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操切之心

感謝無名無天,鐵人,太極唐三彩,讀書流浪,jforce,我想遠飛2012,我是第二條蟲,愛看書的某人,YANGZI,山水有相同,東莞光頭王,劍神仙,虎賁集團軍,巍子hdw,劍俠dodo,白雲過隙01等書友的打賞和月票,祝朋友們工作順利,家庭幸福!

宜將剩勇追窮寇,莫要沽名學霸王。朱永興最終沒有剽竊這兩句詩,但卻將其堅決地貫徹下去。

蕩朔軍、殄朔軍稍事補充休整後,便由南京兩路南下,一路攻取常州、無錫、蘇州、嘉興等地,逼進杭州;另一路光復溧陽、宜興、長興、湖州等城,兵指杭州。

從上游乘船而下的徵朔軍則奉命於安慶登岸,由贛省北部石臺、祁門、開化、常山等地,從西面包抄江浙清軍。

三路明軍推進快速而順利,地方民衆蜂起響應,南方綠旗兵反正投誠者絡繹不絕,清朝地方官員獻城而降者接連不斷。

南京一下,形勢已然全部傾斜,反清者更堅定,觀望者亦能做出選擇。江浙清軍沒有了退路,軍心不穩,又陷入明軍的戰略包圍,覆滅也只是時間問題。

捷報不斷送往南京,江南州縣或克復,或招降,說是傳檄而定有些過分,但形勢一片大好,卻是肯定的。

最後一戰應該在杭州,這是朱永興和參謀們分析出來的結果。從長江到閩浙明清兩軍對峙的戰線,杭州正是中點,也是清軍最爲重視。防守最爲堅固的據點之一。

而徵朔、蕩朔、殄朔、滅朔四軍,再加上水師一部,也以杭州爲圓心,從四面加以擠壓,爭取一戰聚殲敵軍。徹底結束江南戰事。

現在南京城內和周邊,除了馬自德的破朔軍外,還有順江而下的魏君重所部,兵力亦是雄厚。再加上江上水師,南京已經固若金湯,不必擔心清軍前來攻打。

南方全部光復已經離之不遠。但朱永興卻沒有立時放鬆下來,他把翼國公馬自德和魏君重留在南京周圍,又從蕩朔軍中調出了擅長騎戰的高得捷、金良臣、李永功三人,有其更深遠的謀劃。

“數月後,破朔軍將由海路入山東作戰。”新改的岷王府內,朱永興正與衆將交代着將來的大戰略。“雖是北伐計劃的一部分,但入山東後卻宜穩紮穩打,最好是在膠東這裡與清軍形成對峙,牽制住大量清兵。”

朱永興的手指在地圖上一劃,環海的膠東半島便都在這個範圍之內,他擡頭看了一眼魏君重,繼續說道:“君重所部作爲配合。也將參與山東戰事。但你部是爲擴充,大量招募山東士兵,最少要五萬,然後整編爲剿朔軍,以備征戰遼東。”

“殿下,剿朔軍全爲山東兵嗎?”魏君重開口問道。

“你的舊部也在其中,另外還可徵調各軍中的北方兵。”朱永興沉吟了一下,說道:“因何要招山東兵,主要是遼東的氣候,山東直隸人能更好地適應。這一點。高總兵他們應該清楚。”

“殿下見識高明。”高得捷拱手答道:“遼東氣候苦寒,南兵乍去,定不適應,亦無法發揮戰力。”

“是短時間內無法適應。”朱永興笑着強調了一句,“高總兵。金總兵,李永兵,你們初至南方時,對這溫溼的環境,想必也是頗感不適吧?後來呢,不也習以爲常了。”

“殿下說得是,末將當時熱得睡不着,吃不香,好長時間纔算適應過來。”金良臣恭謹地回答道。

“恐怕你們又要重新再適應北地氣候了。”朱永興淡淡一笑,正色說道:“征戰遼東,騎兵爲重。孤調汝等三人,便是看中你們的騎戰能力,要你們爲孤組建訓練出一支遼東鐵騎。”

“末將等領命。”高得捷等人這才明白被抽調而來的原因,但對如何組建訓練還心存迷惑。

“這裡——”朱永興伸手一指,“濟州島,孤已與朝鮮聯繫,藉此地養馬練兵。你們三人先乘船去重慶,在晉王那裡學習兩個月,掌握那裡的騎兵訓練和戰術,然後便去濟州島。江南戰事安定,孤算着能得戰馬三四千匹,再有朝鮮所採購,五六千騎應該是夠的。介時孤會從各軍中抽調善騎者,前往濟州島歸你們訓練組軍。”

“回殿下,不知能給末將等多少時間?”李永功謹慎地問道。

“最少半年吧!”朱永興想都不想地回答道:“可夠麼?”

