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準備御駕親征

九江城,第一批朝廷運送的物資終於到了。

“大人,朝廷從南京城運來了一千枚霹靂彈。”一名士兵前來稟報。

“霹靂彈?好,哈哈哈哈,皇上真是大方,我黃得功謝皇上恩典,有此利器在手,包管他左良玉永遠也不可能攻破九江。”黃得功大喜的說道。

霹靂彈乃是大明重器之一,堪比紅衣大炮,如果說紅衣大炮是攻城利器的話,霹靂彈便是守城利器,每一枚霹靂彈都有十斤重,一旦爆炸可以射出數十甚至上百枚碎鐵片,威力巨大。不過造價卻非常昂貴,每一枚都要數十兩銀子,極爲昂貴,從崇禎十三年起,朝廷便沒有錢造了,要不然李自成根本不可能從山西一路勢如破竹的打下北京城。

以前大明卻銀子,什麼貴的東西都不敢造,但現在不同了,朱慈烺滅了魏國公府和東林黨時抄出了幾千萬兩的銀子,可以說是財大氣粗,別說幾十兩銀子的霹靂彈,就連幾萬兩銀子的紅衣大炮朱慈烺都一口氣造了四十門,加上朝廷原先就有的六十門紅衣大炮,這才湊足了應龍軍炮兵營訓練用的一百門紅衣大炮。

本來紅衣大炮若是用來守九江城的話,作用也非常大,只不過紅衣大炮到底是太重了,不說怎麼在短時間內運用到九江城,就說運到了之後,要弄上城牆也是一番大功夫,沒有三個月以上時間是不可能的,九江可等不起這麼長時間。

如今九江城經過十二天的猛烈攻防,九江城的守軍一共傷亡了將五萬,左良玉大軍做爲攻城方則傷亡了將近二十萬,不過這二十萬有超過一半是壯丁炮灰,左良玉遠沒有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若是照這樣的傷亡下去的話,黃得功是很難守住九江城一個月的,但現在有一千枚霹靂彈就不同了。

“殺---”

突然,有一處城牆被一個左良玉的士兵殺了上來,這名士兵頗有勇力,猛力砍殺之下,竟然清空了周身方圓三米的地方,讓他身後的左良玉士兵得已源源不斷的從雲梯爬上來,很快這裡便上來了超過十個左良玉士兵。

眼見能從這座雲梯突破上城牆,不斷有左良玉士兵匯聚在這座雲梯下。

“大帥,那裡又有將士攻上去,這次一定能破城!”

左良玉身邊,一名參將指着城牆上的那個突破口高興的對着左良玉道。

然而,還沒等左良玉表態,那處突破口的雲梯下突然發出一聲劇烈的爆炸聲,整座雲梯底部被數米長被炸成碎片,剩下的上面那一截雲梯沒了底部的支撐,瞬間崩毀,還爬在雲梯上的幾名左良玉士兵也跟着摔了下去,雲梯底部本清空了一大片,整個地方殘肢斷臂,血肉橫飛,由於人數太過密集,二十幾個左良玉士兵被當場炸死,又有一些被炸得缺胳膊斷腿的士兵正在慘叫,把周圍的其他左良玉士兵都嚇傻了。

“放箭!”城牆上數十名弓箭手手持弓箭朝登上城牆的十幾個左良玉士兵射箭。

“咻咻咻--”數十支箭支飛射過去,射中其中十個左良玉士兵。

“殺---”幾十個守城的大明士兵朝還剩下的那幾個左良玉士兵殺過去,面對幾十把鋼刀,那幾個左良玉士兵瞬間便被砍成肉醬。

“霹靂彈!”左良玉死死的瞪着眼睛,他做了十幾年大明總兵,自然認得剛纔爆炸的是什麼東西,也知道那個東西的威力,有霹靂彈這種守城利器在,他想攻破九江的難度幾乎增加了一倍。

“黃得功竟然有這種東西,天不助我!”左良玉仰天大吼,由於太過氣怒,再次牽動有胸口的舊傷,又是一陣絞痛襲來,左良玉臉色瞬間蒼白,連忙壓下心頭的怒火,不敢在發怒。

左良玉最近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似乎越來越差,他不能在等了,近十年來,他費盡心力,終於組建了百萬大軍,就算不能帶着他們橫掃天下,他也要攻破南京城,坐上那張龍椅!

