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孌童癖?

雞籠成立自治官府。這個所謂的成立自治官府,也就是敲鑼打鼓,宣佈那兩個自治官擁有對雞籠所有的人和物管理權,僅止而已。李得旺和陳宗德正式出任自治官,擁有了對雞籠來的所有的人名正言順的管理權,開始施行管理權力。不過他們兩個人只擁有管理一個宗族的經驗,也只能把整個雞籠當作一個大宗族來管理。幸好,這時整個雞籠也就一個大宗族的規模,在他們兩人的努力之下,雞籠的秩序開始慢慢的好轉,同時商業也開始慢慢地活躍起來。

這段時間,張旭又製作了一次綠紅茶拿到泉州去出售,賺了兩三百兩銀子。不過,現在無論是張旭本人,還是雞籠寨的其他人,對於這一筆錢已經沒有了去年那麼狂熱了。

整完了茶葉的事,張旭又開始遊說李得旺和陳宗德,開始了謀劃另一件大事,在雞籠寨的西北角,劃出了一大塊地,規劃修建起了五座巨大的宅院。掛上一塊找泉州一位書生付費書寫的牌匾。

“基隆小學”

那位寫牌匾的書生叫羅恆忠,是一個家境寒酸的落魄書生,參加過幾次科舉考試,卻連一個秀才也沒有考上。最後還把家底折騰光了,已經三十多歲了,妻子也沒取上,變成了宋代版的剩男。可見在古代參加科舉考試還是很花錢的。

當時張旭看到羅恆忠披着一件破破爛爛的儒衫,於是同情心發作,決定照顧一下他,就請他寫牌匾,並且說寫好之後給五十兩銀子。那羅恆忠開始看他一幅暴發奸商的樣子,臉色很難看,好像張旭請他寫幾個字就是受了奇恥大辱一般,但想到自己的處境,忍了下去,大筆一揮,“基隆小學”四個字便躍然紙上。

張旭看了之後,弱弱地說道:“羅兄,我要的字是養雞的雞籠兩字,不是這兩個基隆。”

羅恆忠勃然大怒:“你不是說是給教書育人,給幼兒啓蒙教化的學堂題字嘛?豈能用雞籠如此下賤之物爲名。還有,誰是你羅兄了?別亂攀扯,我們不熟!”

你這老兄真的不可理喻,我今兒個可算是見識了一下什麼叫做貧賤不能移了。張旭腹誹道。不過張旭也沒多加理會和糾纏,給了說好的潤筆費之後,拿着對方寫的字揚長而去。

於是雞籠小學就變成了基隆小學。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

這話不用張旭多說,樸素的雞籠人就非常熱清的接受,也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對於教育事業也都非常熱情的支持。

於是基隆第一座小學正式成立,張旭也正式出任小學的第一任校長。當然,這座小學幾乎就是張旭一個人出錢修建的,別人也不好意思來搶校長的位置,除非張旭讓出來,並且請別人來當。

張旭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說服李得旺和陳宗德批准了一個條令:戲戲雞籠7—16歲的男女少年,都必須進入學校接受基礎教育。

學校正式報名的時候,雞籠許多家長就帶着自家的小孩去報名上學,當然那些家長也都帶了錢去的。有人帶了幾十文錢去,有人帶了幾百文,有人帶了幾兩銀子,甚至有人帶了幾十兩銀子去的。除此之外,那些人覺得光有錢還不夠,還往裡面加了魚乾,鹹肉以及其他的各種各樣的山貨和海貨特產,再用紅紙啊,紅布啊等喜慶用的東西包成了一個個大紅包送過來,稱之爲束脩。

當張旭知道這事,並且決定收取統一的標準學費的時候,沈素貞和陳雅收的束脩已經堆滿了大半個房間,並且只登記了報名的孩子,沒有登記家長送了多少束脩。弄得有點不好處理。

與此同時,那條法令上的一個女字被集體忽略,沒有一個家長把一個女孩兒送過來讀書。

最後,張旭決定對女孩兒們免收學費,免費提供紙張筆墨,免費提供一頓營養豐富的午餐。提供瞭如此多的優惠和好處之後,又讓人四處宣傳,第二天,終於有人把女孩子送來報名讀書了。

