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

事實上,東征的關鍵確是在海上。有了制海權,戰爭的主動權便掌握在明軍手中。但也在如鄧耀等將領所想,海軍是爲陸軍服務的,是配合作戰。如果海軍敗了,陸上戰爭可能會艱難,可能會戰果有限;而要是陸軍敗了,那便是毫無所得,甚至會被清軍逼近滇省。

目前的形勢下,雖然吳三桂、孫延齡等都心存觀望,可若明軍露出敗象,他們的態度就不好說了。

而東征戰役打到現在,明軍的行動策略似乎已經很明朗,採取的攻擊路線與永曆八年李定國二攻廣東時相差無幾。南寧、靈山、廉州府、高州,如果進展順利,勢必又將重演一場新會攻防戰。隨着明軍水師的大勝,這種可能性正變得越來越大。

公元1661年(順治十八年,永曆十五年)九月二十三,東征明軍攻破廉州府(今廣西合浦);九月二十五,大軍攻入雷州府,先後佔領遂溪、廉江。而此時,尚可喜所派的一部援軍由總兵由雲龍、參將吳進忠率領,進入高州,阻擋明軍向東的繼續進攻。

十月初一,汝陽王馬寶親至前線,命令先穩固對清軍對峙的陣線,然後分兵一部向南攻取雷州,以解除後方威脅。

這是很穩健的指揮,但看似也給了尚可喜繼續調兵遣將的時間,其實,馬寶不急攻高州,一來是雷州未靖,二來則是等待水師配合行動的展開。初期的攻勢很順,這是由於尚可喜不肯蹈孔有德分兵鎮守導致滅亡的覆轍,將藩兵主力集中於廣州,其他各府、州則由戰鬥力不強的綠營兵駐守所致。

所以,越接近廣州,敵軍的戰鬥力越強,越要謹慎。而且從歷史上的戰例來看,尚可喜所部應該是防守強於進攻,在肇慶、新會兩次戰役中。都是防守反擊型的打法,也確實是挫敗了晉王李定國的進攻。

當然,失敗有很多因素,包括李定國突然生病、心慈手軟,鄭成功私心自用等等。但仔細分析之後,依然能看出尚可喜的一些特點。如果說三藩中最早有了保留實力念頭的,便當屬尚可喜無疑。

肇慶之役時。尚可喜便一個勁兒地向清廷請求援軍;到了新會之役,尚可喜更是耽驚受怕,向清廷訴苦,說部下兵卒僅二千五百名,加上綠營兵也不過二萬之衆。“各處征戰不無損傷,難以招募。頂補率皆南人,皆遊蕩之輩,俱非經戰之輩。連年西賊(指李定國軍)鴟張,兼土寇四處竊發,兵力多不可恃”。並請求清廷抽調滿蒙兵員來廣東助戰。

即便新會危在旦夕之際,尚可喜依然不敢統兵從廣州來援,而是頓兵於三水。等待清廷所遣滿蒙軍隊到達後,方敢前往新會解圍。從這些分析中便不難得出尚可喜所部的實力確實大不如以往,最主要的便是連番征戰之後,“經戰之輩”已是不多的判斷。

“死守,守死。”汝陽王馬寶反覆唸叨着,眼中慢慢射出了精光。

經歷過滇省反擊戰的將領都知道當時獲勝的關鍵,那便是使用了非常有效且快速的破城戰術。正因爲如此,才大出了吳三桂的意料。在時間上使清軍增援不及,在戰鬥中使守城之敵如甕中之鱉。

現在的情形有些類似,尚可喜依然是前兩次的做法,也就是在開始並不把主力全部壓上。或者是想憑堅城先挫敵銳氣,或者是在等援軍,反正,他還是表現出了怯於野戰的特點。

但尚可喜不知道。肇慶和新會兩次戰役時,明軍都有東西夾攻的可能,只是鄭軍拖延不至,纔沒有成功。現在呢。雖然沒有鄭軍,但海戰大勝,以及蘇利即將的舉義,東西夾擊的可能是存在的,只是需要時間才能看出來。

“尚逆想拖延時間,以疲憊我軍,卻是愚不可及,自取滅亡。”吳三省冷笑着說道:“待到蘇利起事,水師展開行動,清軍左右支拙,更不敢隨意調動,正好讓我軍個個擊破,使其所恃堅城變成墳墓。”

“殿下應該便是此意。”馬寶點了點頭,說道:“在滇省時便是動若雷霆,取永昌,克下關,收復大理,吳逆措手不及,由此陷入被動。”

事實上,雖然水師獲得大勝,但真正的牽制作用還沒有得到發揮。尚可喜以爲拖延時間對自己有利,卻不知道事情恰恰相反。而且,明軍的後續手段還不只於此,由滇省又增援了一萬多軍隊,而東征以來招募的新兵則被調回補缺。一來一去,東征的兵力總數未變,但老兵換新兵,戰鬥力卻得到了提升。

朱永興看得很清楚,只要東征獲勝,吳三桂便不大敢有異動,滇省便不會有什麼危險。

“只是水師陸戰隊的力量似乎有些單薄,若是蘇利舉義之後只固守原地,恐怕牽制不夠。”吳三省對五千陸戰隊能否攻城掠地,實現對陸軍的配合,感到有些擔憂。

馬寶淡淡一笑,說道:“陸戰隊不夠,我軍亦可調兵,乘船由海路抄襲敵後。如今所慮者應是敵之援軍,最有可能的便是福建耿逆。”

“可惜鄭家——”吳三省苦笑了一下,輕輕搖了搖頭。

鄭軍如果有所行動,牽制福建的耿精忠,那尚可喜就極有可能孤立無援,遭到明軍的沉重打擊。現在呢,則有了些變數。

儘管朱永興的總參謀部並未把光復廣州作爲此次東征的死任務,但東征的將領卻把此當作目標。特別是馬寶等高級將領,有這樣一個可能超越晉王李定國的機會,自然是不想放過。

“雷州一下,我軍便進攻高州。”馬寶的目光從地圖上高州的位置向前移動,在新會停留了片刻,最後注視在廣州。雖然目前拖延時間對明軍有利,但過猶不及,在敵人援軍到來之前,一定要行動迅速,攻擊兇猛,使尚可喜象吳三桂一樣出乎意料,措手不及

第85章 無題第63章 求助他國第57章 接駕第199章 接戰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112章 兵潰第84章 失敗之源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189章 東征前線第160章 大結局第57章 接駕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112章 兵潰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29章 再提議和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74章 貪心不足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110章 宗室臨陣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80章 京師大亂第83章 水西之變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66章 棄險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19章 景東會師第26章 提點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165章 大勝之後第10章 大勝第62章 論勢振人心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232章 連勝,人頭取悅第59章 無題第122章 水利部第43章 保寧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97章 唯一生路第64章 蒼水之憂,佛朗機炮第21章 登陸山東第128章 拉英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163章 廣州戰役(九)第70章 正面決戰第47章 大戰(一)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38章 突破方向第33章 無題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35章 阻擊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51章 戰後佈局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20章 緊鑼密鼓第90章 光復京師第63章 攻掠遼東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61章 縝密分析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148章 未來戰略,死戰大勝第87章 水西局勢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72章 退第216章 水師大展開第138章 廣國公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58章 少年夢,新錢,質變第152章 爲皇除“奸”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35章 漢服傣家女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63章 攻掠遼東第71章 流寇戰術第3章 召見羣將第81章 臨時機變,長途行軍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18章 緊急商議第270章 操切之心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190章 謹小慎微第31章 段氏遺族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27章 攻勢與牽制第23章 伏擊之地第33章 易裝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