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不干涉別國內政

開京城外的情形,雖然把崔忠獻氣得不行,但是面對如此亂軍,他暫時也沒辦法,只好在一此親衛隊的保護下,也向開主京城裡逃去。

崔忠獻剛剛要逃進開京城門口,沒想到那城門口裡突然飛來幾支弩箭,把崔忠獻身前的兩位親衛當場射死,而崔忠獻也差之又差地僥倖沒事。要是他再向前邁一步,恐怕也要中箭了。

此情此景,把崔忠獻嚇得渾身冷汗狂飆,忍不住衝着城門上破口大罵道:“都瞎了狗眼了麼,居然膽敢射本將軍和本將軍的親衛?”

不料城門上方傳來一陣呼喝聲:“崔忠獻那奸賊還沒死,快射死他。”

旁邊另有人大聲呼應道:“崔忠獻那奸賊沒死呢,快,快射死他。要不然,大家都得完蛋。”

崔忠獻一聽這些話,臉色大變。不過,他面對這種涉及到生死幽關的事件上,倒也反應靈敏。當機立斷,倒退出城門,重新躲入親衛隊當中,然後立即下令道:“快,快去西面/”

崔忠獻的那些親衛們,一聽到他的那個令,當場轉身,向西邊轉去。至於到底誰要致崔忠獻於死地,現在不是追問的時候,反正只要活下來,以後終究人知道的,要是被幹掉的話,那說什麼都遲了。於是,崔忠獻毫不猶豫退到開京城西而而去。城下有一半左右的潰軍亂兵,一看他往西邊而去便也跟着往西邊而去。

開京城裡,原來的保王派力量,趁着此次崔忠獻出城迎敵,把大部分嫡系軍力調出城外的機會,突然發動了兵變,解除了崔忠獻調派,名爲保衛,實爲監督的王宮衛隊武裝。然後,又趁機控制了全城。我後,在城門口進埋伏下弓弩手,在崔忠獻回城時,對他下黑手,企圖一舉除去了崔忠獻,抵定大局。

不料,崔忠獻兵敗得太快,回來得也太早了。王室派出的弓弩手,剛剛氣喘吁吁地跑到城門口上方,還未來得及仔細看一下地形,選一個比較好手狙擊點,崔忠獻便已經回來了,並且進了城門口了。時間上來不及了。那些負有重要使命手弓弩手,便只好急匆匆地開弓搭箭,射向崔忠獻。結果,忙中出錯,誤中副車,兩崔忠獻前面兩個親衛倒了大黴,本來應當落到崔忠獻身上的弩箭,全都落入到了他們兩個身上。

崔忠獻反應迅速,一看開京城內有人要殺自己,當機立斷,退往城外西面,重新整頓軍隊。開京城內那些保王派一看,頓時大急,這全隊大部份都控制的崔忠獻的手裡,這要是一次搞他不死,對於這些保王派來說,後患無窮啊。當下,什麼也顧不得了,便大聲呼喝一聲道:“殺奸賊,除崔氏啊!”

然後,領兵銜尾追殺了出來。在張旭這邊人員目瞪口呆的注視圍觀下,高麗保王軍和崔氏軍,便又上演了一場你逃我追的好戲。這二三十年來,忠於高麗王室的力量,一直被崔忠獻死死地壓制着,動彈不得。這次好不容易逮着一次機會,翻盤過來,得以追殺崔忠獻,都有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於是,便死命得咬住不放。

但高麗崔氏軍隊,面對張旭軍隊時,雖然一再的崩潰,但那是因爲武器還有其他方面,差距太大了,讓軍中士兵生起一種無法戰而勝之,甚至根本打不到對方的感覺,方纔崩潰的。便現在面對同爲高麗的保王軍,則無論是裝備,訓練,還是心氣,都要勝過對方一籌。雖然一開始因爲混亂,被打了人措手不及,表現得頗爲狼狽。但過了一會兒,崔氏軍,便開始有模有樣的抵抗起來。接着,各個士兵開始向軍官靠攏,漸漸地指揮也開始得力起來。等到了開京城西面之後,崔忠獻整頓好了一支軍隊後,立即便下令投入戰鬥,頹勢便很快控制了。

高麗王室近期在崔室的壓制下,忠於他們的軍隊基本上沒有了。現在用以發動城內兵變的軍隊,不過是各個依舊忠於王室的文官大佬們家裡的家丁和族丁,缺乏基本的軍事訓練,之所以能夠發動,只憑一股心氣罷了。現在,隨着崔氏軍整頓好的軍隊越來越多的投戰鬥後,崔氏軍與保王軍的交手,也終於越來越佔上風了。最後,崔氏軍又反過來追殺保王軍,並且試圖重新進入開京城裡。

