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強化國家認同

處置了鍾百山,他帶來的那些親信分子,就比較好辦了。有幾個強硬的,被殺掉了,剩下的一些,便被押到了礦山上,在孫大爲手下的監押下,進行“勞動改造”,改造期限從三年到十幾年不等。這當然又是張旭提出來的。

但鍾百山事件的影響還沒完,雞籠很多人,還有從北方宋金雙方交戰區過來的戰爭難民,都對白蓮教徒,明教徒,景教徒等聚會結社燒香等行爲,非常擔憂和害怕。他們擔心這一次鍾百山雖然失敗了,但是下一次,別人要是煽動教衆弟子作亂,來不及應對怎麼辦?於是很多人,便要求像大宋大金那樣,嚴厲禁止白蓮教,明教,景教等。

甚至在十八元老裡面,也有許多人擔心,這三個教派會帶來危害,要求禁止這三個教,主張大家都來拜媽祖娘娘好了。

對此,鍾百川自然是竭力反對。爲此,她和白蓮教教首凌飛兩個人,親自到元老院向衆元老們解釋:“各位族長元老們,我知道你們擔心我們教中弟子作亂。但是其實我們教中弟子,都是極端窮苦的人家,幾乎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加入教中結社,只是爲了實行社內互助共濟,共渡危難,並且免於被別人欺凌,以便能夠謀得一席荀活之地,真的是沒有其他的什麼野心的。而且加入教中弟子,大多也都是非常尊紀守法,安守本分。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安居樂業,是我們每一位弟子心中所願,也是我們白蓮教歷代首領之所願。因此只要能讓教中弟子擺脫貧窮,衣食無憂。就算有人來鼓動我們教中弟子作反,我們也不會盲目順從的。請你們放心。”

作爲最早主張接受白蓮教移民的張旭,自然也是很反對將這三教都禁止。聽了鍾百川的話,張旭便也連忙說道:“是啊,只要能讓那些白蓮教以及三其他教中弟子,擺脫貧窮,衣食無憂,安居樂業,是沒有人會去幹掉腦袋的造反作亂的事。就好像這次,我們這兒的那些白蓮教徒,雖然還沒有擺脫貧窮,但是已經看到了這種希望,所以,那些弟子們,都沒有附從鍾百山。依我看,我們的真正的大敵,不是這些所謂的邪教,而是貧窮。而貧窮是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朝廷的大敵。任何國家,任何朝代,一旦有大規模的貧窮髮生,有大量的人窮得活不下去了,就會有人出來,挑頭造反,搶劫暴亂。”

那些元老們深有感觸道:“哦,你說貧窮是一個國家的大敵,有道理。人窮急了,什麼事情都呆能幹得出來。要不然,我們也都不會漂洋過海,到這海外孤島上來討生活了。不過,那些白蓮教徒,明教徒,以及福建過來的那些景教徒,經常聚集在一齊,唸經燒香,我們如何保證,有一天他們不會被人煽動,趁此機會作亂?”

張旭說道:“其實我看所謂的白蓮教,明教,景教,其本質上,都有勸人爲善,安撫人心的作用。其本心上是善的,只不過,以前被大宋朝廷定爲邪教,被迫轉入地下,方纔帶上一些地下組織必有的邪氣。而我們把他們拉到地上來,相信以後他們一定也會越來越善的。而且我們還要靠白蓮教,明教,景教,從各地輸入教衆弟子,以補充增加我們這兒的人口基數。這要是禁了那三個教派,我們拿什麼同大宋朝廷相抗衡?”

衆元老們一時都說不出話來,現在還都有求於人家這三個教派呢,怎麼禁?最後,這事只好不了之。

元老院最後沒有禁三大教。雖然陳宗德和那趙國興兩個執政官,以及各個元老,都出面向自己的族長,以及其他人,解釋原因。但是三大教教徒和原雞籠人,以及從中原過來的人之間,互相猜忌還是越來越嚴重,半個月之內,因此發生了數起鬥毆衝突,有一次甚至還引發了一場小規模的械鬥。

問題越來越嚴重了,元老院元老們,又不得不聚集起來,一齊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次會議,剛一開始,便又吵開了。有人說禁,有人說不能禁,互不相讓。雙方火氣越說越大,最後,這些年紀已經頗大的元老們,在媽祖娘娘宮,居然動起手來,上演了一場全武行,這事引得整個雞籠一片譁然。以前這些元老們雖然也有說不攏時,威脅要打架,但都沒打成,這次終於打成了。可謂是終於破了第一次。在這第一次的打鬥中,有三個元老被打得臉青鼻腫,有一位元老手臂被打得烏青一片。

