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圩三章 一意孤行

“朕不需要任何人負責,朕自己負責!”朱由榔聽武丹說自己沒用,當下血氣上涌。

武丹從來也沒把朱由榔放在眼裡,不過是因爲李存真告訴他一定要對西營諸位大將,特別是李定國、白文選這些人客氣,更要尊重永曆皇帝,他這纔不得已說話客氣許多,若是放在平時,管你什麼皇帝、晉王,統統大耳刮子此後。打你個傻逼,讓你犯糊塗!

如今聽得朱由榔竟然耍起了脾氣,武丹心中一股無明業火升騰而起,他也不去搭理皇帝,對着李定國大喊:“晉王,這裡你說的算,你說怎麼辦!我武丹忠心耿耿,一心爲了漢家江山,皇帝一意孤行,如果去了昆明,吳三桂若是反正還好,若是有什麼變故又該如何?有一個閃失你承擔得起嗎?”

這句話終於說動了李定國。其實李定國心中也很是糾結,更多的是對吳三桂的不信任。畢竟兩軍交戰多次,豈能說盡釋前嫌就全都不計較了?

本來李定國認爲皇帝陛下是無論如何都不敢去昆明的,身爲晉王的他認爲自己對皇帝還是有所瞭解的。果然,在第一次廷議的時候,永曆表現出了自己的“猶豫”。但是,讓李定國怎麼都沒有想到的是,僅僅過了一天,皇帝陛下居然點過頭來,一反常態,要隻身犯險爲使吳三桂反正而去昆明。

李定國稍微有一些震驚,但是過了一小會便“明白”過來。皇帝這是“以進爲退”,畢竟如此重大的事情,只要吳三桂反正便很可能不戰而平南方,皇帝說自己膽小不該去是不可想象的。而皇帝陛下又着實膽小不敢去,於是乾脆說自己要去,隻身前往,這麼一來衆人必然反對,皇帝陛下也就可以順勢而爲,不再提去昆明的事,就可以順理成章留下來了。

李定國認爲,皇帝陛下的盤算是非常正確的,實施也是非常巧妙的。南洋的武丹大叫着反對也是好的。萬一以後西南地區展開大戰,今天的討論也可以給西營一些“幫助”。

因此,當武丹拼命反對的時候,李定國在一旁一直也沒有做聲,儘管武丹十分粗魯李定國也沒有插話。

然而,事情並沒有向李定國想的那樣發展。字裡行間,李定國聽出皇帝陛下不是什麼“以進爲退”,反而是真的想要去雲南,這就讓李定國坐不住了。

這是誰使的壞?陛下怎麼突然非要去昆明?

當武丹叫嚷過後看向他的時候,李定國意識到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再沉默了,立刻對永曆說道:“陛下,忠言逆耳。武丹將軍說話雖然粗獷,但是確實是句句在理,臣以爲陛下昆明之行應當三思。”

其實,李定國這就是在旗幟鮮明地反對永曆去昆明。聽得李定國都如此說法,永曆一時之間還真的沒了主意。

白文選在一旁思量再三,趁機說道:“臣也以爲此行不妥。雖然說若是押寶開對了,能有大利益。但是需知道陛下安危最重,豈可當成籌碼?不管吳三桂是否誠信邀請都不該去昆明。”

此時,馬寶開口說話了,此時的馬寶還是一頭的短髮,因爲曾經在吳三桂手底下呆過一陣子,不得已才剃髮,現在迴歸大明,雖然剃髮,但是終究還是沒有能夠束起髮髻。

由於在吳軍中呆過,所以對吳三桂非常瞭解。此時,馬寶聽了衆人的話之後說:“某聽得衆人議論,其實認爲武丹將軍所說非常有道理。某觀吳三桂,其實是個很重家庭的人,看中親情。若是想要陛下去昆明,怎地也需要吳三桂出個血親過來。”

“他能讓誰來?吳應熊嗎?那傢伙現在在北京呢。”

馬寶說道:“可以讓吳應麒來。吳應麒是吳三桂次子,早些年過繼給他哥哥,名義上是吳三桂的侄子,其實是吳三桂的次子。”

武丹嗔笑一聲說道:“吳三桂最愛大狗熊,你讓二麒麟來做什麼?怎麼說那都是他哥哥的兒子了,不是吳三桂兒子,你們這些中原人不是注重倫理的嗎?既然過繼了就是過繼了,還說什麼次子?”

馬惟興說道:“某以爲還是應當爭取一番。讓吳三桂送個人之過來也是好的。正所謂富貴險中求,去昆明雖然冒險,但是陛下義薄雲天,實在令人敬佩,去了昆明當有大益!在下願率親兵護衛陛下去昆明。”

武丹聽了氣不打一處來,說道:“你以爲你是趙子龍嗎?護着劉備去江東?我跟你說,你不要太過樂觀。孫權怎麼說也是英雄,終究要臉,吳三桂是個什麼東西,王八蛋一個,若是要臉怎麼會和滿清混在一起?出爾反爾正是他的拿手好戲。你以爲帶着親兵護衛去就沒事了嗎?你才幾個人,吳三桂有多少人,你的人跟沒帶是一樣的,你等於這是讓陛下自己去。你這一去,搞不好你也會深陷其中。畢竟你現在是大明的人了,吳三桂還會對你客氣嗎?”

馬惟興剛要說些什麼,馬寶卻搶先說道:“吳三桂不是這樣人,我等幾個在他手下供事,對他多少有些瞭解。吳三桂斷不會如武丹將軍所言。”

“哎呀!”武丹心中十分氣惱,怎麼這些人油鹽不進呢?說道:“當年王莽大家都覺得好,還記得嗎?爲了一個家奴的命都能讓自己的兒子去死。可是結果怎麼樣?你能保證吳三桂不是第二個王莽嗎?我和你們說他最擅長作秀了,什麼爲崇禎皇帝報仇不全是作秀嗎?”

