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建設兵團

“但說無妨,吾自認還不是一個聽不得道理的昏君!”理宗皇帝三番兩次的被洪濤用話擠兌,也有點上火了。

“在我看來,大宋已經治理得很不錯了,至少總體方向是對的,但有兩個致命弱點。一個就是軍備渙散,花費不少、效率很差。一個就是吃國庫的官員太多了,本朝對士人寬容,但如果被士人把朝廷拖垮了,這就是本末倒置。沒了朝廷,拿什麼去對他們寬容?難道指望蒙古軍隊打過來,還能對他們寬容?假如能把這兩個方面略加完善,那我肯定要對官家行大禮了,這是整個大宋黎民百姓之福。”洪濤聽出理宗皇帝有點不耐煩,趕緊把廢話都嚥了回去,略微思索了一下,把一直在他腦子存着的有關宋朝該如何改革的建議提了出來。

這些東西自打他被泊福父子救上來、知道自己來到了宋朝開始,就一直在他腦子裡不斷補充、完善,經過了近十年的瞭解,洪濤覺得大宋朝廷總體上來說還是很平衡的,發展方向也沒錯,很多政策也非常先進,但是有些偏科了,太偏科!這就像一個數理化非常好,但語文英語老是不及格的學生一樣,就算他再有才,也很難通過高考這道關。洪濤就打算給大宋朝當一次語文和英語補課老師,讓它能把偏科矯正回來一點,不用太多,一點就夠。

不過洪濤對大宋真正的決策層瞭解的不多,主要是沒這個機會,無法從根本上幫大宋把把脈,只能是從一個平民百姓的角度來揣摩,然後用他不太擅長管理、卻又眼光長遠的腦子幫大宋朝分析出來病根,順便再想一想怎麼治理。至於對不對,洪濤不清楚,能不能管用,洪濤也不清楚。不是說了嘛,他只管挖坑不管埋。甩手掌櫃的,不操那個心。

“這並不是太新穎的說辭,在吾之前每朝都會爲此事發愁,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方式。這是頑疾。一動而牽全身,不可輕言對錯。”理宗皇帝有點失望,他以爲洪濤能提出什麼新鮮玩意來呢,合算牛逼了半天,也是老生常談。

“嗯。確實,這件事兒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不過總要去解決。病患這個東西,越拖越麻煩,真要是拖到不可救藥的時候,再後悔就晚了。官家目前是處於我朝最艱難的時刻,內有很大的經濟壓力,外有異族入侵。殊不知越是這種時期,越是變革的好時候,因爲很多東西都可以藉助戰爭的理由打破。遇到的內部阻力反倒要更小一些。我有幾個辦法可以試試,沒準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不會產生太大的副作用……就是不會有太大的阻力,一般人短時間內看不出來其中的奧妙,等他們看出來了,木已成舟,想反對都來不及。”洪濤看出理宗皇帝對自己的說法不太感冒,沒關係,如何忽悠人是洪濤的拿手技術,評級的話至少八級。如何調動別人的情緒。讓他對自己所說感興趣;如何揣摩對方的心思,抓住他的核心問題,都是忽悠人的基本功。

“哦?說來聽聽。”理宗皇帝上套了,他嘴上說對冗兵、冗官問題不感興趣。其實他最感興趣的就是這些問題,只是沒有好辦法,索性不談。現在聽洪濤說有辦法處理,還是動靜不太大、反彈很小的溫和辦法,他不感興趣纔怪。

改革也好、變革也好,是每代君王都會面臨的現實問題。可是如何把一場大變革做成無痛人流纔是關鍵。你要改革、要變革,別人都能理解,但你要是打算舉着刀子猛砍,把人疼死了孩子也沒打下來,就明顯得不償失了。而且這麼疼的話,身體本身就會牴觸,能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後世裡做無痛人流纔要用麻藥、纔要用更先進的技術來欺騙身體,讓它別有太大反應。其實改革和打胎本質都一樣的,都是從身體上挖走一塊不需要的肉!但還不能影響整個身體的主要的機能。

