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劍指關外,臨別衷腸

五月二十四,因先帝駕崩輟朝十日後,迎來首次大朝會。

朝會中,主要議題便是出兵關外的各項準備事宜,身穿龍袍完顏安端坐御座,存在感卻委實不強

朝臣每有上奏,言必稱‘太后’,珠簾後的柴圓儀或曰准奏或曰再議,威嚴且熟練。

被當做了空氣的小皇帝,忍不住數次回頭,卻因珠簾後光線稍暗,看不清母后表情神色

前幾日,這對半路母子因爲‘尚父’一事鬧了點矛盾,柴圓儀卻沒像以往那般哄勸他。

不知怎地,以前對他極度溫柔的母后,最近好像有了些變化。

完顏安描述不好這種變化.但潛意識裡,對柴圓儀的孺慕之外,又多了一絲畏懼。

宣陽門內,和大安殿隔着數百步的來寧宮。

半刻鐘前朝會所議事項,便以文字形式傳到了陳景彥的案頭,原本這些瑣碎具體的工作並不用陳景彥親自處理,他的職責更偏重全軍後勤大管家,以及待陳初帶兵出征後留在南京監視金國政局。

“叔叔別說了!”

甚至幾人都知曉團長沈鐵膽和楚王之間關係.雖暫時不是夫妻,但在東京城下,老沈託孤的一幕,看見的人不少。

陳初卻道:“伯父稍坐,聽一聽也無礙,待我去了大淩河前線,後方需由伯父一力主持,需瞭解我軍的作戰計劃。”

至於近衛二團,更不必多說。

從不捨用馬鞭抽打小紅的陳初,只喊了兩聲,頗通人性的小紅便立馬奮蹄向前,驚得草地間的螞蚱、蝴蝶逃作一片。

此去關外,畢竟是敵後作戰,危機重重,沈團長又不用像吳奎那般,需要機會建功立業以擢升。

李科的敘述平淡、公式化,但即便是不熟軍事的陳景彥,也能聽出其中驚險曲折。

李科從荊鵬手中接過小木棍,指向黃龍府西側的山脈道:“如今,在劉四兩的協助下,辛將軍背靠大鮮卑山,將被解救出來的漢奴、遼人稍加訓練後,在大鮮卑山東麓建起了山寨十一三座,聚衆八千餘辛將軍遇強便退往山內,遇弱則滅其小股部隊。

陳初帶着妻兒出城遊玩。

可陳初當着老丈人的面,終歸要稍稍避嫌一下,便回道:“你回去只會一聲,本王今日有要事在身,太后有事可命人書信與我。”

李科起身,朝衆人一拱手,侃侃而談道:“宣慶三年夏,辛將軍率三千馬軍渡海出關,初期境況確實不佳,只能四處遊擊,至宣慶四年春時,一個嚴冬後人馬折損近三成,只餘兩千人。好在四月間,楚王秘密派遣我軍政工第一人劉四兩率百餘政工軍官出關,如今”

“嗲,嗲”

後來,兩人在蔡州官衙陳初的值房內,私定終身。

身爲參謀人員,他們自然也清楚每支部隊的將領.第六團團長吳奎,整個淮北軍中團級建制資格最老的一位團長,棲鳳嶺出身。

被陳初抱在身前的阿瑜,面露無奈笑容.隨後看向了遠處青山。

反正早晚都是楚王的人

一念至此,折彥文好意道:“楚王,非是末將小看沈團長的勇武和統兵之才,但孤軍深入,女子終究有些不便”

簡單整理一番,陳景彥去往了同在來寧宮內的天策府參謀部。

早有定計的陳初道:“第六團、近衛二團.”

“駕、駕”

“.”

“哈哈哈”

付出那麼大代價,陳景彥非常好奇到底能起多大作用。

“末將附議。”

荊鵬手中的小木棍繞着沙盤上的遼東半島畫了個圈,接着道:“以完顏亮現有兵力,絕對難以看顧數千裡海防,我軍可擇一強悍馬軍,再行登陸,與辛將軍會師後,擴大襲擾地區,讓完顏亮首尾難顧。”

阿瑜嚇了一跳,第一時間側頭看向了不遠處伴騎的小乙等人.見衆人都在看向他們這邊,頓時羞紅了臉,輕嗔道:“都被人看了!”

