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張獻忠之死(四)

經過一番努力,王,魯,週三名賊軍將領成功進入天牢,並且見到了李定國本人。

“魯將軍,周將軍,王將軍!”李定國很吃驚三人的到來。

“大將軍!”魯,周,王,三人全部跪倒在李定國面前。

“三位將軍,你們這是幹什麼!”李定國震驚的問道。

“不瞞大將軍,張獻忠殘暴不仁,視無辜百姓如草菅,我等實在無法在助紂爲虐,正打算今日起事,誅殺了張獻忠,還請大將軍能出面主持,事後,我等願意擁立大將軍爲大西國新皇!”魯,周,王,三位將軍一同說道。

李定國面色一變,大驚道:“你們這是打算謀反!”

“大將軍此言差矣,我等不是謀反,而是撥亂反正,張獻忠不得民心,這些年殺害的無辜百姓可堆成百座大山,弄得大西國民怨沖天,早就該死,難不成大將軍還希望我等繼續助紂爲虐,幫助張獻忠繼續殘害百姓不成!”魯將軍說道。

“不錯,大將軍,張獻忠現在連大將軍都要殺,今後我等再跟着他也不會有好下場,時間緊迫,請大將軍速速決斷!”周將軍說道。

三人一同看向李定國,注意李定國的一切反應。

李定國臉色瞬間百般變化,以前他以保護大西國,忠於張獻忠爲己任,就算一直知道張獻忠生性殘暴,不適合爲天下之主,可是他也從未想過背叛張獻忠,他一直期盼張獻忠能有所改變,張獻忠以往屠城滅鎮的時候,他也都儘可能的出來阻止,有時候張獻忠也會聽他的,後來張獻忠忙於在‘皇宮’內享樂,很少再出去濫殺無辜,李定國便自欺欺人的以爲張獻忠或許是真的能夠改變的,可惜天不遂人願,本性就是本性,赤血軍事件再次將張獻忠的殘暴不仁的本性暴露無遺,這一次李定國才真真正正的對張獻忠失望了。

因爲赤血軍事件,李定國當前也無法再說服自己繼續爲張獻忠效命。

可是,就讓他這麼看着魯,周,王等幾位將軍反叛,殺了張獻忠嗎,而且魯,周,王三人還希望他能出去帶頭。

李定國不想眼睜睜的看着張獻忠被殺,他更不可能親自帶人反叛,去殺了張獻忠,這是一個兩難,兩頭李定國都不想選。

“三位將軍請回吧,陛下對我恩重如山,我不能做出背叛他的事情。”李定國堅定的拒絕道。

魯,周,王三人大驚。

“可是大將軍,張獻忠都要殺你了,難懂你就不反抗?”三人不解,照他們想來,張獻忠民心盡失,李定國也對張獻忠失望,再加上張獻忠要殺李定國了,李定國應該知道怎麼做出最明智的選擇纔對。

李定國搖了搖頭道:“我的命是陛下救的,我也是陛下養大的,陛下於我與親父無異,你們讓我怎麼去背叛他,難道要我成爲一個不忠不義的弒父之人不成,如此,讓我還如何屹立於天地之間!”

“大將軍糊塗啊,天下大義,豈是個人小事可以定論的!”王將軍還想繼續勸說。

“不必多言,我不會去做那樣的事情的!”李定國堅定的說完,轉過身去,不再理會魯,周,王三人。

“大將軍---”三人又喊了一聲,可惜李定國根本不理會。

三人臉色非常難看,咬了咬牙,相互看了一眼後,王將軍說道:“既然大將軍不願意帶領我們去做,那麼我們便自己去做,大將軍永遠是我們心裡的大將軍,大將軍保重!”

王將軍說完後,三人站了起來,想天牢外走去。

天牢這個時候其實早已經被魯,周,王三人暗中全部控制住了,所以三人剛纔才那麼肆無忌憚的勸說李定國反叛。

可惜的是,李定國這種人,一旦堅持的事情,太難改變了,讓他背叛張獻忠怕是不可能了。

“王將軍,既然大將軍不同意,又知道了我們的計劃,你看是不是不妥啊?”出了天牢後,周將軍對王將軍說道。

“周將軍,你什麼意思!你要殺大將軍不成!”魯將軍死死的瞪着周將軍道。

李定國曾對魯將軍有大恩,無論如何魯將軍也不會讓周將軍殺李定國的。

“我什麼時候說過要殺大將軍了?只不過想些預防措施罷了,我們可以打暈大將軍,或者用迷藥暫時將大將軍迷暈,又或者----”周將軍雖然真有殺李定國的想法,但一看魯將軍的表情,爲了不影響大計,立刻便打消了那個念頭,另想出了許多辦法。

“那也不行!大將軍不是那種人,雖然知道我們的計劃,但我看得出,大將軍也對張獻忠失望透頂,他雖然不肯出來帶領我們,但也必然不會壞我們的事,要不讓剛纔大將軍爲什麼不說一言阻止我等!”魯將軍打斷了周將軍的話道。

“行了,兩位將軍,大事要緊,我們應該相信大將軍,再則,天牢不是已經被我們暗中控制住了嗎,大將軍就算想壞我們的事,也出不了天牢,何必胡思亂想!”王將軍說道。

王將軍在三人中無疑是最有威望的,他說的話,魯,週二人一般都會聽一些,見王將軍表態了,魯,周,二人也不再爭吵,放下了這件事,謀劃起接下來的打算。

“好了,既然我等無法說服大將軍,便實行第二個計劃,放明軍入城!”王將軍眼中,寒芒一閃,他們早就打算好了這一步,此刻也成了他們唯一的選擇。

一炷香後。

成都西門城牆之上,王將軍手持一張弓在注視城外,像是在搜尋着什麼。

忽然,王將軍趁着沒有人注意,朝距離城牆百米之外的一處地方猛地射了一箭。

做完這一切,王將軍也不管有沒有人發現,猛地遁走。

城牆之外,幾名監視西門的明軍斥候看到了這一幕。

“那箭頭上似乎綁有什麼東西!”一名眼尖的明軍斥候發現道。

立刻便有一名斥候策馬奔向那處,拾取王將軍射出城外的箭支後,立刻返回。

“果然綁有東西,快回去稟報秦總督和兩位軍長!”

