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章 藥不能停

017章 藥不能停!

“不過我有點擔心,這麼多火槍被蒙古人拿到,會不會很快就被仿製出來,哪怕沒有我們製造的好,如果數量足夠多,也會大大消弱我們的優勢。”文南確實考慮得很全面,不光看到了戰場上、國家間的問題,還想到了技術層面。雖然他不是個技術人員,連懂都談不上。

“大可不必,火槍不像火炮,只要找到合適的金屬配方和火藥配方,就能做出來。它對工業基礎的要求更高、更精細,就算是大宋朝廷想仿製火槍也很難,勉強搞出來了,過低成品率也會讓他們承受不了高昂的製造價格。至於說被繳獲的那些槍支會不會被蒙古軍隊利用起來,我覺得他們可以這樣想,也可以試試,但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還是那句話,沒有足夠的工業基礎,他們連合格的鉛彈與發\射\藥都造不好、更沒有用於更換的簧片,那些火槍很快就會變成廢物的,還不如拎着一支短矛管用。”

對於文南的擔憂,洪濤覺得是多餘的。文南不瞭解火槍的優劣,但是自己很明白。成建制的火槍兵,非常依賴後勤補給和陣型,這也是爲什麼火槍兵不能過於突前和追擊敵人的原因。沒有足夠強大的製造能力和嚴格的訓練,拿着火槍戰鬥力反而會下降。

至於說蒙古帝國能不能仿製出這種燧發前裝滑膛槍,答案是肯定的。這玩意並不是太高端的技術,只是古人沒有這種成熟的思路,現在親眼見到了火槍兵的犀利,又獲得了火槍的樣品,只要想仿造,一點都不難。但是造出來並不意味着可以形成戰鬥力,靠手工打造槍管,速度太慢了、成品率太低了,於是成本就被人爲擡高了,高到一個難以承受的程度。

這樣弄出來的火槍兵,不僅提高不了蒙古軍隊的戰鬥力,還會拖後腿,極大浪費他們有限的資源。在失去了掠奪這個主要財政來源之後,蒙古帝國沒有資本再和南宋來一次裝備競賽,不管火槍如何好用,他們也得放棄。

就像民國時期的軍閥們一樣,很多槍炮國內也能仿製,但是槍管、炮管必須進口,再加上工藝不夠精細,還得大批量從國外進口成品,能自己修理修理,就算很會過日子、很有戰略眼光的軍閥了。據其原因,只有一個,基礎工業、化工不給力。在這種情況下,給你先進的武器,不是幫你,而是害你。

當然了,繳獲了這麼多火槍,也不是一點用沒有。這些火槍可以讓蒙古軍隊更熟悉它的具體性能,從而爲以後的戰鬥提供足夠的參照。很快蒙古軍隊就會找出對付火槍兵的辦法,火槍兵也就不再是一種可以出奇制勝的武器了,戰爭也就會更難打。

其實更該擔心的是那十幾門改裝成陸戰炮的甲板炮,只要蒙古軍隊塞上火藥就能打響。由於發\射\藥的質量問題,頂多是裝填慢一些、射程和威力小一些,不適用於騎兵快速作戰,但是用於守城還是管用的。至少以後南宋軍隊就不能依靠這些小炮去遠程壓制敵人了,雙方都有,互相噴唄。

同樣,也不用擔心蒙古人會大量仿製這種甲板炮,因爲它是用熟鐵外殼包裹着鋼芯鑄造的,不管是鋼芯還是熟鐵外殼的冶煉、熱處理技術,都不是蒙古帝國的能玩的轉的,想仿造沒有可能,連大概像的可能都沒有。如果蒙古帝國高層腦袋抽抽了,想大量複製這種小炮,洪濤就太高興了。這又等於一次裝備競賽,別看熟鐵比銅便宜,照樣能讓蒙古帝國吃不消。

