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股神

人人都是股神

二十世紀九十年的上海,其實是股市引領着整個城市的脈動——從電視、廣播、報紙、書刊關注的新聞,到街頭巷尾、弄堂菜場的或高談闊論或竊竊私語的話題;從bb機、大哥大傳遞的主要消息,到主宰幾乎全體市民的喜怒哀樂、消費檔次的首要因素,可能都與那根大盤走勢的曲線相關。

其實後來大家都知道了,那些個把自己打扮成股神的專家意見完全可以不聽,人人都在打聽和傳播的所謂內幕消息也可以不管,因爲幾乎整個九十年代,其實就是分成了三個階段的暴漲暴跌——只要牛市前多買幾個,熊市全部清空,總是賺的全文字小說。

雷迪慶突然想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上海灘大概並非人人都知道這過山車似的黃金十年就相當於是印鈔機吧?他相信大多數人其實都在夢想着抄底、逃頂,而實際上基本都是“套牢”這一個宿命。不如自己這個來自未來的人也炒炒股?

當然,炒股就需要資金。雷迪慶知道現在又變成了學生的自己,唯一能拿到啓動資金的渠道只有一個——他在武漢電力局工作的父母。

雷迪慶的爸爸是隨雷迪慶的太爺爺在二戰前夕從北平舉家搬遷到武漢的。去武漢前,雷迪慶的太爺爺在北平有好幾個工廠,分別做着紡織、印刷和一些日用品的生意。被迫關掉工廠,搬遷到內地後,雷迪慶的太爺爺用在北平帶來的錢買了幾百畝地,造了幾所房子,分給了幾個兒子,他自己就正式退隱田園了。

同衆多那個時代發生的故事一樣,這個大家庭因爲雷迪慶的太爺爺的關係,原本受人尊敬、方圓幾百裡都要趕着把女兒嫁進去的大戶人家,**之間變成了可以在公共場合任人侮辱的對象;而有些幾代人好吃懶做,偷雞摸狗混口飯吃的破落戶,竟然一下就趾高氣揚起來,可以對那些以前給過他施捨的人頤指氣使了。

家族裡,雷迪慶的爸爸那代人中,只有他讀完私塾後,後來又讀了公立的中學。畢業後從鎮上到縣裡,然後到武漢市進了電力局,一直工作到退休。他的兄弟姐妹和叔伯兄弟們大多留在了鄉下或者縣裡,後來雖然陸續也開辦了一些小企業,卻始終不能有當年雷迪慶太爺爺時候的輝煌了。

當雷迪慶打電話回家去的時候,其實不知如何向他爸爸解釋這一件事情。雷迪慶知道他爸爸聽過一些太爺爺在三十年代的上海初嘗股市時遭遇的人間悲喜劇。所以,雷迪慶覺得他一定不可以對爸爸說要想炒股票,那樣的話他爸爸一定會給他上一堂歷史課,告訴他股市有風險;而他又不能說,他其實親眼看到了中國股市一路飄紅的九十年代,那樣,他爸爸可能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即到上海把這個精神有問題的兒子帶回去……

雷迪慶想了很久,有了一個主意全文字小說。

電話打到他武漢的家中的時候,雷迪慶對他爸爸說“我們學校現在有個活動,讓我們參加股市實踐。有學校和校友基金會資助,請專家特別指導,算是對我們這些學弟學妹們的投資。”

“有這種好事?你們學校不錯嘛!”雷爸爸對雷迪慶一向十分地信任。不管兒子說什麼,他都不會質疑。“你們每個學生需要多少錢去買股票?”

果然,一聽是學校安排的,雷爸爸馬上就表示了百分百的支持。雷爸爸心想學校安排總不會上當受騙,賺了最好,虧了就算是對兒子的智力投資好了。

正好此時,同寢室的華浩傑也走下樓來。在雷迪慶記憶中間,同學裡只有華浩傑整天神叨叨地研究k線圖和到處打聽內幕消息——那是他除了睡覺、吃飯和到一些老師要點名的課上去點個卯以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

今天是星期五,而且已經快晚上八點了,股市早關了,學校食堂也關了,估計這個華浩傑是剛完成了他一週的股票功課,現在想着下樓找地方吃飯了。果然,華浩傑看到雷迪慶打完了電話,眼睛一亮“兄弟,沒吃飯吧?走走,出去吃!”

雷迪慶和華浩傑去了圖們路上的一個小飯店。大四時,週一到週五,幾乎每天雷迪慶都在這個小店吃晚飯,因爲他要從實習的公司坐差不多兩個小時的高峰車,人貼人地站着回到學校,差不多到晚上八點了。

高峰時段的公交車裡從來就不會安靜有和同路的朋友罵自己單位領導隔壁鄰居的,有高談闊論上海應該把拓寬馬路建公交專用線的,有用那時候還比較稀少的大哥大哇啦啦地說自己正在談一筆大買賣的,還有把申花隊的每個球員都分析得如數家珍的,把兩國外交講得**委會處理鄰里糾紛一樣的,當然,還有拿出股票機,向旁邊的人神秘地透露着股票的內幕消息,炫耀自己上個月聰明地買到的一隻股票已經翻了兩倍了……那半年是雷迪慶最貼近上海普通市民的時期——從身體到精神,每個角落全文字小說。

畢業後,雷迪慶再沒有回來到這個小飯店吃過飯。十週年聚會回到學校的時候,雷迪慶特意到圖們路兜了一圈——所有的小店都拆了,兩邊建成了新的住宅小區,透過鐵花柵欄的圍牆看得見小區內的花花草草。

圖們路上的小飯店幾乎都是一樣的配置門口大竈上通常都是中間蒸着小籠包子、燒賣,一邊放着個大平底鍋煎着鍋貼、生煎;另一邊,通常就是這個小飯店的老闆一手拿着旺火上的炒鍋,一手拿着大勺往鍋裡舀各種調料,嘴裡還不停地忙着問客人炒麪裡要不要放辣椒,豬肝要老點還是嫩點。

還沒到店門口,雷迪慶熟悉的那個戴眼鏡的老闆就遠遠地就開始招呼他們“兩位是嗎?裡面坐!小娟,找張桌子!”