明軍大營,中軍大帳。

秦良玉等人正在商討轟塌城牆後攻入成都的事宜。

“報----”一名斥候衝了進來。

“城內賊軍射來一支箭,請總督和兩位軍長過目!”斥候兵呈上那支箭支,可以清晰的看到箭頭處綁有一支小竹筒。

秦良玉神情一震,定是成都城內產生了什麼變故。

果然,秦良玉從小竹筒內取出一章捲紙,上面寫滿了小字!

“天助大明,今日便是張獻忠的死期!”秦良玉大喜道,不過並沒有立刻解釋出來,而是將捲紙給周曹和張魁山等人傳閱。

待看過捲紙上所寫,周曹同樣大喜,隨口說了出來:“賊軍有人叛變,要在一個時辰後打開西門,棄暗投明!張獻忠旦夕可滅!”

不同於秦良玉和周曹的反應,張魁山撇了撇嘴:“真會盤算時間啊,最多兩個時辰,我們的大炮也能轟塌東門城牆殺進成都城內了,他們一個時辰後打開西門?”

張魁山說着,搖了搖頭,他還是喜歡用更暴力的方式攻入成都。當然,他也不反對這樣的事情,畢竟有人叛變,他們攻進成都,可以更快的控制全城,減少己方的傷亡。

隨着這張小卷紙的出現,明軍做出調整,秘密將第五軍調到西門之外。

顯而易見,三人都不認爲這是賊軍的詭計,就算真是賊軍的詭計他們也不怕,並且他們也不是什麼防備都沒有,只調了第五軍到西門,第二軍和秦良玉軍仍在守在大營。

當然,爲了向城內的人傳遞他們大明收到了消息的信號,炮營中斷了大約六十個呼吸的時間沒有開炮。

當明軍大炮暫時性的停止開炮的這一刻,成都城內,王,魯,周,三名賊軍將領相視一笑,都知道明軍接到了他們射出城外的消息。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等各自就位,只待時間一到,立刻動手!”王將軍笑道。

其他兩位將軍點頭,皆露出寒笑!

第753章 南渡河之戰(一)第436章 陳秀秀接掌火器局第217章 激戰薛城(一)第781章 攻入仰光第127章 應龍軍北上第397章 誘惑第249章 皇子第212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五)第967章 通商留學第650章 紀鋒之怒第131章 驚險襲營(下)第138章 對峙第626章 倭寇的轉變第633章 攻打長野第629章 倭國之亂第965章 各國來使第558章 波斯帝國的妥協第223章 徐州城下(二)第919章 南攻墨西哥第395章 憋屈第710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二)第1002章 對法戰爭第285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二)第711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三)第506章 大軍凱旋第865章 馬六甲大海戰(三)第504章 血洗蒙古草原(六)第563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三)第11章 意外之喜第86章 戰還是妥協第1081章 日益強大的歐洲第943章 大明鐵甲艦第232章 雨夜驚變(一)第494章 心如死灰的多爾袞第835章 全軍覆沒第837章 攻佔西伯利亞(一)第675章 定王和啊蜜兒公主(一)第332章 激烈海戰(上)第401章 滅絕人性的張獻忠(二)第842章 滿人的緊迫(一)第704章 莫臥兒噩夢的開端第401章 滅絕人性的張獻忠(二)第1077章 沙俄帝國滅亡一第38章 壯士周曹第986章 難以爲繼的奧斯曼帝國第1004章 進攻巴黎(一)第184章 棄守泰安(下)第811章 大海戰陰雲(三)第819章 決戰巴拉平原(三)第303章 戰場逆轉(一)第326章 秋糧的大豐收(一)第254章 推行革新第305章 福王之死第141章 解決難民第75章 誅滅徐家第948章 第二次歐洲聯合艦隊(二)第851章 相持(一)第372章 李自成的陌路(三)第513章 攻入李家第181章 絞殺滿清死士(下)第370章 李自成的陌路(一)第735章 多爾袞的屈辱(一)第106章 製造戰前輿論(上)第726章 敞開心扉(二)第631章 德川家光之死(二)第535章 大明中央銀行(一)第628章 伊藤家第681章 激戰庫爾要塞第320章 提倡經商(二)第233章 雨夜驚變(二)第106章 製造戰前輿論(上)第257章 鋤奸(二)第816章 滿清與奧斯曼第二次大戰第1062章 滿清滅亡第598章 圍殲倭寇(三)第1080章 十五年發展第60章 山海關大戰第313章 血腥的震懾第207章 濟寧城破(五)第169章 李自成敗入山中第142章 應龍軍擴軍第66章 逼宮第1020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二)第286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三)第488章 決戰燕碭山(五)第431章 追擊(二)第77章 事後第139章 救濟難民第988章 神聖羅馬皇帝的盤算第60章 山海關大戰第978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一)第613章 準備攻打倭國第147章 交戰(三)第760章 緬甸軍潰敗第751章 浮橋第1011章 出兵奧斯曼帝國第503章 血洗蒙古草原(五)第961章 殺往歐洲第910章 完全碾壓(三)第52章 濟南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