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五章 文家兩兄弟

四百一十五章 文家兩兄弟

這份資料在朝堂上一經公開,立刻就引起了軒然大波。大部分言官都像打了雞血一樣對史嵩之一派展開了口誅筆伐,那些和史嵩之有瓜葛的言官們也不敢吱聲了。別人都把詳細內情抖落出來了,根本沒法辯解啊,總不能說我用自己家的錢買貨物,然後賺了錢給朝廷國庫吧。這不是辯解,這是藐視朝中官員和官家的智慧,把別人全當傻子了。

更麻煩的是這份資料在當天就登在了知音報上,除了軍事方面沒有涉及,其它內容幾乎和鄭清之手上的那份資料內容一模一樣。這張報紙一出來,就如一塊大石頭扔進了油鍋裡,想不關注都不成,連鍋邊上看熱鬧的都燙了一身泡,很多知名人士紛紛站出來用各種方式指責史嵩之一派是國之蛀蟲。

緊跟着,廣州、泉州等地就爆發了更大的恐慌,多達百位商家雲集在海峽公司的總部門前,讓家人徹夜排隊申請移民。他們要拖家帶口的離開故土去金河帝國生活,因爲朝廷的做法太讓他們失望了,這是赤果果的與民爭利。

而且不光是精神上的損失,假如朝廷真聽取了史嵩之一派的意見,把海貿禁了,那他們就活不下去了,海商們還能坐着船跑路,他們這些坐商跑都沒地方跑。結果這些事情又通過報紙很快傳遍了南宋的沿海城市,搞得溫州、台州、明州甚至臨安的海商們也開始惴惴不安起來,據說他們也在謀劃着一起罷市,向朝廷發出最強烈的抗議!就算是背上一個造反的罪名,也不能實施海禁。

這樣一來就該輪到理宗皇帝頭疼了,假如這件事兒光是在朝堂裡爭論爭論,不管誰對誰錯,還都在他的控制範圍之內。就算史嵩之一派在這輪鬥爭中失敗了,他也能施展乾坤大挪移之術,讓史嵩之一派別受到太大打擊。流放、罷免幾個倒黴蛋,讓這件事兒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再安撫安撫鄭清之一派,就能把這件事兒抹過去。留着史嵩之這些人,理宗皇帝就不用怕鄭清之大權獨握了。

可現在這個抹稀泥的活兒就不好乾啦,要是強行偏向史嵩之一派。最終屎盆子說不定就得扣到自己腦袋上。皇帝的立場是裁判,而且是吹黑哨的裁判,這個工作只能暗中進行,雙方球員明白了無所謂,一旦觀衆也看出來了。這個黑哨就不太好吹啦。

最終理宗皇帝也沒敢把黑哨繼續吹下去,在朝廷想北伐這個事兒已經被報紙挑明的情況下,任何一個影響北伐進程的做法都會被打上賣國賊的烙印,別說是史嵩之,理宗皇帝自己都不敢戴這頂大帽子。於是在這個大前提下,史嵩之、趙葵一派人就受到了非常嚴厲的打擊,該流放的流放、該罷官的罷官。

史嵩之被貶到了瓊州當通判,趙葵則被送去了四川前線,成了吳玠的手下。別看他們倆還都是官兒,職位還不低。但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史嵩之和趙葵完蛋了。瓊州是什麼地方?海峽公司和海商們的地盤啊,史嵩之來了之後能好受纔算怪了。吳玠是啥人?堅定的主戰派啊,和趙葵在領兵作戰上還有很多矛盾,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裡去,他到了四川也是個倒黴孩子。功勞肯定撈不上,一大堆屎盆子等着往他腦袋上扣呢。

事情倒了這一步,還都在洪濤的預想之中,他就是要把南宋朝廷裡那些主和派擠兌下去。知音報的報道和沿海城市裡的亂象大部分都是由監察部暗中指使、支持的,目的也是想逼迫朝廷無法息事寧人。再加上鄭清之一派的極力打壓,史嵩之、趙葵能扛得住纔怪。