不過張旭免收女孩們的學費很快就引來了抗議。一些家長找到張旭說男孩子都沒有免費,憑什麼女孩子免費?要免費也應該給男孩子免費嘛。

張旭倒是想全部免費,但目標前學校幾乎就是他一個人出資,獨力支持,全免之後,害怕自己負擔不起龐大的費用。找李得旺和陳宗德商量,建議雞籠自治土司徵收一筆錢用作教育經費。但那兩個人毫不猶豫地拒絕,說是誰家有孩子要讀書,誰家出錢,天經地義,張旭只好作罷。

現在面對抗議的人羣,張旭解釋道:“各位父老鄉親,我知道你們的意思。但自古以來,大多數人都重男輕女,生了兒子就儘可能地好生培養,生女兒的就比較隨意了。讓你們出錢送男孩去讀書,大多數人都是願意的。但是讓你們出錢送女孩去讀書,大多數人都不願意了。你們不願意做的事,我來做了。你們不願意出的錢,我出了。你們爲什麼不滿意?”

那些來抗議的家長們都是家裡兒子較多的而女兒較少的,聽了張旭這話,仍然是糾纏不休:“我們家可只有兒子,沒有女兒。憑什麼女兒多的就有便宜可佔,我們家只有兒子的,就只能吃虧?”

面對這些人的糾纏不休,張旭終於勃然大怒:“他媽的,你們吃什麼虧了?這學校是老子辦的,老子想給誰免費,就給誰免費。老子錢多,就是喜歡女孩兒!就是喜歡出錢供那些女孩兒讀書,又怎麼着?這是老子自己家的錢,我想怎麼用就怎麼用?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怎麼着?你們不服氣?那好,你們也去賺那麼多錢,那時候你們也可以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

這些話說得有些不情不楚,人羣中突然有人大喊:“哦,這姓張的小子,原來喜歡那些還沒長大會小女娘啊。簡直禽獸不如啊,”

這話張旭聽得滿頭黑線,不過那些纏鬧不休的人終於悻悻地散去。女孩招生工作也終於順利展開。

這天,張旭讓負責招生報名的一個護衛隊員問那一個女孩的家長:“阿慶伯,前幾天沒見到你。今天怎麼肯把把女兒送來讀書了?”

那個阿慶伯看了他一眼,說道:“呦,小後生。前幾天來都是要送束脩的。女兒嘛,養大以後,反正都是別人的。我們莊稼人家,還能那麼嬌氣地花錢讓她讀什麼書?現在嘛,張哥兒讓她中午吃一頓,這便宜我不佔別人也佔啊,不佔可白不佔。而且讓那小丫頭一整天呆在學堂裡,他娘也可省心不少,可以多幹一些活兒了。”

張旭聽了那個護衛隊員的回報。感覺有點哭笑不得。敢情人家把女兒送過來,只是爲了佔一點便宜的,中午免費吃一頓。

根據學生年齡,張旭制訂的學制也有所不同。十三歲以上才入學的,只要求兩年在校教育,學習數學、語文兩門課程,畢業時,語文要求識寫一千個常用漢字、能寫一段流暢的短文,數學要學會加減乘除。

十歲到十三歲的學制四年,語文要學二千個常用漢字、能寫五六百字作文,數學要會四則運算和應用題,另加自然科學課,學習淺顯的科學知識。

七歲到九歲的孩子,學習時間最充裕,他們要學習六年,學會三千個漢字、寫千字文和幾種應用文,數學除了計算,還要學習簡單的幾何知識,自然科學增加了力學啓蒙和物理啓蒙、化學啓蒙,另外還開了一門國史,講我中華從炎黃二帝綿延到宋的四千年文明。

基隆小學完成第一次招生工作後的一天晚上,張旭家裡來了好幾個人,每人都帶着一個十來歲的小女孩,那幾個小女孩看起來很清秀漂亮,有美人胚子的潛質。

那幾個人看到和張旭客套一番之後,就問道:“張哥兒,你喜歡小女孩兒是不是?所以就免費讓這地方的小女孩兒去讀書?”

