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圩八章 你走吧

最後,還是李存真打破了沉默說道:“要不……你回滿清那邊去吧,你走吧。”

“啊?殿下,放下官……放草民走,草民沒聽錯吧?”

“沒有!”李存真說道,“你回去吧,我捨不得殺你這樣的人才。可能別人沒覺得你是個人才,可是我知道你是。”

李存真的話這麼一說,讓周培公非常詫異。

“我周培公乃是州府小吏,殿下是如何知道我是人才的?”

李存真說道:“老天爺告訴我的。”

周培公根本就不信什麼鬼神,聽得李存真如此說法便更加不信了。

“我知道說了你也不信。但是你想想吧,你是個小官,我是從南洋來的海盜,我怎麼可能會知道你呢?而且你也沒有什麼驚人的事。但是,我就是知道你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才千方百計把你弄來。你就當時劉備預見單福吧。”

一番話說得非常合理,其實這也是周培公一直納悶的地方。確實,自己認爲自己很有才華,可是長期以來沒有過任何機會表現,怎麼會被吳王看上?

“你這就回去吧。”李存真說道,“你放心,我也不會害你的。你就回去滿清那裡去做你的小官。如果人家問你,你就說,你從我這裡跑了。不會惹人懷疑的。你本來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人。”

周培公不知道李存真葫蘆裡面買的什麼藥,竟然一直也沒動。

李存真卻說:“周培公,我知道你恨李自成,不過,我不是李自成,咱倆沒仇。你自己也好好想一想,現在明清爭霸,鹿死誰手猶未可知。我便是大明的支柱,我看中了你,其實正是你的機會一展抱負。這天底下能有多少認有這樣的機會?

難不成你認爲北京新登基的那個康熙皇帝能看得上你?或者是索尼、鰲拜、蘇克薩哈,或者就是一身羶味的蒙古女人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這些人能看得上你?你是個極富謀略的人,這些都不用我多說。

而且,現在天下大勢到底是個什麼樣子,也不用我多說,我認爲你周培公肯定是瞭如指掌。如果我說我最後會帶領大明取得勝利,滿清胡虜不要說百年之運了,怕是入關之後二世都挺不過去必然滅亡,你信不信?”

周培公默不作聲。

李存真繼續說道:“這些事情我認爲你都想過了。我關了你這麼長時間,你肯定想得很清楚了。其實有人就在你之前投靠大明瞭。說投靠其實也不對,畢竟都是漢人。我不知道你爲什麼一直也不願意爲大明效力。不過,我可以非常明白告訴你,讓我李存真三顧茅廬那是不可能的。第一,沒有人如同諸葛武侯那樣有本事,你周培公也沒有那個本事;第二,我李存真自認爲有些本事,不是劉備那種笨蛋,我不需要諸葛亮照樣能打下半壁江山。我李存真需要的是朋友,夥伴,兄弟。可不是滿清那種,需要的是奴才。如果你問我有什麼追求,那就是在武功上學習明太祖,在爲帝上學習漢光武,願意和我的朋友、夥伴和兄弟們善始善終。”

周培公拱手說道:“草民佩服!”

李存真點了點頭說道:“確實,我也挺佩服我自己的。”

聽得如此言語,周培公字再一次不知道怎麼往下接。

李存真繼續說道:“你這就走吧,本來我覺得你是個人物。但是這麼多天我看你也不投降,我想了想,算了,放了你算了。”

周培公一陣錯愕。

“對,放了你。”李存真說道,“你以清臣自居我知道,但是你畢竟是漢人,人家大清朝是滿人當家做主,漢人不過是包衣奴才。你在我這裡住了這許久,我要是殺了你,你也不可能名垂青史。畢竟你是個漢人。如果你是滿人,你還真沒準能名垂青史。這其中的道理不用我多說。我和你沒仇沒怨,把你從湖北綁架過來,關幾個月,然後殺掉,沒意義,更沒意思。

而且,我想了想,你好像對我也造不成什麼威脅。我給你面子,想要招攬你,你不同意,那就算了。反正機會擺在你面前,你不要,我也沒辦法。你是個人才,但是滿清能不能重用你還是未知數。就算重用你了,又能如何?你把我打敗了能怎樣,不過是第二個范文程、洪承疇、秦檜這樣的角色,充其量就是張弘範唄,很光彩嗎?

人總是要死的,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意義不同,爲天底下老百姓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滿洲貴族主子賣力,替剝削老百姓和壓迫老百姓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沒準死了之後人家還要指着墓碑說,看,奴才。

這一點,我李存真早就想明白了。我不是神仙,早晚會死的。不過不管怎樣,丹書鐵筆,我李存真死的意義那肯定是重於泰山的。滿清就算佔據了中國,過個八九十年也要被漢人重新奪回江山,胡虜無百年之國運。退一萬步講,滿清能過了一百年,我問你,周培公,你認爲天底下的漢人最後都會變成滿人,還是滿人變成漢人?怕是會變成漢人吧,到了那個時候,你周培公會怎樣,你的子孫會如何?