左良玉死死的咬着牙,突然間想到了什麼,立刻轉身回到帥帳。

“來人,拿筆墨來!”

“是,大帥!”

很快便有一名親兵將筆墨呈上。

左良玉一陣書寫,最後親筆簽下自己的大名,並蓋上拇指大印。這是他寫給陝西總兵高傑的信件,如今高傑被朱慈烺派去廬州接替黃得功防禦河南的賊寇進入江淮。

左良玉將信件寫好之後,命令幾十名親兵換上便衣後,帶着這個信件秘密趕往廬州交給身在廬州的高傑,他能不能快速攻下九江,一路直下江南便看這封信件了。

“父帥。”左夢庚這個時候突然皺着眉頭走了進來。

“出了什麼事嗎?”左良玉問道。

“回父帥,大軍的軍糧本夠二十天之用,但我們一路從武昌攻打到九江城,又在九江城耗費了十二天,大軍的軍糧已經所剩不多了,若是不能儘快攻破九江,大軍極有可能會斷糧,後果不堪設想!”左夢庚擔憂的說道。

左良玉眼睛微微一眯,露出狠色道:“這點小事,有什麼可擔憂的,大軍的軍糧原先是怎麼來的便怎麼籌集就是。”

既然做過一次了,左良玉不在意在多做幾次,只要能掃平江南,坐上龍椅,實現他十年來的春秋大夢,他什麼都顧不得了,不論如何,軍糧不能缺少。

“是,父帥!”左夢庚咬了咬牙,沒有絲毫反對,要說兩人不愧是父子,心狠起來一樣的狠毒。

左良玉隨即爲了大軍的軍糧再次下令劫掠百姓,頓時九江周圍數十里百姓慘遭劫難,十幾萬百姓身死,超過百萬百姓賴以生存的糧食被搶奪一空,饑民遍地,消息傳到南京城,舉朝震驚!

“左逆該千刀萬剮!朕要御駕親征,取左逆狗頭!”朱慈烺憤怒的宣佈道。

左良玉太過殘忍,簡直視百姓生命如同草菅,自他造反以來,數十萬百姓因他死於非命,數百萬百姓賴以生存的糧食被搶奪一空,幾乎大半個湖北都被毀了。

“皇上不可!”馬士英連忙跳出來反對。

“微臣也不同意!”劉宗周也堅決反對道:“前線兵兇戰危,皇上的安危關係大明的生死存亡,絕不容有失,左逆自有大將剿滅,皇上只需安坐皇城,便可滅賊於千里之外!”

劉宗周主張以戰止戰是不假,可皇上乃一國之君,並且還不滿十六歲,根本沒有戰場經驗,再加上皇上剛剛大婚,還沒有子嗣,一旦出了什麼事,大明堪憂,如此事關重大,他怎麼能允許皇上親征。

朱慈烺眼角抽動,劉宗周這老傢伙,爲了阻止他御駕親征,把他說得跟神仙一樣,還安坐皇城便能滅賊於千里之外,真當他是神仙啊。

與左良玉的一戰關乎大明國運,無論如何朱慈烺也要親征。

“左良玉大軍數量衆多,聲勢極大,若不能一戰將其剿滅,同樣會危及到大明的生死存亡,所以朕必須親臨督戰,鼓舞士氣!”朱慈烺態度堅決。

“皇上,臣等絕不同意皇上親征。”馬士英和劉宗周等所有朝臣全部跪了下去,沒有一個人同意朱慈烺御駕親征。

縱觀整個大明朝除了永樂皇帝多次親征均有功績之外,只有英宗和正德皇帝有過親征,可這兩位一位做了俘虜,一位也幾次差點做了俘虜,有英宗和正德兩個例子在,羣臣怎麼敢在讓皇帝親征,照他們想來,皇帝就應該高坐皇城,親征簡直是添亂。

“朕意已決,爲了大明國運,朕必須親征。”朱慈烺不爲所動,態度極爲堅決,說完後拂袖而去,不給馬士英劉宗周等人在反對的機會。

馬士英和劉宗周等人相視一眼,極爲無奈,皇上太固執了,一意孤行,若是真出個什麼事,該如何是好啊。朝臣並沒有放棄勸說,紛紛商量着回去寫奏摺,無論如何也一定要皇上回心轉意才行。