“官家可以好好籌劃一下,把真正戰鬥力不足的廂軍挑選出來,然後成立一個由朝廷掌握的建設兵團。這個兵團幹什麼呢?很簡單,它專門負責去全國各地修建重點工程,比如說道路啦、城池啦、河堤啦、碼頭等等。這些工程全部由朝廷進行公開撲買,讓這個兵團去和別的商家一起競爭,誰的綜合條件最好,就給誰幹。朝廷撥下來的銀錢就是這家兵團的營業款,他們可以從中獲得利潤,不僅可以自給自足,還能不斷髮展壯大。但不管如何發展,他們總是屬於朝廷的編制,雖然不是打仗的兵,但依舊是兵,可以叫做工程兵。假如朝廷近期沒有工程可以提供給他們,他們就可以化整爲零,去民間承攬各種工程,獲得的收入一部分留作自用,另一部分交給朝廷。這樣一來,重點工程的質量就有了保證,造價也會很清晰,不光解決了一部分廂軍的就業問題,還可以少去騷擾民間,讓他們能專心於自己的生活。”洪濤提出的第一個解決辦法就是建立類似於後世的建設兵團,把多餘的軍隊轉化成由中央政府管理的半軍事化專業團隊,用自身成本低、效率高的優勢,進入市場競爭,不僅可以解決多餘軍隊的問題,還能減輕國家財政支出,甚至會創造一些利潤。

“善!這個辦法大善!自給自足!”理宗皇帝聽高興了,因爲洪濤說出的這個辦法很容易實現,還不會遭到太多阻力。因爲軍隊的模式、管理並沒改變,只是把功能變了變,就能產生出不同的效果,想一想就比較客觀現實。最主要的是這些裁撤下來的廂兵有了收入,失去了武器和糧草,根本不用太擔心他們會作亂,這就讓理宗皇帝放下多一半的心。皇帝最怕啥?不就是人民起義嘛!

“這只是一部分,公司不能容納所有需要改變的廂軍,朝廷還可以建立一些由朝廷控股、聘請專業人員進行管理的大型作坊,比如說生產水泥、生產火藥、生產出口商品的大作坊。然後儘可能多的僱傭廂軍士兵來當作坊裡的普通工人。這些產業並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只需要少數工匠坐鎮即可。而且出來的產品都是朝廷急需的,比如說水泥,就可以由朝廷統一回購,然後交給建設兵團用於加固防線上的城池。這個工程量非常大,幾年都做不完,所需水泥數量也是數不過來。如果能有朝廷控股的作坊來生產水泥,工程造價就會降低很多,因爲水泥作坊賣出水泥會得到利潤,除了扣留成本和人員工資,還要按照朝廷股份交還給朝廷。這樣一來,朝廷只花了一份錢,既解決了冗兵問題,又產出了產品,還解決了建設公司的原料,最後還能獲得一部分補償。至於那些火藥、出口商品,根本不用發愁找買家,海峽公司就能包銷,生產多少賣多少,價格還不用太低。以後海峽公司的商路會越擴越遠,咱大宋的商品會跟着海峽公司的商船賣到全世界各地的每一個國家,然後再把大宋需要的銅、木材、香料、金銀、糧食換回來。那些在大宋不值錢的瓷器、火柴、水泥、茶葉、絲綢,到了外國就是幾倍、十幾倍的利潤。您說讓全世界都來買大宋的商品,還愁賣不出嘛?這得建多少作坊、僱傭多少廂兵才生產得過來?”看到理宗皇帝有興趣聽自己繼續說下去,洪濤的破嘴算是找到發泄口了,這通噴啊。一邊說還一邊比劃,眉飛色舞都不足以形容他的德性了,看得站在皇帝身後的鄭清之直揪鬍子。他生怕洪濤也像和文南說話一樣,去拍皇帝的肩膀。

