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柔情蜜意

天空出奇地晴朗,太陽熾烈難當。夢珠拉着朱永興的手,走到河邊的小樹林裡。在這裡可以看見不遠處草叢中繁星似的野花炫耀着各自的色彩,而芳香的氣味在酷熱中溶解揮發。遠處傳來不清楚的人聲,越發讓這裡顯得靜謐。

兩人坐在一塊石頭上,可以靠着後面的樹,而保持的距離可以讓兩人輕易地拉着手卻又不那麼親密。偶爾有風吹過來,樹葉子就嘩啦啦地響一陣子,讓人身上油然輕快起來。

“自十一歲後,阿珠和很多族中姐妹便不得參加跳花場了。”夢珠略顯遺憾地苦笑了一下,歪着頭說道:“都被關在竹樓裡,阿爹還派人看着,只能聽着遠處的樂聲和喧囂,着實悶得緊。”

“阿珠能歌善舞,卻不得展示,確實很可惜。”朱永興隨口安慰了一句,腦子裡卻在想着入滇以後的事情。搜索着記憶中的資料,他力求在歷史的縫隙中插手,從而得到對自己最有利的結果。

夢珠眨了眨眼睛,有些調皮地跳了起來,在朱永興面前歌舞起來。

“坐久愛把歌來唱,寫字愛把墨來研。把墨水研寫細字,把歌來唱放寬懷。聽妹唱歌郎也唱,聽得風吹木也彈。口快接得歌來唱,聽風莫得隨風涼……”伴着婉轉柔糯的歌聲,夢珠向朱永興展示着自己迷人的舞姿。

舞姿非常好看,朱永興暫時放下心事,不斷頜首讚賞。夢珠向上的手掌心托起,垂下的另一隻手要反扣過去,還帶有把一條小腿甩起的動作。她的小腿發肓得十分迷人,身材也婀娜多姿,手腕和腳腕上的銀製環鐲,在她舞動的時候,便發出清脆的響聲,更顯得美妙異常。

“好男得了好女配千年長壽萬年久;配成鴛鴦山海固結成鸞鳳地天長。”夢珠的舞蹈結束了,拉着朱永興的手,望着朱永興笑殷殷地唱道:“聽妹唱歌郎也唱,前世所修着通行。郎不開口妹心慌,只怕莫命配得郎。”

這丫頭,明知我不在行,卻故意用對歌來調逗試探我。朱永興有些尷尬地笑了笑,有心說幾句海誓山盟,卻又覺得煞風景,太俗。

夢珠的眼神清澈柔媚,彷彿是晨曦裡的海水,讓朱永興不由得被深深地吸引。在流水聲中,在樹蔭下,在微風裡,眼神已經代替了語言,在進行着心靈的接觸。

朱永興有些惶亂起來,他不是坐懷不亂的聖人,難以抵抗那眼神中的魔力,只覺得全身每個細胞都在幸福莫名的波浪的衝激下簌簌發抖。他張開了手臂,說不上是夢珠撲過來,還是他將夢珠摟入懷裡,兩人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懷裡的溫軀玉體讓整個世界變得光華燦爛,當然,那應該是朱永興的心靈世界,一種神秘的感情正浸入了他的血脈。相擁相偎,喁喁細語,夢珠的美麗和溫柔似乎淨化了朱永興的思想和感情,增添了他的勇氣和力量,讓他覺得奮鬥更有意義。

拼要拼個壯烈激昂,殺要殺個痛快淋漓,愛也讓它來得激情四射、無怨無悔吧!人生本身就是一種賭博,愛情更是如此。誰都無法預測將來,誰都不知自己此時的選擇在若干年後到底是對是錯。

但在愛情來臨的時候,最應該做的就是讓自己無悔,不要放過每一次機會,不要因爲愛情可能會灼傷我們而沒有追求的勇氣,至少她會讓我們在年老時有美好的回憶,至少她會讓我們告訴自己我曾經愛過。

朱永興把夢珠擁入懷中,就下定了決心要做這個純潔、美麗的女孩的守護神,要讓她一輩子幸福,要讓他和她的後代都快樂幸福。而只有打出一片自由安樂的天地,他,她,還有千千萬萬的人,才能夠得償所願。

