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新式執政官換屆儀式

大家還沒笑完,下面突然又有人大聲喊了一聲:“要戴綠帽啊,有請父母官大人帶頭領先。”

這一下,下面的人笑得更厲害了,幾乎個個都笑得渾身發軟,站立不穩,東倒西歪。張旭也哭笑不得,忍不住罵了一句:“像什麼樣子?”

但看下面氣氛熱烈起來,不復剛纔那死氣沉沉的樣子,張旭沒有大發雷霆。而是任由陳友傑繼續與那些老農元老們溝通。

接下來,陳友傑與衆元老們繼續扯淡了一會兒,便又提出一個正式的議案,既在縣裡修建一座會議室,以免得下一次再開會時,還站在露天的廣場裡。對這事,衆元老當然都不反對。很快都舉手同意了。

修建會議室當然需要一筆錢。陳友傑提出讓縣裡城區商戶捐一筆錢,充作費用。這一下,那些來自城區的元老們,立即就敏感起來,站起來,與陳友傑開始討價還價起來。

雖然城區的元老們反對,但是其他地區的元老比城區的元老人數多一點,最後,這個方案在答應了城區元老的一些條件後,還是被通過了。其實這方案之所以被通過,主要是因爲陳友傑想這麼幹,其他們的元老又不損及到他自身的利益,所以都支持陣友傑的方案。

張旭看着陣友傑操作議會議案,感覺這元老院會議比之橡皮圖章還不如。但這個年頭,在這東方搞一個議會出來,還想他怎樣?一時無奈,只好安慰自己說道:“橡皮圖章也是圖章,以後也總會硬起來的。”

雖然這次的選舉活動過程有些可笑,但現在終算是完成了。第二天,張旭撰寫了一份經驗總結報告後,便和一行人乘船回到了基隆。

回到了基隆後,張旭便把經驗總結報告提交給了兩位執政官。兩位執政官先看了總結報告,嘆了口氣,然後找來張旭問道:“看起來,這個縣級元老院選舉過程很可笑啊,是否有必要再在其他縣城推行下去?”

張旭說道:“絕對有必要。現在雖然可笑。便就像三歲小孩學走路一樣,開始總是笨拙而可笑,甚至愚蠢之極,還會摔倒。但總體來說,只要繼續走下去,總會走得越來越穩的。”

兩位執政官對視一眼,蘇志強說道:“好吧。明天我們向元老院正式提交議案,在全國十個縣城都建立縣級元老院。我們也就一個多月的任期了,這是我們最後的任務,爭取儘可能的做得漂亮一些。”

第二天,兩位執政官一齊幾元老院提交議案,提出正式在縣級建立元老院。三天後,下元老院同意通過了項議案,五天後,上元老院也通過了這項議案。

四月初,兩位執政官正式派出人手,到其他的八個縣城去主持縣級元老院選舉和組建工作。那八個縣城之中,元老們的選舉過程,絲毫不比桃源縣更好看,相反,還表現的更遭。賄選啊,打架啊等等事情都出來了。真是沒有最遭,只有更遭。

但再怎麼遭,怎麼可笑,這各地選舉活動,還是如期舉行了。忙忙碌碌地忙了一個多月,到五月份的時候,各地縣級元老院終於全部建立起來了。

這時,又到了執政官輪換的時候了。上一年,出了一件李得旺最終拒絕下臺的事件,這一次,整個基隆那些對政治敏感的人,都非常緊張,便非常擔心現任的兩位執政官不肯下臺,許多人都做好了對方一旦拒絕下臺的應變工作。

五月十一日這天早上,媽祖宮執政官辦公室,兩位執政官蘇志強和王國華兩人來這裡,以執政官的身份,最後一次看了室內一眼,然後又彼此對望一眼,蘇志強說道:“我們真的要交出執政官位置嘛?”

