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再下個蛆

吳潛今天可算是開眼了,他本身的學識就比較雜,對什麼都感興趣,當洪濤給他演示了火炮的威力、又講解了火炮的工作原理之後,他就大概聽明白了,於是對鑄造的學問就上心了。可是當他聽說這一門火炮就重達幾千斤,發射時作用力巨大,非堅船無法承載時,立馬又對金河灣的造船技術感興趣了。等洪濤給他演示完六分儀、月距表時,他又變成了天文愛好者,舉着六分儀對着太陽,眼睛被刺得淚汪汪仍不肯放下。最終讓他放棄六分儀的,卻是一堆兒灰色的土和一塊灰色的大石頭。洪濤說這堆土和上水,一兩天之後就會變成旁邊的大石頭,比石頭還堅固,鐵錘砸上去,只是一個白點而已。

“先生大才!此乃神土也!可惜不能用於人間……咳咳咳……”吳潛也不嫌水泥灰弄髒了他的紫袍,狠狠抓了一把不肯撒手,還湊到鼻子下面聞了聞。

“哪兒有什麼神土,這東西叫水泥,是用石灰石燒製而成,便宜得很,比讓工匠開山鑿石還便宜。官家和鄭相那裡我已經給了一袋子樣品,想讓朝廷把不堪作戰的廂兵撥出一部分來,專門去生產此種水泥。假如水泥作坊能投產,到時候我就能讓江水倒流、讓山川移位、讓滄海變桑田!只要用竹子編成骨架,把此物混合石子澆築下去,兩三個月的時間,這條甬江就能被堵死,我想讓它往那邊改道就能讓它往那邊流。吳大人是父母官,應該知道此物的用處了吧?”洪濤是不放過任何能忽悠南宋官員的機會,多一個人能認同他的理論,他就能多影響南宋朝廷一分,就能讓這個朝代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

“河堤!”吳潛果然不是死讀書的書呆子,瞬間眼睛就亮了。

“沒錯,甬江每年都有海潮上溯,江邊的農田不堪其害,假如能在經常被海潮倒灌的江邊用此物築起一道堤壩。不用耗費太大人力,就能一勞永逸,不敢說百年吧,至少幾十年是沒問題的。”來了。廢了這麼半天力氣,洪濤就等吳潛上套呢。歷史上就是他親自指揮修建了它山堰工程,說明他就好這個玩意,投其所好,必將事半功倍。讓他很快就認同自己的一部分理念。

“善!大善哉!想不到先生不光會打仗,還有牧民之策,此也是某上任之後心愁之事,不知先生所說之河堤真的可行否?”碰見洪濤這個大狐狸,算是吳潛倒黴,被他一折騰,不知道後世會少了多少詩詞,光忙着去築堤壩了,哪兒還有功夫寫啊。

“可行不可行,不在我。而在大人您身上。如果要等朝廷開始裁撤廂兵開辦水泥作坊,恐怕不是幾個月就能成的事情。就算成了,生產出來的水泥也不會多,還得都用到前線的城池加固上,估計幾年之內也不會輪到民間使用。沒有水泥,說什麼都是白搭,我有個更快更好的辦法,不知道吳大人有沒有興趣聽聽?”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洪濤這隻大蒼蠅專門善於找縫兒,也就是人的弱點。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清官還是貪官、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只要是人,就有弱點。吳潛的弱點就是他太想做事兒了,做實事,這恐怕是他一生的追求。只要你想,那就是你的弱點。