開京城的那些保王派力量一看,讓你們崔氏軍又進入城裡,這還了得?便急忙關閉城門。崔氏軍暫時缺乏攻城器械,只好止步於開京城外。隨後,崔忠獻下令他名下所有的軍隊,到城上西面大營集合。

高麗人的內訌,讓張旭和跟隨他一齊來的人,全都目瞪口呆了,這事不帶這樣玩的啊?這時,陳友鈞,梅克強,吳運東等各個兵頭,都來請求趁機攻打開京城。那三個男版飯島愛,蒼井空,武藤蘭,更是目光熾熱,好像已經攻進城中,然後在城中大肆搶劫。就連楊妙真也躍躍欲試。

張旭也很想趁機攻入開京城,然爾,他看了看自己的軍隊,嘆了一口氣,問衆人道:“我們這次來的,總共有多少人?”

衆人異口同聲地回答道:“這不是廢話麼?總共三千人二百人啊!”

щщщ☢ttka n☢¢ ○

張旭說道:“我們這總共才三千二百人。這其中還包括軍紀實在不怎麼可靠的兩千四百倭人。這去進攻開京城這樣的大城。就算攻進去了,且不說攻城時傷亡如何,又能怎麼樣?這麼一點人,攻進這樣一座大城裡去,豈不是像是冰塊掉進開水裡,眨眼間,就看不見了?到時候,高麗人一個反撲,怎麼辦?”

衆人一聽,大覺喪氣,但又覺得張旭說的有道理,一時之間,想不出什麼理由來反駁。楊妙真很不服氣地說道:“這樣的機會,都要白白放過,那我們來這兒的目的,是幹什麼的?”

張旭說道:“我們來這兒的目的,是逼高麗人簽訂城下之盟。現在嘛,我們袖手旁觀就好。高麗人越亂,到時候,我們可以提出的條件越高。”

衆人無奈,只好就在紮營,當起了醬油黨,觀看兩派高麗人內訌。傍晚時分,兩派內訌終於平息。一派在城裡,一派在城外,誰也奈何不了誰。張旭等人也終於沒熱鬧可看。便只好吃了晚飯,準備休息。這時,營帳外面的侍衛突然報告道:“督師,高麗國王的使者求見!”

張旭想了想,便說道:“讓他進來。”

話音一落,還沒多久,營帳的門簾便被掀起,一個高麗官員迫不及待地闖了進來,雙手作揖,行了一個很標準的儒家見面禮,然後說道:“高麗國禮部尚書李潔貞參見大基國督師大人。”

對方如此鄭重其事的行禮,張旭也只好照貓畫虎地回了一禮,然後說道:“不知李大人,這個時候,來此軍營,見我所爲何事?”

李潔貞立即慷慨激昂地說起來:“督師大人,我高麗國不幸,出了崔忠獻這樣的一個亂臣賊子,將近二十年來,專橫控制朝政,欺凌煎迫君王,荼毒國中百姓。其所作所爲,簡直是天怒人怨。其爲人無君無父,簡直是禽獸不如。今幸有督師率上國天兵所至。聽聞督師平生,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無敵,又聽聞督師雖常統軍出戰,然宅心仁厚,常爲民請命。現欲請督師發兵,除去崔忠獻此獠。高麗國君臣朝野,必定感激不盡。到時候,國中必定家家戶戶爲督師立下生祠,早晚焚香,晨暈叩頭,保佑督師公候萬代,永亨福祿!”

這李潔貞先是將崔忠獻進行血淚控訴一番,再一頂頂高帽,不要錢一般地砸到張旭的頭上,還真的差點把張旭砸暈了。但最後聽聞對方要自己出兵的代價,但是給自己立什麼生祠,這換成別的一個人,或者會以爲這是莫大的榮耀。

但張旭來自於後世,對這一套,實在是不感興趣,當下便冷冷地說道:“你讓我出兵幫你們?代價就是給我立一生祠供奉?我還沒死呢,立祠有什麼用?你們早晚對着我的牌位焚香叩頭,有什麼用?我是能因此得到閃閃發光的金幣呢?還是因此能夠得到傾國傾城的美女?你們要別人出力,至少也得拿出一些實惠的好處才行啊!”

那個李潔貞說道:“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他還沒說完,張旭便冷冷地打斷他的話,說道:“我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我只喻於利。”

李潔節臉色一僵,連忙搖頭說道:“非也,非也!督師怎麼會是小人呢……”

他還待再扯君子喻於利的話題,這時,帳外侍衛突然又喊道:“督師大人,高麗國崔將軍,派遣使者求見!”

