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多爾袞秘密討伐吳三桂

??“啓稟攝政王,奴才已將吳三桂暗通大明的證據帶了回來,請攝政王過目!”一名滿人將手中的物件呈給多爾袞。

天狼雖死,但多爾袞麾下也並非沒有其他密探,此人便是多爾袞提拔的新一任‘天狼’。

多爾袞看過手中的情報之後,猛地一抓拳,殺機爆閃:“吳三桂,你自取滅亡,本王留你不得!”

“傳令,召八旗將領前來!”

此情報是取自一名關寧軍參將的手中,絕對可信。

吳三桂雖然對關寧軍的掌控很強,但關寧軍數萬人,多爾袞要在其中收買一些人並不是不可能,只要付出一些足夠的利益便能買動,那名關寧軍參將便是其中之一。

其實多爾袞早就懷疑吳三桂了,也早就想殺了吳三桂,只不過吳三桂到底算名義上投靠了大清,沒有證據便出兵的話,容易讓麾下的其他漢人將領心寒,對大清不利。

如今,有了切實的證據,多爾袞立刻便打算出兵。

滿清八旗將領很快便被召集前來攝政王府。

“諸位,吳三桂暗通大明,意圖在大明北伐之際,在背後給大清致命一擊,此人不除,大清如被餓虎環視,隨時有可能蒙受致命的損失!”

多爾袞說着,讓手下將手中的情報給衆位八旗旗主查看。

眼見如此確鑿的證據,所有八旗旗主都怒了。

“我就說吳三桂此人不可信,早就該殺!”鰲拜怒聲道。

“鑲紅旗願聽攝政王差遣!”託嶽首先站了起來表態。

“我等願聽攝政王差遣!”其他幾位旗主也站了起來表態道。

鰲拜跟多爾袞過節頗深,本不想這麼快妥協,但看其他六位旗主都表了態,自己再坐着,未免太引人注目,便了不甘願的站了起來表態道:“鰲拜願聽從攝政王差遣!”

有了八旗諸位旗主的表態支持便好辦了,多爾袞立刻開始宣佈將令!

“本王將帶兩白旗,正藍旗,鑲紅旗,正黃旗等五旗人馬出征吳三桂!”五旗人馬中,兩白旗因爲是多爾袞的嫡系,在八旗實力最強,所以有兩白旗在內,多爾袞此次出兵的五旗人馬加在一起也有五萬餘鐵騎。

如此實力,完全可以碾壓關寧軍,剿滅吳三桂絕對戳戳有餘,如殺雞動用牛刀,不過爲了速戰速決,多爾袞不得不全力以赴。

崇禎末年,關寧軍有五萬鐵騎,山海關一戰和後來追殺李自成等戰役下來,關寧軍銳減到一萬五千人左右,經過數年時間的恢復,關寧軍又恢復到了四萬人。

金戈鐵馬,鐵騎奔馳。

大明中興四年六月二十三日,多爾袞秘密出兵討伐吳三桂。

“報-”

“啓稟攝政王,關寧軍正在東關鎮休整,一切正常!”有斥候來報。

“再探!”多爾袞說道。

“喳!”斥候策馬疾奔,很快又奔向遠方。

東關鎮位於山西太原以南,吳三桂自河南‘戰敗’之後,便退出了河南,退到了山西太原以南的東關鎮一直修正至今!

原本吳三桂是打算進太原休整的,但多爾袞當時並沒有同意,只讓吳三桂等關寧軍仍然留在東關鎮。

眼下,東關鎮並非縣城,四面也無險要之地,多爾袞早有預謀。

多爾袞此次秘密出兵,鐵騎奔襲僅僅一日便鄰近東關鎮,而此時吳三桂等關寧軍根本不知道死神已經近在咫尺。

未時,關寧軍正在作息,準備午飯。

東關鎮內,一處房屋,吳三桂住在此處。

“大帥,大明北伐在即,天下皆知,我等該如何決擇!”副將高第問吳三桂說道。

關寧軍雖然投靠了滿清,但當年在山海關時是以借兵剿滅李自成爲崇禎報仇爲理由投靠的滿清,這些年,關寧軍還一直以關寧軍著稱,吳三桂也仍然掛着大明山海關總兵的名號,若是跟隨滿清一起抵抗大明北伐大軍的話,是有諸多不妥,今後便沒有了回頭路。

再則,高第也隱隱聽說了吳三桂可能跟大明有暗中聯繫的事情,這陣子,高第一直在懷疑,就是一直沒敢當着吳三桂的面問出來罷了。

吳三桂自以爲做得隱秘,但事情做久了,出現意外的機率便會增加,加上多爾袞收買的人有意刺探,長年累月下來,還是讓一些人探出了些許風聲。

前些天,吳三桂寫給大明的一封信便是被滿人截獲。

事實上,多爾袞所謂的證據,正是吳三桂親筆給大明寫的一封信。

這些天,吳三桂也爲寫給大明的那封信失去蹤跡而憂心忡忡,他擔憂那封信可能已經落入多爾袞手中,只不過那些派去送信的人還不知道是在什麼地方出的事,是不是滿人乾的他還不確定,信有沒有落入滿人手中他也不確定。