“先生請說……”吳潛對洪濤已經失去了必要的戒備之心,他還真不是個合格的政客,沒有把自身利益分分鐘放到第一位上。

“朝廷事情太多,水泥他們一時半會顧不上,但這個東西並不像鹽鐵酒一樣需要朝廷管控。完全可以由民間自行生產嘛。就算不去築造河堤,老百姓自己家裡蓋房也用得上,需求量很大,光靠朝廷也不現實。您看這樣辦成不成,找幾家當地的商戶,我來和他們合資成立水泥作坊。我出技術他們出資金,生產出來的水泥,率先供給大人您的河堤使用,等河堤修完,水泥才能隨意買賣,如何?”這纔是洪濤的最終目的,他想在明州也下個蛆。光忽悠海商已經滿足不了他了,他要進一步向南宋社會裡滲透,儘可能多的下蛆,把南宋這個高度發達的封建王朝身上的爛肉蛀蝕得千瘡百孔,挖髒根才能出新枝嘛。

爲什麼要選明州爲突破口呢?很簡單,自古以來,江浙商人就以頭腦靈活、經營大膽而著稱,他們一生下來就帶着經商的基因,和他們聊買賣更輕鬆。而且江浙一帶手工業非常發達,比廣州、泉州還發達。另外這裡河流密佈、交通發達,投資建設水泥作坊,交通問題也是必須考慮的,否則生產出來運不出去,那不是白搭了。如果說廣州、泉州可以影響本州本府本路的話,從江浙入手,影響力會順着長江逆流而上,覆蓋整個長江流域,輻射面積大很多倍。

“此事可辦!只是某初來明州時間不長,對本地商戶還不太熟悉,此事還得請通判大人來一起商議纔好,不知先生意下如何?”吳潛可沒這麼多鬼心眼子,聽了洪濤的提議,略微思考了一下,覺得並沒什麼不妥。除了朝廷明令禁止私營的產業之外,其它所有行業都可以自行開辦,只要正常交稅,朝廷就管不着,這件事兒即使洪濤不和自己說,也一樣能辦起來。現在洪濤先和自己打了招呼,這是人家仁義啊,不求多賺錢,一心只爲黎民着想,自己根本沒有拒絕的理由。現在吳潛越看洪濤越順眼,如果不是因爲洪濤是個外國人,他都有心把洪濤請到自己府上去好好招待幾日。

吳潛走了,樂顛顛的走了,懷裡抱着三條大帆船模型走了。那是竹葉青牌香水的包裝盒,是洪濤送給吳潛和家人的禮物。臨走,兩個人還約好三天後還在船上見面,到時候吳潛會帶着更多明州官員和商戶來,專門就水泥作坊的問題展開座談會,務求儘快把這件事兒落到實處。

有什麼樣的將領就有什麼樣的兵!同理,有什麼樣的領導就會有什麼樣的下屬。吳潛是個實幹家,他帶來的那些當地官員也都跟着變成實幹家了,就連那位姓孫的通判大人也都把監察之事放到了第二位,一同幫着吳潛和洪濤琢磨水泥作坊的事情。通判這個官職很有意思,他名義上是二把手,但卻死死的控制住了一把手的權利。這個職務代表着中央政府,地方大員身邊都有一個通判,沒有通判的同意,很多政令是下發不了的,而且地方大員對通判沒有管轄權,更不能隨意撤換。

孫通判就是明州本地人,還是臺諫出身,假如吳潛和洪濤要弄別的玩意,他說不定真的會從中作梗,大宋的諫官都屬於雞蛋裡挑骨頭的存在,沒一個好說話的。不過這次孫通判一句廢話都沒說,比吳潛還賣力氣,原因很簡單,他從小就受盡了海水倒灌的苦,建設、造福他家鄉的事情,如果他再敢說三道四、推五阻六的,不用吳潛去彈劾,家鄉父老就能用唾沫星子淹死他。

要建水泥作坊,必須先找到合適的石灰岩,先把石灰岩燒成生石灰,然後再按照洪濤提供的配方,把幾種原料充分研磨、過籮,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就能得出一種灰白色的粉末,也就是水泥。這種水泥和後世的硅酸鹽水泥不同,它的耐腐蝕性很高但強度略低,一般只有300號左右,最高也超不過400號,養護期也略長。不過它也有優點,就是製作相對簡單的多,如果能在研磨技術上提高一些,強度還能加強。