行了,言盡於此,你愛聽不聽吧。你走吧,不過我告訴你,如果你想通了,隨時可以回來。四品大官不可能給你了,五品六品還是沒有問題的。”

說罷,也不讓周培公回話,李存真擺手讓周培公出去。周培公行了禮便走了。

“殿下,真的放他走?”常琨問。

“不然呢?你打算半路幹掉他?我告訴你,千萬不要。”

“爲啥啊?”常琨問。

“周培公不是姚啓聖,兩個人完全不同。你放心吧,周培公還會回來的,不過到時候他得給我一份大禮才行!”說完,李存真笑了笑便又去忙別的事情了。

當下,明李大軍的船隻在長江上徘徊。周培公卻與滿清大員張長庚、李國英談笑風生,主要還是因爲周培公進過明朝南京的大牢,見過李存真,然後又“逃出來了”,很是傳奇。

張長庚、李國英二人見周培公能夠被李存真相中,認爲他定然是個人才,便將周培公引入身邊。二人不是沒想過周培公可能成爲李存真間諜的可能性,但是仔細審視又詳加思索一番認爲,這個想法實在太過荒謬。

不要說周培公是州府小吏人微言輕,即便是州府大員,在當前形勢之下也很難了解滿清的軍事動向,如何去給李存真當奸細?再說,李存真又不是諸葛亮,難不成算定了周培公一回到湖北就會被重用而不是砍頭?這種事只會出現在戲裡。

既然周培公是吳王看中的人,那說不定真的有兩下子,聽聽他說什麼也是好的。於是,張長庚和李國英便謙虛起來,對着周培公“不恥下問”。

第三十一章 小校場戲劇第八十五章 驪興閔氏第十一章 北路爭雄1第三十二章 清臣氣節第枯九章 仙子你誤會了2第十五章 無恥海盜第九十一章 水刑伺候第七十七章 長槍三人組1第一百枠一章 穆裡瑪之死第圓五章 吳王失計第卌九章 贖罪券和燒紙第八章 南洋火槍第廿七章 費馬大定理第十五章 尋思第七十八章 妥協2第圩一章 傳說中的女人第一百枯六章 擒活呂布第五章 師兄說1(論文性質)第二十四章 黃白之爭第八十章 合攏陣型第一百章 構築工事第八十五章 驪興閔氏第廿三章 大明星2第二章 江西債券2第進二章 兵家不爭之地第四十七章 攻破外城第十三章 路遇戲班子第六十七章 再談2第四章 兩個俘虜2第九十一章 水刑伺候第七十二章 說服太后第枠九章 貨幣戰爭圖謀1第二十九章 長江沸騰2第九章 南路血拼1第一百卅二章 鐵娘子第七十九章 銃炮發威第九十三章 順治南征第進六章 大發展1第一百卅章 三英戰呂布1第卅九章 議罪銀第一百四十章 偷襲北京第一百卌二章 乾坤一擲2第三十八章 左翼第七十章 輔臣世權第七十二章 單挑第六章 師兄說2(不建議讀)第八十四章 生擒耿精忠第六十一章 英國夏爾馬第枯九章 仙子你誤會了2第進二章 兵家不爭之地第十三章 路遇戲班子第三十六章 戰艦專家第二十四章 簧片打火第四十章 南京攻略2第七十七章 長槍三人組1第九十五章 戰役部署第二十三章 香山侯爵第六十五章 歐陸大方陣第八十四章 俠客的用途第卅八章 科學與制度第七十四章 胡謅八扯第一百卌四章 乾坤一擲4第十九章 銀山大勝第五十五章 糞桶將軍5第百三章 貨幣戰爭圖謀5第五十九章 癡情皇帝第枠四章 吳王難測第廿二章 大明星1第圩八章 你走吧第七十章 衆將逼宮1第九十章 判斷失誤2第一百卅五章 三英戰呂布3第一百進六章 騎兵牆第圩四章 文官和敗類(求票)第廿九章 大數定律第卅九章 議罪銀第八十七章 判斷失誤1第五十四章 湊錢第七章 問詢第三十章 保險公司第一百進一章 下雨了(求票)第一百圓一章 紅彈(求票)第六十五章 歐陸大方陣第卅五章 死因可疑第三十一章 攻打崇明2第七十二章 單挑第三十七章 戰艦專家2第七十章 輔臣世權第枠五章 體重與戰力第一百圩三章 長矛對戰1第卌九章 誘捕永曆第卌一章 缺錢第卌二章 鑄錢1第七十二章 不興大明誓不還第七十八章 妥協2第一百枠一章 穆裡瑪之死第二十三章 滿清廷議第十二章 押大第五十章 糞桶將軍第二十九章 長江沸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