但是隨後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就有點超出洪濤的設想了,甚至讓他有點不知所措。首先就是文浩突然北上去了臨安,搖身一變成了南宋中書門下的參知政事。而和他同去的十多名知音社骨幹,也都被理宗皇帝親自接見,並賜予了不同的職位,還都是實職。這樣一來,原本由史嵩之一派把持的職位又變成了知音社一派的地盤了。文浩從一名抨擊朝廷、反對朝廷的急先鋒,瞬間就成了南宋朝廷裡一顆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

參知政事在宋朝可是個大官兒。它是專門爲了分散相權而設立的,差不多就是副相的意思。分散相權不就是要分散鄭清之的權利嘛,所以這個職位相交左丞相而言反倒更受皇帝重視,有些方面甚至比宰相的權利還大。還沒等洪濤反應過來呢,文浩又帶着一干朝廷大員南下了,成了朝廷的欽差大臣,專門坐鎮廣州來處理海商罷市的事情。

“陛下,屬下有罪,這件事兒事先沒有得到任何消息,全是屬下的錯兒。事後我抓了知音社裡面的一個骨幹,才知道文浩一直與朝廷有聯繫,他們用詩詞互相聯絡,屬下的人看不太懂……”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慈禧第一時間就跑回了金河城,面見洪濤之後開始檢討自己的工作失誤。

“我一直都說吧,別把朝廷裡的人當傻子。他們打仗不成,但是玩朝堂政治我們得管他們叫師傅。這一招厲害啊,真是四兩撥千斤,現在他們用咱們的武器來對付咱們了。而且這麼一弄,鄭清之又多了一個勁敵,也就抽不出太多精力來配合文南在朝堂上逼迫理宗皇帝同意馬上北伐,他得先把這個文浩的底細摸清楚嘍纔敢出招兒。文家真是出人才啊,表兄弟兩個人,一個是帝國外交部長、一個是大宋的副相……”洪濤看着手中的報告,臉上的表情很豐富。他這個腦子真是不太夠用了,玩政治的都是人精,假如把自己的穿越優勢去掉,隨便找個小縣官都能甩自己八條街。

“不過也不用擔心,在我的老家有一句諺語,叫做一力降十會、大力出奇跡!他們把政治手段耍得再花哨、再熟練,也改變不了兩國之間的實力對比。所以他們耍他們的,我們玩我們的,我們的長處是拳頭,沒必要去和他們在這種方面較量。這就像我和文南吵架,用詩詞罵人文南能罵我一宿不重樣,難道我也用詩詞去罵他?那不是傻子嘛。我就用我最擅長的話去罵他,罵急了我還能上去揍他,把他的嘴按在沙子裡,看他還能罵得出來不!”感嘆完了,洪濤話鋒一轉,又開始在戰略上藐視敵人了,同時也讓慈禧從惴惴不安中緩緩勁兒。這件事兒是他的責任,但也不能全怪他,監察部的工作還是值得肯定的,有失誤不怕,就怕不能從失誤中總結經驗教訓。

“陛下說的是,其實陛下不用動手文南也罵不過您……”慈禧充分理解了洪濤這段話的中心思想,立刻就從愁眉苦臉中解脫了出來。

“你拍馬屁的功力有點退步了……幫我轉告文南,不用揹負任何思想包袱,不管他的談判對象是鄭清之還是文浩,帝國的原則都不會變。海商的談判從商業部裡找兩個航海學校的畢業生和海商代表一起去,光靠海商恐怕對付不了文浩,你知道爲什麼嗎?”見到慈禧又開始拍馬屁了,說明他已經恢復了正常,洪濤就能給他安排下一步工作了。