“若是善騎者,應該夠。”高得捷的信心並不充足,火槍兵一月可成,這騎兵有半年時間,也不好說。

“訓練方法不同,作戰戰術不同,你們到了晉王那裡就會明白的。”朱永興也不多做解釋,笑道:“王輔臣等人現在便在那裡,你們這些遼東舊人不會寂寞了。”

“西北征戰,亦需騎兵。”高得捷的思維很敏銳,立刻想到了這一點。

“正是這樣。”朱永興讚賞地看了高得捷一眼,說道:“人盡其才,孤的安排可不是興之所至,而是有些道理的。”

“殿下英明。”金良臣忙讚頌了一句。

朱永興微微一笑,目光重新注視到地圖上,停頓了半晌,幽幽說道:“遼東爲英雄百戰之地,亦是能征慣戰之悍將建功立業之所,你們好生去做,爲大明,爲孤王徹底剿除韃虜。待到功成之日,朝廷不吝公侯之封,孤亦不吝萬金之賞。”

“爲國征戰,武人本份。報效殿下,亦當盡心竭力,豈敢奢望封賞。”魏君重拱手慨然示。

“有功者賞,這豈是奢望?”朱永興哈哈一笑,說道:“你們看孤王。是那小氣的人嗎?”

“末將不是此意……”魏君重自覺有些失言,忙着想掩飾。

朱永興拍了拍魏君重的手臂,笑着擺了擺手,示意衆人落座。待衆將坐好,朱永興纔開口說道:“建功立業。封侯拜相,人之所望也,不足爲怪。若是沒有進取之心,孤還真是有點鄙視。武人有本分,乃是爲國征戰,爲國守疆;然國亦要有回報。方不寒武人之心,不使後來者怯步。該得的,孤不吝嗇,不虧待功臣;不該得的,你們也莫要貪心。”

“殿下教訓得是。”魏君重拱手道:“殿下仁厚之名傳於宇內,賞罰分明亦是衆所周知。”

朱永興點了點頭。並不表示謙遜,而是笑着與衆人談起了遼東之事。什麼棒打狍子、瓢舀魚,黑土地肥得流油,等等。開發起來將富庶美麗的塞外江南,逐漸在衆人的心中成形。

軍議閒話已畢,朱永興親自送出廳堂,待衆將離去才轉身前往機要室。

征戰遼東將是明年的事情。但諸項準備工作已經緊鑼密鼓地展開。一道道加密諭令送往各地,光復區的有,尚被清廷控制的也有。

“十萬套棉衣棉褲,嗯,至少要這個數。”朱永興對機要官員潘永昌交代道:“一年的時間,定要準備齊全。”

“殿下,是否把這十萬套棉衣棉褲分薄給各省官員,由他們負責採辦。”潘永昌琢磨了一下,覺得有點困難,但也不是不能完成。

朱永興想了想。說道:“不能平均分配,有的省不產棉花,有的省剛剛光復,這人口資源不同啊!嗯,便由各省官員採辦五萬套。另外缺額由政府直接面向民間採購,這也算是讓利給百姓。”

潘永昌沒有反對,刷刷點點將朱永興的決定記錄下來。

“手套,單、棉都要,還有棉帽。”朱永興撫着額頭,想着在寒冷環境下作戰所需要的裝備和物資,“防寒的油脂,驅寒的烈酒、辣椒,治凍傷的藥物,也要準備。再有……”

潘永昌擡起頭,說道:“殿下不必爲此勞神,屬下找些遼東人,或者是去過遼東的,把所需物資羅列出來,再請殿下閱看定奪如何?”

“好,這樣也讓孤少費些腦筋。”朱永興笑着點了點頭,說道:“觀禮的請柬都發出去了?估計能來多少人?”

“這個——屬下不好揣測。”潘永昌苦笑着答道:“請的人有數,可自發的呢?”

