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抓誰啊?

那些元老們現在終於明白過來了,李家父子和柳隨風,屈傑等人勾結,藉助臨安聖旨的名義,想要當作國君,把大基國奪爲自己家的基業。

原來,那柳隨風,屈傑等人,在大宋國內時,向來就以讀書人自許,對於其他一些人,有一種心理上的優越感。這次,他被點名,被自願的來到流求基隆,開始還好,雖然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畢竟很短的時間內,做到了署長之位,這讓他志得意滿。但好景不長,沒想到張旭一回來,就設法把他給趕了下去。

這讓他很不甘,他有心想投奔這裡的一個權勢人物,以好將來能夠謀一個好的出身,以能夠得以高進。只是,他在這裡,很快發現,這裡的情況,跟以往他所熟悉的情況有了很大的不同,掌權的是十八元老輪流擔任執政,沒有一個人能夠長久,這讓他心中泛起來一種無力感,不知道該走誰的後門。爲此,迷茫了好長時間。

倒了去年十二月的時候,終於一陣頓悟,思路開闊。於是,便開始策劃在基隆擁立一位國君。這可個從龍之功啊,雖然這個流墳求國小了一點,但那也是從龍之工功。這要是成功了,好外還能少得了?

這個思路打開後,柳隨風等人便開始物色可以被擁立爲國君的人選。開始他們考慮的是張旭,但就是張旭把他們弄下臺去,搞得他們狼狽不堪,他們還計劃着等自己掌握大權後,對張旭要狠狠報復一番,叫他永遠不得翻身呢,那有再去擁立他的道理?再說了,張旭明顯是很敵視自己這些人呢,去找他的話,無疑會熱臉貼在了冷屁股上。

接着,他們很快發現了李家父子。他們仔細計較了一番之後,發現這李家父子最造合自己支持了。第一,那個李得旺在這裡國家出現之前,原來第一大族的族長,隱隱有這裡事實統治者的跡象。但後來,這裡正式成立了國家,他卻只是成了十八元老之一,這無意間導致了他的權威有所損失,他心裡不能一點兒介意也沒有。

第二,李得旺在執政官輪班之中,排在了第五,卻剛好現在當着執政官,有許多便利的條件,便於他展開各種活動。而且又經過了一番政府大改革後,他在當滿一年的執政官後,不但得辭去執政官之位,而且連元老的職位也沒有了。到時候,只能回家當一個普普通通的鄉下老頭,這事只要稍加挑拔,就能讓他不樂意。

第三,那個李有財一直擔任着大基國的陸軍首領人物,控制着主要武裝力量。現在更是他們父子兩人,控制着樞密院,掌握着全部的國家武力。但那個李有財最終授予的武官品級卻是很低,這已經讓他很不滿,容易挑起他的野心。

第四,擁有一個國家作爲基業,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誘惑,如果有那個條件實現的話,沒有哪個人能夠拒絕得了,李家父子當然也不例外。

柳隨風和屈傑等人選定目標後,接着便開始設法接近他們。事有湊巧,那個哥哥在沈素貞那兒治病,卻意外治死了的易丹,也是一個從中原來的正統儒生,因他差點兒引發了基隆騷亂,受到了各方有意無意間的壓制,一直只在民政科,後來的民政署,民政部裡,當普通的科員。這時,也在積極地走李得旺和李有財的後門,希望自己的品級能夠向上提一提。那個時候,已經和李家父子非常熟悉了。

這一來,易丹便和柳隨風、屈傑等人認識了。然後一來二去,通過對儒學經典的探討,他們很快便加深了關係。然後,柳隨風便墾求易丹幫忙引見李家父子。

李家父子和柳隨風屈傑等人見面後,果然被柳隨風等人舌燦蓮花的給說動了心思,想要當上一國的國王。但他們還有許多顧慮。他想當上國王,到時候恐怕名不正,言不順,尤其是那些元老院其他的元老,肯定會反對,其他很多人,肯定也會反對,。

這時,柳隨風便乘熱打鐵地說道:“你們父子兩人還有什麼好顧慮的呢?要不,我送信回臨安朝廷,讓臨安朝廷的皇帝,給你一封敕封聖旨就好了。那樣肯定就名正言順了。”

李有財問道:“臨安的聖旨管用麼?要是不管用,別人還是不服我父親當上國王,怎麼辦?”