“因爲不是您從小教出來的學生,臉皮都不夠厚。文浩身邊有幾名從小在航海學校裡代培的畢業生,他們很難對付。”慈禧想都沒想就回答了洪濤的問題。

“對嘛……記住,對付敵人的時候,我們自己千萬不能比他們底線高。他們臉皮厚,我們的臉皮就得更厚!他們不是人,那我們就得更不是人!這沒什麼可恥的,爲了自己的國家牟利,就算讓我脫光了去臨安大街上跳舞,假如能解決問題,我也去,這是做爲一個帝國官員的榮譽!只有被其它國家人民恨死的官員,纔是帝國的好官員!”洪濤拍了拍慈禧的肩膀,語重心長的又把慈禧本來就不高的底線拉到了一個更低的層次。

和洪濤預料的一樣,文浩到了廣州之後,立馬就大刀闊斧的開始了他的三把火。這個野心勃勃的傢伙對海商羣體很瞭解,對金河帝國的情況也不算太陌生,罷市行動他也是直接參與者,甚至可以說是半個組織者和半個領導者。此時他的角色就有點像水泊梁山的宋公明,被朝廷招安之後,立馬就把原本的兄弟們出賣得乾乾淨淨,同時也讓朝廷明白了該如何對付海商、該如何分化瓦解這個團體。

他搞出來的辦法叫做減稅!很有洪濤的利益至上風格,就是用利益來吸引海商迴歸。假如有海商停止罷市,回到港口繼續開展正常的海貿活動,就可以去他那裡寫下保證書,然後不光朝廷不會追究責任,市舶司還會對這些海商採取優惠政策,說白了就是把抽解的比例降到二十分之一。而且這個價碼還可以伸縮,要是你能拉着別人一起歸順朝廷,抽解還會繼續下降,你要是多拉回來幾個海商,乾脆就給你家免稅了。

(。)

二百三十二章 江竹意的選擇第77章 新商機第55章 我的奮鬥第80章 洪濤的戰略第164章 艦炮不是萬能第91章 人和船都合格第156章 建設兵團第220章 一勞永逸二百九十八章 推心置腹三百一十六章 決戰三百零三章 數量懸殊073章 孫子來了018章 奸臣第170章 與綁架犯合作第15章 海上輕騎二百五十章 目前的國際形勢四百一十九章 軍事共產098章 醫生皇帝第112章 喝花酒066章 直沽寨174章 東西爲難慶女排奪冠第9章 理論和實際第216章 難唸的經第205章 縱帆船三百三十五章 神仙法術第118章 知音報第141章 仇人二百九十章 不能走太快第89章 香港村071章 開灤礦區045章 政黨制度二百六十七章 殖民的腳步第34章 船上盤道第189章 有點後怕三百零三章 數量懸殊第17章 防疫和階級013章 還是帶密碼的072章 內資和外資二百五十三章 帝國錢幣037章 給的多067章 到家了第210章 人配衣裝馬配鞍021章 底牌154章 北上波羅的海三百五十七章 神職人員320第39章 酒宴(上)第224章 學術研究076章 又一個金河城082章 兵發薩巴城四百二十八章 想逃跑的皇帝第208章 卡爾到家了154章 北上波羅的海四百三十章 不堪一擊第18章 試驗成功074章 好心有好報021章 煙癮149章 攻城戰第5章 補給點和原油三百零七章 戰鬥纔開始四百七十五章 一攤屎第140章 江竹意058章 文武雙全第90章 第一個考驗三百零六章 鬥智鬥勇第220章 一勞永逸003章 傷離別043章 官官相護第56章 殺人和救人的關係第217章 命運多舛的皇帝第217章 命運多舛的皇帝183章 百年大計第55章 我的奮鬥三百八十九章 波爾多液880三百二十三章 軟刀子第180章 這一招都用貧了四百七十三章 一折就撓三百二十六章 工字鋼第223章 好學的皇帝第196章 文化侵略第112章 喝花酒第20章 流氓的責任感第24章 馬六甲第118章 知音報第224章 學術研究146章 仇人四百章 內鬼第1章 我是死不了047章 飛剪式帆船第122章 火藥桶第95章 望遠鏡第188章 未來和城市第100章 交流二百八十四章 兩年之約第100章 有想法第56章 殺人和救人的關係第9章 怕憋死第177章 打仗爲什麼?三百九十七章 圖窮匕見025章 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