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講武會一

“岷殿下既賞識,又豈有推拒之理。”李定國已經知道了劉震的決定,也就順水推舟,溫言撫慰,“岷殿下開拓進取,英武不凡,追隨於他,確是建功立業之上選。爲父率軍逶迤於邊外蠻荒,也實是暮氣深沉,未有當年之勇。”

劉震猶豫了一下,說道:“義父乃是憂心主上,卻不是暮氣深沉。岷殿下常言:義父是蓋世英豪,與延平郡王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人物,是華夏的民族英雄。數百年後,義父與延平郡王的英名也會千古傳唱,受到萬衆敬仰。”

“岷殿下真是如此說的。”李嗣業站在一旁,一直沒有作聲,此時卻忍不住先於李定國發話。

劉震點了點頭,望着李定國說道:“殿下確是對義父讚譽極盛,說只有義父指揮的軍隊,能組織大規模運動戰和殲滅戰,敢和八旗勁旅死磕。義父兩蹶名王的戰例,在講武會上便被仔細研究討論過。”

提到自己最得意的戰績,又聽到這麼高的讚譽,李定國微微一笑,不由心中喜悅,只是——“講武會?這又是岷殿下弄出來的,是個什麼,什麼所在?”

劉震如實解釋了一番,轉頭向外看了看天色,說道:“今晚便有講武會,義父和義兄,不若去看看?”

“岷殿下是宗室貴戚,嬌生——那個足不出戶,所講也不過是書中內容,聽之無益。”李嗣業很隨意地搖頭,但立刻招到了李定國的斥責。

“書中自有乾坤,豈是你能妄自揣測的。”李定國對義子劉震能溫方相向,對親生兒子卻是疾顏厲色,“爲父不讀《孫子兵法》,豈能有所成就。你見書即惡,終是難成大器。”

李嗣業被罵得面紅耳赤,低頭不語。劉震想張口勸說,卻被李定國揮手止住。

沉吟了一下,李定國似乎有了決定,擡頭說道:“既有岷殿下講說,去聽聽也無妨。天眷神授嘛,必有驚人之語。”

劉震只是隨口一說,卻沒想到李定國竟然真的要去,心中暗暗叫苦,囁嚅着說道:“義父身份貴重,威名遠播。衆將必不敢失了禮數,心中惴惴,恐就不敢暢所欲言——”

李定國看着劉震爲難的表情,不禁嘿然一笑,說道:“這有何難,爲父便服掩面,再去得稍晚些,只在後面靜聽,不插嘴便是。”

………….

今天不打算講戰例了,最主要的是還是扭轉當前明軍將領的作戰策略,從根本上改變戰術打法。還有,再講講攻略安南的好處,講得透一些,執行政策就會更主動,更堅決。

朱永興隨手翻看着自己擬定的提綱,加深下印象,等到楊國驤告知時間已到,這才放下紙張,走上前去。

等到李定國穿着普通軍官的衣服,用袖子半掩着臉,在劉震的遮擋下進入會場的時候,朱永興已經講了一會兒,也沒有注意到悄悄躲在後面的這兩個人。

“……兩種觀點都不對,都不現實。一種是必亡論,一種是速勝論。前者產生妥協傾向,後者產生輕敵傾向……歷史的教訓已經告訴我們,內訌和分裂是自取滅亡之道,把對外的目光轉到對內,更是愚不可及,是親者痛仇者快的蠢事。而門戶之見,恰恰是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要想戰勝並消滅韃虜,最重要的條件便是團結,團結所有反抗清軍的、有紀律的、不害民擾民的武裝。不管他們之前是什麼來歷的隊伍,只要具備以上的特徵,我們都要誠心接納,一視同仁,使聚集在中興大明旗幟下的力量越來越大,越來越強。攘外必先安內,那是狗屁論調,那是用大義名份作掩護的賣國行徑。嚴重點說,做了清廷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幫了清廷的忙,難道不可稱之爲漢奸……”

