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烽火燎原

當火炮和排槍的殺傷力非常驚人後,世界上便不存在任何一種可能大量裝備的騎兵兵種,並且能衝破數量不居於劣勢的先進步兵的戰線。~~~~如果步兵能得到長時間的嚴格訓練,並且有嚴酷的紀律,能達到很高的射速和堅韌的戰意的話,對於衝擊的騎兵來說,那就是一場災難。

自然,這並不是說騎兵無用,而是相對於武器和戰術的變化,騎兵的用法也要有相應的改進。比如這場濟南城外的大戰,明軍確實擊敗了數量上佔優勢的清軍,但就是因爲缺乏騎兵的追殺,而使擴大戰果的意圖不能夠完全實現。

但勝利是勿庸置疑的,清軍的殘兵敗將逃回了濟南,再無野戰之心。而攻城,對於明軍來說,卻更加不是頭痛的問題。

勝利的代價是不可避免的,但前線指揮官卻比朱永興看得更開,因爲從敵我死傷的比例來看,明軍可謂是大勝。再說,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在朱永興看來,沉痛的感覺在不免的,但國戰的代價卻必須付出。一個新的華夏要重生,要盪滌醜惡,要屹立於世界,這是不可避免的付出。

明朝之亡,在於內部的積弊,在於上至官紳、下至百姓對政府失去了信心,或者說是漠不關心。同樣的,政府也對自己的子民沒有盡到責任和義務,這是一個雙向的關係。

但現在呢,士兵願意征戰,民衆願意支持,因爲他們知道爲何而戰,並知道自己的犧牲和努力不會白費,希望已經或者正在變成現實。在苦難中覺醒和奮起,這句話不說是千真萬確。也差不了多少。

這種覺醒並不只是在南方,在北方也是如此,因爲滿清的橫徵暴斂,因爲飢寒,心懷怨恨的百姓是有渲泄和爆發的理由的。而從滿清入關到現在,由於戰爭的持續。由於滿清的暴虐,跑馬圈地、逃人法、沿海遷界、加徵賦稅……似乎還沒有哪一條惠民之政實施,而更多的則是停留在紙面上,或者說是在歌功頌德的諂媚文字上。

而明軍的強勢,無疑是強力的催化劑,使民衆心中的積鬱和怨恨產生反應,急速膨脹,然後會猛然爆發。明軍越是勝利,滿清越是頹勢。反應的速度越快,爆發的程度越猛。

冠縣“土賊裴守政、馬瑞恆、劉桐相等蜂起,殺官奪衙”;“兗州無賴賊郭爾標倡衆爲亂,諸孽附之,環圍州城”;嘉祥滿家洞宮文彩,傅家樓等地還有馬應試、李文盛、宋二煙、楊鴻升、楊之華、閻清宇等“倡亂迎賊,攻破馮家等堡二十餘處,捕官率領鄉兵俱被殺傷。勢甚緊急,恐該縣被陷………

烽煙處處燃起。不只是在山東,連北直隸都有殺官造反響應王師的義軍。由於滿清調集兵力與明軍在整個戰線上對峙,腹地防衛空虛,使這些義軍能夠殺官奪縣,阻斷交通,給滿清的統治區帶來了極大的混亂。

濟南。山東省會,華東華北的重要樞鈕。無論從政治影響上,還是從地理位置上,都是至關重要的名城要地。

顯然,如果明軍攻克濟南。則佔據了有利的地位,甚至可以直接北上威脅京師;而反過來看,明軍又處於直隸、河南,乃至從江淮後撤的清軍的夾擊之下。

只不過滿清的戰略收縮有些晚了,假“議和”與不甘心使清廷直到明軍在山東發動纔開始撤退江淮的軍隊。而在山東的明軍以迅速的行動對濟南和沂州(臨沂)展開了進攻。既是配合,又是呼應,從而使這兩支明軍陷入夾擊的危險大大降低。

