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先挫銳氣

血腥味和火藥味還在空氣中飄蕩,但清軍已經退了下去,在壕溝、胸牆的工事前留下了遍地的屍體。

敵我雙方矚目的大戰終於在龍巖東北的漳平拉開了帷幕。一方面是經過不斷加強的明軍,另一方面則是號稱騎射無敵的滿蒙八旗,以及一萬多耿部藩兵。

儘管明軍在數量上佔有二比一的優勢,但清軍卻並不畏敵,信心滿滿攻擊而來。曾幾何時,滿蒙八旗都是不可戰勝的象徵,創造了數不清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兩、三千鐵騎便足以改變戰場上的形勢,將人多勢衆的明軍擊敗。

現在,清軍依然有着這樣的自信。奉命抽調的耿藩部隊也屬精銳,還攜帶着近百門大小火炮,更讓清軍對勝利沒有懷疑。

靖南將軍都統穆裡瑪、定南將軍副都統圖海,皆是勳貴子弟,原在禁旅八旗中任職。今番出征,亦是躊躇滿志,渴望着建功立業,不負祖上榮光。在他們的腦子裡,還滿是八旗鐵騎縱橫無敵的光輝事蹟,由遼東一隅之地席捲天下,多麼令人熱血沸騰。

對這兩個滿洲將領來說,即便是晉王李定國陣斬親王尼堪,也不足以說明什麼。尼堪是輕敵中伏所致,而且他所帶的八旗勁旅人數也不是很多,並不如此次雄壯。

路上走得不快,從山東袞州到南京,再到浙江,都有地方支應糧草,但一路上需要不斷抽調駐防的八旗兵將,也在蒐集着大小火炮和彈藥,終於在福建匯成了一支強大的力量。五千滿蒙八旗,一萬耿藩藩兵,再加上炮兵、輜重等兵丁,也是浩浩蕩蕩的近兩萬人馬。

經過這一番抽兵南下。南京、杭州等地的駐防八旗數量大減,已經不具備出擊作戰的能力。如果不是鄭家和明軍水師聯合進攻的勢頭很猛,耿藩鎮守福州必須要留下足夠兵力,此次清軍南下進攻的兵力會更強大。

一戰定勝負,一戰扭轉形勢,從清廷到領軍的清將。都是抱着這樣的信念而來的。如果失敗,各地駐防的八旗兵力單薄,綠營兵又不堪戰,便再難以抵擋明軍的趁勝而進。

氣勢洶洶,卻也是傾力一搏。江南之地,駐防的八旗兵將本就不多,且又分散,主要還是起到監督和威懾的作用。在歷史上,每一個新興王朝在軍事上都有一個由盛轉衰的過程。清朝也不例外。而且,清廷統治者視爲爭奪天下和鞏固天下的嫡系軍隊的由盛轉衰過程來得特別迅速。

色厲內荏,或許很少有人注意到席捲天下的滿洲八旗所向無敵的場面在順治四年後便如曇花一現般地再也沒有出現過。攻掠江南、統一全國,只不過是清廷以漢制漢策略的成功,以及南明太不爭氣的原因。

對此的認識,朱永興恐怕是最清醒的一個,但他也知道,八旗兇悍、騎射無敵的印象是深植於人心的。必須通過一場酣暢的勝利予以打破。所以,他對此戰異常重視。戰場上的勝利固然重要,使明軍從此佔據心理上的優勢,則更重要。

晉王李定國衡陽一戰,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確實保破了八旗不可戰勝的神話。但時間已經過去了這麼久,南明之後的頹勢。以及參與那次戰役的兵將的損失,到目前來講,影響已經衰弱了很多。雖然出緬入滇之後,在朱永興的領導下,明軍取得了不少戰績。但對戰八旗兵將卻並不多,小勝利也含有水分,沒有轟動性的效果。

