一定。

準格爾國公府。

因爲皇帝一直沒有召見,對準格爾公和啊蜜兒公主也沒有任何限制,幾天下來,啊蜜兒公主終於沉不住氣了,好奇心驅使之下,帶着幾個婢女天天出去外面玩。

南京城太多的東西對啊蜜兒公主而言都是新奇的。

大街上,啊蜜兒公主挑選着一個又一個商品,活潑的笑聲引周圍的百姓側目。

幾天下來,啊蜜兒公主活潑靈動的性情幾乎全都被釋放了出來,似乎以前那個準格爾明珠又回來了,這一刻的啊蜜兒公主是可愛的,令人想要呵護的。

皇宮,朱慈踉這幾天一直抽空聆聽彭程對啊蜜兒公主一舉一動的彙報,從說話到動作,啊蜜兒公主至少是一個活潑靈動,品性善良的少女,他越發確定啊蜜兒公主應該很合適定王。

空閒之餘,朱慈踉也想親手造就一個幸福出來。

“或許是時候該撮合定王和啊蜜兒公主了,準格爾公等了那麼就,這場和親也該給他一個交待了。”朱慈踉微微一笑道。

第554章 改造蒙古(二)第1084章 無法戰勝的大明(一)第606章 炮擊河內第222章 徐州城下(一)第810章 大海戰陰雲(二)第891章 歐洲的驚駭與瘋狂(二)第446章 吳三桂的去路(二)第1056章 輕易碾壓一第982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五)第417章 張獻忠之死(五)第476章 攻佔瀋陽城第152章 兩個女人第923章 攻佔墨西哥城(三)第1079章 對滿人的安置第974章 多爾袞的秘密武器?第153章 爭論與妥協(上)第541章 建立律法權威第595章 追擊倭寇第834章 碾壓(二)第770章 圍殲暹羅大軍(三)第881章 多爾袞的雄心壯志第479章 孝莊第100章 歷史變數第768章 圍殲暹羅大軍(一)第468章 東光縣城下(三)第1036章 歐洲對新式火藥的發現第655章 追殺第235章 鏖戰徐州城(一)第492章 託嶽之死第895章 屍橫遍野的莫臥兒帝國(四)第483章 決戰燕碭山第822章 決戰巴拉平原(六)第631章 德川家光之死(二)第139章 救濟難民第829章 多爾袞的無奈第901章 夏威夷跳板(一)第165章 劉宗敏戰死(上)第934章 決戰巴拿馬(九)第452章 北伐前夕(六)第1006章 進攻巴黎(三)第552章 蒙古各部投降第132章 最後一戰到來第643章 進兵西藏第782章 緬甸國王投降第233章 雨夜驚變(二)第158章 ’請‘入皇宮第339章 兩大海軍艦隊建立第601章 戰後第239章 鏖戰徐州(五)第393章 黎州城外的大戰第602章 攻打倭國之議第513章 攻入李家第630章 德川家光之死(一)第823章 奧斯曼鐵騎軍團覆滅第471章 攻打滄州第596章 圍殲倭寇(一)第960章 全軍覆沒第6章 城破第356章 警察署和法院的建立第496章 滿人西遷第208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一)第457章 尚可喜的驚恐第371章 李自成的陌路(二)第102章 陵谷伏擊戰第689章 全殲紅薩爾軍團(一)第133章 悲壯第126章 泰安之戰第329章 艱難選擇第1009章 奧斯曼帝國的絕境第32章 二十萬大軍雲集第848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五)第589章 決戰九雲嶺(四)第257章 鋤奸(二)第639章 統一東亞(一)第865章 馬六甲大海戰(三)第50章 視察兵器製造局第721章 陳秀秀的恨意第882章 柳常第430章 追擊(一)第762章 ‘遷都’的緬甸國王第816章 滿清與奧斯曼第二次大戰第451章 北伐前夕(五)第726章 敞開心扉(二)第384章 羅汝才之敗(四)第797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二)第490章 清軍大敗第142章 應龍軍擴軍第489章 決戰燕碭山(六)第944章 鐵甲艦初顯威(一)第891章 歐洲的驚駭與瘋狂(二)第237章 鏖戰徐州城(三)第970章 清奧十年之戰(二)第960章 全軍覆沒第1067章 愛琴海海戰一第656章 說服泰利第948章 第二次歐洲聯合艦隊(二)第1084章 無法戰勝的大明(一)第1079章 對滿人的安置第583章 東海艦隊封鎖海峽第479章 孝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