“……如此說來,冗兵豈不是不夠用了!”理宗皇帝還真不是草包,而且他正是年富力強的歲數,腦子不慢,裡面東西也不少。洪濤說的這些辦法,他雖然有些名詞聽不太懂,但主題思想是能琢磨明白的,稍微一想,就能分辨出來是好辦法還是胡說八道。洪濤這些方法都是後世用爛了的,但放到這個年代裡,必然就是神蹟。本來能愁死幾代皇帝的大難題,到他這兒,就迎刃而解了,高興得理宗皇帝都主動開起玩笑了。

“官家,已經到了用膳時辰,是不是先回船然後再議……”鄭清之比理宗皇帝考慮得更全面,他不想讓自己的皇帝受別人影響太多,這樣以後他這個宰相的工作就被動了。正好日頭升到了頭頂,他小聲的勸理宗皇帝結束這次談話。

“哎,吾和洪先生相談甚歡,不如傳膳來此,配上美酒,也是佳話!”可惜理宗皇帝聊興正濃,他心裡還有很多問題想問,堅決不肯回去吃飯,還要把飯送到這裡來吃。(。)

179章 生產事故045章 政黨制度第25章 橫渡印度洋021章 底牌第40章 世界最佳奴隸主第88章 文南不走了第163章 用來用去就一招第171章 竹葉青040章 連兒子一起忽悠036章 皇儲096章 奉獻一次二百七十章 一拍即合四百二十二章 見面不如聞名第51章 不問青紅皁白二百七十二章 去美洲156章 人全到第178章 大汗之子四百三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17章 宋朝OP艇080章 殺你兄弟三百三十八章 你想死嗎二百七十四章 橫渡北大西洋099章 聖人和俗人二百五十章 目前的國際形勢049章 人情法理14第104章 薩拉丁後代038章 要的也不少第83章 陸戰隊第179章 襄陽城下第98章 呂宋島四百七十一章 無煙敏感詞52二百四十二章 落荒而逃025章 新制度第30章 有人有馬138章 萊茵河口海戰三百四十九章 圖的難處089章 是個好地方三百六十二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640四百七十九章 各取所需三百三十六章 一羣呂布蘭四百五十八章 販奴先驅16144章 同行是冤家二百四十五章 疫情和質問040章 連兒子一起忽悠三百二十一章 有關文浩第209章 頭銜很多的皇帝158章 各有個的追求035章 兒女初長成三百九十五章 三百勇士第156章 建設兵團084章 大餡餅124章 失去了控制12075章 女王的野望第25章 橫渡印度洋第68章 力量三百二十一章 有關文浩050章 制度決定人品第229章 遲到專業戶第125章 冤魂萬個第127章 談笑間……二百六十一章 建軍2四百六十六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400三百九十九章 以國家的名義第140章 江竹意第61章 商業185章 誰正常第103章 跟蹤三百二十八章 海上君王號第27章 艱苦的海上生活180章 開啓新時代067章 到家了007章 中秋節177章 被文南看破了二百三十二章 江竹意的選擇第79章 高級燈油第119章 南宋雞頭016章 皇帝對皇帝083章 煩人的雨林191章 火藥桶炸了190章 各懷鬼胎047章 任務不輕第115章 登陸戰第95章 望遠鏡三百五十二章 夜襲8075章 不當楚霸王第207章 中世紀歐洲貨幣體系三百二十三章 軟刀子第214章 宮廷舞會第70章 鯨羣三百五十九章 還得走480四百三十四章 第二個卡蘭巴003章 傷離別第53章 我不是海鷹!二百八十六章 損公肥私173章 大爆發第29章 阿拉伯代理人第88章 記憶纔是關鍵第69章 出師不利第62章 裝逼很貴第94章 男子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