張旭說道:“讓他進來。”

外面那崔忠獻的使者便掀起帳簾進來。一進來,見到李潔貞也在這裡,眼中閃過一絲厲茫,臉色一沉,不再給予理睬,徑直來到張旭面前,納頭便拜,口中說道:“高麗國晉康侯崔忠獻賬下崔忠佑,叩見大基上國督師。”

那個李潔貞還擺着儒生的架子,與張旭平禮相見,更與他談論什麼儒家利義什麼的,張旭本人到沒覺得有什麼,但包括楊妙真,陳友鈞,梅克強,吳運東等人卻有些不忿,心想:你這丫的,都來求人了,還擺這麼大的架子幹什麼?這時,一見崔忠佑這個架式,方纔覺得,這纔是求人的樣子。個個都對他心生好感。

張旭連忙擺手說道:“你起來說話吧。我不喜歡別人跪着,嗑着頭跟我說話。”

那個崔忠佑又嗑了幾個頭,做足了姿式,方纔起來,拿眼睛看着李潔貞不說話。張旭問道:“我做事,向來是事無不可對人言。你有什麼事,就直說吧。不要曲裡拐彎的一大堆,聽着令人討厭。如果沒話,那就請回吧。”

崔忠佑無奈,只好連忙點頭道:“是,是。我簡單一點,直接說了。督師大人,我家將軍,爲高麗功,辛苦征戰,勤謹治國。但沒想到開京城裡的高麗王,不但不予體恤,反而趁將軍外出之際,策動兵變,欲殺我家將軍,求督師大人看在大家同爲武人的份上,暫時幫我家討回一個公道。當然,我家將軍,也不會讓督師白乾的,日後必定有重報補償。”

李潔貞急了,連忙也跪下,對張旭嗑了幾個頭,說道:“督師大人,千萬不能答應他啊。那崔忠獻就是一亂臣賊子。你豈能助紂爲虐?你若幫助高麗國王,剷除此賊,高麗君王也必定會有厚報。”

張旭看看崔忠佑,又看看李潔貞,說道:“兩位,你們知不知道我國一向的處事原則?那就是堅決不干涉別國的內政。這是你們內政,我不能干涉。”

第182章 火船破敵第5章 嫩牛吃老草?第252章 坐下來談談第229章 包給商家公司第6章 你長得太騙人了吧第297章 讓他認祖歸宗第88章 被忽視了第103章 定裝彈藥第255章 向宋要租借地第177章 第一次大規模海戰:秦世輔第173章 約法三章第185章 李全掛帥第20章 這小子不孝第292章 你抓了我,就得負責第289章 血肉磨盤第254章 宋造船業倒退百年第214章 沈素貞歸宿第50章 年終盤點第210章 通航許可證第257章 楊妙真娶夫第41章 剪不斷,理更亂第169章 強大的名字第294章 走向南洋第85章 開國大典第232章 火燒紅河口第91章 海上遇劫第114章 人口貿易第127章 流放荒島第7章 茄子喂狗第5章 嫩牛吃老草?第70章 造槍造炮第137章 叫沒開封的過來第25章 夭折的養魚計劃第19章 滿載而歸第294章 走向南洋第59章 孌童癖?第199章 大捷第56章 佃戶引發的混亂第131章 差點騷亂第124章 哥哥罵妹妹賤人第183章 國墓與國廟(上)第1章 淫賊第265章 幫韓夢蝶找婆家第274章 救援中都第259章 租借上海第67章 想兒子想瘋了麼?第109章 不願意的女人是禍害第32章 鹽鐵啓動第254章 宋造船業倒退百年第36章 鍾四公子第57章 自治約法(上)第146章 醬油黨變身救美英雄第277章 與高麗先開一戰第135章 執政官輪換第187章 戰略研討(下)第151章 陳雅身孕第26章 族長們的誤會第121章 複式記賬和法院改革第224章 辭職第72章 你是我的親人吶第122章 天意如此第188章 飛天火龍(上)第177章 第一次大規模海戰:秦世輔第150章 開禧政變第16章 二百五行爲的代價第212章 錢也是一種商品第237章 意外的聖旨第60章 教師問題(上)第231章 與安南開戰第2章 借衣服第290章 戰場上的冷箭冷槍第83章 大雞公國(上)第11章 並不是內褲外穿的牛人第61章 教師問題(下)第2章 借衣服第89章 被鄙視了第295章 豈有此理?第17章 曬制紅茶第231章 與安南開戰第138章 李有財回家第218章 倭國現狀第186章 戰略研討(上)第296章 和諧稅第35章 俘虜問題第203章 討價還價第299章 元老院重組第222章 《請行中原禮法疏》第25章 夭折的養魚計劃第277章 與高麗先開一戰第206章 忠於謀國,繆於謀身第279章 不干涉別國內政第140章 中都朝覲第53章 泉州蒲家第157章 家中溫情第108章 自食其力就當自己做主第167章 鍾靈兒第38章 宋代高爐第57章 自治約法(上)第174章 張旭又捱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