王國華說道:“那你還想怎樣?好幾天前,我們兩人的命令就不管用了。而今,許多人都已經做好了準備,一旦我們不下臺,就將我們以叛國罪抓起來。”

蘇志強說道:“才當一年的執政官,真是不過癮啊。我們剛剛對這一切事務熟習,還有許多政見想法還沒來得及實施呢,就要下去了。唉……”

王國華說道:“這樣也好,有什麼想法在元老院裡說。我們至少也嘗過一年當國的滋味。並且,我們國家這樣,也不用擔心什麼後宮亂政,外戚亂政,太監亂政,昏君亂政,主少國疑,黨爭之禍等等等等。因爲我們這裡,根本就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從而實現從秦始皇以下,歷代帝王們夢寐以求的與世長存。”

蘇志強說道:“可是這種與世長存,可不是某一個帝王的基業。與他們所想的,差了十萬八千里。”

王國華說道:“雖然不算是個人基業,便我們每個人都至少也算是有一份子,這樣也好。”

兩人感嘆了一會兒,便出去了。接着,在衆目睽睽暌之下,於媽祖神像前,先給媽祖娘娘上了九柱香,然後跪下嗑頭。三拜九嗑完畢,兩人大聲說道:“感謝媽祖娘娘聖恩浩蕩。我等兩人德淺才薄,愧受執政官一職。今日一年任期既滿,現奉還執政官一職。”

然後,兩人卸下了代表執政官職務的寶劍,奉還了印章,放在媽祖神像前的一方供桌上。正式完成了卸職儀式。倒退着離開了媽祖神像前,迴歸到上元老院的位置,恢復了上元老院元老身份。

接着,從上元老院人羣裡,步出梅傳藝和洪勝鈞兩人,一齊走到媽祖娘娘的供桌面前,也是先給媽祖娘娘上了九柱香,然後跪倒在媽祖娘娘像前,三拜九叩,口中大呼:“媽祖娘娘萬歲萬歲萬萬歲。”

三拜九叩完畢,口號呼喊完畢。兩人方纔說道:“臣等不才,現謹拜受執政官一職,爲期一年。一年後必定如期奉還。”

接着,便去供桌上,取了寶劍,各自配掛在身上。取了印信,捧上手裡,然後又和身後的上下元老院衆元老,執政院各部部長,法院檢查院的院長,一齊向媽祖娘娘下跪下嗑頭,三聲大呼:“媽祖娘娘萬歲萬歲萬萬歲。媽祖娘娘保佑吾大基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繁榮昌盛,與世長存。”

這樣,終於完成了接任儀式,兩人正式成爲大基國新一任的執政官。今年這個交接儀式,比起往年的隨意來,嚴謹了不少。這是前一個月剛剛在元老院裡通過的一套正式的交接儀式,這代表着大基國制度開始走向完善。

執政官交接這天,是沒什麼大事的。隨後兩位新鮮出爐的執政官對着衆人,發表了一番自己兩人的執政,畢定奉公守法,以仁義治國之類的演講,便結束了。

這大基國雖然最高的兩位執政官年年都要換兩個人來幹,但元老院的衆元老,卻很少換人。上院的除非是宗族宗教團體內換了領導人,否則便不會換人,仍然是那些人,下院不用說,去年剛組建的,也沒抽換人。而法院和檢查院,已經被規定好了,一旦任命便終身任職,不能換。

最後數來數去,執政官有權換的,就只有執政院和樞密院的人。但以前由於人才的匱乏,執政院裡也很少換人,並且形成了慣例。今年梅傳藝和洪勝鈞上任後,同樣也沒有對政院和樞密院換人。

在中原其他國家王朝時期有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說法。因爲那些天子們要鞏固自己的皇位權力,當然要換上自己信任,並且對自己絕對忠心的人上去。而這大基國,反正不管怎麼着,他們兩個幹滿一年就下去,沒有鞏固皇位權力的需要,再加上原來的人,工作幹更加順手。而高層換人,很麻煩,需要花很大的心血,那些執政官們,都懶得費那個心思了。

於是,這大基國形成鐵打的朝廷流水的執政官,成爲一大特色。這與周邊其中東亞國家,宋,金,高麗,倭國,安南,占城等國比較,日益形成反差,顯得格外的格格不入。於是,那些國家,已經慢慢地,不由自主的開始抵制這個異類,並且形成日益增多的衝突。