“不瞞你了,我確實跟大明有所聯繫,我吳三桂豈是真的投靠滿清。關寧軍乃大明的關寧軍,自然應該效忠大明!”事已至此,吳三桂突然不打算將這件事情再瞞下去了。

高第瞪大了眼睛,他雖然有所懷疑,但沒料到吳三桂會在這個時候突然自己說出來。

“那楊坤-----”高第脫口而出道。

河南之戰,楊坤帶着十萬大軍投靠大明的事情,加上關寧軍臨陣撤退的舉動,一直讓高第懷疑,如今吳三桂正是跟大明聯繫的事情,那楊坤的事情,便也明瞭。

果然,吳三桂點了點頭證實道:“不錯,楊坤投靠大明,正是我授意的。”

高第面色有些複雜,吳三桂到底信楊坤多過於他,想必楊坤早就知道吳三桂的盤算了,而他高第現在才知道。

還沒等高第回過神來,吳三桂接下來的一句話又把高第震驚到了。

只見吳三桂嘆息了一聲,幽幽的說道:“前些天我寫了一封親筆信給大明,現在我已知那封信已經失去了蹤跡,並沒有到大明手中,不知道被誰給劫了去!”

高第眼角猛跳,一瞬間心跳加速,感覺到了其中濃濃的殺機!

“大帥是懷疑滿人!”高第心裡有些發顫,想到那個令人驚慌的可能,若真是那樣的話,以多爾袞的性情,很有可能採取行動。

“大帥打算怎麼辦?”高第不由得問道。

吳三桂沉默了,整整一天他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其實他已經有了決定!

第207章 濟寧城破(五)第96章 統一戰線第1009章 奧斯曼帝國的絕境第315章 改革成功第477章 遼東滿人之敗第768章 圍殲暹羅大軍(一)第404章 李定國的迷茫第623章 倭寇令人震驚的表現第619章 決定倭寇命運的聖旨第529章 全民教育(一)第1024章 清奧間的聯姻第1075章 絕望的歐洲第476章 攻佔瀋陽城第730章 神物‘天書’第704章 莫臥兒噩夢的開端第848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五)第461章 洪承疇(一)第396章 清軍入成都第8章 生擒李巖第526章 恢復北方經濟第382章 羅汝才之敗(二)第13章 七旋山之戰第779章 吊打西班牙僱傭軍(二)第865章 馬六甲大海戰(三)第968章 巴拿馬運河第584章 朝鮮海峽海戰第84章 難得的平靜第386章 損失慘重第128章 泰安血戰(上)第717章 多爾袞的野心和謀劃第353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三)第1072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二)第465章 進兵河北第723章 營救第913章 整頓和安置第910章 完全碾壓(三)第198章 多鐸的恐慌(二)第796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一)第153章 爭論與妥協(上)第999章 美洲的平穩發展第660章 和親?第529章 全民教育(一)第997章 法國人的不甘第698章 滿八旗的精髓第639章 統一東亞(一)第762章 ‘遷都’的緬甸國王第84章 難得的平靜第389章 清軍偷襲黎州城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覆滅第519章 朝鮮來使第8章 生擒李巖第1002章 對法戰爭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一)第777章 西班牙僱傭軍第537章 大明中央銀行(三)第920章 直撲墨西哥城第1072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二)第927章 決戰巴拿馬(二)第867章 馬六甲大海戰(五)第527章 建立最強大軍事體系第816章 滿清與奧斯曼第二次大戰第567章 大清國再立第359章 無題第493章 求和?第521章 轉變對待屬國的方式第14章 逃出包圍圈第900章 太平洋內湖計劃第967章 通商留學第830章 攻陷巴格達第66章 逼宮第799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四)第965章 各國來使第42章 山東總督史可法第1064章 攻佔阿拉伯半島和印度第637章 北海道第815章 奧斯曼帝國入侵第963章 顫抖的歐洲大陸第1028章 非洲的爭奪第663章 準格爾投降(三)第892章 屍橫遍野的莫臥兒帝國(一)第685章 兵臨伊斯法罕第816章 滿清與奧斯曼第二次大戰第239章 鏖戰徐州(五)第334章 荷蘭之敗第679章 大清滅波斯之戰第459章 泰安兵變(二)第789章 統一四國(三)第1058章 輕易碾壓三第1032章 與歐洲合縱(二)第926章 決戰巴拿馬(一)第653章 準格爾之戰(二)第151章 回到京城第953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一)第114章 再次吐血第420章 多爾袞的緊迫第476章 攻佔瀋陽城第898章 中興二十三年(一)第11章 意外之喜第343章 收復臺灣(四)第619章 決定倭寇命運的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