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關寧軍之殤(三)

高第僅僅帶着數十人當然不可能擋得住數萬滿八旗的衝擊。

不到片刻,這數十人便死傷大半,橫屍山道口,高第本人也連中三刀,差點連戰馬都騎不住了。

關寧軍由當年孫承宗創立,曾威震關外,最巔峰時,在袁崇煥的帶領下,以九千人的兵力在北京城下大敗皇太極的幾萬八旗,威震天下。

此刻,高第的拼死血戰似乎延續了關寧鐵騎最後的餘輝。

“殺!”高第口中溢血,大喝着面目猙獰的衝向眼前的滿八旗鐵騎。

數回合激戰下來,高第和一名滿清正白旗士兵同時墜馬身死。

“追!”

滿八旗在多爾袞的命令下,再次狂猛追殺吳三桂——

天邊漸漸顯出亮光,黑夜即將逝去,黎明即將到來。

有了高第的拼死阻擋,吳三桂等二十幾名關寧軍殘兵終於成功的進入河南境內,這裡已經是大明實際控制的地界了,滿人輕易不會進來。

果然,在數萬滿八旗即將衝入河南境內的時候,多爾袞下令停止追擊了。

“吳三桂就在眼前,爲了不追!”鰲拜忍不住大聲問道。

多爾袞等人已經能看到吳三桂的背影,若是繼續追擊的話,只消一段路程便能追上,到時候吳三桂僅憑身邊的二十幾人,插翅難逃!

多爾袞目含冷意的邪了鰲拜一眼,裡面的冰寒令人心悸。

鰲拜眼角微跳,冷哼一聲別過頭去,不敢再直視多爾袞,到底多爾袞在清軍當中的威望還是很高的,鰲拜也不敢應其鋒芒。

“關寧軍已滅,吳三桂不成氣候,不必再追了!”多爾袞不容置疑的說道。

事實上,距離不遠便是黃河,他們最多隻需要追到黃河邊緣,必能擊殺吳三桂,但河南當前畢竟是大明境內,邊界有明軍把守,萬一遇到,多生不便!

這並不是說八旗和他多爾袞怕了明軍,而是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跟明軍交戰。

“回軍!”多爾袞一聲令下,數萬滿八旗折返。

隨着大地的轟隆聲逐漸遠去,預示着多爾袞圍殲關寧軍和吳三桂一戰宣告結束,是役,四萬關寧軍除了吳三桂和二十餘名殘兵外,全軍覆滅,關寧軍名存實亡!

而滿人自身,也傷亡近萬人,受創頗深。

梟雄落幕,吳三桂在得知滿八旗不再追擊後,心下一時放鬆了不少。

看着身邊只餘下的二十幾名關寧軍士兵,吳三桂悲從心起,整顆心都在流血啊。

他自己雖然逃過了一劫,可麾下的關寧軍卻等同於全軍覆沒,這是他立足於天下的資本啊,如今就這樣一戰而沒,多少弟兄戰死,連高第也死了,關寧軍將領一個也沒有剩下。

不,還剩下了幾個。

在東關鎮遭遇滿八旗偷襲的時候,那幾人便在第一時間投降了滿人。

事到如今,吳三桂不用想也知道,那幾人定是多爾袞事先便收買好的,他之所以估算錯誤信件遺失的時間,便是因爲那幾人之故。

“可恨!”吳三桂咬牙切齒,憤怒的仰天悲呼了一聲,恨不得生吃那幾人的肉。

伴隨着吳三桂的這一聲悲呼,兩名關寧軍殘兵的戰馬猝死到底,如今還剩下的戰馬,無不是當年鎮守山海關的一等戰馬,那些半路加入進來的四等戰馬能支撐到此刻已經算是奇蹟了。

這一幕,更添了關寧軍覆滅的悲情。

“走!去榮陽!”吳三桂咬了咬牙道。

榮陽,位於黃河以南的洛陽和開封之間,是楊坤大軍的駐地。

楊坤曾是吳三桂的頭號心腹,明軍征伐河南的時候,受吳三桂的命令,帶着十萬大軍投明,在剿滅李自成的大戰中立下功勞,如今被改編成了第三十二軍,鎮守榮陽。

紅娘子其實才是河南方面軍的最高統帥,只不過,理智上吳三桂不想在這種情況下見紅娘子,他想靠着楊坤東山再起,楊坤對他忠心耿耿,最不濟,他也能掌控楊坤手下的第三十二軍。

