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陸曉蘭

在上下元老院裡面的元老們正在會議室,裡進行集資入股上海浦殖民公司時,媽祖宮外面,突然來了一大幫人,人人手裡也都拿着錢,捂在胸前,有人對着元老院方向鹹道:“元老院的人,出來一下,我們也要集資入股。”

剛開始元老院裡面的人,沒有理睬外面,誰有空理他們啊?抓緊時間入股纔要緊。後來,外面吵得人越來越多,那個上元老院的陳宗德便倒門口喊道:“吵什麼吵?沒看到我們正忙着嗎?”

外面的人,一陣不甘和憤怒:“憑什麼就你們入股,我們沒份?我們也有錢啊,你們這些混蛋。”隨後,居然有人朝陳宗德扔來臭雞蛋。

不過,扔臭雞蛋的人,準頭實在不行,沒砸到陳宗德,而是掉到了陳宗德前面,“啪”地一聲,掉在地上,摔碎了。一股臭雞蛋味彌滿開來,薰得人中人慾嘔。陳宗德一看,連忙縮回了下元老院的會議室裡。外面的人,好像得了勝利一樣,哈哈大笑。

不過,集資的事情,仍然沒影兒。許多人,在媽祖宮外面,又早跳又叫,但媽祖宮有護衛隊把守着,他們不敢衝擊,便無可奈何。這媽祖宮自從李有財事件後,便大大地加強了安全護衛,一些赤手空拳的人,可不敢衝擊了。

張旭看着外面又跳又叫的人羣,不僅有點兒哭笑不得。要辦公事時,這兒國庫裡總是沒錢,而財政也呈現出一種千瘡百孔的面目。但是一旦讓私人投資賺錢時,卻總是有人爭先恐後地把錢送來。

不過,這也不是無緣無故的。經過幾年的努力,佐渡島殖民公司,終於在去年下半年,在島上發現了一個大型金礦。去年年底,公司終於進行了第一次分紅。雖然數目不多。但以發現的金礦記,未來的利益可想而知。這讓那些手上持有佐渡島股份的人,立即暴富,手上的股份,也立即身段百倍。這兒的人們發現,原來殖民公司是這麼賺錢的。對那些手上持有殖民公司股份的人,紛紛表示各種羨慕嫉妒恨。

現在佐渡島和其他兩家殖民公司,股份已經不再對外發售,大家眼紅也沒用。上海浦殖民公司成立,正是集資入股的當口,還能不搶嘛?雖然有人說,那兒現在還只是一片灘塗之地,不會有黃金的。但架不住那兒地理位置實在是好啊,將來海運發展起來,還能少得了錢嘛?於是得了消息的人,便立即傾其所有,前來搶着入股了。其中,元老院的元老們,仗着自己的權力,當然要優先。

既然上海浦公司成立,以後那塊地,便由沈毅牽頭組織經營開發,張旭因此也放下心來,不用天天記掛着這事了。這時,他剛想安穩幾天,突然收到桃源城的知縣,因爲嚴重貪污,並且勒索百姓,被暴亂的百姓刺驅逐的消息。

自從去年下半年,大基國把整個泉州城裡的人和沿海的船匠全都強行遷移過來後,便又沿着島的西海岸線,分別新設立了將近八個新城。使得大基國,擁有的城市,增加到十個。從北往南,除了基隆城外,剩下的城市分別叫做,淡水城,濁水城,琉北城,琉中城,琉南城,桃源城,東籬城,南山城,真意城。每人新城裡面,將近十來萬人口。

這十座城,除了基隆設爲府之外,每座城分別設爲一縣,並且派出了知縣,進行管理。但這是十座城市當中,除了基隆城外,其他的那些城當中,那些人口,本來是福建路泉州府人口,是一座大都會裡的人口,突然被強制遷移到了這邊,生活環境可謂天翻地覆的改變,而生活水平,可謂是嚴重的下降和退步,這讓那些人怨氣沖天,對大基國,暫時充滿了仇恨和敵視。導致了那些新城裡,就好像是一個個火藥桶一樣,動不動就爆炸,非常的危險。

這種情況,當初張旭提出建議把泉州城裡的人口都遷移過來時,絕對沒想到的。他當時根本就沒想那麼多,只是想着,這樣可以打擊對方的力理,增強已方的力量。可沒想到還會有這種敵視和仇恨。早知道就不提出這種建議了。

