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黃金貶值

現在既然韓竹韻和韓夢蝶來到,自然便沒有繼續讓韓侂冑墓如此寒酸草率的道理。於是韓竹韻便讓張旭幫忙,招人重新修了兩座大墓,把韓侂冑父子兩人重新好好下葬。這一來二去的,又花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才方完畢。然後才重新往回走。趕到海州,重新登船,返回流求基隆時,已經又到了金秋九月。

這邊流求基隆在徐無雙和張志遠回來後,已經把和約訂成功通報給了執政官和元老院。隨即兩位執政官孫不三和鄭嶽,便根據合約,讓徐無雙和張志遠派人,帶着海軍去海上收稅。一切大局便安定了下來。局勢安定下來後,李有財和徐無雙便分別代表着海陸軍,去向執政官和元老院討要這次五月份的戰鬥封賞。

當時張旭去了北方,兩位執政官和元老院便查看了財稅署賬單和倉庫之後,發現沒錢。孫不三和鄭嶽一揮手,說道:“沒錢怕啥?咱們那後山不是有金礦了麼?沒錢就挖金礦去。”於是便發動大量的人力去挖金礦。短時間內,挖出了大量的金礦,賞賜給了所有參戰的海陸軍將士。

後來,因爲那些小木屋裡也在戰爭中被大量地燒燬,造成了大批的新來移民沒有房子住。幸好是五六月份,天氣較熱。沒人凍着,但那些被燒掉的房子,也是要給補償的,於是兩位執政官又是大手一揮,給黃金。

說起來,這基隆官府這兩年來,能夠得以堅持下來,還真多虧了有這金礦。方纔能夠維一支脫產龐大的海軍和陸軍。要是單靠稅收的話,基隆那點人口基數怎麼也不可能的。因爲有這大金礦的存在,基隆甚至還能夠不徵農稅,維持極底的商稅稅率。反正財政來源,除了鹽場,鐵場,還有一些並不多的工商業稅之外,就是不斷地去挖黃金。金礦上的來源,佔了財政上的大頭。雖然近年來在慢慢地地縮小,但還是佔了七八成的大頭。

只是,以前張旭和韓竹韻在這裡的時候,還要對黃金開採進行限制。現在張旭這會兒一不在這裡,又面臨着財政困難,元老院裡的那些老人,便都不再限制了,便大肆開採起黃金來,然後把黃金賞賜給有功將士。

賞賜完了之後,照以往的慣例,應當減少一些開採量。但執政官孫不三,看着那些黃澄澄地黃金,卻心思活動。心想後山那裡放着一座大金礦,自己家裡卻過得不怎麼富裕,甚至還很窮,這時幹嘛呢?何不趁現在自己是執政官的機會,大撈一筆?

他心思開始活起來,但一個人不好做這事,便又找另外一個執政官鄭嶽,對他說道:“我說老鄭,現在我們好歹也是執政官了,在我們這個國家來說,可以說是萬人之上。整個國家權力最大的,就是我們兩人了。對不?”

鄭嶽說道:“你這不是廢話嘛?”

孫不三接着說道:“可是我們卻沒有俸祿,這叫什麼事嘛?而且我們也只有一年有效期,一年後,就又得讓給別人了。白歡喜一年,對不?”

鄭嶽說道:“這是當初就在媽祖廟裡訂好的規矩?怎麼現在你當上執政官,就不樂意了,想要進一步當皇帝了?你當皇帝可沒人服你,輪也輪不到你。”

孫不三說道:“哪兒的話啊?當皇帝,我哪兒是那個料啊?不要說當皇帝了,就是現在這個所謂的執政官,也是很勉強的。我可不敢奢望當皇帝什麼的。那樣的話,肯定會有很多人不服,到時候,恐怕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還是這樣當執政官,每九年內就可以輪到一回比較划算。”

鄭嶽說道:“你知道就好,不要走錯路,那樣會害了全家人的。”

孫不三連連說道:“是,是。不過呢,我們家裡都不是很有錢,現在又剛好有權,不如趕緊想辦法弄點錢,補貼家用。要不然,有權不用,過期作廢?那就太可惜了。下一次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呢?到時候我們還有沒有活着都不一定。”

鄭嶽讓他說得心思活躍,心想對啊,我家裡也不是很有錢,不如趁着這個機會撈上一筆,以給兒孫留下一筆錢財。便說道:“那你說怎麼弄一筆錢啊,貪錢?可是國庫裡沒什麼錢啊,一直欠賬,而且看得很緊,不好下手啊。”

孫不三嗤笑道:“貪錢?那能貪到幾個錢?我是說想辦法去後山挖金子,那纔是大錢。”

鄭嶽吃驚道:“去後山挖金子?當初說好的,那個金礦屬於國家公有的,私人豈能隨便去挖?”