小娟是他的夥計,是個面目清秀、但還沒有完全長開的揚州姑娘。在雷迪慶記憶裡,小娟在這個飯店一直做到他畢業的時候。那時候每天下班過來,小娟都會點頭同他笑一下,然後問他“今天還是吃肉絲炒麪加一碗菜湯嗎?”

當然,那是雷迪慶大學四年級的事情;現在,雷迪慶纔剛上一年級,小娟還不認識他。她拿過來一個點菜本放在一次性檯布上,客氣地問“請問兩位想喝點什麼?點菜單你們等會慢慢看,我過會來給你們寫單。”

雷迪慶和華浩傑要了兩瓶上海的力波啤酒,點了幾個炒菜。那時候力波啤酒在上海佔據了飲料業的半壁江山,廣告詞是“力波啤酒,喜歡上海的理由”,後來變成了“愛力波,愛上海”。這個牌子其實是把啤酒的英語";beer";,反過來變成一個毫無意義的單詞";reeb";,然後翻成中文就成了";力波";了。

這麼多年後,又重新坐到這種牆上釘着美女掛曆,房間滿是煙和各種菜味的小飯店裡,一邊喝着力波啤酒,吃着標價一兩塊錢的小炒,一邊大聲地同朋友、夥計、老闆天南地北地瞎聊,對雷迪慶來說感覺是夢境一般好看的小說。

華浩傑感覺到雷迪慶今天晚上情緒很高,不停勸他喝酒。當那個叫小娟的女孩倒水灑到了雷迪慶的手上,馬上忙着道歉和拿紙給他擦時,他不但不生氣,反而對小娟說“不用道歉,你笑一下就沒事啦!”

那個小娟聽完一楞,不自覺地尷尬地咧了下嘴。雷迪慶得意地哈哈大笑,說“哎,真聽話——讓你笑你就笑!沒事了沒事了!”小娟這才明白她掉進雷迪慶故意逗樂的圈套,紅着臉走開了。

酒精催化之下,華浩傑也爽快地告訴了雷迪慶一件他不怎麼對別人說的事情班上有個叫楚問筠的女生,與羅綺、向珊是一個寢室。華浩傑週末有時候會約楚問筠一起去打乒乓球,或者與另外幾對男生女生去看電影。每次楚問筠講到些好笑的事情時,華浩傑總是能看到楚問筠眼睛裡波光盪漾,也總是能被她春天花兒般的笑容感染得興高采烈起來。楚問筠有一次對華浩傑說,同他在一起,她覺得很有安全感。

楚問筠不是第一個對華浩傑說有安全感的女生,可她是華浩傑第一個真的想要保護的女生。

在另一個時空裡,雷迪慶知道華浩傑暗戀過楚問筠,他也知道楚問筠說同華浩傑在一起“有安全感”的真正含義。他還知道楚問筠大三就去美國讀書了,而華浩傑則一直在上海,直到後來結婚生子。可是此時此刻,雷迪慶沒有辦法讓華浩傑不要浪費時間一方面,華浩傑不一定能夠被他說服;另一方面,可能華浩傑生命中就註定了要暗戀這個女生,雷迪慶不知道如果沒有了這段經歷,會對華浩傑以後的生命軌跡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雷迪慶也藉機問了華浩傑怎樣開股票帳號和交易。他在另一個時空裡的股票買賣都是通過電子郵件委託經紀人交易的--這個對於九十年代初的學生股民可能太超前了。

華浩傑着實吃了一驚那時候股票這個新東西,誰也不知道是賠是賺。加上學生的錢還都是靠父母,創業打工那時候還只是國外大學生遙遠的傳說好看的小說。所以,像他這樣敢於吃螃蟹的學生還真是鳳毛麟角。

接着聊的時候,華浩傑越發地驚訝了。雷迪慶明顯對華浩傑自己每天研究的k線圖,個股分析和電臺股評完全沒興趣,而且又看不出他有什麼內幕消息,於是華浩傑忍不住警告了這位看上去過分自信的同學“你知道股市是有熊市的對嗎?如果買到垃圾股,全部賠進去都會的,知道嗎?”

華浩傑生在七零後的上海,正是舊的主義退去,新的思潮還沒有來到的一個文化空白期。港臺的文藝作品乘虛而入,在七零後的人生觀價值觀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華浩傑不會覺得考試掛科、甚至後來三年級的時候因爲幫同學打架被記大過有多難過,可他絕對會覺得他的太子褲不“墜”、頭髮不飄逸是件丟臉的事。如果有他稱爲是兄弟的人挑唆着要去做一件事,他如果退縮的話,那就絕對是作爲男人的奇恥大辱了!

雷迪慶和華浩傑是同班又同宿舍,所以也算得上華浩傑的兄弟了。所以華浩傑覺得自己有責任讓這個頭腦發熱的兄弟懸崖勒馬,見死不救豈是君子所爲?!

雷迪慶很感激華浩傑的熱心,但又不能明說他的理由,於是把話題從股票上岔開,東扯西拉起來——直到小娟開始把其他桌上的一次性檯布收起來扔到垃圾箱裡,門口的老闆也熄了大竈的火,坐在路邊抽菸了,他們才注意到已經過了零點——那是圖們路上的小飯店打烊的時間了。

那天他們兩人從小飯店回學校的時候,見到一男一女兩個人從校門的另一邊走進去。女的是羅綺;而雷迪慶認出男的是上次唱卡拉ok時認識的叫李海林的大連男生。

二十世紀九十年的上海,其實是股市引領着整個城市的脈動——從電視、廣播、報紙、書刊關注的新聞,到街頭巷尾、弄堂菜場的或高談闊論或竊竊私語的話題;從bb機、大哥大傳遞的主要消息,到主宰幾乎全體市民的喜怒哀樂、消費檔次的首要因素,可能都與那根大盤走勢的曲線相關。

其實後來大家都知道了,那些個把自己打扮成股神的專家意見完全可以不聽,人人都在打聽和傳播的所謂內幕消息也可以不管,因爲幾乎整個九十年代,其實就是分成了三個階段的暴漲暴跌——只要牛市前多買幾個,熊市全部清空,總是賺的全文字小說。

雷迪慶突然想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上海灘大概並非人人都知道這過山車似的黃金十年就相當於是印鈔機吧?他相信大多數人其實都在夢想着抄底、逃頂,而實際上基本都是“套牢”這一個宿命。不如自己這個來自未來的人也炒炒股?