雖然打了架,可是問題還是沒能解決。雞籠百姓們紛紛鬨笑道:“那些老頭子們都打架了。但打了也白打,事情還是沒解決。”

最後,這些鄉下族長元老們實在是見少識寡,想不出辦法,只好又來請張旭想辦法。

當時張旭已經下班回家了,正準備吃飯。那些打完架的元老們便迫不及待地來到了張旭的家,說明了來意。張旭想了想,說道:“這事一時也急不來,我也要先好好想想,才能答覆你們。不要着急。”

那些元老們火燒火急地說道:“怎麼不急?這事已經很着急了,火燒眉毛啦。”

張旭說道:“那我至少也得先想想啊,要不然,現在我也沒有好辦法啊。”

那些元老們說道:“那明天早上啊,明天早上,一定要拿出辦法給我們啊。”

張旭點頭道:“好吧,明天早上,給你們辦法。”

第二天早上,張旭一來到媽祖娘娘宮,那些元老們居然又全都在了,一見到他,便有人急匆匆地問道:“張旭,你這小後生,昨天晚上想到了辦法沒有?”

張旭點頭道:“是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怕你們不肯用。”

陳宗德分開衆人說道:“什麼辦法?有辦法,我們怎麼可能不用?”

張旭說道:“這個辦法,就是你們分權。具體點說,就是讓那三個教派的首領,教首和聖女,進入你們元老院,也當元老,與你們一齊對國家大事,進行決斷。”

啊,衆元老們全都傻眼,說道:“對付他們,我們這本來就已經焦頭爛額了。這一樣來,我們豈不是更事沒法對付他們了?”

張旭說道:“誰說要對付他們的?要對付他們,我就不出這個主意了。直接禁了,把那三教的人全部趕走,那就一了百了了。你們知道我們和那三教的人,現在最缺乏的是什麼嗎?”

張旭說道:“認同感!我們互相之間最缺乏的是認同感,以及由此產生的的信任和互動。”

那些元老暈頭轉向地問道:“什麼叫認同感?我們之間又怎麼缺乏了?”

張旭說道:“簡單地說,認同感就是互相認爲我們是同一種人的感覺。這認同感有各種各樣的認同感。比如,那些白蓮教徒,他們之間並沒有血緣關係,親戚關係,但是因爲同信白蓮教,互相之間,就爲認爲他們是同一種人,同一類人,是自己人。因此,他們互相之間,就會互相關懷幫助,可以互助互濟,共度危難,共克艱辛,甚至兩肋插刀。而不是互相敵視,互相加害。這就是認同感。你們明白不?”

那些元老們說道:“有點明白了。那你這麼說,難道要我們全都加入白蓮教,以取得互相之間的認同感?”

張旭說道:“當然不是。我剛纔說了,認同感有很多種的。現在我們和那三教教徒之間,最缺乏的是一種同一個國家的認同感。因爲,那三教教徒在我們這兒,除了種地做工納稅,這個國家對他們的關係還不是很大,所以他們還沒有認同感。但如果我們把他們的首領吸收入元老院,國家大事,都來徵求他們的意見,由他們和我們一起來決定。這樣,現加上其他一些手段。那些首領便會認爲我們這個國家,也是他們的國家,有人要危害這個國家,他們也就會拼死反對和保護。那我們之間,很快就可以擁有同一個國家的認同感。”

那些元老們又問:“那我們之間,取得國家認同感之後,再怎麼防止他們造反作亂?”

張旭說道:“只要他們首領認同這個國家了,那麼那些下層弟子,當然也會很快認同這個國家。都是自己家裡的了,誰還造反?誰還會在自己家裡,造自己的反?”

聽了這話,那些元老們也都笑了起來。那陳宗德說道:“這麼說的話,可以把那三教的六個首領都吸收入我們元老院。這樣一來,以前有事,是十八個人舉手,現在就成了二十四個人了。這……嗯,似乎可行。”

張旭說道:“這當然可行。爲了強化後來加入我們國家的移民,我認爲還有必要制定一篇標準的歸化入籍宣誓。再製訂國旗和國歌。”

陳宗德馬上說道:“小後生,那你把這些東西想好了,再告訴我們。我們看可行,就實行。”

張旭苦笑,這好像確實只能自己來想。張旭想了一個早上,終於想起了美國的入籍宣誓詞,修改一下後,就成了大雞公國的入籍誓詞:

不管我來自哪裡,我都完全放棄以前所屬的國家的臣民資格及忠誠,自願加入大雞公國。我將支持、護衛以及尊守大雞公國國法,對抗國內和國外所有的敵人。我將真誠地效忠大雞公國。當國家要求時,我願爲保衛大雞公國拿起武器,當國家要求時,我會爲大雞公國做非戰鬥性之軍事服務,當國家要求時,我會在政府官員指揮下爲國家做重要工作。我在此宣誓,求媽祖娘娘保佑。媽祖娘娘萬歲!