特別是明軍大規模換裝之後,這一場對戰也是檢驗,檢驗火槍、刺刀是否能在野戰中抵擋住八旗的騎射衝擊。當然,明軍的各種火炮在數量和威力上,也要超清軍很多。可以說,清軍是精銳盡出,明軍亦是主力迎戰,人員、物資、裝備等方面準備得也相當充分。

至於在戰術方面,馬寶等人在反覆商議研究過後,終於還是選擇了較爲穩妥的辦法。那就是先不急於進行大規模的野戰,而是先用防禦挫敵銳氣,消耗其有生力量,然後再在敵人受到一定損失後伺機用野戰取得最後勝利。

在野戰中對付衝擊力最強的騎兵,明軍還有着謹慎心理,但要說到陣地防禦,那可就是信心十足了。騰衝之戰,元江之戰,廣西之戰,明軍可以說是從陣地防禦中一步步走向勝利的。胸牆、壕溝,火槍、刺刀,火炮、手榴彈,從工事修築到武器配備,明軍可謂是經驗豐富,手段齊全。

事實上也達到了馬寶等人的目的,在兩天的戰鬥中,清軍輪番攻打,火炮轟擊,卻依然無法突破明軍的防禦陣地。依靠陣地防禦的優勢,明軍殺死殺傷清軍已達三千餘人,而自身損失卻不過七八百。

消耗其有生力量,挫折其洶洶氣焰,明軍的目的達到了。同時,也給了滿蒙八旗一個錯覺,那便是明軍懼怕野戰,才只好被動防守。這樣一個錯覺的產生,對明軍之後的野戰獲勝是十分有利的。

野戰不是蠻戰,最終目的是爲了獲勝,自然要講究戰術戰法。敵氣勢洶,則先挫之;敵兵力多,則消耗之。選擇有利的時間,有利的戰場,有利的條件,再進行野戰以擊敗之。這是朱永興所建議的戰略戰術,馬寶等人忠實地加以貫徹,具體的細節,則要考驗馬寶等人在前線的謀劃和指揮水平了。

面對明軍的堅強防守,清軍將領覺得試探已畢,終於要變換戰術,以打破僵局了。

“分兵迂迴,騎兵繞道奔襲,敵軍的防守不攻自破,且會軍心大亂,擊之即潰。”靖南將軍穆裡瑪對兩天來的攻擊失利並沒有氣極敗壞,反正死傷的都是耿藩兵將,說白了,都是漢軍,滿蒙八旗可是毫髮無損,此時他目光咄咄,自信地提出了自己的方略。

“敵軍的防禦確實很嚴密,火力也很強,顯是主力在此。”平南將軍圖海與穆裡瑪早有默契,應聲說道:“避實擊虛,都統大人之策正合兵法。”

……(未完待續……)

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138章 大海戰第82章 燧發槍第68章 正戰穩進第34章 石屏擾襲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68章 正戰穩進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棄城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266章 重慶,武昌第42章 忠心迎駕無功回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22章 響應配合第83章 棄城之議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75章 恬然自樂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96章 各有安排第230章 暗戰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81章 臨時機變,長途行軍第9章 世子殿下?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15章 定情第39章 兵臨大理第5章 寨子第254章 知進退,入貴州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230章 暗戰第4章 攻城第203章 總攻(三)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第145章 大包圍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28章 封官兒第21章 再見暹羅使者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80章 京師大亂第23章 暹羅國情第78章 勝利之因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28章 雙層爆破第25章 山東攻略第37章 緬局有變第31章 故國風情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73章 小朝會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6章 詭異的族長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137章 李晉王第32章 魚龍白服第90章 俘虜處置第70章 正面決戰第93章 棄城集軍第25章 三鬼之謀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77章 突破,崩潰第5章 琉球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273章 潰敗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85章 無題第103章 用間——擴散效應第66章 非戰之困難第92章 僞造,詭道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86章 輕視,放鬆第32章 慧眼識珠善攏絡第6章 無題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80章 特殊人才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112章 分派,緬使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28章 封官兒第56章 拒詔第59章 名將展威,以勢制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