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清陣營的組成來看,大西軍、大順軍、正統明軍、鄭軍等,雖然自相攻殺的事例不多,但精誠團結、密切配合的時候也很少。而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還是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
而永曆朝廷的吏治腐敗和內部傾軋,更導致了抗清陣營的分崩離析。比如以原大順軍改編的忠貞營將領一直以抗清復明爲己任,永曆朝廷卻視之爲異己力量,一味加以防範排擠,逼迫忠貞營進行艱難的軍事轉移,由廣西北上夔東;而即便是永曆不得不依附大西軍後,朝廷中的很多官員依然視其爲“賊”,作梗下絆之事亦不少見。
至於鄭家,則是勳鎮割據的典型,私心自用,全無顧忌。既可與清廷和談,又可狡詞延宕,不出兵響應南明軍隊行動。
但目前的局面在朱永興的領導下已經有了極大的改變。大西軍正成爲歷史,儘管現在西南明軍的核心還是原來的大西軍,但無論從名義,還是實質上,原大西軍將士都差不多自認是南明正統的嫡系軍隊。而隨着新鮮血液的大量注入,講武堂軍官的不斷充實,這種傾向已經不可逆轉。
而夔東十三家也在名義上接受了朱永興的封號和領導,在川東的不斷行動有力地策應了南明軍隊攻掠四川的戰略。還有浙東沿海武裝,朱永興通過接納魯王朱以海,已經使其完全融入到南明系統之中。
事實上,朱永興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實現了永曆朝廷所不可能達到的目的。那便是使原屬各方的武裝在抗清鬥爭中實現了相對有效的聯盟。就算是鄭軍,現在不也和明軍協同作戰。正攻掠閩省嗎!
當然,在這個建立和維持聯盟的過程中,朱永興使用了平衡、籠絡、封官許願等手段,但並未引起原大西軍將領的反感。因爲朱永興並沒有厚此薄彼,而原大西軍的將士們則是最先獲益,並且是獲益最大的。
而聯盟的存在,並沒有使馬寶和吳三省對於鄭傢俬心自用的歷史放鬆警惕。駐兵於龍巖一帶,也是擔心鄭軍突然有變。無法有效保護明軍的側翼。所以,保持與鄭軍推進的平行,也是穩妥、防範之道。同時,因爲鄭軍多是佔據閩省沿海地區,也使東征以來南明軍隊海陸配合的戰術無法實施,無形中加重了後勤的負擔。
聯盟是聯盟,但卻有變數。也肯定不如自家部隊配合那麼默契,那麼放心。這就是馬寶和吳三省感到不滿,希望南明海軍能早日超過鄭家的原因。
可以這麼說,南明朝廷自身的腐敗,內部紛爭離析,名義上從屬朝廷的各種抗清力量之間。以至於某一個抗清團體的內部,總是矛盾重重,相當大一部分可以用於抗清的力量在內部衝突中被消耗了。
要改變這種局面,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利用漢族紳民長期存在的正統思想,以朱明皇帝作爲號召和團結各種抗清勢力的旗幟;一是要有一支擁有相當實力又忠於抗清事業的力量作爲核心。具體來說。永曆皇帝就是當時唯一適合的旗幟,而在逆境中逐漸成長壯大的原大西軍經過武器裝備的改善。待遇優厚的激勵,以及擁有了不斷勝利而高漲起來的士氣之後,正是支撐、團結各種抗清勢力的核心。
不可否認,朱永興還是屬於一個抗清團體,但這個團體的內部矛盾在賞罰分明和一視同仁之下已經消彌大半,正在爲着一個目標——勝利而協力同心。海軍、陸軍,以及陸軍的各支部隊,原來兵爲將有的弊端正在迅速消除。
海軍要超過鄭家,顯然還需要些時間。可強援——魏君重所率的兩個團卻很快便要到達,爲勝利添加沉重的籌碼。
“以一師精銳,應該足以抵擋並擊敗數千滿蒙八旗。”對於強援的到達,馬寶顯示了樂觀的看法,但卻還不失謹慎,“然滿蒙八旗必然不會獨軍前來,所挾漢軍亦不可低估。當然,主要是不想使滿蒙八旗有摸清我軍打法的機會。”
吳三省明白馬寶的意思,作爲炮灰或試探的漢軍必然會先行動。如果火力全開,沒有什麼保留的話,滿蒙八旗估計會變化一些戰術打法,給明軍增添些麻煩。而且精銳專對八旗,這在戰陣廝殺中並不是很容易做到。有精銳,便會有薄弱,你想讓滿蒙八旗撞上鐵板,可敵人卻會選擇薄弱進行突破。
說實話,無論是從數量,還是從裝備考慮,馬寶和吳三省對戰勝敵人還是有信心的。只是此戰關係重大,才使得他們保持着十二分的謹慎小心,務求考慮得周到全面,不留下任何的疏漏。
“我們好象有些多慮了。”吳三省意識到這種想法可能在戰場上的危害,便開口說道:“被動地迎敵,以求穩妥地取得勝利,這似乎喪失了主動性。我們是不是根據地形、天色,對比敵我的兵力、兵種,再對敵人的陣型、可能的進攻路線、攻擊的地點和每次能投入地兵力進行預判對方,然後進行鍼鋒相對的靈活部署?”
馬寶也不是蠢才,沉思了一下,也覺得過於患得患失,過於謹慎小心了,興許也是受到了岷殿下的影響。正因爲朱永興只是擅長戰略的大方向,對具體的戰陣廝殺沒有與古代的名將比肩的指揮水平,對能席捲天下的滿蒙八旗有着本能的戒懼,自信心便顯得很不足。
“沒錯,吳兄一語驚醒夢中人。”馬寶有些醒悟過來,一拍大腿說道:“兩軍交戰,歸根到底拼的還是雙方的軍力。我軍有精銳不假,可其他部隊卻也不是紙糊的,豈能一遇強敵,便全指望精銳迎戰?且戰術多種多樣,當依形勢而變,又豈能坐等敵人前來送死?”
“王爺一語中的。”吳三省順勢恭維道:“兵家所謂尚智、尚謀,不過是靠智謀去削弱對手的力罷了。智將善謀敵,大智者,敵有十力而先去其九,後以十全之我擊一力之敵,故智將百戰不殆;勇將善謀己,大勇者,之一力可當敵十力,之十力可當敵百力,故勇將所向無敵。智、勇兩方面,我軍都不乏其人,王爺身經百戰,軍隊又裝備精糧,何必妄自菲薄、縮手縮腳?”
“論到用兵用謀,吾實是中人,不敢與名將比肩。”馬寶自嘲地一笑,說道:“殿下曾言以實力獲勝,謀智不可廢,但可居下。呵呵,吾便是由此而得殿下信重,也算是幸運之極。吾爵已至極,今番若能克八旗,也算是不負殿下恩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