不過,梅傳藝和洪勝上任當天,還不知道這些事。事實上,張旭也根本也注意到,這些差異已經導致周邊國家越來越排斥的目光。當天,本來以爲無事的,卻被突然其來的另一樁事情,打亂了陣腳。

這件事就是基隆人當天派了一些代表來請願,要求基隆也設立縣級元老院。原來,三四月份,全國各地都開始設立元老院。按張旭原來的本意,是讓那些縣級元老院在下面,與縣令互相制約,從而限制,保證一定程度上的清廉。但是,獨獨把基隆給忘了。

而基隆在去年泉州人口大搬遷中,有二十萬泉州人,被安置到基隆,從而使得基隆的人口總數達到了三十萬人。但是,在前一階段全國範圍內設立縣級元老院時,這裡被忽略了。也不能說是忽略了,只是大家都認爲這裡都有兩個元老院在這裡了,還有必要再設立一個元老院麼?

但那些來請願的代表怒氣衝衝地說道:“這裡是有兩個元老院了,但跟我們百姓有什麼關係麼?這兩個元老院元老,都是一些族長會長之類的人擔任,根本不是像那那些縣級元老一樣選出來的。再說了,他們只代表一小部份失,卻在朝廷中內做出很多正大的決策。我們這裡,還有二十多萬人,沒人理會。”

兩位執政官收到這個請願,便連忙召集執政院會議,開始討論向元老院建議這個問題。元老院經過一翻討論後,別以30:21,15:13通過。

接下來,又用了四周的時候,候選人報名,競選活動,終於把基隆縣級元老院給補建起來。

第95章 最寒磣的政府第239章 你這混蛋……第140章 中都朝覲第284章 歧國公主第111章 打怪奪寶刷經驗值第234章 尷尬和親女第6章 你長得太騙人了吧第235章 韓竹韻嫁人第108章 自食其力就當自己做主第274章 救援中都第55章 造船起步(下)第79章 海老虎徐無雙第54章 造船起步(上)第50章 年終盤點第291章 別打了,我們投降!第173章 約法三章第247章 明州海戰(下)第209章 消夜第57章 自治約法(上)第243章 適逢其會第44章 第四十四章第一次刷牙第202章 談判第164章 傷不起的象跑跑第216章 我想有個家第248章 摧毀宋造船行業第138章 李有財回家第106章 開國第一案第166章 租借一塊地第187章 戰略研討(下)第101章 建立財政體系第136章 再次北上第216章 我想有個家第7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261章 成了雞肋第292章 你抓了我,就得負責第268章 縣級選舉第259章 租借上海第69章 你發燒了麼?第124章 哥哥罵妹妹賤人第300章 元首第177章 第一次大規模海戰:秦世輔第7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98章 是人都要第138章 李有財回家第55章 造船起步(下)第43章 陳雅身世第36章 鍾四公子第256章 你還是殺了我吧第214章 沈素貞歸宿第100章 吸納戰俘第138章 李有財回家第126章 兄妹恩怨第38章 宋代高爐第81章 雷神下凡,跪地投降(上)第130章 十三世紀的外科手術引發糾紛第49章 第一次捕鯨第94章 解惑(下)第269章 天殺的……第113章 遠交近攻第136章 再次北上第188章 飛天火龍(上)第288章 亂戰第21章 年度八卦緋聞事件第32章 鹽鐵啓動第149章 海上救美第168章 清算第48章 我沒奶水第224章 辭職第288章 亂戰第114章 人口貿易第9章 醉仙體書法第184章 國廟與國墓(下)第33章 分錢第47章 慶功宴上產生的謠第60章 教師問題(上)第147章 重回海州城第177章 第一次大規模海戰:秦世輔第53章 泉州蒲家第88章 被忽視了第234章 尷尬和親女第5章 嫩牛吃老草?第89章 被鄙視了第15章 我們是最合適的一對第53章 泉州蒲家第270章 打到拿錢出來爲止第183章 國墓與國廟(上)第183章 國墓與國廟(上)第146章 醬油黨變身救美英雄第83章 大雞公國(上)第288章 亂戰第38章 宋代高爐第33章 分錢第225章 不能用極端手段第37章 宋代鐵匠第122章 天意如此第135章 執政官輪換第93章 解惑(上)第183章 國墓與國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