張旭把這篇誓詞讀給那些元老們聽後,個個當然都說好,便決定下來了。然後便討論國旗的問題。這個問題被陳宗德非常簡單地解決:“我們不是叫做大雞公國麼?又在海島上。就在一塊藍布上,繡一隻大公雞就成了”

那些元老們當然也都說好,於是,國旗便成了一隻藍底大公雞旗了。

接着,便又討論國歌問題。那些鄉下族長元老們,自然是寫不出來的,張旭也寫不出來,最後,只好去想以前唱過或者聽過的歌,首先想到的便是義勇軍進行曲,覺得不太合適,接着便想到那首一度很流行的《精忠報國》,覺得也不太合適。

最後,一咬牙,不就是要強調認同感麼,就用《我們是一家人》好了,反正以後也還可以換嘛。於是把那首歌截去一部分,便當作國歌了:

我們是一國人,也是一家人,

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有緣才能相聚,有心纔會珍惜,

何必讓滿天烏雲遮住眼睛.

我們是一國人,更是一家人,

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有福就該同享,有難必然同當,

用相知相守換地久天長.

最後,張發把這歌詞唱給那些元老們聽,那些元老們居然個個都很激動,握着張旭的說道:“說得太好了,一國人就是一家人,太好了。”

第61章 教師問題(下)第60章 教師問題(上)第34章 合作伙伴反水第279章 不干涉別國內政第134章 蛆王誕生第74章 蒲壽敏第52章 吹簫有風險第104章 讓你當太監去第177章 第一次大規模海戰:秦世輔第57章 自治約法(上)第223章 字比你寫得好第73章 飛剪船第300章 元首第263章 陸曉蘭第255章 向宋要租借地第173章 約法三章第248章 摧毀宋造船行業第229章 包給商家公司第123章 三教改造第211章 買來主義第72章 你是我的親人吶第159章 土著降俘的安排第68章 就他在乎?第56章 佃戶引發的混亂第223章 字比你寫得好第219章 堵住博多灣第187章 戰略研討(下)第12章 討伐山林部族第50章 年終盤點第284章 歧國公主第56章 佃戶引發的混亂第173章 約法三章第176章 大戰前奏第60章 教師問題(上)第121章 複式記賬和法院改革第214章 沈素貞歸宿第244章 元老院擴張第192章 正經事第255章 向宋要租借地第266章 查處趙補祥第19章 滿載而歸第168章 清算第186章 戰略研討(上)第7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97章 困撓雞籠發展的最大問題第14章 刀槍下的聯姻第180章 戰勝了,但承受不起第46章 釦子的應用第86章 混蛋,你竟敢發誓不娶我?第131章 差點騷亂第241章 百家不禁,唯禁儒學第284章 歧國公主第241章 百家不禁,唯禁儒學第227章 衣冠禽獸第144章 楊妙真第209章 消夜第288章 亂戰第278章 開京城外之戰第190章 突然擺譜的陳雅第143章 夜襲第82章 雷神下凡,跪地投降(下)第24章 無限誘惑第21章 年度八卦緋聞事件第22章 這樣也行?第264章 刁懷德要告御狀第80章 大炮生鏽第263章 陸曉蘭第102章 顆粒火藥第126章 兄妹恩怨第250章 搬空泉州第180章 戰勝了,但承受不起第137章 叫沒開封的過來第286章 炸營第59章 孌童癖?第130章 十三世紀的外科手術引發糾紛第240章 什一抽殺令第69章 你發燒了麼?第68章 就他在乎?第86章 混蛋,你竟敢發誓不娶我?第64章 教學工作的展開第110章 鯤鵬號第207章 黃金貶值第79章 海老虎徐無雙第226章 政府大改革第101章 建立財政體系第272章 第一次縣級元老院會議第289章 血肉磨盤第230章 還有比這更二的嗎?第88章 被忽視了第146章 醬油黨變身救美英雄第286章 炸營第158章 九淺一深第297章 讓他認祖歸宗第132章 傷口感染難題第231章 與安南開戰第154章 按月輪流卷首語第218章 倭國現狀第134章 蛆王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