當然,炒股就需要資金。雷迪慶知道現在又變成了學生的自己,唯一能拿到啓動資金的渠道只有一個——他在武漢電力局工作的父母。

雷迪慶的爸爸是隨雷迪慶的太爺爺在二戰前夕從北平舉家搬遷到武漢的。去武漢前,雷迪慶的太爺爺在北平有好幾個工廠,分別做着紡織、印刷和一些日用品的生意。被迫關掉工廠,搬遷到內地後,雷迪慶的太爺爺用在北平帶來的錢買了幾百畝地,造了幾所房子,分給了幾個兒子,他自己就正式退隱田園了。

同衆多那個時代發生的故事一樣,這個大家庭因爲雷迪慶的太爺爺的關係,原本受人尊敬、方圓幾百裡都要趕着把女兒嫁進去的大戶人家,**之間變成了可以在公共場合任人侮辱的對象;而有些幾代人好吃懶做,偷雞摸狗混口飯吃的破落戶,竟然一下就趾高氣揚起來,可以對那些以前給過他施捨的人頤指氣使了。

家族裡,雷迪慶的爸爸那代人中,只有他讀完私塾後,後來又讀了公立的中學。畢業後從鎮上到縣裡,然後到武漢市進了電力局,一直工作到退休。他的兄弟姐妹和叔伯兄弟們大多留在了鄉下或者縣裡,後來雖然陸續也開辦了一些小企業,卻始終不能有當年雷迪慶太爺爺時候的輝煌了。

當雷迪慶打電話回家去的時候,其實不知如何向他爸爸解釋這一件事情。雷迪慶知道他爸爸聽過一些太爺爺在三十年代的上海初嘗股市時遭遇的人間悲喜劇。所以,雷迪慶覺得他一定不可以對爸爸說要想炒股票,那樣的話他爸爸一定會給他上一堂歷史課,告訴他股市有風險;而他又不能說,他其實親眼看到了中國股市一路飄紅的九十年代,那樣,他爸爸可能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即到上海把這個精神有問題的兒子帶回去……

雷迪慶想了很久,有了一個主意全文字小說。

電話打到他武漢的家中的時候,雷迪慶對他爸爸說“我們學校現在有個活動,讓我們參加股市實踐。有學校和校友基金會資助,請專家特別指導,算是對我們這些學弟學妹們的投資。”

“有這種好事?你們學校不錯嘛!”雷爸爸對雷迪慶一向十分地信任。不管兒子說什麼,他都不會質疑。“你們每個學生需要多少錢去買股票?”

果然,一聽是學校安排的,雷爸爸馬上就表示了百分百的支持。雷爸爸心想學校安排總不會上當受騙,賺了最好,虧了就算是對兒子的智力投資好了。

正好此時,同寢室的華浩傑也走下樓來。在雷迪慶記憶中間,同學裡只有華浩傑整天神叨叨地研究k線圖和到處打聽內幕消息——那是他除了睡覺、吃飯和到一些老師要點名的課上去點個卯以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

今天是星期五,而且已經快晚上八點了,股市早關了,學校食堂也關了,估計這個華浩傑是剛完成了他一週的股票功課,現在想着下樓找地方吃飯了。果然,華浩傑看到雷迪慶打完了電話,眼睛一亮“兄弟,沒吃飯吧?走走,出去吃!”

雷迪慶和華浩傑去了圖們路上的一個小飯店。大四時,週一到週五,幾乎每天雷迪慶都在這個小店吃晚飯,因爲他要從實習的公司坐差不多兩個小時的高峰車,人貼人地站着回到學校,差不多到晚上八點了。

高峰時段的公交車裡從來就不會安靜有和同路的朋友罵自己單位領導隔壁鄰居的,有高談闊論上海應該把拓寬馬路建公交專用線的,有用那時候還比較稀少的大哥大哇啦啦地說自己正在談一筆大買賣的,還有把申花隊的每個球員都分析得如數家珍的,把兩國外交講得**委會處理鄰里糾紛一樣的,當然,還有拿出股票機,向旁邊的人神秘地透露着股票的內幕消息,炫耀自己上個月聰明地買到的一隻股票已經翻了兩倍了……那半年是雷迪慶最貼近上海普通市民的時期——從身體到精神,每個角落好看的小說。

畢業後,雷迪慶再沒有回來到這個小飯店吃過飯。十週年聚會回到學校的時候,雷迪慶特意到圖們路兜了一圈——所有的小店都拆了,兩邊建成了新的住宅小區,透過鐵花柵欄的圍牆看得見小區內的花花草草。

圖們路上的小飯店幾乎都是一樣的配置門口大竈上通常都是中間蒸着小籠包子、燒賣,一邊放着個大平底鍋煎着鍋貼、生煎;另一邊,通常就是這個小飯店的老闆一手拿着旺火上的炒鍋,一手拿着大勺往鍋裡舀各種調料,嘴裡還不停地忙着問客人炒麪裡要不要放辣椒,豬肝要老點還是嫩點。

還沒到店門口,雷迪慶熟悉的那個戴眼鏡的老闆就遠遠地就開始招呼他們“兩位是嗎?裡面坐!小娟,找張桌子!”

小娟是他的夥計,是個面目清秀、但還沒有完全長開的揚州姑娘。在雷迪慶記憶裡,小娟在這個飯店一直做到他畢業的時候。那時候每天下班過來,小娟都會點頭同他笑一下,然後問他“今天還是吃肉絲炒麪加一碗菜湯嗎?”