朱永興不是生來便有改天換地的志向,環境所迫,自身安危,再與個人的幸福聯繫到一起,這種誓要扭轉乾坤的勇氣纔會與日俱增,直到變成他要爲之英勇奮鬥、終生不渝的最終目標。

“親愛的去花間裡

玫瑰花開,嬌豔獨嫵媚

親愛的,你張張嘴

沉醉花香,感覺伴雨飛

轉眼間,雨花飄散

俗世輾轉飛舞未覺累

無對錯,也休顧慮

愛的春天沾滿淚水

我倆醉花蔭翩翩展翅飛

留住這春光人間裡

煩愁已別去

一生幾多淚

都交給開心歡笑來面對

我倆醉花蔭不覺紅葉墜

莫負這春光多少歲

凡塵歲月裡

拋開世間事

來伴你一起飄去亦無悔。”

在刻意壓低的渾厚的男人歌聲中,夢珠沉醉地依偎在朱永興懷裡,兩隻大眼睛眩射出熱切的光輝。她的表情,她的神態,她的偷笑,她的嬌羞,無一不在說明一個深陷愛河的少女的特徵。

………

溫存和輕鬆是短暫的,在前途未卜、道路漫長的大形勢下,或許是緩解朱永興心頭重重壓力的一種調劑,但絕不會成爲他全部的追求。

而關係的進一步親密,使夢珠不僅成爲了朱永興與猛山克族溝通聯繫的可靠橋樑,也逐漸成爲朱永興不可或缺的機要秘書。寫毛筆字,對於朱永興來說是目前難以克服的困難,夢珠則是解決這個困難的鑰匙,也是朱永興目前唯一能夠信任的執筆者。

宗室的身份異常重要,雖然朱永興有做賊心虛的擔心,但卻有着清醒的認識,只能硬着頭皮僞裝下去。時不我待,從最底層奮鬥而起固然令人欽佩,可大廈將傾的形勢卻沒有留給朱永興充裕的時間。

到現在,朱永興應該慶幸沒有朝廷的官員隨行,否則他不知道會不會有人揭穿他,也不知道能不能狠下心來,用殺人滅口來實施自己目前的計劃。

至於那個太監趙國維,作爲一個見證,是必須存在的。朱永興刻意地讓族長思威把他安排在別處,儘量先不與他直接接觸。給趙國維的信息也是朱永興希望他相信,並要他在日後予以傳達的。

老天保佑!就讓一切從刀光血劍中開始吧!當幾天後,朱永興在一隊猛山克族精壯的護送下出了寨子,沿着山路越走越遠時,他不由得回首眺望,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第55章 滇緬戰事第230章 暗戰第55章 地、鹽武器,民爵授封第228章 善用人,攻向變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24章 烽起石屏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20章 急躁,伏擊第62章 論勢振人心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128章 盛儀,震懾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27章 攻城第3章 絕死一擊第64章 計議第1章 北愁南喜第117章 斷臂?第66章 移蹕蒙自,積極防禦第99章 太子中毒,水西殲敵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76章 海外蠶食,文武相制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10章 宗室臨陣第96章 各有安排第51章 渡河,渡河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155章 無題第51章 死地則戰第209章 欺瞞之罪,形勢之變第124章 隨想第60章 歸藩之議第86章 接戰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80章 京師大亂第65章 佈署第2章 無題第51章 戰後佈局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19章 景東會師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63章 攻掠遼東第91章 外交,內政第160章 大結局第80章 特殊人才第183章 寂寞,鄭軍攻勢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78章 勝利之因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28章 離心之象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15章 被誤導了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209章 欺瞞之罪,形勢之變第266章 重慶,武昌第112章 兵潰第12章 不平等條約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209章 欺瞞之罪,形勢之變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133章 立威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74章 東逃,後路第37章 緬局有變第199章 接戰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47章 大戰(一)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79章 雪中送炭第165章 大勝之後第91章 軍隊建設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27章 攻城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