而且陸戰炮不像艦炮,多幾百斤少幾百斤無所謂,只要能裝上船就可以。陸戰炮是要跟着部隊一起移動的,超過五百斤就沒有任何意義了。按照這個年代的路況,就算裝上後世的橡膠輪胎,照樣隨時隨地趴窩。也就是南宋這樣以步兵爲主的軍隊可以勉強帶着這些大傢伙慢慢走,換成蒙古騎兵,能把他們急死。

“這樣我就放心了,先讓鄭清之着急去吧,我先休息兩個月再說。他們怎能出爾反爾,原本說好的指揮新軍作戰要依靠咱們的參謀,而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要是在堅持兩個月,說不定已經把汴京攻下來了!”聽了洪濤的解釋,文南徹底放心了。既然不會對帝國造成什麼影響,那就不着急了,拖一拖也是外交手段中很重要的一環,現在該是大宋朝廷着急。

“恐怕還休息不了,大宋朝庭是比較糊塗,但北伐還得進行下去,如果這次再失敗,他們今後幾十年恐怕都鼓不起勇氣再試一次了。我有個建議,你先聽聽,如果覺得合適,就拿到部長會議上和大家商量商量。”洪濤雖然還沒得到詳細戰報,也沒親自和大宋朝廷有過什麼接觸,但是他更理解大宋朝廷裡那些人的思維模式。

這些人與其說是在北伐,不如說是在拿北伐當政治鬥爭的延續。如果這次主戰派失敗了,肯定會在朝廷裡失勢,接替他們的肯定是主和派,這些人肯定會想辦法去和蒙古帝國和談,這不符合金河帝國的利益。

如果這個時候南宋朝廷向蒙古帝國搖起了橄欖枝,蒙古帝國肯定不會裝看不見,他們自己內部也正亂着呢,根本不想和南宋打仗。先不說南宋和蒙古帝國和談能獲得什麼結果,讓它們這兩個大國和平發展了,帝國的武器賣給誰去?周邊的小國有幾個能用得起這麼貴的裝備?

除去軍火銷售問題之外,讓蒙古帝國長期佔據黃河流域也不符合金河帝國的利益。蒙古帝國是隻狼,現在只不過是受了重傷,千萬不能給他們養好傷的時間,不能說趁它病要它命吧,也得趁機把它趕回老家去,別佔據中原這塊好地方,想養傷就去北方苦寒之地慢慢養。

但是想把蒙古人趕回去,金河帝國做不到,沒那麼多兵,就算有也犯不着舉傾國之力去做這個賠本買賣。幫忙歸幫忙,除了情誼之外,主要還是利益,沒有利益就算洪濤願意幫、文南願意幫,別人都願意幫嗎?靠行政命令強迫帝國自己出血去幫大宋?讓帝國人民拿自己的錢去幫助別的國家?他們樂意不?

所以還得哄着大宋朝廷繼續北伐,讓他們出兵出人。受到挫折了沒事兒,帝國幫你解決困難。有點害怕也沒關係,帝國給你撐腰!就這麼仗義!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句話,自己的事情不能指望別人代替,戰勝敵人可以讓一個懦弱的朝廷多幾分勇氣,也能給這種懦弱的文化注入一些血性。

“陛下請說!”文南又拿出了小本子,用膝蓋墊着,準備記錄。

“我建議帝國爲大宋朝廷提供一筆借款,不過不能直接給他們錢,這筆錢摸都不能讓他們摸到,否則給多少沒多少。直接用這筆錢幫他們購買三千套火槍和二十門陸戰炮,彈藥振州的火藥廠不是自己能生產了嗎?那就省了!我聽說原來還有幾千新軍訓練好了但沒有武器裝備,正好,把火槍和火炮都給他們,連訓練新兵都省了,搞幾次實彈演習就能拉上去了。”

“另外加派二十名軍官負責幫他們指揮新軍作戰,再提供幾百匹馱馬,我估計經過這麼一次大敗,大宋朝廷裡那些人得消停一段時間,不會再插手新軍的指揮,現在新軍是個燙手山芋,他們都等着看鄭清之的笑話呢。不能讓鄭清之一派受到的打擊太大,和其他人比起來,這些主戰派的底線還稍微高那麼一點點,留着他們在大宋朝廷裡對帝國有好處。”