當然,那是雷迪慶大學四年級的事情;現在,雷迪慶纔剛上一年級,小娟還不認識他。她拿過來一個點菜本放在一次性檯布上,客氣地問“請問兩位想喝點什麼?點菜單你們等會慢慢看,我過會來給你們寫單。”

雷迪慶和華浩傑要了兩瓶上海的力波啤酒,點了幾個炒菜。那時候力波啤酒在上海佔據了飲料業的半壁江山,廣告詞是“力波啤酒,喜歡上海的理由”,後來變成了“愛力波,愛上海”。這個牌子其實是把啤酒的英語";beer";,反過來變成一個毫無意義的單詞";reeb";,然後翻成中文就成了";力波";了。

這麼多年後,又重新坐到這種牆上釘着美女掛曆,房間滿是煙和各種菜味的小飯店裡,一邊喝着力波啤酒,吃着標價一兩塊錢的小炒,一邊大聲地同朋友、夥計、老闆天南地北地瞎聊,對雷迪慶來說感覺是夢境一般全文字小說。

華浩傑感覺到雷迪慶今天晚上情緒很高,不停勸他喝酒。當那個叫小娟的女孩倒水灑到了雷迪慶的手上,馬上忙着道歉和拿紙給他擦時,他不但不生氣,反而對小娟說“不用道歉,你笑一下就沒事啦!”

那個小娟聽完一楞,不自覺地尷尬地咧了下嘴。雷迪慶得意地哈哈大笑,說“哎,真聽話——讓你笑你就笑!沒事了沒事了!”小娟這才明白她掉進雷迪慶故意逗樂的圈套,紅着臉走開了。

酒精催化之下,華浩傑也爽快地告訴了雷迪慶一件他不怎麼對別人說的事情班上有個叫楚問筠的女生,與羅綺、向珊是一個寢室。華浩傑週末有時候會約楚問筠一起去打乒乓球,或者與另外幾對男生女生去看電影。每次楚問筠講到些好笑的事情時,華浩傑總是能看到楚問筠眼睛裡波光盪漾,也總是能被她春天花兒般的笑容感染得興高采烈起來。楚問筠有一次對華浩傑說,同他在一起,她覺得很有安全感。

楚問筠不是第一個對華浩傑說有安全感的女生,可她是華浩傑第一個真的想要保護的女生。

在另一個時空裡,雷迪慶知道華浩傑暗戀過楚問筠,他也知道楚問筠說同華浩傑在一起“有安全感”的真正含義。他還知道楚問筠大三就去美國讀書了,而華浩傑則一直在上海,直到後來結婚生子。可是此時此刻,雷迪慶沒有辦法讓華浩傑不要浪費時間一方面,華浩傑不一定能夠被他說服;另一方面,可能華浩傑生命中就註定了要暗戀這個女生,雷迪慶不知道如果沒有了這段經歷,會對華浩傑以後的生命軌跡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雷迪慶也藉機問了華浩傑怎樣開股票帳號和交易。他在另一個時空裡的股票買賣都是通過電子郵件委託經紀人交易的--這個對於九十年代初的學生股民可能太超前了。

華浩傑着實吃了一驚那時候股票這個新東西,誰也不知道是賠是賺好看的小說。加上學生的錢還都是靠父母,創業打工那時候還只是國外大學生遙遠的傳說。所以,像他這樣敢於吃螃蟹的學生還真是鳳毛麟角。

接着聊的時候,華浩傑越發地驚訝了。雷迪慶明顯對華浩傑自己每天研究的k線圖,個股分析和電臺股評完全沒興趣,而且又看不出他有什麼內幕消息,於是華浩傑忍不住警告了這位看上去過分自信的同學“你知道股市是有熊市的對嗎?如果買到垃圾股,全部賠進去都會的,知道嗎?”

華浩傑生在七零後的上海,正是舊的主義退去,新的思潮還沒有來到的一個文化空白期。港臺的文藝作品乘虛而入,在七零後的人生觀價值觀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華浩傑不會覺得考試掛科、甚至後來三年級的時候因爲幫同學打架被記大過有多難過,可他絕對會覺得他的太子褲不“墜”、頭髮不飄逸是件丟臉的事。如果有他稱爲是兄弟的人挑唆着要去做一件事,他如果退縮的話,那就絕對是作爲男人的奇恥大辱了!

雷迪慶和華浩傑是同班又同宿舍,所以也算得上華浩傑的兄弟了。所以華浩傑覺得自己有責任讓這個頭腦發熱的兄弟懸崖勒馬,見死不救豈是君子所爲?!

雷迪慶很感激華浩傑的熱心,但又不能明說他的理由,於是把話題從股票上岔開,東扯西拉起來——直到小娟開始把其他桌上的一次性檯布收起來扔到垃圾箱裡,門口的老闆也熄了大竈的火,坐在路邊抽菸了,他們才注意到已經過了零點——那是圖們路上的小飯店打烊的時間了。

那天他們兩人從小飯店回學校的時候,見到一男一女兩個人從校門的另一邊走進去。女的是羅綺;而雷迪慶認出男的是上次唱卡拉ok時認識的叫李海林的大連男生。

二十世紀九十年的上海,其實是股市引領着整個城市的脈動——從電視、廣播、報紙、書刊關注的新聞,到街頭巷尾、弄堂菜場的或高談闊論或竊竊私語的話題;從bb機、大哥大傳遞的主要消息,到主宰幾乎全體市民的喜怒哀樂、消費檔次的首要因素,可能都與那根大盤走勢的曲線相關全文字小說。

其實後來大家都知道了,那些個把自己打扮成股神的專家意見完全可以不聽,人人都在打聽和傳播的所謂內幕消息也可以不管,因爲幾乎整個九十年代,其實就是分成了三個階段的暴漲暴跌——只要牛市前多買幾個,熊市全部清空,總是賺的。

雷迪慶突然想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上海灘大概並非人人都知道這過山車似的黃金十年就相當於是印鈔機吧?他相信大多數人其實都在夢想着抄底、逃頂,而實際上基本都是“套牢”這一個宿命。不如自己這個來自未來的人也炒炒股?