朱永興聞言自失地一笑,也覺得自己問得有些多餘,這個自發,確實不好判斷。

“孤要提高官員俸祿,是三倍、五倍,或者十倍,你算一下,需要多少錢財?”朱永興摸着下巴問道:“若是在保證征戰遼東的物資準備的前提下,今年政府能有多少盈餘?”

見潘永昌有些迷惑,朱永興接着說道:“太祖開國以剝皮之刑治貪,仍是無用,其爲何也?官俸太低所致!一個知縣,年俸不過二十多兩,還總得聘幾個書辦,師爺吧?再加上異地爲官,花費甚大。等閒之家,只怕是負擔不起。是以若是一清如水者,比如海瑞,老母親過生日,竟然連一斤豬肉也買不起。待死時,連棺材也備辦不了。這樣不成個體統,也使官員貪污難禁。”

“回殿下,大明官俸雖低,但比之小民已經是相差很大了。”潘永昌思索着說道:“況且現在國戰未止,提高官俸不太適宜。”

“如果資金實在緊張,孤亦不會強行提高。”朱永興解釋道:“但這個事情卻要讓官員們知道。同時呢,也要讓他們知道孤王爲何如此?之前官俸低,官員們要收火耗貼補一下,原也無可厚非。只是盤剝吸血,卻是着實可惡。”

“殿下,現在已經沒有火耗了。”潘永昌委婉地提醒道:“現在由政府統一鑄幣,縱是其間有損耗,亦是政府承擔,便是斷了官員貪污的門路。”

“貪污只此一條門路嗎?”朱永興輕輕搖頭,說道:“火耗沒了,想貪污也會想到別的辦法。孤高薪養廉,是不給官員貪污的情由和藉口。將官俸提高到何種程度,才能使官員們能夠養家,能夠不至於因飢貧而生歹念。孤覺得欲要官員不貪,一則是要以國法鎮之。嚴刑竣法,絕不寬貸;二則也要讓官員及眷屬衣食無憂。雙管齊下,方收實效。”

光復大江以南,特別是南京周圍的江南地區,明軍的繳獲頗豐。官庫還在其次。從清朝官員家中抄出來的卻是大宗。這無疑給朱永興敲響了警鐘,開始深思這其中的問題,並想着手加以解決。

就目前來說,能在南明政府困難時投效,並出任官員的,大多數都是不甘心受韃虜統治的仁人志士。在國戰的大前提下。資金本就緊張,他們也能爲恢復漢家江山的理想而奮鬥,對於俸祿和享受還無暇顧及。

但南京光復,大江以南盡皆歸明,最起碼已經是偏安局面。緊繃的弦一旦鬆下來,且在江南富庶之地。便難免有腐敗滋生。朱永興覺得未雨綢繆不是多餘的,而是必要的。

依靠思想教育,讓官員們自覺自願,那是儒家修身,朱永興並不覺得作用有多大。那些貪官,哪一個不是讀的聖賢書,之乎者也的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

潘永昌見朱永興執意如此。沉思了一會兒,小心地建議道:“殿下,官俸便加一倍如何?光復神京,百姓亦有賞,便也給官員些鼓勵。等到北伐成功,天下安定時,殿下再酌情施恩,也不爲晚。”

一倍也不多。朱永興知道現在錢來得快,籌備北伐也花費極巨,便點頭同意。又說道:“雖是財政有些緊張,但可以讓官員們另有待遇。孤有一個主意,取名爲養廉銀。如果官員安分守己,不貪瀆失職,在其退休。也就是致仕後,俸祿照拿。”

退休一詞,始見於唐宋文籍。唐代散文家韓愈《復志賦序》:“退休於居,作《復志賦》。”依古代而言,即是辭官於朝,退閒於家,頤養晚年之意。需特別指出的是,中國古代的“退休”僅限於官吏,常見的稱謂有致仕、致事、致政等,是中國古代官僚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退休制度的另一個要件就是退休後的待遇,這關係到退休官員老有所養、老有所尊的大問題。歷朝歷代對此雖然都比較重視,但卻沒有形成一個成文的律令,更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

明朝初期規定,三品以上官員按現職退休,四品以下,任現職滿三年且無大過者,可升一級致仕。明中葉改爲業績突出者可升兩級致仕。退休金方面,明初曾規定致仕官食原俸,但很快就予以取消。後來又規定退休官員一般情況下不發放退休金,但不會讓你喝西北風的,若家貧不能自存者,“有司月給米二石,修(終)其身”。