“這次新軍雖然敗了,但我覺得他們雖敗猶榮,至少沒有全軍投降,在被全軍包圍的情況下,還堅持了十多天,非常難得。這件事兒必須要大力宣傳,不是在帝國宣傳,而是去大宋宣傳。要讓每個宋人都知道,前線的軍人並不是白吃飯的,他們戰鬥到了最後一刻,沒有當逃兵,他們是國家的英雄,理應受到尊敬。失敗不是他們的責任,也不是火槍無能,而是朝廷裡有人瞎指揮。這種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人民有權利知道原因是什麼。”

“這次不用顧忌大宋朝廷的臉面,監察部和宣傳部可以發動手中控制的一切資源造聲勢。就算因此有損失也沒關係,這兩個部門就是做這個用的,損失了我們再重建,我倒想看看大宋朝廷這次又該罷免誰了。對了,孟珙一定要保住,戰敗不是他的責任,換一個人指揮還不如他呢。”洪濤準備要對大宋下手了,前幾年的海商罷市證明自己對大宋的影響確實有,而且是根本性的,這次他要再檢驗檢驗這些年對大宋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是不是僅停留在海商這一個階層裡。

(。)

第63章 展望未來014章 看人下菜碟二百六十六章 苗頭第92章 當了一次東郭第163章 用來用去就一招041章 它本無恥189章 北非諜影4147章 槍林彈雨四百八十章 逝去的青春四百五十六章 新皇莊飄紅加更二四百二十四章 駕臨聖城第135章 招商大會017章 藥不能停四百四十五章 害蟲第182章 脆弱的聯盟007章 中秋節073章 邊緣人據點136章 凡人顫抖吧保底二186章 北非諜影第37章 有目標了第81章 西瑁洲第187章 朋友的願望四百一十五章 文家兩兄弟四百七十八章 兩灘屎一起攪079章 底火四百七十五章 一攤屎四百零九章 劉備摔別人孩子第106章 金河112章 騎兵炮004章 皇帝回來了二百八十八章 戰爭狀態141章 拿騷伯爵第17章 宋朝OP艇四百五十三章 談判結果4四百七十六章 又一攤002章 大家都在看第123章 東南亞諸國四百二十三章 我要石油封推第109章 我當惡人!四百一十九章 軍事共產第24章 帆船能跑多快?第75章 鯨魚渾身都是寶第44章 男秘書002章 大家都在看170章 鋼鐵汽船181章 一根筋157章 白撿個艦長第196章 文化侵略001章 一切都在變085章 一邊倒的戰爭四百五十七章 新合夥人12070章 黑白雙煞二百九十八章 推心置腹第117章 見死不救第2章 家的感覺第190章 第三代更可怕011章 老奸巨猾三百二十五章 造大船025章 你們都是土鱉三百零九章 戰鬥中成長第43章 宋朝海關三百九十一章 本土擴張053章 北上三百二十五章 造大船第144章 維和部隊二百六十一章 建軍2三百二十六章 工字鋼四百四十三章 讓位007章 誰對誰錯第47章 窮怕了第123章 東南亞諸國二百三十六章 去巴黎見路易二百四十三章 歐洲人的祖宗第99章 桌山登陸第46章 1228年四百三十三章 膽大妄爲第104章 領海人二百五十四章 平爐鋼四百七十六章 又一攤092章 誰都不傻二百九十七章 各有各的盤算第99章 地獄火059章 皇家無情40四百三十三章 膽大妄爲第198章 大寶牌害人精022章 擁躉168章 兒子換司令四百零五章 嘬死109章 新船078章 硝酸銀第53章 我不是海鷹!四百七十八章 兩灘屎一起攪第79章 高級燈油第17章 防疫和階級二百七十八章 瘧疾第51章 不問青紅皁白110章 架退炮003章 不一樣的國家二百七十三章 不可告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