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建立財政體系

安置解決了那些俘虜問題,使得近期一個最大的問題得已解決,這使不少人鬆了一口氣。也使得大雞公國的正式戶籍人口接近了九千人。而且近一兩年增加的人口,大多都是青壯年。

過去,雞籠這個地方,處於一種天高皇帝遠的無政府狀態,幾乎沒有什麼公共工程和公共服務的。唯有修建宗族祠堂和媽祖娘娘廟時,需要大家一起出錢,按男人一正丁,女人和小孩半丁來平均攤派,再加上一些相對比較富裕的家庭,自願多捐一些(條件是把他名字放在前面,宣傳一下自己的名聲),也就成了。而且宗族祠堂和媽祖娘娘廟不會年年修建,大多隻是十幾,或者幾十年一遇,平時很少有納稅這一說的。就算張旭來了兩年了,也一直沒有。

但是,既然這兒建立了國家,成立了政府,張旭作爲財稅務科長,自然要去徵稅,使得這個微型朝廷能夠有錢得以運轉下去。由於財稅科還是一個光桿司令,張旭不得不去公安科,借了幾個人,再去自已開辦的基隆學校調來兩個女老師,當做文書,開始挨家挨戶的去徵稅。

去的第一戶人家,挨着媽祖娘廟很近,是十八宗族裡劉姓人家,戶主名叫劉傳藝,快四十歲的男人,一臉的苦瓜像。總共生了三男六女九個孩子,但現在家裡只剩下二男三女五個孩子,其他的都夭折了。他一聽張旭說是來收稅的,嘟嚕道:“納稅?咱們這兒,可是從來都沒納稅的。”

張旭說道:“劉大叔,那是以前我們這兒沒有官府,自然沒有納稅一說,什麼事情都得靠自己。現在我們這兒成立了自己的官府,這官府爲我們保境安民,以後有什麼困難,受了什麼冤屈,都可以去尋求幫忙的,讓官府幫你討回公道。”

劉傳藝說道:“是,是,我知道。”

張旭再說道:“但是要讓官府做到這點,首先大家必須要交稅,好讓官府能夠運轉下去,要不然,官府被餓死了,那也白搭。”

劉傳藝點頭哈腰地非常客氣,攤着手說道:“張大人,我知道我們這裡立了國,建立朝廷了。那麼交納皇糧國稅也是天經地義。可是我家只是在地裡刨食的,但這夏糧還沒收呢,家裡也沒餘糧了,我們那有糧有錢交稅啊,你們再等一兩個月,等我家田裡糧食收了,馬上去交。”

張旭身後跟着的幾個公安科警員瞪起了兇眼,說道:“再等一兩個月?你不知道現在我們朝廷要對付大宋朝廷,花費用度有多大麼?現在朝廷都已經欠債了。你們過一兩個月,朝廷所有的人都要去喝西北風了。”

劉傳藝哭喪着臉道:“可是我家實在沒錢沒糧啊,要交也沒什麼可交啊!要不,張哥兒,我家還有一個十歲的小女兒,要不,你拿去當小妾抵稅好了。”

他家三個女兒,另外兩個大的,已經和別人家訂親了,屬於別人家的人了,這事誰都知道。實在不行,就只好拿小女兒來抵了。張旭滿臉黑線,看了那個面黃肌瘦的小女孩一眼,實在做不出拿這麼一個小女孩抵債抵稅的事情,只好等他夏糧收了,再來徵稅。

接着,連續走了好幾戶人家,都是大同小異的情況。就是夏糧還沒收,家裡沒糧沒錢。有一戶人家最絕,那戶主一指遠處田裡抽穗的水稻,說道:“現在家裡沒有,都在那田裡,你們自己去收割吧。”讓張旭等到人哭笑不得。

半天下來,毫無收穫,張旭這時,才發現,這個時候去那些農民家裡徵稅實在是一件可笑的事情。

下午,張旭轉移目標,向一些做生意地商戶人家徵稅。可是一出去,第一戶商家就又碰壁了。那第一家碰到的,就是趙國運的老婆,名叫梅海棠,平時大家都叫她快嘴海棠。張旭剛穿越來到這兒那年,還差點兒把自己的人生第一次給她。由於他家房子地理位置相當好,這兩年就在自家門前擺了攤子賣茶葉蛋,糉子,還有一些其他種類零食糕點,雖然說生意看起來挺小的,可是憑藉着這個,這兩年他家生活狀況迅速地改變,所有的人憑直覺就知道她賺得不少。