簡單地說,如果不是品級很高,或者皇家特旨,普通官員離開官場或退休,馬上成爲“無任何特權、無退休工資、無醫療保險,還要騰退公房”,簡稱“三無一退”人員,至於那些基層公務員更不必說了。

“師爺”是比較常見的基層公務員,屬於吏的範疇,專指那些讀書卻科舉不中,轉而研讀並精通行政事務的讀書人。而被朝廷任命爲縣(市)長的,大多是科舉出身,儘管能寫一手好字,能背四書五經,但要處理一個不熟悉地方的複雜行政事務,一竅不通的大有人在。於是,地方官爲完成政務,就須招聘熟悉地方社情民意的師爺,輔助他們處理政務和事務。

還有衙役皁隸,與師爺一樣,既不佔國家編制,又沒有國家財政每月撥付的工資。他們的吃穿用度全靠聘用他們的官員給予,有錢的大方的多給一點,沒錢的吝嗇的少給一點,沒個準頭。

正因爲以後的生活沒有保障,官員和師爺、衙役們,在位時多會貪污受賄,大搞灰色收入,爲自己準備後路。

“殿下欲令官員無後顧之憂,斷其貪瀆之念,然亦需細加商議,定出章程。”潘永昌說道:“比如這官員的品級,還有在職的年限,都要有所規定,方能貫徹實施。”

“有品者十五年,無品者二十年……”朱永興心中本已有了初步設想,但說着說着千頭萬緒一齊撲來,讓他不禁皺眉苦思。

明清之際,表面上的地方長官是進士出身的儒生擔當,實則多是那些積年的小吏主持政事。那些呆書生讀了幾十年書,好不容易有個前程,做一任實缺官,卻是如同睜眼瞎子一般,於政務斷案一竅不通,只得通過聘請的師爺和那些熟手小吏來辦事。

官員不通政務,極易被這些人欺瞞左右,想清廉亦不可得。解決之道也有,便是由實材補授。文筆出衆的則任書力,通算術者,則爲覈算審計的官吏;法務和廉政官吏,則由通律令和算法的通才擔任。

只是以科舉取士,單以文采論才,已是歷史悠久的習慣。朱永興想專才專用,以專業授官職,勢必積起軒然大波,特別是江南這塊傳統觀念極濃的地方。北伐之前,穩定江南是根本,是以此時斷不可行。

“殿下——”潘永昌突然見朱永興陷入了失神狀態,眉頭緊皺,似乎有極大的難事排解不開,不由得低聲喚道:“不若由屬下召集人手細加商議,制定出章程交與殿下閱看定奪?”

朱永興有些頹然地嘆了口氣,事情太多了,總要一件一件地去辦。有些急,有些可緩,自己還是太操切了。

………

第83章 水西之變第150章 軍、政攻勢第14章 真儒,自虐?第42章 忠心迎駕無功回第56章 拒詔第74章 東逃,後路第65章 佈署第92章 僞造,詭道第21章 再見暹羅使者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78章 破路第254章 知進退,入貴州第87章 接戰(二)第17章 元江宣慰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26章 初涉殺場第34章 石屏擾襲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103章 用間——擴散效應第130章 無題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105章 阻擊,顧忌第260章 追擊第7章 歡歌暢飲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266章 重慶,武昌第191章 新氣象第64章 蒼水之憂,佛朗機炮第62章 亂汝心智,海上感慨第99章 軍歌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32章 賜名白族第92章 無題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143章 移外充內,以內實外第29章 再提議和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81章 襲擾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62章 亂汝心智,海上感慨第17章 元江宣慰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懲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101章 鐵腳板和轟天炮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第87章 接戰(二)第37章 緬局有變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26章 兵臨城下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35章 阻擊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91章 川滇呼應第76章 再棄險要?第29章 宗室儀仗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83章 棄城之議第43章 保寧第57章 遠方的厚望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70章 開路迂迴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188章 大調整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87章 接戰(二)第3章 絕死一擊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11章 衆採所長的文治第133章 立威第76章 再棄險要?第21章 柔情蜜意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24章 海外助力第21章 登陸山東第64章 計議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117章 斷臂?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58章 明智,千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