相對而言,正在進行戰略收縮的江淮清軍的處境倒是更加危險。這與當初江南清軍的遭遇很相似,如果被山東明軍切斷了退路,則又是一場漂亮的圍殲戰。

當時的黃河基本被固定在開封,蘭考,商丘、碭山、徐州、宿遷、淮陰一線,即今之明清故道。從地圖上可以看出,江淮清軍退過黃河後,和沂州(臨沂)已經是很短的距離。由沂州(臨沂)到濟南,可以說是明軍堵截清軍的兩把鐵鎖,任何一把都足以使清軍止步難返。

更重要的一點是清軍的戰略收縮是被迫的,他們的身後還有沿運河追擊而來的蕩朔軍和徵朔軍。如果清軍不能在黃河阻擋住追兵的腳步,被南北夾擊將不可避免。或者,清軍可以繞路河南,但也只是儘量拖延了被殲滅的時間,卻無法改變戰局的整體不利。

而在敗退的過程中,重演綠旗兵將紛崩離析的場面將不可避免。即便是比南方綠旗要忠心的北方綠營,也會因爲形勢的惡劣而轉變立場。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並不只是針對異族,從滿清的立場,漢人也是如此。

敗勢並不只限於江淮和山東,首先取得突破的其實是在保寧。高明瞻和王明德的反正投誠,使李定國和劉體純迅速掌握了清軍的動向,派出了以水西彝兵爲主的一個團,翻山越嶺,星夜兼程,奇襲搶佔了葭萌關,堵住了清軍入陝的通路。

隨後,以高明瞻和王明德爲內應,明軍迅速佔領保寧,將護軍統領阿爾津所部六千餘人圍困於保寧和葭萌關之間,並展開猛烈攻擊。清軍大敗,護軍統領阿爾津被活擒,梅勒章京尹得忠、總兵陳光祖等被擊斃,鑲紅旗章京葛師聖僥倖間路逃脫,逃至漢中時“兵支離削弱,才得百人”。

稍事休整後,晉王李定國和鄭王劉體純揮師進逼漢中,這已經是由川入陝的最後一道關口。如果明軍能一舉攻克,則可直達西安,攻掠中原。

西安清軍緊急抽調兵馬趕往漢中增援,但後院起火,又使西安清軍面臨着兩難的局面。

延安營參將夏正志突然宣佈反正歸明,趁着西安將軍調他帶領兵馬南下參戰之機,突襲佔領榆林,隨即引兵南下,會同留守延安的靖遠道王文華一同反清,佔領該城。接着,又有神木縣人高從心率衆起義,襲佔府谷;安塞縣把總張天福造反,殺官奪衙……。

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78章 破路第138章 大海戰第142章 會晉王第14章 真儒,自虐?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92章 舉棋不定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15章 被誤導了第78章 破路第38章 三師相會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6章 詭異的族長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32章 賜名白族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46章 合擊之前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110章 宗室臨陣楔子第19章 緬甸,山東第201章 總攻(一)第71章 局部——大局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48章 大戰(二)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81章 臨時機變,長途行軍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241章 兵進湖南,建寧誥命第130章 無題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28章 雙層爆破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126章 無題第77章 突破,崩潰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71章 流寇戰術第138章 大海戰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4章 有女名夢珠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199章 接戰第101章 鐵腳板和轟天炮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122章 改變的開始第76章 再棄險要?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186章 疍家女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59章 名將展威,以勢制敵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45章 大反攻第7章 歡歌暢飲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189章 東征前線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185章 情動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82章 勝利的標誌第166章 無題第97章 試點,火槍部隊第62章 亂汝心智,海上感慨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12章 不平等條約第78章 聯合部隊,籌劃大局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155章 無題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10章 大勝第260章 追擊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111章 結果第93章 棄城集軍第21章 登陸山東第111章 轟擊,破陣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3章 絕死一擊第183章 寂寞,鄭軍攻勢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64章 蒼水之憂,佛朗機炮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138章 反撲第135章 漢服傣家女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9章 世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