柳隨風眼睛便一瞪,說道:“朝廷聖旨怎麼會不管用?要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誰敢不服皇帝陛下的聖旨?就算不服,你是陸軍首腦,手上有兵啊,抓起來,或者殺掉就行了了。倒時候,誰敢拿自己的腦袋,與你的刀兵比硬?”

這樣一來,李家父子二人,終於被說服了,便在他們的幫助下,悄悄做着稱王的準備。要想稱王,最主要的,當然是要有一支絕對服從自己,聽從自己命令的軍隊。但是讓李有財煩惱的是,雖然自從前鹽場護衛隊開始,他便一直擔任這支陸軍的首腦,可以說和那支軍隊相當熟悉。他要指揮他們去對付其他人,絕對不會有問題。

但現在,那主要要對付的,是十八宗族中的其他十七個宗族族長和元老。而陸軍當中,最開始的士兵,當然也是十八宗族的人,現在理所當然地,就成了各中級軍官和基層軍官。要指揮這支軍隊去對付其他十七個宗族,這簡直就相當於指揮別人的兒子,去對付他自己的父親一樣,只要那兒子不喪心病狂,就不太可能。

對此,柳隨風和屈傑給他出主意說道:“這事,只要在下次五月十一日那天,有一支絕對聽從於你命令的軍隊就成了。把軍隊中,各個指揮官互相調整,確保你們李氏宗族子弟能夠控制一個營,四五百就行了。”

李有財採納了他的建議,開始悄悄地調整陸軍中下層的指揮人員。這事沒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畢竟,李有財一直擔任務着陸軍的最高指揮官,現在又是樞密院的參謀部參謀長,調整一個下層軍隊指揮官,又有什麼希奇的?就這樣,陸軍第一團,第一營的指揮官,全部換成了李姓宗族的弟子,完全絕對的聽從李有財的指揮。

這樣,五月初十日這天晚上,柳隨風等人一行,便又悄悄地來到李得旺和李有財父子的家,告訴他們說臨安聖旨早就倒了,要他佈置好明早的調兵行動。於是,李有財便在家中,招集了那些李姓宗族子弟的指揮官,告訴他們這件事。有些大驚失色,李有財便說道:“我爹要是當了國王,我們李姓一族不就是成了王族了麼,倒時候,我們就壓着所有的人一頭,有什麼不好?那時候,你們這些出了力的李姓族人,全都封個王候公爵之位,世世代代的當下去,不比現在這樣,好得多?”

於是那些李族子弟全都被說服,第二天,當大基國所有的政要全部集中到一齊,參加執政官交接輪換儀式時,李有財便帶着那陸軍第一團第一營的官兵,開了過來,包圍了媽祖宮,把所有的人都堵在了裡面。

這時,李有財聽得柳隨風讓他抓人,他倒也不着急,反正所有的人都被堵在裡面了,急什麼?便笑吟吟地說道:“各位元老,各位部長,既然宋國大皇帝這麼敕封我們李家了,你們還是認我爹爲王吧。怎麼說,我們這個大基國,本來沒有國君,也確是不符合我們中原華夏的立國正統吧?再說了,我們本來不是已經向臨安稱臣了麼?既然這樣,那大宋國大皇帝陛下向我國下聖旨也就天經地義了啊。因此,他敕封我爹也是天經地義的,我爹能夠成了流求郡王,也是天命所歸的。你們猶豫什麼?你們臣服之後,我和我父王保證善待你們,絕不會讓你們吃虧的。”

有元老冷笑道:“你說你家保證不會虧待我們?怎麼保證?”