孫不三說道:“所以我纔來找你想辦法嘛。我們想想用什麼辦法把那些守衛的護衛兵給調走,然後派你我的子侄去挖,不就成了?”

鄭嶽說道:“那還不容易?我們兩人都是執政官,本就有權把那護衛珍調走的,也不是難事,用得着想辦法?”

孫不三說道:“是可以調走,但總得有一個合適的理由於藉口吧。不然的話,豈不是讓元老院長的其他那些族長們都知道了?”

鄭嶽說道:“知道了怕啥?對了,我們做這事,幹嘛要偷偷摸摸的?也不用找藉口調走什麼人了?我們乾脆把這件事拿到元老院上說去。那些其他的族長們也都不富裕。乾脆讓我們十八宗族的人,全都放開了手腳去挖金礦,挖出來的金子,我們十八個宗族男丁全都分了,當然,我們這些當族長的,當元老的,都要多分一點。”

孫不三一愣之下,一拍大腿,說道:“我怎麼沒想到啊,我們可以光明正大的去把金子挖出來分嘛。”

然後兩人便召集元老院會議。而元老院的那些元老們一聽說這樣可以分大批的金子,,也沒多猶豫就批准通過了。

這個決議通過之後,十八宗族的人,除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外加守衛之外,幾乎所有的人,都去挖金子了。一般的活兒,都交給外地剛移民過來的人。在張旭北上的三個月裡,基隆十八宗族幾乎都在瘋狂的猛挖金礦。然後又由元老院主持,在十八宗族裡面都給分掉。在張旭回來的時候,那些十八宗族的人,除了買東西花用掉的之外,幾乎家家戶戶都已經藏了幾十來斤的黃金。

經過三年多的時間開採,這個大基國人口又少,生產的商品不是不多,鹽鐵也有許多都是外賣的。這個大基國黃金本來就已夠多了,現在又突然幾個月的時間內,挖出大量的黃金,拋到市面上來,頓時讓基隆黃金價格狂跌,變得不值錢了。本來一兩黃金可以當十兩銀子用的,可以買十石米的。但現在已下降一半,一兩黃金只能當五兩銀子用了,只能買到五石米了。這導致方方面面的物價飛漲。基隆所有的百姓姓頓時怨聲載道。特別是那些個剛來移民來百姓,更是生活痛苦不堪。

這頓時導致了國內局勢開始緊張起來,那十八宗族長十分不安。針對這種緊張情況,元老院和官府各個部門,連忙開了幾次會議,制定了幾個應對辦法。首先是暫停了黃金開採。

第二個辦法是把百姓家裡的黃金都收繳上來,鎖到國庫裡去。但那些黃金既然已經到了百姓手裡了,豈肯輕易的交出來?包括那些族長們,也不想把黃金交出來。大家都指望着別人把黃金交出來,自己卻不交,這當然不成。最後這個辦法無疾而終,不了了之。

第二個辦法不行,馬上就有人提出第三個辦法:黃金不交出來也行,但得放在家裡,兩三年內,不許拿出來用。這又是一片譁然。黃金既然當作錢的,豈能不準拿出來用的道理?這個辦法也沒法執行。因爲你總不能派人天天站在門好些商店門口盯着吧?大基官府本來人手就不足,那能有那麼多人手,還天天盯着那些商店?就算盯着,也可能賄賂收買啊。這個也不行。

然後又有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即不準那些商店漲價。可是這樣一來,那些商店賺不到錢,就歇業罷市了。結果,更多的人都買不到東西了,導致了更大的不滿。

現在張旭一回來,便聽說了這樣的情況,不由得苦笑。這時,兩位執政官,那些元老院的族長們,還有官府各個署衙的頭頭腦腦們,便都一齊來找張旭,問他該怎麼辦。

張旭笑道:“各位族長和各位同事們,我剛回到家裡,總得讓歇一口氣再來想辦法吧。”

孫不三急忙說道:“張旭,你這小後生想要歇着也行,但你先說一下,這有沒有辦法?有什麼辦法?”