有了東林黨的前車之鑑,馬士英這個首輔倒是不敢學高宏圖逼宮,不僅是害怕皇上發怒,把他恨上,也怕會適得其反,讓皇上生出逆反的心裡。

朱慈烺不管不顧,回去之後立馬發下聖旨,把親征的時間就定在二十天後,並命令戶部着手準備數十萬大軍的軍糧。

早在左良玉剛開始造反的時候,朱慈烺就下了勤王聖旨,匯聚天下兵馬於南京城,除了山東,廬州,川貴這些必須要留守預防滿清和流寇的地方,以及雲南那些太過遙遠的地方外,江淮,南直隸,兩廣,福建等地兵馬全部逐漸匯聚於南京城,再有十幾天便能全部來到,就等朱慈烺一聲令下便前往與左良玉決戰。

朱慈烺對即將練成的應龍軍有信心是不假,但與左良玉的一戰關乎大明國運,爲了穩妥起見,朱慈烺不可能只帶應龍軍過去,京營以及全國所能聚集的兵馬他都會帶去,就算沒什麼用處,壯壯聲威還是可以的。

第525章 首輔李巖第107章 製造戰前輿論(下)第383章 羅汝才之敗(三)第781章 攻入仰光第387章 炮彈被毀第500章 血洗蒙古草原(二)第337章 鄭家的恐懼(二)第983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六)第730章 神物‘天書’第215章 救援(一)第598章 圍殲倭寇(三)第831章 沙俄帝國的憤怒第344章 收復臺灣(五)第933章 決戰巴拿馬(八)第363章 吳三桂的盤算第463章 洪承疇(三)第684章 攻佔亞茲德第195章 第二次親征開始第104章 準備御駕親征第333章 激烈海戰(下)第459章 泰安兵變(二)第357章 ****突破第567章 大清國再立第859章 無懼生死第728章 ‘洪荒’出世(一)第273章 對鄭芝龍的震懾(一)第169章 李自成敗入山中第1072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二)第1003章 噩夢般降臨第190章 退守濟寧城第621章 乞降第366章 龍鳳彎之戰(二)第46章 隱忍(上)第105章 觀兵第828章 明軍趁火打劫第912章 第一次五國聯盟失敗第457章 尚可喜的驚恐第576章 勢如破竹第544章 好消息連連第630章 德川家光之死(一)第31章 傳國玉璽第927章 決戰巴拿馬(二)第809章 大海戰陰雲(一)第807章 超前第118章 左良玉敗亡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二)第978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一)第352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二)第742章 易服前夕(一)第607章 出城決戰第877章 對印尼原住民的懲罰第586章 決戰九雲嶺(一)第976章 奧斯曼帝國的趙括?第164章 李自成敗出西京第652章 準格爾之戰(一)第689章 全殲紅薩爾軍團(一)第101章 劉宗敏的火槍營第124章 縣衙泣血第695章 波斯帝國滅亡(二)第279章 霹靂(上)第550章 激戰烏蘭察布第196章 形勢!第775章 暹羅王投降第150章 啓程回京第183章 棄守泰安(上)第61章 清兵入關第64章 選妃立後之議第460章 兵臨城下第657章 勸降(一)第1067章 統一世界與否第1050章 伊斯法罕之戰(二)第99章 九江攻防(下)第607章 出城決戰第344章 收復臺灣(五)第396章 清軍入成都第761章 緬甸王的悲哀第339章 兩大海軍艦隊建立第388章 奔逃與追殺第852章 相持(二)第1062章 滿清滅亡第1036章 奧地利與滿清的交換第1037章 瘋狂的奧地利第268章 下一步改革的設想(一)第844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第660章 和親?第220章 援兵到(二)第574章 登陸第946章 鐵甲艦初顯威(三)第850章 援助莫臥兒帝國第399章 張獻忠的瘋狂第1049章 伊斯法罕之戰(一)第419章 張獻忠最終的下場第623章 倭寇令人震驚的表現第1079章 對滿人的安置第179章 絞殺滿清死士(上)第16章 山東總兵劉澤清的殺機第458章 泰安兵變(一)第636章 倭國滅亡第739章 殺戮之夜(二)第61章 清兵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