只有手中有一定的資本,吳三桂纔敢去見紅娘子,甚至南京的朱慈踉。

可惜,吳三桂的想法是好的,但他沒有機會了。

吳三桂還沒有過黃河,在他們前面,一身紅色戎裝的紅娘子帶着數百人馬等候多時。

“吳總兵,紅娘子等候多時了,請隨我登船渡河吧!”紅娘子笑着說道。剛見到吳三桂的時候,紅娘子本不知道該如何稱呼吳三桂爲好,想了想還是稱呼‘吳總兵’。

在紅娘子後面的黃河河面上,數十條船在那裡等候。

“紅娘子!”吳三桂面色一變,他想不到紅娘子會這麼快出現在這裡,心念百轉後,吳三桂面色恢復如常,隨即策馬迎了上去。

“紅娘子將軍莫非料事如神,關寧軍昨日被滿人偷襲,慘遭大敗,四萬鐵騎幾乎全軍覆滅,多虧了紅娘子將軍前來接應,纔不至於讓我等在野外捱餓!”吳三桂頗爲吹噓的道。

這種客套話,紅娘子聽出來的,不過她懶得戳穿吳三桂。

隨即,吳三桂無奈,只能跟着紅娘子登船,被紅娘子帶去開封。

站在船首,看着黃河北岸,吳三桂心情複雜,他有預感,關寧軍從今日起,怕是要不復存在了。從孫承宗創立關寧軍到現在,歷經二十餘年,曾威震關外,是大明百姓的守護神,也曾打開山海關投靠滿人,關寧軍一生,榮辱並存,令人惋惜。

東關鎮一戰,清軍滿八旗偷襲,關寧軍算得上全軍覆滅,在這大明即將北伐之際,多爾袞行事果斷,提前剪除隱患,而大明也因此少了一支可能的奇兵。

這是一個大明與滿清即將決戰之中的一個插曲,以關寧軍的滅亡宣告結束——

第686章 決戰伊斯法罕(一)第92章 吐血三升(中)第731章 道教興起第1074章 兵臨維也納城下第678章 新疆!第53章 督師史可法(上)第858章 駛進馬六甲海峽第782章 緬甸國王投降第1030章 強大的壓力第508章 俘虜的問題第456章 首戰告捷第594章 倭寇本性第355章 大明井噴式的發展第712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四)第809章 大海戰陰雲(一)第926章 決戰巴拿馬(一)第1036章 歐洲對新式火藥的發現第471章 攻打滄州第882章 柳常第735章 極盡羞辱(三)第952章 鐵甲艦傾巢而出第1061章 歐洲各國的恐懼第820章 決戰巴拉平原(四)第932章 決戰巴拿馬(七)第629章 倭國之亂第419章 張獻忠最終的下場第965章 各國來使第982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五)第366章 龍鳳彎之戰(二)第504章 血洗蒙古草原(六)第419章 處置李定國第740章 殺戮之夜(三)第642章 長平公主第844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第235章 鏖戰徐州城(一)第144章 兩軍相遇第837章 攻佔西伯利亞(一)第1081章 日益強大的歐洲第204章 濟寧城破(二)第1028章 非洲的爭奪第645章 陽謀與探討佛法第83章 貪污根源第1032章 與歐洲合縱(二)第451章 北伐前夕(五)第72章 契機(下)第620章 一路清洗第247章 大勝!第375章 收復河南全境第489章 決戰燕碭山(六)第615章 東京灣海戰第865章 馬六甲大海戰(三)第634章 伊藤畈本的絕望第927章 決戰巴拿馬(二)第128章 泰安血戰(上)第1030章 強大的壓力第1032章 與歐洲合縱(二)第1031章 與歐洲合縱?第16章 山東總兵劉澤清的殺機第603章 進攻安南第326章 秋糧的大豐收(一)第79章 擴軍第469章 多爾袞的無力第256章 鋤奸(一)第323章 陳秀秀第331章 炮擊荷蘭人(二)第736章 多爾袞的屈辱(二)第159章 收服紅娘子和李巖(上)第134章 應龍軍到來第615章 東京灣海戰第402章 滅絕人性的張獻忠(三)第327章 秋糧的大豐收(二)第26章 意外巨財第117章 決戰(下)第315章 改革成功第579章 攻陷平壤(下)第622章 進攻四國島第1021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三)第1056章 輕易碾壓一第277章 雷霆前夕(二)第87章 秘密佈局第191章 鄭森第1037章 瘋狂的奧地利第611章 叢林血戰(二)第796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一)第626章 倭寇的轉變第22章 誅殺劉澤清(上)第549章 蒙古人暴動(二)第753章 南渡河之戰(一)第71章 契機(上)第3章 遷都之議第581章 求助倭寇第613章 準備攻打倭國第282章 血腥清洗(二)第914章 進攻加拿大第843章 滿人的緊迫(二)第673章 滿人的迫切第663章 準格爾投降(三)第59章 緊鑼密鼓第89章 一石二鳥第139章 救濟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