當然,炒股就需要資金。雷迪慶知道現在又變成了學生的自己,唯一能拿到啓動資金的渠道只有一個——他在武漢電力局工作的父母。

雷迪慶的爸爸是隨雷迪慶的太爺爺在二戰前夕從北平舉家搬遷到武漢的。去武漢前,雷迪慶的太爺爺在北平有好幾個工廠,分別做着紡織、印刷和一些日用品的生意。被迫關掉工廠,搬遷到內地後,雷迪慶的太爺爺用在北平帶來的錢買了幾百畝地,造了幾所房子,分給了幾個兒子,他自己就正式退隱田園了。

同衆多那個時代發生的故事一樣,這個大家庭因爲雷迪慶的太爺爺的關係,原本受人尊敬、方圓幾百裡都要趕着把女兒嫁進去的大戶人家,**之間變成了可以在公共場合任人侮辱的對象;而有些幾代人好吃懶做,偷雞摸狗混口飯吃的破落戶,竟然一下就趾高氣揚起來,可以對那些以前給過他施捨的人頤指氣使了。

家族裡,雷迪慶的爸爸那代人中,只有他讀完私塾後,後來又讀了公立的中學。畢業後從鎮上到縣裡,然後到武漢市進了電力局,一直工作到退休。他的兄弟姐妹和叔伯兄弟們大多留在了鄉下或者縣裡,後來雖然陸續也開辦了一些小企業,卻始終不能有當年雷迪慶太爺爺時候的輝煌了。

當雷迪慶打電話回家去的時候,其實不知如何向他爸爸解釋這一件事情好看的小說。雷迪慶知道他爸爸聽過一些太爺爺在三十年代的上海初嘗股市時遭遇的人間悲喜劇。所以,雷迪慶覺得他一定不可以對爸爸說要想炒股票,那樣的話他爸爸一定會給他上一堂歷史課,告訴他股市有風險;而他又不能說,他其實親眼看到了中國股市一路飄紅的九十年代,那樣,他爸爸可能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即到上海把這個精神有問題的兒子帶回去……

雷迪慶想了很久,有了一個主意。

電話打到他武漢的家中的時候,雷迪慶對他爸爸說“我們學校現在有個活動,讓我們參加股市實踐。有學校和校友基金會資助,請專家特別指導,算是對我們這些學弟學妹們的投資。”

“有這種好事?你們學校不錯嘛!”雷爸爸對雷迪慶一向十分地信任。不管兒子說什麼,他都不會質疑。“你們每個學生需要多少錢去買股票?”

果然,一聽是學校安排的,雷爸爸馬上就表示了百分百的支持。雷爸爸心想學校安排總不會上當受騙,賺了最好,虧了就算是對兒子的智力投資好了。

正好此時,同寢室的華浩傑也走下樓來。在雷迪慶記憶中間,同學裡只有華浩傑整天神叨叨地研究k線圖和到處打聽內幕消息——那是他除了睡覺、吃飯和到一些老師要點名的課上去點個卯以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

今天是星期五,而且已經快晚上八點了,股市早關了,學校食堂也關了,估計這個華浩傑是剛完成了他一週的股票功課,現在想着下樓找地方吃飯了。果然,華浩傑看到雷迪慶打完了電話,眼睛一亮“兄弟,沒吃飯吧?走走,出去吃!”

雷迪慶和華浩傑去了圖們路上的一個小飯店。大四時,週一到週五,幾乎每天雷迪慶都在這個小店吃晚飯,因爲他要從實習的公司坐差不多兩個小時的高峰車,人貼人地站着回到學校,差不多到晚上八點了。

高峰時段的公交車裡從來就不會安靜有和同路的朋友罵自己單位領導隔壁鄰居的,有高談闊論上海應該把拓寬馬路建公交專用線的,有用那時候還比較稀少的大哥大哇啦啦地說自己正在談一筆大買賣的,還有把申花隊的每個球員都分析得如數家珍的,把兩國外交講得**委會處理鄰里糾紛一樣的,當然,還有拿出股票機,向旁邊的人神秘地透露着股票的內幕消息,炫耀自己上個月聰明地買到的一隻股票已經翻了兩倍了……那半年是雷迪慶最貼近上海普通市民的時期——從身體到精神,每個角落全文字小說。

畢業後,雷迪慶再沒有回來到這個小飯店吃過飯。十週年聚會回到學校的時候,雷迪慶特意到圖們路兜了一圈——所有的小店都拆了,兩邊建成了新的住宅小區,透過鐵花柵欄的圍牆看得見小區內的花花草草。

圖們路上的小飯店幾乎都是一樣的配置門口大竈上通常都是中間蒸着小籠包子、燒賣,一邊放着個大平底鍋煎着鍋貼、生煎;另一邊,通常就是這個小飯店的老闆一手拿着旺火上的炒鍋,一手拿着大勺往鍋裡舀各種調料,嘴裡還不停地忙着問客人炒麪裡要不要放辣椒,豬肝要老點還是嫩點。

還沒到店門口,雷迪慶熟悉的那個戴眼鏡的老闆就遠遠地就開始招呼他們“兩位是嗎?裡面坐!小娟,找張桌子!”

小娟是他的夥計,是個面目清秀、但還沒有完全長開的揚州姑娘。在雷迪慶記憶裡,小娟在這個飯店一直做到他畢業的時候。那時候每天下班過來,小娟都會點頭同他笑一下,然後問他“今天還是吃肉絲炒麪加一碗菜湯嗎?”

當然,那是雷迪慶大學四年級的事情;現在,雷迪慶纔剛上一年級,小娟還不認識他。她拿過來一個點菜本放在一次性檯布上,客氣地問“請問兩位想喝點什麼?點菜單你們等會慢慢看,我過會來給你們寫單。”

雷迪慶和華浩傑要了兩瓶上海的力波啤酒,點了幾個炒菜。那時候力波啤酒在上海佔據了飲料業的半壁江山,廣告詞是“力波啤酒,喜歡上海的理由”,後來變成了“愛力波,愛上海”。這個牌子其實是把啤酒的英語";beer";,反過來變成一個毫無意義的單詞";reeb";,然後翻成中文就成了";力波";了好看的小說。

這麼多年後,又重新坐到這種牆上釘着美女掛曆,房間滿是煙和各種菜味的小飯店裡,一邊喝着力波啤酒,吃着標價一兩塊錢的小炒,一邊大聲地同朋友、夥計、老闆天南地北地瞎聊,對雷迪慶來說感覺是夢境一般。

華浩傑感覺到雷迪慶今天晚上情緒很高,不停勸他喝酒。當那個叫小娟的女孩倒水灑到了雷迪慶的手上,馬上忙着道歉和拿紙給他擦時,他不但不生氣,反而對小娟說“不用道歉,你笑一下就沒事啦!”