洪濤爲啥不去弄後世的硅酸鹽水泥、也就是波特蘭水泥?因爲他不會玩立窯,想燒硅酸鹽水泥,必須有立窯,那玩意洪濤見過,但也只是見過而已,內部啥摸樣、如何建造、如何工作都不清楚。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想燒硅酸鹽水泥並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不是把石頭扔進爐子裡煅燒一定時間,拿出來研磨成粉末就是硅酸鹽水泥。從選料、生料、熟料、研磨各個環節上都要進行成分控制,否則燒出來的玩意不一定就是硅酸鹽水泥。在沒有化學制劑的情況下,洪濤既沒地方去找飽含硅酸鹽的礦物質,又無法確保每道工序的成分穩定,所以硅酸鹽水泥他根本就沒奢望。

目前這種簡易的混合水泥他覺得最適合此時的生產力和生產技術,生石灰從東漢末年就被中國人弄明白了,石灰窯大宋本身就有。第二種原料就是廢磚、陶器、瓷器碎片、鐵渣,這些玩意也不難找,而且數量很龐大,算是廢物利用了。第三種原料叫熟石膏,這東西在大宋也不是新鮮玩意,專門有石膏礦,挖出來的就是二水石膏,經過煅燒之後就是半水石膏,也就是熟石膏。(。)

三百三十四章 吹牛要上稅第73章 航海學校第12章 文郎中二百八十三章 客隨主便033章 是法律錯了嗎第62章 歸心似箭171章 科學怪人第225章 不同的歐洲第176章 郢州城056章 他沒罪32第26章 以少打多第34章 船上盤道025章 新制度第42章 釣魚論道052章 沒時間了16四百四十九章 全民皆兵三百六十一章 討厭的路易保底二第113章 馬六甲大屠殺第12章 文郎中056章 他沒罪32第144章 維和部隊029章 人心散了第199章 波斯鼠第84章 我不是這樣設計的112章 騎兵炮第49章 遠航商船隊四百六十章 有驚無險自娛自樂第113章 馬六甲大屠殺第96章 離我媳婦遠點第25章 動員三百四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90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21章 變魔術第115章 登陸戰034章 一身是膽雄赳赳033章 你兒子學壞了第177章 打仗爲什麼?第84章 我不是這樣設計的四百三十一章 笑面虎第124章 大炮一響四百一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是敵人四百五十四章 誰賺了8126章 皇室醜聞4第110章 很蹊蹺006章 弄潮兒第229章 遲到專業戶第112章 恐怖斯萬082章 兵發薩巴城第20章 大海的殘酷四百四十九章 全民皆兵三百三十一章 醞釀117章 他們是誰第117章 連綁帶騙022章 毒計第48章 規矩就是規矩二百七十三章 不可告人的目的第110章 想多了第15章 全體動員第74章 成功018章 誰算計誰四百八十一章 都老了二百六十四章 新問題四百二十四章 駕臨聖城第91章 帶頭犯規025章 你們都是土鱉第134章 我有辦法第23章 目標波斯灣第54章 檳城和普吉島第225章 不同的歐洲第53章 我不是海鷹!四百四十六章 新概念112章 騎兵炮第42章 釣魚論道四百二十六章 勞倫斯三百四十二章 明修棧道第73章 爭執第60章 思想引領科技第134章 我有辦法第45章 十字軍騎士三百三十七章 換個地方接着挖坑090章 科諾奇提特蘭第145章 種子發芽了三百二十九章 海狼級三百四十四章 麻風病第123章 東南亞諸國180章 開啓新時代第54章 擴大隊伍三百三十一章 醞釀045章 背後捅刀子三百九十二章 火槍兵第175章 英雄歸來三百六十三章 兩筆借款720三百零八章 小蛇吞大蟒164章 各種兒子035章 兒女初長成三百一十九章 援軍來了二百四十七章 我要當皇帝171章 科學怪人第93章 技術分歧二百六十四章 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