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所謂朝貢

原本,朝鮮世子聽到朱慈踉說賞賜要御書房的文房四寶給他們朝鮮的時候,他雖然有些不滿意,畢竟不是真金白銀,但他也始終認爲大明皇帝在御書房每日批閱奏摺用的文房四寶,再怎麼也是難得的稀世奇珍,價值至少也比他們朝鮮的貢品強,算來他們朝鮮應該也不會虧,所以朝鮮世子心裡還算平靜。

然而,當朝鮮世子恭敬的接下朱慈踉賞賜的所謂御書房文房四寶的時候,他卻氣得臉都綠了。

別以爲他不識貨,這對文房四寶最多算中品,能值個幾百兩銀子就不錯,更何況還是用過,難道大明皇帝平時在御書房批閱奏摺就用這個?

朝鮮世子不相信,大明上邦王朝,大明皇帝就沒點稀世奇珍,他們朝鮮十幾萬兩銀子的貢品就換這幾百兩銀子的文房四寶。

“陛,陛下!這,這就是您賞賜給我們朝鮮的‘聖物’嗎?”朝鮮世子強忍着怒氣,露出比哭還難看的笑容,話語中還特別突出‘聖物’二字,隱晦的表明朱慈踉的賞賜與聖物二字非常不符。

“自然是,世子不要小看了此文房四寶,這文房四寶乃是朕剛剛登基的時候親自命內務府置辦的,想當年大明內憂外患,強敵虎視,此文房四寶陪伴朕數年之久,見證了大明朕的手中重新一統中興,意義非凡,朕還頗爲不捨。”朱慈踉說完,還笑着感概了一下。

朝鮮世子被噎得說不出話來,若只單論價值,這所謂的御書房文房四寶自然稱不上‘聖物’,但經朱慈踉這麼一說,這是在大明風雨飄搖之際陪伴大明一路成長至今的,有很大的紀念意義,一下子就讓它隱在的價值增長了無數倍,至少帶回朝鮮後,朝鮮絕對不敢怠慢,甚至還要將其供奉起來,以顯示對大明的忠心。

朝鮮世子雖然並不懷疑朱慈踉所說的真實性,畢竟大明數年前確實曾經風雨飄搖大廈將傾,在那種時候,大明皇帝用這樣的文房四寶或許並沒有什麼稀奇,可是他們朝鮮十幾萬兩銀子價值的貢品啊,就換這玩意回去,讓他怎麼向全朝鮮族人交待。

朝鮮世子的面色青白交加,愣是不敢質疑朱慈踉,他看了朱慈踉一眼,又看了左右的大明文武百官一眼,特別是首輔錢謙益,以此來表示自己的不滿。

朱慈踉臉上帶着點淡淡的笑意,神情深處微微透着一絲諷刺。

倒是錢謙益等文武百官有些尷尬,他們還一直認爲朱慈踉是第一次接待外邦,所以很多地方不太懂,不過這種事情,他們當然不可能在朝堂上表露出來傷了大明的臉面,最多隻能私下跟朱慈踉提點一下,所以錢謙益等文武百官雖然尷尬,覺得對不起朝鮮,但始終沒有人肯站出來。

朱慈踉懶得繼續跟朝鮮世子虛與委蛇下去了,要不是大明剛剛一統,還有太多的事情沒有做,他的態度或許就是另一番模樣了。

朱慈踉對一旁的太監打了個眼色。

那太監會意,立刻站了出來大聲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錢謙益等文武百官對視了一眼,該說的事情都說得差不多了,除了朝鮮世子的事情,他們還能有什麼事情,不過朝鮮世子的事情不能放在朝堂上明着質問皇上,只能下朝後私下提點,讓皇上看到歷代帝王是如何處理外邦進貢一事的,想必以皇上的聰慧,定能理解如何維護大明上邦王朝的臉面。

“臣等恭送皇上!”

朝鮮世子無奈,只能無比隱忍的看着朱慈踉離開。

待朱慈踉走後,錢謙益才尷尬的來到朝鮮世子身旁。

“請世子放心,大明地大物博,不會虧待忠心大明的邦國的。”錢謙益安撫道。

“希望如此吧,朝鮮貧弱,又被滿人榨壓多年,能那出這般貢品極爲不易,我王極爲期待大明的賞賜,還請首輔大人多多費心。”朝鮮世子一臉不善的說道。

對於朱慈踉這個上邦王朝的皇帝,朝鮮世子不敢露出不滿,但對於錢謙益這個首輔,朝鮮世子還是敢於表達自己的不滿的。

“理解,理解,吾皇畢竟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並非有意爲難世子。”錢謙益歉意的說道。

他已經決定,等會就去找朱慈踉述說,無論如何也不能讓朝鮮看低大明。

朝鮮世子點了點頭,此刻,他也只能寄希望於錢謙益了,只希望大明皇帝反應過來後,給予的賞賜足夠他回國交待。

錢謙益再次一番保證,朝鮮世子才放心回去等待。

看着朝鮮世子離去,錢謙益無奈的嘆了口氣,此次皇上如此做法,怕是已經傷了朝鮮世子的心,怕是今後朝鮮不會對大明像現在一樣恭敬了。

不一會,錢謙益領着幾個朝臣果然來到御書房找朱慈踉。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錢謙益等人大禮參拜道。