那個小娟聽完一楞,不自覺地尷尬地咧了下嘴。雷迪慶得意地哈哈大笑,說“哎,真聽話——讓你笑你就笑!沒事了沒事了!”小娟這才明白她掉進雷迪慶故意逗樂的圈套,紅着臉走開了。

酒精催化之下,華浩傑也爽快地告訴了雷迪慶一件他不怎麼對別人說的事情班上有個叫楚問筠的女生,與羅綺、向珊是一個寢室。華浩傑週末有時候會約楚問筠一起去打乒乓球,或者與另外幾對男生女生去看電影。每次楚問筠講到些好笑的事情時,華浩傑總是能看到楚問筠眼睛裡波光盪漾,也總是能被她春天花兒般的笑容感染得興高采烈起來。楚問筠有一次對華浩傑說,同他在一起,她覺得很有安全感。

楚問筠不是第一個對華浩傑說有安全感的女生,可她是華浩傑第一個真的想要保護的女生。

在另一個時空裡,雷迪慶知道華浩傑暗戀過楚問筠,他也知道楚問筠說同華浩傑在一起“有安全感”的真正含義。他還知道楚問筠大三就去美國讀書了,而華浩傑則一直在上海,直到後來結婚生子。可是此時此刻,雷迪慶沒有辦法讓華浩傑不要浪費時間一方面,華浩傑不一定能夠被他說服;另一方面,可能華浩傑生命中就註定了要暗戀這個女生,雷迪慶不知道如果沒有了這段經歷,會對華浩傑以後的生命軌跡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雷迪慶也藉機問了華浩傑怎樣開股票帳號和交易。他在另一個時空裡的股票買賣都是通過電子郵件委託經紀人交易的--這個對於九十年代初的學生股民可能太超前了全文字小說。

華浩傑着實吃了一驚那時候股票這個新東西,誰也不知道是賠是賺。加上學生的錢還都是靠父母,創業打工那時候還只是國外大學生遙遠的傳說。所以,像他這樣敢於吃螃蟹的學生還真是鳳毛麟角。

接着聊的時候,華浩傑越發地驚訝了。雷迪慶明顯對華浩傑自己每天研究的k線圖,個股分析和電臺股評完全沒興趣,而且又看不出他有什麼內幕消息,於是華浩傑忍不住警告了這位看上去過分自信的同學“你知道股市是有熊市的對嗎?如果買到垃圾股,全部賠進去都會的,知道嗎?”

華浩傑生在七零後的上海,正是舊的主義退去,新的思潮還沒有來到的一個文化空白期。港臺的文藝作品乘虛而入,在七零後的人生觀價值觀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華浩傑不會覺得考試掛科、甚至後來三年級的時候因爲幫同學打架被記大過有多難過,可他絕對會覺得他的太子褲不“墜”、頭髮不飄逸是件丟臉的事。如果有他稱爲是兄弟的人挑唆着要去做一件事,他如果退縮的話,那就絕對是作爲男人的奇恥大辱了!

雷迪慶和華浩傑是同班又同宿舍,所以也算得上華浩傑的兄弟了。所以華浩傑覺得自己有責任讓這個頭腦發熱的兄弟懸崖勒馬,見死不救豈是君子所爲?!

雷迪慶很感激華浩傑的熱心,但又不能明說他的理由,於是把話題從股票上岔開,東扯西拉起來——直到小娟開始把其他桌上的一次性檯布收起來扔到垃圾箱裡,門口的老闆也熄了大竈的火,坐在路邊抽菸了,他們才注意到已經過了零點——那是圖們路上的小飯店打烊的時間了。

那天他們兩人從小飯店回學校的時候,見到一男一女兩個人從校門的另一邊走進去。女的是羅綺;而雷迪慶認出男的是上次唱卡拉ok時認識的叫李海林的大連男生。

二十世紀九十年的上海,其實是股市引領着整個城市的脈動——從電視、廣播、報紙、書刊關注的新聞,到街頭巷尾、弄堂菜場的或高談闊論或竊竊私語的話題;從bb機、大哥大傳遞的主要消息,到主宰幾乎全體市民的喜怒哀樂、消費檔次的首要因素,可能都與那根大盤走勢的曲線相關全文字小說。

其實後來大家都知道了,那些個把自己打扮成股神的專家意見完全可以不聽,人人都在打聽和傳播的所謂內幕消息也可以不管,因爲幾乎整個九十年代,其實就是分成了三個階段的暴漲暴跌——只要牛市前多買幾個,熊市全部清空,總是賺的。

雷迪慶突然想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上海灘大概並非人人都知道這過山車似的黃金十年就相當於是印鈔機吧?他相信大多數人其實都在夢想着抄底、逃頂,而實際上基本都是“套牢”這一個宿命。不如自己這個來自未來的人也炒炒股?