但後來知道後,已經晚了。那些泉州人口都被他們遷移過來了。張旭和執政官,元老院等高層,只好盡力做好安撫工作,並且承惹儘快讓大家的生活恢復到原來的水平。爲此,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大基國高層,一方面到占城和當時的南洋其他國家,大量的購買稻米等糧食,以備糧荒。一方面讓王大美到處建立磚頭水泥石灰窯,生產這些建築材料,幫助他們儘快建立比原來更好的居住房屋。還對他們的接濟了大量的生活用品,幫助他們渡過了生活困難。而負責具體工作的的各個知縣,大多數都戰戰棘棘,小心不碰觸那些民衆的底線,以免惹事怒他們,總算讓那些泉州來的人,消除了一些仇恨,不再那麼敵視大基國了。

不料,那個桃源的知縣,名叫趙補祥,是第一任執政官趙國興的侄兒。這趙國興,曾生下過三女一兒。兒子沒長大,養到五歲時,生病死了。只剩下了三個女兒。本來他打算把小女兒長在家裡招女婿的。爲此,他把前面兩個女兒都嫁了出去。不料,他剛把二女兒嫁出去還不到半天,他那已經十三歲的小女兒,卻又生病死了。準備留在家裡繼承香火的女兒死了,而已經嫁出去的兩個女兒,又不能重新招回來。這一下,趙國興家的香火繼承便成了問題了。

無可奈何的趙國興,便只好把一個侄子趙補祥過繼到自己的名下。指望他來繼承自己這一脈的香火。爲了培養他,在張旭最早招一些妓女來開辦基隆學校的時候,他捏着鼻子,讓剛好十三歲的趙補祥去跟着一羣妓女學習讀書識字。

趙補祥天資也不算好,學習也不算是勤奮,但是學習了三四年後,也終於有了一些文化功底了,比起這兒大多數人都要強。於是,趙國興便設法按排他進了夢迷離的文教部工作。在夢迷離手下工作了幾年,雖然沒什麼突出的表現,但也沒出什麼岔子。

去年下半年,由於要往那些新設立的城市派出一批知縣。趙國興便又開始活動,要求把趙補祥派出去當知縣。當時,由於大基國並無吏部(主要還是政府機構還很小,用不着)這一專門管理官員任命升降的部門官衙。便由各個部門推薦,執政官親自主持這事。夢迷離便推薦了趙補祥。

蘇志強和王國華兩個執政官一看,雖然他年紀輕了一點,才十九歲而已,但他行事一向沒什麼差錯,文化條件也合格,沒什麼讓人不放心的,便點頭同意了。讓他去當桃源縣的知縣。

剛到桃源縣上任的那會兒,趙補祥也和其他的官員一樣,戰戰棘棘的安撫民衆,努力幫助那些新來的民衆安居下來。剛開始,那些桃源民衆,一看這個知縣這麼年輕,嘴上無毛,便有些不怎麼信任他。但是那些民衆也沒想過要怎麼樣。畢竟,千年以降,所有的華夏民衆,早就已經習慣,各個時期,朝廷派來不同的地方官員。大基國雖小,但是既然設立了地方官府,那麼派遣地方官員來,也就理所當然了。他們反正是做不了主,就隨便大基國派什麼樣的人來了。

趙補祥在桃源渡過了幾個月的時間,磨合期過後,便開始漸漸的起了一些變化。最主要的是,他才十九歲,正是熱衷於風花雪月的年紀,來這裡不久,便跟一個姑娘好上了。

這姑娘名叫陸曉蘭,剛剛十八歲的年紀,長得花容月貌,身材火辣,非常的漂亮。父母雙亡,在這兒孤身一人。這些是她的明面資料。不過,其實她是從泉州一座青樓裡逃出來的姑娘。她自小被泉州一個百花坊的青樓裡的老鴇買過來,當作搖錢樹來培養。

既然是當作青樓裡的搖錢樹來培養,那麼,詩詞歌賦,各種才藝,自然是少不了要學習的。至於勾引男人的手段,更是得認真學習。她們學習的一切東西,最終的目的,就是儘可能的吸引男人的注意。

最終,陸曉蘭姑娘各方面的才藝,都學得非常的好,在她十五六歲的時候,便成了百花坊裡的一位知名的小小名妓。替百花坊裡,吸引來不小的人氣。

這位陸曉蘭姑娘,人既長得漂亮,又有挺好的才藝,自然而然,便也心高氣傲起來。便學着許多名妓那樣,堅持賣藝不賣身。想把自己的清白身體留着,她以後從良後,更加方便的邀寵。

開始,由於陸曉蘭她即便不賣身,也能拉到足夠的人氣,老鴇對此當然沒有太多的意見。但是,後來,泉州一位和知府劉大亞有緊密關係的富商,看上了她,開了很高的價錢,想要她侍奉一夜。

