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滿清滅亡

當歐洲各國聯軍接近君士坦丁堡的同時,安卡拉城,明軍也已經強勢攻入安卡拉,城內清軍和殘餘滿八旗節節敗退,滿清滅國就在眼前。

“轟轟轟----”迫擊炮不斷朝瘋狂撲來的滿八旗轟擊。

輕重機槍,步槍等,組成強大的火力,擊殺一切還敢反抗的滿人或者其他清軍士兵。

那些來自印度,波斯,或者奧斯曼的冷兵器清軍步兵敗得最快,幾乎是望風而降,只要明軍殺到,他們都不敢抵抗的直接投降明軍。

真正瘋狂的還是滿八旗,和殘餘破龍軍,大清如果滅亡了,他們滿人的下場一定很悲慘,不甘與憤怒之下,許多滿人自殺式的癲狂,一個個悍不畏死的朝進攻的明軍起衝鋒。

滿人在打天下之際,不管是努爾哈赤時期,皇太極時期,還是多爾袞時期,都還保持着悍不畏死的血性,特別是多爾袞帶着他們西遷中東之後,又橫掃中東各國,建立了比當初關外更加強大的大清。

他們眼看着大清的輝煌再次來臨,可卻被明軍強勢毀滅,明軍當年被逼得他們舉族西遷,而今又一次將大清從巔峰打落!

“找死!噠噠噠-----”紀鋒親自抱着一挺輕機槍朝衝來的滿八旗掃射,瞬間掃殺五六名滿八旗。

明軍無可阻擋的朝安卡拉的中心推進着。

哪怕再瘋狂也無用,甚至殺傷不了幾名明軍士兵,漸漸的,隨着死傷的滿人越來越多,安卡拉城內殘餘的滿人絕望中又充滿了濃濃的無力。

攝政王府。

明軍密集的槍炮聲將多爾袞從虛弱中驚醒,多爾袞咳嗽了兩下,口角溢血,傷勢越嚴重,面色都帶着詭異的潮紅,明顯垂死,若不是最後一口氣撐着,多爾袞或許已經撐不住死了。

“讓大玉兒和福臨以及八旗殘餘衆將來見我,八旗,也停止抵抗吧!”多爾袞撐着一口氣,聲音虛弱卻不容置疑的下令道。

“喳!”一名一直守護在旁的正白旗將領滿含悲傷的叩拜領命,隨即毫不猶豫的去傳令!

多爾袞雖然垂死,卻也還是滿人的精神支柱。

明軍攻入城中,大清將亡,滿人高層本就集中在距離多爾袞攝政王府周邊一帶,多爾袞的命令很快傳到孝莊皇太后,福臨,和各個殘餘的滿八旗衆將耳中。

“王爺----”得知多爾袞下令放棄抵抗,殘餘滿八旗衆將無不悲慼的拜倒在地,最後一絲瘋狂的意志也隨之消散。

“大清真的完了!”大清名義上的皇帝福臨也雙目無神。

福臨做爲皇太極的繼任者,其實不過是當初多爾袞和代善以及皇太極長子豪格妥協的緣故才上位的,登基的時候年僅五歲。

如此幼齡,說是大清的皇帝,實際上卻只是多爾袞和豪格的傀儡,一旦多爾袞和豪格任何一方將另外一方擊敗,雙方都有可能將他這個稚兒從皇位上拉下來。

僅僅一年,豪格果然就敗了,大清政權終於實質掌控在多爾袞手中,他這個傀儡皇帝隨時可能被多爾袞取代。

就這樣,他這個大清皇帝在多爾袞的威脅下戰戰兢兢的長大。

從懂事開始,福臨就無時無刻不再想着打倒多爾袞,親掌大清政權。

可惜明軍北伐,中原大敗,大清還沒到他可以有機會親掌政權的時候便面臨覆亡的危機,大清不得不在多爾袞的帶領下西遷,以避開大明的威脅。

剛剛西遷的大清是虛弱的,僅有不到三萬八旗,隨時可能在西遷的途中被滅亡。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清必須要統領在一位真正雄才大略的人手中才有可能渡過這樣的危機,重新崛起,而多爾袞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也是唯一的人選。

爲了大清,他不得不忍辱,默認多爾袞一直掌控大清政權,甚至不敢跟多爾袞搗亂。除了自知自己能力不如多爾袞,無法帶領大清重新崛起外,他也沒有實力撼動得了多爾袞。

隨着多爾袞短短兩年,連並波斯帝國東北的三大草原汗國,統一布拉哈草原,大清漸漸開始復甦,多爾袞的威望也越來越大。

同樣的,大清不需要一個名義上的皇帝,他仍舊時時刻刻面臨多爾袞取而代之的威脅。

雖然最後因爲多爾袞娶了他母后大玉兒,多爾袞成了皇父攝政王,他的皇位才以這樣的方式‘穩固’了下來,但他的心裡卻滿是恥辱和憋屈。

這樣的憋屈有伴隨了他整整三十年,現如今他已經快四十歲了,他忍了多爾袞三十幾年,最後換來的還是大清的滅亡!

這般結果,福臨怎能好受!