當初馮雙元丟過洛陽城,雖事後將功補過,但自此後用兵格外謹慎,是以對奇兵孤軍深入這種戰法終歸有疑慮。

這也怪不了小乙他們啊,人家是親衛,注意力自然要放在楚王身上。

不料,陳初卻馬上道:“此次近衛二團交由團副龐勝義率領。”

“對!”

“你叫一聲紅叔試試~”

念兒拼命扭着小身板,伸手指向小紅那張性感馬臉,向爹爹告狀。

被完全信任的感覺很不錯,老陳樂和和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

不過,初來乍到,陳景彥親自經手這些工作,可以幫助他快速熟悉南京朝廷,繼而從各位大臣的發言中摸清對方的脾性、立場。

和叔叔共乘一騎的阿瑜抱着念兒,念兒馬上學着父親,用不標準的喊聲催促小紅繼續加速。

五月下旬,淮北暑氣已重,可這南京城外,偶有自塞北而來的風,混合了微微暑熱後,化作了一股和煦宜人的拂面輕風。

這一下,阿瑜更加難爲情,輕聲咕噥道:“叔叔怎像個孩子一般。”

看向陳初的目光愈加熱切.全賴老夫當年好眼光啊!爲我阿瑜擇得這般好夫君!

也是淮北軍中最強悍的兩支馬軍。

折彥文也開了口,馮雙元見參謀部已近乎形成統一意見,便道:“楚王,派何人隊伍前往?”

陳景彥不由連連點頭道:“關外金軍原本有十幾萬人,完顏謀衍一部已折在了東京城下,剩餘那些又被咱們死死牽制在大淩河!青壯盡數脫產,各城盡是金人老弱,辛將軍雖然損失頗大,但金人也被熬得油盡燈枯了吧!”

再後來,兩人隔三差五的跑去青雲觀幽會

比起來,那時阿瑜的確算的上膽大包天。

天策府下,長史主文、軍諮祭酒主武,兩人的工作相對獨立,陳景彥許是爲了避嫌,遞上公文後便要退出去。

陳初雙臂環着不善騎馬的阿瑜纖腰,隨着後者的視線眺望過去。

這邊,荊鵬手持小棍沿着遍佈兩軍番號的大淩河道:“兩軍對峙已兩年餘,無論敵我,想要強渡大淩河都不是一件易事。參謀部的意思,更傾向於王爺提出的計劃援軍正面繼續向完顏亮施加壓力,令其不敢輕易調離守軍。側面再出奇兵.”

壯心未已的陳景彥非常清楚這一點,未來若還想和結義大哥競爭,做好眼下的具體工作,纔是前提。

二來,還想嘗試向陳初張口,讓負責宮禁的周宗發一定程度上聽從她的調遣,使她在陳初離京的時段內有能力應付突發狀況。

這等滅國之戰,作戰計劃屬絕對機密,但陳初開口了,陳景彥自然無需避嫌。

去年夏,曾於七日內連下靜遠、武義、懷德三縣,逼迫完顏亮不得不從大淩河前線抽調近萬人回防。辛將軍見敵衆我寡,雖主動退回山內,卻也將關外金軍爲數不多的機動部隊,徹底鎖死了在黃龍府周圍”

分外愜意。

李科接着道:“今年春,寧江州、黃龍府、信州等地已先後爆發饑荒!爲了不使大淩河前線斷糧,坐鎮黃龍府的金國僞相完顏胡舍只得拼命壓榨遼人、奚人,從他們口中摳糧食出來運往大淩河。三月間,曾有遼人於信州暴動,可惜辛將軍距離太遠,不及呼應遼人暴動便被鎮壓了下去。”

巳時末,大事議定。

老陳的好心情瞬間被破壞。

陳初童心大起,笑哈哈逗道。

僅一個冬天,辛棄疾部便折損三成.且都是非戰鬥減員,可想而知生存條件有多惡劣!

李科朝陳景彥一拱手,不由露出一絲自豪神色,“辛將軍那邊艱難,關外金人更難!辛將軍主要襲擾目標,便是各處糧莊和囤有糧食的渡口、縣城,每破一地,除了軍資外,糧草盡皆付之一炬。爲防糧莊被襲,金人只得將各處糧莊的金人、漢人奴隸遷往城內,如此一來,因無法安穩耕作,本就極度欠缺的糧草,愈加匱乏。”

通稟入內,卻見陳初同折彥文、馮雙元等人,正圍着一個模有山川河流的巨大沙盤討論着什麼。

又是議事?怕是又要在龍牀上議事了吧!