由於那位富商已經五十多快六十歲,家裡有一個很兇的原配,他不敢給她贖了身領回家裡去,便只想要她侍奉一夜。對此,陸曉蘭不願意。雖然那位富商價錢越開越高,但是陸曉蘭就是不願意。結果,惹得那位富商很不高興。

老鴇眼裡的大主顧,大金主不高興,老鴇自然也就不高興了。於是,陸曉蘭姑娘和老鴇便產生矛盾了。本來,青樓裡產生這種矛盾,都是老鴇展施各種手段,迫使那些妓女屈服,甚至是直接灌醉迷暈了,直接扔到客人的牀上去。但是,恰好這時,張旭領着軍隊來攻打泉州城,很快滅了泉州水師後,又登陸擊潰了泉州守將何慶率領的部隊,趁機衝進了泉州城裡。於是,泉州一時亂了。那位富商心憂自己的產業,也沒心思玩了,便急匆匆地走了。而陸曉蘭也趁着這個人心慌慌的當口,逃出了百花坊,躲入了泉州城中。

隨後,張旭他們便對泉州來一次人口大遷移,陸曉蘭姑娘便也混入人羣當中,被遷入了流求,隨後,被安置到了這新設立桃源城。而張旭最後沒看上青樓裡的那些人口,便沒有把那些人也給遷移過來。這樣,陸曉蘭姑娘和百花坊便永遠地分開了,對方再也找不到這裡了。她長出了一口氣,放下心來。

陸曉蘭姑娘開始考慮自己該怎麼生存下去。顯然,像她這樣孤身女子,必須儘快找到一個有足夠地位的男子爲依靠,方纔能夠滋潤的活下去。對此,她看得很明白。這時,趙補祥孤身一人,到這兒來上任,頓時讓她眼中一亮,便把他當作目標了。

第139章 自我任命的外交大使第151章 陳雅身孕第60章 教師問題(上)第29章 洞房,必須洞房(上)第143章 夜襲第274章 救援中都第221章 偷着樂第13章 戰利品拍賣第35章 俘虜問題第59章 孌童癖?第177章 第一次大規模海戰:秦世輔第97章 困撓雞籠發展的最大問題第57章 自治約法(上)第250章 搬空泉州第14章 刀槍下的聯姻第152章 一切爲了提升效率和實力第39章 中秋夜,房中事(上)第247章 明州海戰(下)第44章 第四十四章第一次刷牙第26章 族長們的誤會第119章 喜事連連第123章 三教改造第43章 陳雅身世第140章 中都朝覲第194章 豆腐渣棱堡第300章 元首第23章 從一而終鄉村版解釋第214章 沈素貞歸宿第165章 占城大起義第259章 租借上海第194章 豆腐渣棱堡第89章 被鄙視了第288章 亂戰第288章 亂戰第130章 十三世紀的外科手術引發糾紛第161章 數典忘祖第202章 談判第21章 年度八卦緋聞事件第199章 大捷第257章 楊妙真娶夫第4章 不納稅第138章 李有財回家第254章 宋造船業倒退百年第271章 選舉過程第245章 基宋再開戰第70章 造槍造炮第110章 鯤鵬號第36章 鍾四公子第11章 並不是內褲外穿的牛人第114章 人口貿易第284章 歧國公主第288章 亂戰第97章 困撓雞籠發展的最大問題第25章 夭折的養魚計劃第83章 大雞公國(上)第14章 刀槍下的聯姻第246章 明州海戰(上)第267章 縣級元老院第273章 新式執政官換屆儀式第300章 元首第137章 叫沒開封的過來第177章 第一次大規模海戰:秦世輔第53章 泉州蒲家第156章 軍事院校第189章 飛天火龍(下)第26章 族長們的誤會第51章 開禧元年計劃第173章 約法三章第67章 想兒子想瘋了麼?第33章 分錢第97章 困撓雞籠發展的最大問題第161章 數典忘祖第30章 洞房,必須洞房(下)第259章 租借上海第223章 字比你寫得好第34章 合作伙伴反水第178章 大海戰:爆菊與包圍第7章 茄子喂狗第83章 大雞公國(上)第294章 走向南洋第27章 娶親,你必須娶親(上)第69章 你發燒了麼?第65章 傳說中的借種生子第86章 混蛋,你竟敢發誓不娶我?第285章 夜半襲營第234章 尷尬和親女第17章 曬制紅茶第272章 第一次縣級元老院會議卷首語第70章 造槍造炮第68章 就他在乎?第169章 強大的名字第259章 租借上海第200章 乘勝追擊第121章 複式記賬和法院改革第31章 鹽鐵會議第263章 陸曉蘭第252章 坐下來談談第162章 活字更慢?第54章 造船起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