然而,武丹的話好似大家都聽不到一樣。

馬寶說道:“陛下若是去昆明,某也一起去,拼着性命不要也要保着陛下萬全!”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說了半天。最終晉王、鞏昌王等人都“勸諫”皇帝陛下不要去昆明。

武丹見衆人終究還是有明白事的,便放心滿意地回去了。

五天以後,武丹正在操練人馬,忽然有人來表現說:“武爺……武爺……武爺,不……不……不……不好了……那個什麼……”

“媽的,都告訴你叫我武將軍了!豬腦子嗎,記不住!”武丹狠狠地瞪了自己親兵一樣,“把舌頭捋直了說話,別他媽結巴!”

旁邊的人趕快遞給那人一碗水,那人也顧不得禮儀,其實根本也沒有禮儀,接過水來一飲而盡。

然後擦了擦嘴說道:“武將軍,不好了,永曆跑了!”

“跑了?”武丹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問道,“跑……跑哪去了?”

“去昆明瞭!”

“什——麼?”這個消息着實讓武丹吃驚不小,轉而又說,“不可能!絕不可能!”

“真的!武爺,你信我。永曆偷偷跑的,跟着的還有馬寶和馬惟興,一起去了昆明,去見吳三桂。”

武丹聽罷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如同抽空了的皮囊堆在一邊,兀自說道:“馬寶、馬惟興都在吳三桂手底下幹過。這是自認爲自己懂吳三桂。永曆肯定是打算在復明大業上立上一功。如果吳三桂反正,那便是千軍萬馬都做不到的事,他永曆憑着一張臉做到了,這可是千古奇功啊!可是,吳三桂是什麼人,大頭領在的時候不是沒講過,那是漢奸,出爾反爾的雜碎啊,永曆這傻逼,一直膽小如鼠,跑得比兔子還快,不然在清軍的進攻下能活這麼多年?現在可好了,去送死去了。我武丹……媽的,對不起大頭領,對不起吳王的囑託啊!”

說完,這漢子竟然哭了起來。

一邊的親兵全都傻了眼。報信的親兵安慰道:“武爺,晉王親自去追了……”

“追不上,你們看吧,肯定追不上……”武丹說道,“沒了永曆,西南方面怎麼打?以後搞不好會收到永曆那傻逼讓西營退兵的敕令,或者是調令。到時候,咱們也得跟着吃鍋烙……你們說我怎麼這麼笨啊!”武丹捶打自己的腦袋,“我怎麼就沒派人盯着白皮豬呢?”

第卅四章 鄭氏變亂第十六章 驢子第六十一章 威服第進四章 廈門更優第一百圩七章 老兵(求票)第八章 聯絡李定國第二十三章 海軍陸戰隊第十五章 尋思第五章 甘輝歸來第一百卌八章 六花陣第二十九章 順治夢碎1第七十五章 鬥將第三十九章 技術人才2第一百零四章 矮牆第三十九章 情令智昏(求收藏、票)第四十三章 炮神保羅第五十八章 遭遇高資鎮第七十五章 鬥將第六十六章 再談1第五十一章 高燒第卅一章 擒獲莽白第九十六章 韃官隨徵第七十章 輔臣世權第圩六章 暗黑的心第九章 緣何如此第一百零三章 忠烈祠第十二章 北路爭雄2第圩六章 統一思想(求票)第三十七章 馬逢知反正2第四十一章 高談闊論第圓四章 阿哈范文程第八章 南洋火槍第七十九章 銃炮發威第三章 阬殺3第三十一章 攻打崇明2第五十九章 蒼水先生第四十九章 莘莘學子第十七章 爭取馬逢知第六十章 第一跳第六十八章 依託堅城第五十九章 癡情皇帝第二章 民族主義第一百圩五章 接敵第五十七章 管武尷尬第四十五章 炮神保羅3第十九章 獲贈忠義尺第卅四章 鄭氏變亂第八章 師兄說4(不建議看)第卅五章 死因可疑第三十三章 一代仁君1第圓七章 洪承疇封王第四十九章 手雷失控1第十二章 誰家讀書郎2第六十四章 三段擊無用第三十章 攻打崇明1第枯二章 預防內卷化第一百進九章 蘇拜逃跑第九章 緣何如此第四十八章 內城巷戰第一百零三章 忠烈祠第七章 攻打江西第三章 阬殺3第一百卌五章 乾坤一擲5第三十章 保險公司第三十四章 一代仁君2第五十一章 銅製臼炮第六十四章 忠誠與背叛2第二十一章 順治瘋癲第八十九章 流水無情1第三十九章 壓上第四十七章 村官1第八十章 駿馬的繁殖1第二章 民族主義第四十七章 村官1第卌五章 劣幣驅逐良幣第五十九章 病危2第三十八章 技術人才第十五章 尋思第一百零三章 忠烈祠第一百二十一章 巴牙喇第一百二十章 披甲兵第四十一章 後陣第四十九章 村官3第卌二章 債券大漲第九章 夔東消息第四十一章 後陣第七十九章 利誘第卌一章 突襲專家第枠八章 銅元和紙幣第六十九章 滿清動向第圓三章 滿清局勢1第二十五章 淮東軍淮西軍第四十二章 督撫失和1第一百卅七章 亂鬥第卅三章 明鄭這兩年第七十章 衆將逼宮1第廿六章 科學之辯2第十章 平定浙江1第二十三章 海軍陸戰隊第一百枯六章 擒活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