李有財說道:“封你們爲公候爵位,保證你們與我家共享榮華富貴,與國現休,如果立功的話,封你們爲一字並肩王,也不是不可能。”

本來準備着接任執政官職務的蘇志強哈地一聲,笑了一下,說道:“你開口容易。上嘴皮碰一下下嘴皮就成。我們本來就和你爹並肩而立,平起平坐的。現在,服你爹當什麼郡王,我們就要當臣下,天天給你們家嗑頭下跪。之後,我們還要立大功,才能被封爲一字並肩王?自古以來,有這種王麼?”

另一個準備接任執政官職務的王國華也冷笑道:“中原漢族,自從劉邦白馬盟誓之後,歷朝歷代,異姓都不得封王,這都不知道?還一字並肩王?是你傻了,還是我們傻了?”

李有財一時無話可說,那個柳隨風不由得着急,說道:“李有財,你還磨蹭什麼?這些傢伙,寧願當無君無父的禽獸,也不願侍奉賢明君王,都抓起來好了。”

這時,突然從媽祖宮外面,又傳來一陣跑步聲,並且伴隨着一個聲音:“慢着,抓誰啊?”

第6章 你長得太騙人了吧第84章 大雞公國(下)第224章 辭職第104章 讓你當太監去第130章 十三世紀的外科手術引發糾紛第211章 買來主義第190章 突然擺譜的陳雅第165章 占城大起義第125章 白蓮教動盪第139章 自我任命的外交大使第7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240章 什一抽殺令第221章 偷着樂第153章 宗教VS宗族第54章 造船起步(上)第101章 建立財政體系第156章 軍事院校第91章 海上遇劫第255章 向宋要租借地第232章 火燒紅河口第68章 就他在乎?第300章 元首第201章 趁勝逼和第1章 淫賊第191章 陪着說說話第21章 年度八卦緋聞事件第256章 你還是殺了我吧第134章 蛆王誕生第47章 慶功宴上產生的謠第13章 戰利品拍賣第3章 泡兩個美女?第37章 宋代鐵匠第5章 嫩牛吃老草?第156章 軍事院校第86章 混蛋,你竟敢發誓不娶我?第285章 夜半襲營第171章 宗親會第7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230章 還有比這更二的嗎?第195章 五朵梅花陣第261章 成了雞肋第162章 活字更慢?第117章 女人請張旭嫖妓?第207章 黃金貶值第24章 無限誘惑第157章 家中溫情第265章 幫韓夢蝶找婆家第32章 鹽鐵啓動第223章 字比你寫得好第106章 開國第一案第273章 新式執政官換屆儀式第56章 佃戶引發的混亂第193章 讓兒子隨母姓第70章 造槍造炮第38章 宋代高爐第16章 二百五行爲的代價第298章 歧國公主引發的麻煩第63章 傳說中的侍妾?第147章 重回海州城第21章 年度八卦緋聞事件第207章 黃金貶值第13章 戰利品拍賣第82章 雷神下凡,跪地投降(下)第299章 元老院重組第21章 年度八卦緋聞事件第181章 再戰明州水師第8章 發明進行始第169章 強大的名字第62章 娼妓老師風波第258章 我不在乎第266章 查處趙補祥第8章 發明進行始第20章 這小子不孝第274章 救援中都第136章 再次北上第54章 造船起步(上)第278章 開京城外之戰第59章 孌童癖?第231章 與安南開戰卷首語第46章 釦子的應用第61章 教師問題(下)第111章 打怪奪寶刷經驗值第101章 建立財政體系第165章 占城大起義第85章 開國大典第270章 打到拿錢出來爲止第114章 人口貿易第97章 困撓雞籠發展的最大問題第64章 教學工作的展開第108章 自食其力就當自己做主第248章 摧毀宋造船行業第69章 你發燒了麼?第29章 洞房,必須洞房(上)第113章 遠交近攻第149章 海上救美第73章 飛剪船第253章 回去再找你算賬第209章 消夜第164章 傷不起的象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