張旭來到她這兒,一說徵稅,那梅海棠兩手一叉腰,雙眼瞪得溜圓,一副開戰的架勢:“憑什麼交稅?老孃賣幾個雞蛋,一個糉子,能值幾文錢?憑什麼交稅?自古以來,皇糧國稅,天經地義。你這個有什麼說法,是不是欺負我們趙姓一族人少啊,先給老孃我說個清楚。否則我們趙姓人雖然少,但是也絕對不怕你。我就不交,絕對不交!”

她這麼一嚷嚷,頓時,很多醬油黨黨徒們就上來圍觀了。

張旭連忙解釋道:“稅收,是老百姓爲了獲得公共服務,而向政府支付的佣金。”

梅海棠說道:“我又沒要你們那個什麼公共服務,憑啥要向官府支付佣金?憑啥要交稅?”

張旭哭笑不得,只好繼續解釋:“你怎麼就沒要公共服務了。比如,那些山林部族野蠻人,要來割我們漢人的頭去祭神,我們必須把他們打跑,有海盜企圖來搶劫我們,我們也必須把他們打跑。還有,現在將來各方的移民越來越多,那麼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糾紛,也人有小偷出現,也要官府來管的。現在李有財管的陸軍,秦大鬍子,徐無雙管的海軍,孫大爲管着的公安警察,就是爲大家打海盜,捉小偷的。官府做這些大家每個人都受了益的,怎麼能說你沒要呢?但這些也都是要花錢的,這錢怎麼來?既然如此每個人都是要受益的,那麼,每個人當然也都要出錢的。說白了,這官府就好像是所有的管家,保鏢。沒聽說過請管家保鏢不花錢的吧?”

張旭解說得比較詳細通俗,衆人紛紛點頭,沒聽說過請管家保鏢不需要花錢的。

快嘴梅海棠就問道:“那要是有人耍蠻就是不肯交稅,那怎樣?”

張旭正色說道:“這徵稅是元老院批准同意的。而且官府收大家的錢,替大家提供服務。要是有人享受了服務,卻不付費,這不是佔大家的便宜嗎?這和到酒樓吃霸王餐有什麼分別?官府當然就要上門把他抓起來,讓他吃官司,罰款,坐牢。”

梅海棠說道:“那憑啥就先來收我家的啊,聽說你們早上到一些人家那裡去,那些人說夏糧收後,再來交稅,你也準了的。”

張旭說道:“那些人家都是農戶,只靠種田爲生,現在家裡比較窮,現在沒錢沒糧,當然只能等夏收後再交了。你這個攤子,可沒有現在還沒夏收的說法吧。”

這時有人勸快嘴海棠道:“海棠,你還是別犟了。這胳膊擰不過大腿,既然我們這兒有了官府了,這皇糧國稅,就得交啊。否則吃虧的可是自己。”

“我,我又沒說不交……”快嘴梅海棠悻悻地把手伸進搭褳袋裡,準備掏錢出來,問道“那要交多少錢?”

張旭下意識般地說道:“我們這兒稅收定爲十稅一。你這個月賣了多少錢,只要交十分之一,就行了。”

“啊……”快嘴梅海棠叫了一聲,說道:“一個月賣了多少錢,我又不識字,又不會算帳,怎麼知道?”

張旭不相信地說道:“你不會算賬,那你還能做生意?難道虧了賺了都不知道?”