張旭點頭答道:“是啊。”

那幾個人一拍大腿說道:“那好啊。你看,我們這幾個女兒,都挺漂亮好看的啊,乾脆就賣給你好了。以後你想怎麼養就怎麼養,想怎麼教就怎麼教,想要玩也方便。不是挺好的嘛,我們也早點從撫養女兒的事情上脫身。”

張旭一聽,呆住了。這幾個人要把這麼小的女兒賣給我?還讓我玩?什麼意思?要幹什麼?

……

打發這幾個人帶着自己的女兒走後,陳雅拉着張旭左看右看,上看下看。

張旭忍不住問道:“幹什麼?你看什麼?”

陳雅問道:“你真的沒有孌童癖?還是在我面前裝作沒有,不想讓我知道?”

張旭反駁道:“胡說八道。我什麼時候有過這孌童癖了?”

陳雅說道:“那你專門減免女孩子們的學費幹什麼?還有那天說的什麼混帳話,你就是喜歡供養女孩兒,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現在我們這個整個地方都傳遍了。現在大家都說你有孌童癖。你還否認?”

張旭欲哭無淚:“這哪能兒跟哪兒啊?????”

第130章 十三世紀的外科手術引發糾紛第259章 租借上海第19章 滿載而歸第92章 平安回家第14章 刀槍下的聯姻第225章 不能用極端手段第130章 十三世紀的外科手術引發糾紛第122章 天意如此第290章 戰場上的冷箭冷槍第261章 成了雞肋第49章 第一次捕鯨第30章 洞房,必須洞房(下)第136章 再次北上第170章 報業開端第242章 海軍大罷工第27章 娶親,你必須娶親(上)第154章 按月輪流第218章 倭國現狀第18章 初赴泉州第184章 國廟與國墓(下)第228章 耽羅島第195章 五朵梅花陣第26章 族長們的誤會第170章 報業開端第295章 豈有此理?第209章 消夜第95章 最寒磣的政府第181章 再戰明州水師第61章 教師問題(下)第273章 新式執政官換屆儀式第29章 洞房,必須洞房(上)第264章 刁懷德要告御狀第67章 想兒子想瘋了麼?第3章 泡兩個美女?第151章 陳雅身孕第180章 戰勝了,但承受不起第79章 海老虎徐無雙第38章 宋代高爐第199章 大捷第149章 海上救美第60章 教師問題(上)第52章 吹簫有風險第140章 中都朝覲第196章 火海連天第255章 向宋要租借地第229章 包給商家公司第208章 誰有問題?第58章 自治約法(下)第65章 傳說中的借種生子第16章 二百五行爲的代價第15章 我們是最合適的一對第243章 適逢其會第16章 二百五行爲的代價第299章 元老院重組第52章 吹簫有風險第100章 吸納戰俘第180章 戰勝了,但承受不起第117章 女人請張旭嫖妓?第146章 醬油黨變身救美英雄第97章 困撓雞籠發展的最大問題第91章 海上遇劫第260章 三人住一齊第23章 從一而終鄉村版解釋第211章 買來主義第251章 再攻泉州第148章 海上比武招親第166章 租借一塊地第281章 第三方談判地盤第30章 洞房,必須洞房(下)第5章 嫩牛吃老草?第247章 明州海戰(下)第238章 抓誰啊?第240章 什一抽殺令第203章 討價還價第65章 傳說中的借種生子第144章 楊妙真第160章 土著政策第19章 滿載而歸第181章 再戰明州水師第257章 楊妙真娶夫第135章 執政官輪換第116章 占城抵抗組織第261章 成了雞肋第45章 香胰廠第187章 戰略研討(下)第39章 中秋夜,房中事(上)第100章 吸納戰俘第155章 國號年號第238章 抓誰啊?第169章 強大的名字第108章 自食其力就當自己做主第257章 楊妙真娶夫第175章 嘉定議和第187章 戰略研討(下)第123章 三教改造第43章 陳雅身世第121章 複式記賬和法院改革第27章 娶親,你必須娶親(上)第45章 香胰廠第189章 飛天火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