當然,炒股就需要資金。雷迪慶知道現在又變成了學生的自己,唯一能拿到啓動資金的渠道只有一個——他在武漢電力局工作的父母。

雷迪慶的爸爸是隨雷迪慶的太爺爺在二戰前夕從北平舉家搬遷到武漢的。去武漢前,雷迪慶的太爺爺在北平有好幾個工廠,分別做着紡織、印刷和一些日用品的生意。被迫關掉工廠,搬遷到內地後,雷迪慶的太爺爺用在北平帶來的錢買了幾百畝地,造了幾所房子,分給了幾個兒子,他自己就正式退隱田園了。

同衆多那個時代發生的故事一樣,這個大家庭因爲雷迪慶的太爺爺的關係,原本受人尊敬、方圓幾百裡都要趕着把女兒嫁進去的大戶人家,**之間變成了可以在公共場合任人侮辱的對象;而有些幾代人好吃懶做,偷雞摸狗混口飯吃的破落戶,竟然一下就趾高氣揚起來,可以對那些以前給過他施捨的人頤指氣使了。

家族裡,雷迪慶的爸爸那代人中,只有他讀完私塾後,後來又讀了公立的中學。畢業後從鎮上到縣裡,然後到武漢市進了電力局,一直工作到退休。他的兄弟姐妹和叔伯兄弟們大多留在了鄉下或者縣裡,後來雖然陸續也開辦了一些小企業,卻始終不能有當年雷迪慶太爺爺時候的輝煌了好看的小說。

當雷迪慶打電話回家去的時候,其實不知如何向他爸爸解釋這一件事情。雷迪慶知道他爸爸聽過一些太爺爺在三十年代的上海初嘗股市時遭遇的人間悲喜劇。所以,雷迪慶覺得他一定不可以對爸爸說要想炒股票,那樣的話他爸爸一定會給他上一堂歷史課,告訴他股市有風險;而他又不能說,他其實親眼看到了中國股市一路飄紅的九十年代,那樣,他爸爸可能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即到上海把這個精神有問題的兒子帶回去……

雷迪慶想了很久,有了一個主意。

電話打到他武漢的家中的時候,雷迪慶對他爸爸說“我們學校現在有個活動,讓我們參加股市實踐。有學校和校友基金會資助,請專家特別指導,算是對我們這些學弟學妹們的投資。”

“有這種好事?你們學校不錯嘛!”雷爸爸對雷迪慶一向十分地信任。不管兒子說什麼,他都不會質疑。“你們每個學生需要多少錢去買股票?”

果然,一聽是學校安排的,雷爸爸馬上就表示了百分百的支持。雷爸爸心想學校安排總不會上當受騙,賺了最好,虧了就算是對兒子的智力投資好了。

正好此時,同寢室的華浩傑也走下樓來。在雷迪慶記憶中間,同學裡只有華浩傑整天神叨叨地研究k線圖和到處打聽內幕消息——那是他除了睡覺、吃飯和到一些老師要點名的課上去點個卯以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

今天是星期五,而且已經快晚上八點了,股市早關了,學校食堂也關了,估計這個華浩傑是剛完成了他一週的股票功課,現在想着下樓找地方吃飯了。果然,華浩傑看到雷迪慶打完了電話,眼睛一亮“兄弟,沒吃飯吧?走走,出去吃!”

雷迪慶和華浩傑去了圖們路上的一個小飯店。大四時,週一到週五,幾乎每天雷迪慶都在這個小店吃晚飯,因爲他要從實習的公司坐差不多兩個小時的高峰車,人貼人地站着回到學校,差不多到晚上八點了全文字小說。

高峰時段的公交車裡從來就不會安靜有和同路的朋友罵自己單位領導隔壁鄰居的,有高談闊論上海應該把拓寬馬路建公交專用線的,有用那時候還比較稀少的大哥大哇啦啦地說自己正在談一筆大買賣的,還有把申花隊的每個球員都分析得如數家珍的,把兩國外交講得**委會處理鄰里糾紛一樣的,當然,還有拿出股票機,向旁邊的人神秘地透露着股票的內幕消息,炫耀自己上個月聰明地買到的一隻股票已經翻了兩倍了……那半年是雷迪慶最貼近上海普通市民的時期——從身體到精神,每個角落。

畢業後,雷迪慶再沒有回來到這個小飯店吃過飯。十週年聚會回到學校的時候,雷迪慶特意到圖們路兜了一圈——所有的小店都拆了,兩邊建成了新的住宅小區,透過鐵花柵欄的圍牆看得見小區內的花花草草。

圖們路上的小飯店幾乎都是一樣的配置門口大竈上通常都是中間蒸着小籠包子、燒賣,一邊放着個大平底鍋煎着鍋貼、生煎;另一邊,通常就是這個小飯店的老闆一手拿着旺火上的炒鍋,一手拿着大勺往鍋裡舀各種調料,嘴裡還不停地忙着問客人炒麪裡要不要放辣椒,豬肝要老點還是嫩點。

還沒到店門口,雷迪慶熟悉的那個戴眼鏡的老闆就遠遠地就開始招呼他們“兩位是嗎?裡面坐!小娟,找張桌子!”

小娟是他的夥計,是個面目清秀、但還沒有完全長開的揚州姑娘。在雷迪慶記憶裡,小娟在這個飯店一直做到他畢業的時候。那時候每天下班過來,小娟都會點頭同他笑一下,然後問他“今天還是吃肉絲炒麪加一碗菜湯嗎?”

當然,那是雷迪慶大學四年級的事情;現在,雷迪慶纔剛上一年級,小娟還不認識他。她拿過來一個點菜本放在一次性檯布上,客氣地問“請問兩位想喝點什麼?點菜單你們等會慢慢看,我過會來給你們寫單。”

雷迪慶和華浩傑要了兩瓶上海的力波啤酒,點了幾個炒菜。那時候力波啤酒在上海佔據了飲料業的半壁江山,廣告詞是“力波啤酒,喜歡上海的理由”,後來變成了“愛力波,愛上海”好看的小說。這個牌子其實是把啤酒的英語";beer";,反過來變成一個毫無意義的單詞";reeb";,然後翻成中文就成了";力波";了。

這麼多年後,又重新坐到這種牆上釘着美女掛曆,房間滿是煙和各種菜味的小飯店裡,一邊喝着力波啤酒,吃着標價一兩塊錢的小炒,一邊大聲地同朋友、夥計、老闆天南地北地瞎聊,對雷迪慶來說感覺是夢境一般。

華浩傑感覺到雷迪慶今天晚上情緒很高,不停勸他喝酒。當那個叫小娟的女孩倒水灑到了雷迪慶的手上,馬上忙着道歉和拿紙給他擦時,他不但不生氣,反而對小娟說“不用道歉,你笑一下就沒事啦!”