相比較福臨的無法接受,孝莊皇太后倒是比較平靜,或許早在多爾袞從巴格達戰敗重傷歸來,她就已經做好了準備了吧。

在多爾袞的命令下,滿人完全絕望的放棄了抵抗。

沒有了滿人的抵抗,明軍更加迅的深入安卡拉,直撲多爾袞和滿清皇宮所在!

孝莊皇太后,福臨,殘餘八旗衆將等等,都聚集在了多爾袞的牀榻前。

多爾袞虛弱的咳嗽了一會,突然深吸了一口氣,精神竟然一瞬間好轉了起來,卻只是迴光返照罷了,靠着迴光返照的一口氣,多爾袞嘆息了一聲。

“大清自父汗始,大清反明而立,如今以七十餘年了。曾威壓明廷,幾入中原,更曾佔據大明半壁江山,得一統中原之勢,奈何大明於朱慈踉手上中興,國力與日鉅變,先是南征到徐州而敗,接着大明北伐,大清九戰九敗,爲保族存,不得不西遷。好在大清終歸不是池中物,哪怕西遷異地,同樣能夠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比之還在中原之時更加強盛。然而大清終非大明的對手,竟又一次敗給了大明。這一次,大清沒有退路了,本王也無法繼續帶領大清了,大清無法續存,咳咳-----”說到這裡,多爾袞突然又劇烈咳嗽了起來。

“抵抗以無用,唯有投降大明,萬望明帝能——留存一絲滿族人血脈,噗!”說完這最後一句,多爾袞終於撐不住了,噴出一口鮮血,氣絕而亡!

“多爾袞!”

“王爺-”

孝莊皇太后和衆殘餘八旗衆將悲慼的大喊。

於此同時,就在多爾袞攝政王府不遠處,鰲拜的府邸,這位曾經的大清第一勇士也在多爾袞死後的下一刻,怒目圓瞪,氣絕而亡!

也在這個時候,明軍殺到,大量明軍士兵衝進了多爾袞的攝政王府。隨後,身着皇袍的朱慈踉也在衆明軍將領的護衛下走進了這座大殿!

大明中興三十六年,九月二十五日,歷經兩個多月的大戰,明軍殺入大清新都安卡拉城,大清帝國滅亡!

第563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三)第700章 鏖戰第195章 第二次親征開始第233章 雨夜驚變(二)第309章 潞王之敗(四)第1030章 強大的壓力第371章 李自成的陌路(二)第914章 進攻加拿大第614章 出兵倭國第562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二)第166章 劉宗敏戰死(中)第32章 二十萬大軍雲集第350章 南洋霸權第644章 悽慘的農奴第519章 朝鮮來使第492章 託嶽之死第749章 進攻緬甸第719章 朱慈踉的心痛第739章 殺戮之夜(二)第344章 收復臺灣(五)第869章 馬六甲大海戰(七)第105章 觀兵第471章 攻打滄州第211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四)第1072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二)第225章 城外輪戰(二)第669章 殲滅沙俄大軍(一)第29章 淮安城下(上)第751章 浮橋第211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四)第1001章 人贓並獲第1014章 攻入君士坦丁堡第1026章 大清與大明第840章 日新月異的大明第647章 鐵路大動脈(二)第723章 營救第260章 對漢奸的審判(一)第870章 馬六甲大海戰(八)第233章 雨夜驚變(二)第820章 決戰巴拉平原(四)第820章 決戰巴拉平原(四)第887章 說服莫臥兒皇帝第265章 鄭森和錢初瑤(二)第1055章 多爾袞的後手?第272章 鄭芝龍(二)第273章 對鄭芝龍的震懾(一)第580章 朝鮮人的恐懼第192章 出征前夜(一)第803章 佔領澳洲(三)第1003章 噩夢般降臨第753章 南渡河之戰(一)第782章 緬甸國王投降第665章 哥薩克的悲劇(一)第915章 法軍潰逃第88章 大婚第416章 張獻忠之死(四)第379章 炮擊成都第473章 進兵瀋陽城第102章 陵谷伏擊戰第566章 議和(二)第896章 屍橫遍野的莫臥兒帝國(五)第509章 清剿漢奸殘餘第310章 潞王之敗(五)第317章 鄭芝龍採購種子回來了第1000章 又是綁架?第137章 清軍撤退第598章 圍殲倭寇(三)第37章 戰後第834章 碾壓(二)第279章 霹靂(上)第366章 龍鳳彎之戰(二)第301章 九江城外的大戰(二)第339章 兩大海軍艦隊建立第315章 改革成功第293章 舉旗造反(二)第554章 改造蒙古(二)第457章 尚可喜的驚恐第275章 對鄭森的坦誠第274章 對鄭芝龍的震懾(二)第439章 北伐臨近第91章 吐血三升(上)第616章 全殲倭寇水軍第22章 誅殺劉澤清(上)第130章 驚險襲營(上)第298章 應龍軍出動第961章 殺往歐洲第721章 定計第939章 橫掃南美洲(一)第400章 滅絕人性的張獻忠(一)第2章 風雨大明第822章 決戰巴拉平原(六)第211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四)第599章 德川家崗之死第560章 佔領穆爾卡拉城(二)第156章 董小宛第163章 應龍軍的弱點第26章 意外巨財第59章 緊鑼密鼓第56章 吳三桂求援清兵第919章 南攻墨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