李科認同的點點頭,又道:“關外苦寒,麥子成熟要比中原晚上一個多月,六月上旬,正是麥子成熟收割之時!若再有奇兵出關,配合辛將軍,將黃龍府周邊僅剩不多的農田焚燬,今冬,關外必然因缺糧大亂,完顏亮大軍不戰自潰也並非沒有可能!”

坐在上首的陳初卻看向李科道:“舉業,辛將軍在關外的情況你們軍統最清楚,你爲大夥講講吧。”

登時逗得夫妻二人笑了起來。

淮北出來的官員,最重務實。

陳初卻偏要作怪,低頭在阿瑜羞紅的耳尖尖上輕啄一口,只道:“以前,阿瑜還在閨中做女兒家時,可是甚都敢做,怎如今做了夫妻,反而膽子小了.”

衆人出了來寧宮,恰逢完顏安登基後的首次朝會散朝。兩撥人在殿前廣場不期而遇。

衆人齊齊看了過來,僅聽番號也知,這兩支隊伍都是楚王的嫡系老班底。

當日午後。

其實,今日柴圓儀確實有正事.出征在即,柴圓儀一來希望陳初出發時帶走某些有可能不安分的人物,以免威脅到她把控朝局。

正顧盼自得間,卻見一名小黃門從後方匆匆趕來,低聲道:“見過楚王,太后有事相商,請楚王移步”

衆人自然能聽出楚王是在說笑,不由笑成一片。

“爹爹,爹爹”

陳景彥也表態道:“所謂征戰,打的便是國力!徹底摧毀敵軍生產能力,便是摧毀了敵軍征戰之力!本官以爲,值得一賭!”

剛剛從大安殿內退出來的金國文武見狀,齊齊放慢了腳步,竟無人敢與楚王並肩而行。

李科身爲軍統二當家,不便對軍事提出意見,可他話裡話外都是支持楚王再遣馬軍、徹底摧毀完顏亮後方的意思。

關外的冬日,難熬啊!

“李先生,辛將軍戰果如何?”

不料,陳初卻蠻不講理的回頭罵道:“看甚看?本王親個嘴也看?再看都將你們趕去火頭軍!”

這話說的陳初一愧,總覺着老陳那句‘元章爲國操勞’話裡有話,不由道:“今日風和日麗,下午我甚也不做了,陪阿瑜和念兒出城遊玩。”

一直沒說話的陳初,忽道:“久貧乍富,一個民族墮落腐化的速度,出人意料的快。”

初次聽說這些事的折彥文,不由奇怪道:“女真一族,善於漁獵,聽說關外物產極爲豐富,他們還能餓着?”

不防間,被嬌妻狠狠誇了一句,陳初不由大笑,伸頭在阿瑜臉頰上吧唧親了一口。

北地風光,與淮北大爲不同。

許是因爲一句說笑,兩人不約而同陷入了回憶。

這柴圓儀好歹是皇家出身,怎如同蕩婦一般,連人都不背了!

滿朝朱紫,避讓一人.

走在陳初身側的陳景彥,油然而生出一股‘大丈夫應是如此’的豪邁感慨!

阿瑜愈加窘迫

‘以前甚都敢做’,當年兩人一同進京,阿瑜敢在不識字的乳母面前,對着陳初寫下夜裡幽會的約定。

“阿瑜,這北地的山和咱淮北的山,有甚不同。”

楚王,終歸還是擔心媳婦兒啊。

李科卻笑了笑,道:“便是漁獵,也需青壯啊!他們只剩老弱,又過了近三十年的富貴日子,哪裡還拉的動弓、射的出箭?”

小紅是個傲嬌的,整個王府它只聽陳初和岳母蔡嫿的話,便是小主人的面子也不賣,聽到小傢伙也要‘駕駕’它,反而故意放慢了腳步。

聽他這麼說,陳景彥面色纔好看起來,只道:“元章爲國操勞,老夫是看在眼裡的。但男人嘛,治國齊家,缺一不可。來時你帶了阿瑜,說讓她散散心,可元章即將帶兵出征了,也沒正經陪過她吧?”