那個小娟聽完一楞,不自覺地尷尬地咧了下嘴。雷迪慶得意地哈哈大笑,說“哎,真聽話——讓你笑你就笑!沒事了沒事了!”小娟這才明白她掉進雷迪慶故意逗樂的圈套,紅着臉走開了。

酒精催化之下,華浩傑也爽快地告訴了雷迪慶一件他不怎麼對別人說的事情班上有個叫楚問筠的女生,與羅綺、向珊是一個寢室。華浩傑週末有時候會約楚問筠一起去打乒乓球,或者與另外幾對男生女生去看電影。每次楚問筠講到些好笑的事情時,華浩傑總是能看到楚問筠眼睛裡波光盪漾,也總是能被她春天花兒般的笑容感染得興高采烈起來。楚問筠有一次對華浩傑說,同他在一起,她覺得很有安全感。

楚問筠不是第一個對華浩傑說有安全感的女生,可她是華浩傑第一個真的想要保護的女生。

在另一個時空裡,雷迪慶知道華浩傑暗戀過楚問筠,他也知道楚問筠說同華浩傑在一起“有安全感”的真正含義。他還知道楚問筠大三就去美國讀書了,而華浩傑則一直在上海,直到後來結婚生子。可是此時此刻,雷迪慶沒有辦法讓華浩傑不要浪費時間一方面,華浩傑不一定能夠被他說服;另一方面,可能華浩傑生命中就註定了要暗戀這個女生,雷迪慶不知道如果沒有了這段經歷,會對華浩傑以後的生命軌跡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全文字小說。

雷迪慶也藉機問了華浩傑怎樣開股票帳號和交易。他在另一個時空裡的股票買賣都是通過電子郵件委託經紀人交易的--這個對於九十年代初的學生股民可能太超前了。

華浩傑着實吃了一驚那時候股票這個新東西,誰也不知道是賠是賺。加上學生的錢還都是靠父母,創業打工那時候還只是國外大學生遙遠的傳說。所以,像他這樣敢於吃螃蟹的學生還真是鳳毛麟角。

接着聊的時候,華浩傑越發地驚訝了。雷迪慶明顯對華浩傑自己每天研究的k線圖,個股分析和電臺股評完全沒興趣,而且又看不出他有什麼內幕消息,於是華浩傑忍不住警告了這位看上去過分自信的同學“你知道股市是有熊市的對嗎?如果買到垃圾股,全部賠進去都會的,知道嗎?”

華浩傑生在七零後的上海,正是舊的主義退去,新的思潮還沒有來到的一個文化空白期。港臺的文藝作品乘虛而入,在七零後的人生觀價值觀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華浩傑不會覺得考試掛科、甚至後來三年級的時候因爲幫同學打架被記大過有多難過,可他絕對會覺得他的太子褲不“墜”、頭髮不飄逸是件丟臉的事。如果有他稱爲是兄弟的人挑唆着要去做一件事,他如果退縮的話,那就絕對是作爲男人的奇恥大辱了!

雷迪慶和華浩傑是同班又同宿舍,所以也算得上華浩傑的兄弟了。所以華浩傑覺得自己有責任讓這個頭腦發熱的兄弟懸崖勒馬,見死不救豈是君子所爲?!

雷迪慶很感激華浩傑的熱心,但又不能明說他的理由,於是把話題從股票上岔開,東扯西拉起來——直到小娟開始把其他桌上的一次性檯布收起來扔到垃圾箱裡,門口的老闆也熄了大竈的火,坐在路邊抽菸了,他們才注意到已經過了零點——那是圖們路上的小飯店打烊的時間了。

那天他們兩人從小飯店回學校的時候,見到一男一女兩個人從校門的另一邊走進去。女的是羅綺;而雷迪慶認出男的是上次唱卡拉ok時認識的叫李海林的大連男生。

讓我們一起慢慢變老人人都是股神那普勒斯的陽光海岸youthisdisgusting年輕真噁心youthisdisgusting年輕真噁心心動於我攏發時的溫柔youthisdisgusting年輕真噁心三從四得的上海男生三從四得的上海男生陽光輕灑陽光輕灑那普勒斯的陽光海岸要是時間永遠留在這裡就好了杭州後記心動於我攏發時的溫柔心動於我攏發時的溫柔人人都是股神yesterdayoncemore昨日重來三從四得的上海男生杭州後記yesterdayoncemore昨日重來博登湖的陽光杭州後記永嘉路的小樓yesterdayoncemore昨日重來要是時間永遠留在這裡就好了讓我們一起慢慢變老南京路上的德大心動於我攏發時的溫柔三從四得的上海男生杭州後記南京路上的德大youthisdisgusting年輕真噁心博登湖的陽光陽光輕灑yesterdayoncemore昨日重來拿是拿得起放卻放不下人人都是股神youthisdisgusting年輕真噁心杭州後記陽光輕灑yesterdayoncemore昨日重來人人都是股神杭州後記讓我們一起慢慢變老南京路上的德大人人都是股神南京路上的德大那普勒斯的陽光海岸三從四得的上海男生心動於我攏發時的溫柔心動於我攏發時的溫柔永嘉路的小樓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拿是拿得起放卻放不下今天是一九九一年三月四日星期一南京路上的德大陽光輕灑杭州後記讓我們一起慢慢變老杭州後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三從四得的上海男生永嘉路的小樓人人都是股神心動於我攏發時的溫柔讓我們一起慢慢變老三從四得的上海男生陽光輕灑今天是一九九一年三月四日星期一讓我們一起慢慢變老人人都是股神要是時間永遠留在這裡就好了心動於我攏發時的溫柔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心動於我攏發時的溫柔陽光輕灑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那普勒斯的陽光海岸讓我們一起慢慢變老三從四得的上海男生心動於我攏發時的溫柔拿是拿得起放卻放不下杭州後記陽光輕灑拿是拿得起放卻放不下yesterdayoncemore昨日重來南京路上的德大三從四得的上海男生那普勒斯的陽光海岸三從四得的上海男生永嘉路的小樓youthisdisgusting年輕真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