快嘴梅海棠反擊道:“不會算帳怎麼就不能做生意了?我一天,一個雞蛋的小賬會算,一個月的大賬不會算不行麼?你要向我收錢,卻不知道要收多少?簡直是嘴上無毛,辦事不牢。”

兩人大眼瞪小眼,周圍醬油黨們鬨堂大笑。

這次經歷,讓張旭和這個小朝廷明白,徵稅必須先將徵收對象的經濟情況進行調查摸底。但雖然是一個只有千人的芝麻小國,但這也是一個龐大的工作量,一個人時間精力根本不夠。於是張旭便從基隆學校裡把樓香兒和四個女老師弄過來,一齊做這事。雖然那些族長元老們不大樂意,但這事工作量大,基隆學校和軍隊裡普及教育還未見成效,培養的人還不能使用(主要是一兩年字還認得不夠全)雞籠又實在沒人,沒辦法,只好同意。

經過一番調查統計,覈算之後,張旭發現,雞籠按目前的十一稅,根本無法在兩至三年的時間內,支持建立一支足夠與宋水師抗衡的海軍力量。

爲此,張旭報告執政官之後,陳宗德召開元老院會議商量一天之後,便決定把重新開始恢復生產的鹽場,即將產生較好效益的鋼鐵廠,收歸官府專營。在那鹽場一開始,就讓張旭弄成了雞籠全體公有,類似於後世的鄉鎮集體所有制的企業,以前生產旺季的時候,雞籠十八宗族,每一個正丁,每月可以分得一百多至兩百文的分紅。不過現在已經將近半年沒分紅了,很多人已經不指望他了,而鋼鐵廠則是用鹽場贏利所建。也一直沒能實行大贏利,自然也沒分紅,再加上那是擔任元老的族長們一齊決定,倒也沒人反對。這樣,大雞公國居然很順利地也實行鹽鐵專賣。

但這一切仍然遠遠不夠。

第235章 韓竹韻嫁人第215章 大基版春節聯歡晚會第58章 自治約法(下)第108章 自食其力就當自己做主第266章 查處趙補祥第49章 第一次捕鯨第110章 鯤鵬號第146章 醬油黨變身救美英雄第285章 夜半襲營第50章 年終盤點第105章 年輕人,要節制第87章 代寫國書卷首語第239章 你這混蛋……第192章 正經事第125章 白蓮教動盪第146章 醬油黨變身救美英雄第30章 洞房,必須洞房(下)第192章 正經事第246章 明州海戰(上)第286章 炸營第175章 嘉定議和第15章 我們是最合適的一對第113章 遠交近攻第6章 你長得太騙人了吧第125章 白蓮教動盪第256章 你還是殺了我吧第164章 傷不起的象跑跑第256章 你還是殺了我吧第186章 戰略研討(上)第227章 衣冠禽獸第29章 洞房,必須洞房(上)第36章 鍾四公子第159章 土著降俘的安排第200章 乘勝追擊第208章 誰有問題?第141章 紅襖巾大起義第32章 鹽鐵啓動第87章 代寫國書第287章 唯一的機會第72章 你是我的親人吶第237章 意外的聖旨第7章 茄子喂狗第231章 與安南開戰第22章 這樣也行?第249章 勒索船匠第46章 釦子的應用第245章 基宋再開戰第249章 勒索船匠第298章 歧國公主引發的麻煩第298章 歧國公主引發的麻煩第110章 鯤鵬號第217章 臨安朝廷的計劃第241章 百家不禁,唯禁儒學第171章 宗親會第233章 找上張旭家門的女人第212章 錢也是一種商品第227章 衣冠禽獸第131章 差點騷亂第229章 包給商家公司第258章 我不在乎第196章 火海連天第64章 教學工作的展開第192章 正經事第62章 娼妓老師風波第213章 逼沈素貞找男人第6章 你長得太騙人了吧第263章 陸曉蘭第239章 你這混蛋……第251章 再攻泉州第147章 重回海州城第154章 按月輪流第190章 突然擺譜的陳雅第192章 正經事第16章 二百五行爲的代價第162章 活字更慢?第249章 勒索船匠第179章 爛仗第157章 家中溫情第267章 縣級元老院第142章 益都攻防第283章 友好平等相處第7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38章 宋代高爐第240章 什一抽殺令第260章 三人住一齊第185章 李全掛帥第148章 海上比武招親第12章 討伐山林部族第58章 自治約法(下)第161章 數典忘祖第44章 第四十四章第一次刷牙第254章 宋造船業倒退百年第185章 李全掛帥第264章 刁懷德要告御狀第295章 豈有此理?第52章 吹簫有風險第164章 傷不起的象跑跑第21章 年度八卦緋聞事件第300章 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