李定國皺起了眉頭,岷殿下也爆粗口呢,還有,這門戶之見難道不是批判的是自己?嗯,岷殿下並沒有看到自己,想是有感而發,而不是特別針對。

“事易時移,敵強我弱,這戰爭的打法也應有所轉變。深溝高壘、層層設防、專靠防禦工事的陣地戰,實質上是與優勢清軍的消耗戰,最終的結果極可能是我軍越打越少,越打越弱。當然,事無絕對,這並不是要放棄一切重要的軍事地點,對於某些地點,只要有利,就應配置陣地戰。但是轉換全局的戰略方針,必然還是運動戰……”朱永興的聲音在廳堂中迴盪,書記官在刷刷作着記錄,以後這將編入教材,由別人再度講解。

運動戰啊,我擅長,只是不知道跟岷殿下所說的是不是一樣。李定國摸着下巴上的鬍鬚,聽出了些許興致。

“……我們的主力要習慣於在變動不定的戰線上作戰,迅速地前進和迅速地後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擾敵、誘敵、疲敵相結合,目的是能在一個相對狹小的地域內集中兵力,形成局部的優勢,然後進行殲滅戰。”

朱永興拿起白灰塊,在黑板上畫了簡略的滇省地圖,指點着說道:“永昌、大理、姚安、楚雄、昆明……清軍兵力雖多,但除了分佈於這些城市要點的守軍外,其機動兵力其實不過四五萬人,如果大舉出動,所耗錢糧,所需輔兵,都是個相當大的數字,更非短時間內能夠準備完全。換而言之,清軍佔據了大半個滇省,也分薄了兵力,各處守軍或者守有餘,但攻絕對不足。這對我軍是有利的條件,如果準備充分,行動隱秘,攻擊猛烈而迅速,聚力攻其一點,是完全有希望成功的。”

話是如此,但面對堅城,如何能做到迅速?李定國微微搖了搖頭,覺得朱永興有些異想天開,紙上談兵。

“攻取堅城的辦法我已經有了,但現在還不是攻城拔寨的時候,所以暫時保密。”朱永興拿起根小竹棍,笑着敲打着黑板上的地圖,“等時機一到,就要把這條清軍構築的長蛇截成數段,讓堅城變成清軍的牢籠和墳墓。”

聽衆們發出一陣笑聲,起了一陣騷動。

第102章 轟擊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70章 開路迂迴第73章 小朝會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82章 燧發槍第5章 破城第228章 善用人,攻向變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82章 勝利的標誌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80章 京師大亂第32章 魚龍白服第66章 棄險第107章 只是一小步第14章 感情是睡出來的第28章 雙層爆破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3章 召見羣將第30章 輕取永昌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第214章 家和萬事興第101章 夜談第200章 佔優第47章 齊集元江第97章 唯一生路第59章 名將展威,以勢制敵第81章 襲擾第87章 水西局勢第26章 初涉殺場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90章 光復京師第20章 緊鑼密鼓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152章 破城攻擊,向前向前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111章 結果第58章 新晉郡王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67章 梆子腔第74章 貪心不足第111章 轟擊,破陣第191章 新氣象第251章 晉封鄭王,三桂投誠第64章 變革的威力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37章 緬局有變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137章 李晉王第135章 漢服傣家女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41章 自我否決第27章 詐取緬關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191章 新氣象第26章 初涉殺場第20章 緊鑼密鼓第81章 襲擾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52章 血戰廝殺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27章 詐取緬關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85章 急行第138章 反撲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41章 左氏說項,繞襲遇伏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70章 正面決戰第126章 無題第156章 金秋之時第41章 自我否決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165章 大勝之後第34章 盞達土司的難題第4章 攻城第7章 歡歌暢飲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28章 封官兒第10章 調整戰略,老友重逢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1章 陌生之地第44章 率軍南下,元江臨戰第9章 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