看着下面的錢謙益等人,朱慈踉神情中露出明顯的失望。

“平身吧。”朱慈踉淡淡的說道。

“愛卿下朝沒一會就來找朕,是有什麼事情忘記在朝堂上述說了嗎?”朱慈踉淡淡的問道,語氣中帶着明顯的冷意。

熟知朱慈踉性情的錢謙益聽出了朱慈踉的不滿,心裡隱隱有些不安,但這個時候他又不能什麼都不說,只能硬着頭皮說起朝鮮和朝貢的事情。

“皇上,老臣此次前來,是來向皇上說明大明曆來對於外邦朝貢的一些禮儀。”錢謙益小心的說道。

既然知道朱慈踉可能有些生氣了,他不得不謹慎小心,要不是爲了大明上邦王朝的臉面,他真不想以這樣的方式來與皇上說這樣的事情。

“哦?原來大明對外邦朝貢還有一些朕不知道的禮儀?愛卿且說說看!”朱慈踉笑着說道。

雖然是笑着的,可朱慈踉的語氣總是讓人感覺有些寒冷,若是錢謙益足夠聰明識趣的話,他接下來就不應該把他心裡的那種事情再說下去了。

可惜,到了錢謙益這樣的年紀,總有些頑固不化,並且錢謙益也並非多麼頂頂聰慧,最終錢謙益還是選擇說了出來。

“皇上,歷來外邦朝貢,大明都會至少以同等價值的賞賜回贈,如此方能顯示大明上邦王朝的寬厚和仁德,各外邦纔會始終忠心大明,樂於年年前來大明朝貢,不斷增信兩邦友好——”

錢謙益說了很多,一直說道口乾舌燥也不見朱慈踉有所表態,待他擡起頭來的時候,卻被朱慈踉嘲諷譏笑的神情嚇了一大跳。

“呵,愛卿說完了?”朱慈踉冷笑出聲道。

“皇,皇上——”錢謙益纔開口就被朱慈踉打斷了。

“哼!”朱慈踉猛地一拍身前的案臺,冷哼一聲站了起來,臉上充滿了濃濃的怒意,毫無顧忌的指着錢謙益破口大罵了起來:“錢謙益,你想說什麼?想說朕無能昏庸,什麼都不懂嗎?朕告訴你,朕不是歷代先王,朕的大明不需要靠厚重的賞賜維護所謂屬國的利益,他們還不配!”——

第360章 中興四年第997章 法國人的不甘第394章 黎州城外的大戰(二)第234章 雨夜驚變(三)第229章 炮轟清軍大營(二)第385章 羅汝才之敗(五)第785章 暹羅國投降(一)第319章 提倡經商(一)第915章 法軍潰逃第809章 大海戰陰雲(一)第862章 壯烈(三)第1040章 決心滅清第1007章 進攻巴黎(四)第1074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四)第356章 警察署和法院的建立第666章 哥薩克的悲劇(二)第841章 中興十二年第953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一)第381章 羅汝才之敗(一)第252章 軍制革新(二)第730章 神物‘天書’第622章 進攻四國島第620章 一路清洗第717章 多爾袞的野心和謀劃第744章 易服與滔天巨浪第293章 舉旗造反(二)第500章 血洗蒙古草原(二)第375章 收復河南全境第447章 北伐前夕(一)第92章 吐血三升(中)第492章 託嶽之死第762章 ‘遷都’的緬甸國王第389章 清軍偷襲黎州城第193章 出征前夜(二)第365章 龍鳳彎之戰(一)第643章 進兵西藏第226章 城外輪戰(三)第373章 李自成敗亡(一)第324章 鄭森回泉州(一)第976章 奧斯曼帝國的趙括?第102章 陵谷伏擊戰第598章 圍殲倭寇(三)第778章 吊打西班牙僱傭軍(一)第106章 製造戰前輿論(上)第1042章 戰爭陰雲第873章 亡命潰逃第688章 決戰伊斯法罕(三)第836章 戰爭升級第976章 奧斯曼帝國的趙括?第823章 奧斯曼鐵騎軍團覆滅第373章 李自成敗亡(一)第249章 皇子第790章 進攻呂宋島第293章 舉旗造反(二)第545章 中興七年第493章 求和?第661章 準格爾投降(一)第318章 播種第915章 法軍潰逃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一)第725章 敞開心扉(一)第583章 東海艦隊封鎖海峽第63章 高宏圖的野望第69章 暴風雨前夕(中)第936章 悽慘潰敗(一)第1014章 攻入君士坦丁堡第100章 歷史變數第483章 最後的決戰第1037章 瘋狂的奧地利第841章 中興十二年第890章 歐洲的驚駭與瘋狂(一)第768章 圍殲暹羅大軍(一)第640章 第六百三十七 東亞統一(二)第367章 悲慘的李自成(一)第199章 多鐸的恐慌(三)第134章 應龍軍到來第814章 神權與王權(二)第1011章 出兵奧斯曼帝國第565章 議和(一)第816章 滿清與奧斯曼第二次大戰第694章 波斯帝國滅亡(一)第389章 清軍偷襲黎州城第500章 血洗蒙古草原(二)第853章 歐洲聯合艦隊第310章 潞王之敗(五)第292章 舉旗造反第129章 泰安血戰(下)第382章 羅汝才之敗(二)第826章 哥薩克的悲哀第312章 潞王死第929章 決戰巴拿馬(四)第1041章 重兵雲集第614章 出兵倭國第473章 進兵瀋陽城第189章 騎兵對決(下)第143章 不甘寂寞的張獻忠第1012章 直指君士坦丁堡第833章 碾壓(一)第613章 準備攻打倭國第407章 慘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