阿瑜沉吟幾息,嘴角噙着一抹淺笑,道:“淮北山丘,更圓潤嫵媚一些,像溫婉女子;此處山勢,更蒼勁壯崛,像阿瑜的叔叔,偉岸雄奇”

荊鵬複述了楚王的計劃後,皺眉許久的馮雙元卻道:“此計的關鍵,是奇兵的襲擾力度能否達到擾亂完顏亮軍心的程度。辛將軍去往敵後已近兩年,效果到底怎樣?”

小紅自在的低頭啃噬的紅紅白白的野花,馬背上,陳初抱着阿瑜、阿瑜抱着念兒,一家三口悠然自得。

過了良久,阿瑜忽然放鬆了後背,緩緩向後靠了過去,整個人都窩在陳初厚實的胸膛內。

只見阿瑜望着遠山,似夢似幻的輕聲呢喃道:“叔叔,阿瑜的膽子其實沒那麼大,以前,阿瑜敢那般做,爲的是怕錯過叔叔。阿瑜這輩子的勇氣,都在叔叔身上使完了呢”

373.第365章 不速之客187.第185章 愛兵如子258.第254章 老五要分贓378.第369章 老陳的白月光186.第184章 皆大歡喜第32章 廣而告之102.第101章 進擊的貓兒第464章 鐵火淬鍊,天下強軍112.第111章 事了拂衣去第422章 我家三娘花樣多148.第146章 敬呈臺鑒90.第89章 正午鷺留圩190.第188章 想走,沒那麼容易!128.第126章 棲鳳嶺斬白牛第520章 深宮欲浪難自抑,漢兒不受金人爵143.第141章 請你自重213.第210章 妙計拿捏陳都統164.第162章 義師第528章 衆叛親離318.第314章 天上降魔主,人間真太歲277.第273章 世道遭爛,還好有你第521章 劍指關外,臨別衷腸第418章 陳家女 陳家婦137.第135章 陳年舊事257.第253章 身負大神通365.第357章 大江劍,何幻鋒!151.第149章 打了人,沒有不讓還手的道理98.第97章 急公好義陳小郎第23章 駐顏果319.第315章 請君入甕134.第132章 還得是咱初哥兒啊!第488章 王府衆生相109.第108章 踏碎凌霄325.第320章 朝陽初生,血透東京257.第253章 身負大神通第514章 天家無親情186.第184章 皆大歡喜346.第340章 太陽是否照常升起?第504章 我那五弟第527章 隔岸觀火197.第195章 血色除夕第406章 你又爲什麼不跑?324.第319章 馬踏帝京第467章 殞命砥柱山第490章 蔡趙聯盟,分坐南北181.第179章 你們家沒一個好人116.第114章 發動大招第440章 國師引天罰,黑旗添新功第456章 你攻你的城,我拔我的營102.第101章 進擊的貓兒213.第210章 妙計拿捏陳都統第516章 不服?那就打到他們服氣第59章 下山探親第477章 大儀治軍244.第240章 滿城歡騰第8章 攢勁節目第22章 做一個快樂的人第385章 死地 孤城第482章 明明是教化!第41章 夏風不識情第544章 民心所向215.第212章 君子藏銳氣於胸第393章 美夢372.第364章 產業轉移第406章 你又爲什麼不跑?255.第251章 世間溫柔待我,我自待世間溫柔第391章 漢家雄風,今朝復現第470章 兩國相印,晉楚王爵191.第189章 戌時二刻整,官舍東南畔153.第151章 又是老五乾的?第456章 你攻你的城,我拔我的營239.第235章 狺狺狂吠第445章 說客登門,奇兵西進第406章 你又爲什麼不跑?第47章 噫第382章 寇可來,我亦可往!193.第191章 優勢在我!285.第281章 輿論戰368.第360章 羅老爺,享年五十九295.第291章 願作秦叔寶222.第219章 不就是水患麼?125.第123章 此景只應天上有第24章 諢號第15章 授技142.第140章 鐵壁銅牆桐山縣164.第162章 義師第34章 棲鳳嶺愛情故事95.第94章 大殺四方67.第67章 皁衣鐵拳第540章 不想當姐姐的玉儂不是好姨娘第456章 你攻你的城,我拔我的營162.第160章 驚雷 紅日第54章 西瓜糖啊第517章 殺賊安良乃好漢,好勇鬥狠爲潑皮255.第251章 世間溫柔待我,我自待世間溫柔第481章 梟臣第490章 蔡趙聯盟,分坐南北275.第271章 願得一人心第494章 罪婦訓官359.第352章 十萬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