張旭說道:“大家爲什麼老是把眼光盯着我們自己這裡呢?在這裡,現在黃金暫時不值錢了,只是因爲我們這兒一時之間,黃金拋出來太多了,而商品太少了。但這黃金是不可能不值錢的。在別的地方值錢着呢。現在我們已經與宋國已經訂立和約了。大家都可以光明正大的去宋國做生意了。你們讓別人拿着這些黃金去,去宋國境內,買東西就成了啊。”

孫不三說道:“這個我們以前也想過了。可是,我們這裡會做生意的人不多啊。而且敢去宋國做生意的人就更少了。害怕被宋國官府抓起來。”

張旭說道:“沒事,現在我們與宋達成議和了。宋國官府不會抓我們的人了。”

孫不三說道:“小心使得萬年船,還是沒幾個人敢去的。”

張旭說道:“那要不,去別人國家,比如大金國,高麗,日本,安南那些地方?”

孫不三搖頭道:“那更遠,敢去的人更少了。”

張旭說道:“那就沒辦法了,要麼,想辦法讓那些大宋的商人把東西販賣到我們這裡。”

那個鄭嶽說道:“那是長期的辦法,短期內有什麼辦法?”

張旭說道:“要麼我們自己組織人手,拿着黃金去宋國境或者其他國家買東西,把黃金消耗掉一些,要麼就等幾個月,等宋國那些在商人過來,其他的就沒辦法了。”

第203章 討價還價第29章 洞房,必須洞房(上)第20章 這小子不孝第228章 耽羅島第84章 大雞公國(下)第108章 自食其力就當自己做主第241章 百家不禁,唯禁儒學第196章 火海連天第128章 強化國家認同第50章 年終盤點第94章 解惑(下)第74章 蒲壽敏第73章 飛剪船第114章 人口貿易第28章 娶親,你必須娶親(下)第52章 吹簫有風險第69章 你發燒了麼?第51章 開禧元年計劃第135章 執政官輪換第154章 按月輪流第220章 賠錢賠地賠女人第23章 從一而終鄉村版解釋第108章 自食其力就當自己做主第134章 蛆王誕生第242章 海軍大罷工第49章 第一次捕鯨第24章 無限誘惑第116章 占城抵抗組織第255章 向宋要租借地第138章 李有財回家第245章 基宋再開戰第243章 適逢其會第6章 你長得太騙人了吧第203章 討價還價第230章 還有比這更二的嗎?第55章 造船起步(下)第224章 辭職第96章 政府職責第7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250章 搬空泉州第53章 泉州蒲家第40章 中秋夜,房中事(下)第66章 坦白從寬第195章 五朵梅花陣第147章 重回海州城第188章 飛天火龍(上)第230章 還有比這更二的嗎?第176章 大戰前奏第243章 適逢其會第235章 韓竹韻嫁人第287章 唯一的機會卷首語第32章 鹽鐵啓動第232章 火燒紅河口第244章 元老院擴張第282章 一分爲二第227章 衣冠禽獸第181章 再戰明州水師第84章 大雞公國(下)第59章 孌童癖?第229章 包給商家公司第294章 走向南洋第93章 解惑(上)卷首語第186章 戰略研討(上)第21章 年度八卦緋聞事件第136章 再次北上第249章 勒索船匠第130章 十三世紀的外科手術引發糾紛第83章 大雞公國(上)第25章 夭折的養魚計劃第125章 白蓮教動盪第175章 嘉定議和第280章 崔忠獻狂鬱悶第126章 兄妹恩怨第144章 楊妙真第160章 土著政策第150章 開禧政變第110章 鯤鵬號第296章 和諧稅第233章 找上張旭家門的女人第75章 太陽羅盤第214章 沈素貞歸宿第29章 洞房,必須洞房(上)第27章 娶親,你必須娶親(上)第26章 族長們的誤會第203章 討價還價第99章 你們已經爲國捐軀了第173章 約法三章第177章 第一次大規模海戰:秦世輔第274章 救援中都第279章 不干涉別國內政第89章 被鄙視了第102章 顆粒火藥第218章 倭國現狀第251章 再攻泉州第102章 顆粒火藥第16章 二百五行爲的代價第54章 造船起步(上)第196章 火海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