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緣何如此

董衛國,字文素,不知何許人也,生於天啓五年或六年。其非貳臣也,滿清入關後,和樑化鳳的武舉不同,他以文舉人侍清。後中進士,授予佐領銜,滿語稱牛錄章京,編入漢軍正白旗,後累官升遷爲秘書院學士。

董衛國文武雙全,身高約一百七十四釐米,形容俊美。當時,尚之信爲順治近侍,被順治呼爲“俺答公”,董衛國竟也被呼爲俺答,俺答乃朋友之意。

尚之信乃平南王尚可喜長子,自認爲未來的平南王,董衛國何許人也,竟然也能稱之爲俺答?此時,尚之信便微妒董衛國。

順治十六年,國姓爺鄭成功北伐南京之前一個月,董衛國擢升爲江西提督。同時,蔣國柱爲江南巡撫。只是,董衛國腿快,先到江西,蔣國柱腿慢,未過長江,明鄭便兵臨獅子山。

順治雖然是個滿人,但實話實說,他確實是一個愛好漢文化的滿人。董鄂妃長於江南,也受到漢文化薰陶,故而二人情投意合,此乃其中一因。

董衛國、蔣國柱二人文采雖非特別出衆,但是頗得順治歡心,是其推崇漢文化且與代表滿蒙文化的布木布泰、鰲拜一夥暗鬥的助力。

江南乃是財富之地,當時,順治考慮過擢升董衛國爲江南提督,但是管效忠在先帝時就已經跟隨,資格更老且對順治又非常恭敬,故而經過慎重考慮還是讓管效忠繼續做江南提督,而董衛國爲江西綠營提督。

董衛國差一點就成了江南提督,若果然如此,彼時,銀山大戰,滿清騎兵大戰明鄭鐵人隊,興許便是董衛國指揮了。

如果不是李存真穿越到這個時空攪亂了歷史,董衛國這個頗有些才能的人應該在順治死後不久就被提拔爲山西巡撫。康熙四年加工部尚書銜,十三年又改兵部尚書銜。

三藩之亂中董衛國和滿將希爾根一起平叛,有勇有謀,頗立戰功。康熙十四年成爲江西總督。康熙二十年,董衛國與安親王嶽樂,貝子彰泰等人進攻雲貴,後來彰泰赴雲南,董衛國留守貴州,沒有得到徹底平定雲南的戰功。

康熙二十一年,董衛國成爲湖廣總督。從康熙四年開始,董衛國每年都要遭到數次彈劾,就連私生活都要被檢舉,但是康熙用人心切,從來都沒有聽從。三藩平定之後,御史蔣伊又論董衛國曾經縱兵俘掠,此時的江西總督是于成龍,上疏爲之辯。此後,董衛國屢遭彈劾,十二月,憤懣難平而死,享年約五十八。

縱觀董衛國的一生,完美演繹了因俊貌不俗,談吐儒雅,而遭人嫉妒,最終被辱罵致死的故事。細細想來,可憐、可笑又可嘆。

董衛國其人在歷史上名聲不顯赫,謀略不如周培公、姚啓聖,勇武不如馬得功、夏景梅,聲名不如施琅、黃梧;但是貴在文武雙全,恭謹謙讓,能做得提督也能做得巡撫,確實是個複合型人才。只可惜出生略晚,發跡太遲,又是漢人,活在明清之交,一直被滿人壓制,未能成就大功業,反而遭人嫉恨而死。

不過,在本時空,這些全都成爲了永遠的不可能,不要說順治已死,更不要說岳樂和彰泰身首異處,就連那個能夠爲他辯解的于成龍也已經在南京做起了大牢。這個世界上懂他董衛國的人已經不存在了。

此時的董衛國似乎已經成了戲劇裡的丑角和搞笑型選手,在與明軍的作戰中不僅一敗再敗,還總是被自己的同僚合夥陷害。

目前,董衛國就如同吃了蒼蠅般噁心。軍議的時候他說需要有一個人率領綠營和民壯留下遲滯明軍進攻,爲其他人走脫爭取時間。

然而,經過尚之信提議,衆人附議,董衛國最終成了那個留下來斷後的將軍。只能讓人感嘆命運的公。

四月二十日,依據尚之信的命令,駐守南昌府的十一萬清軍倉皇南逃。南昌城內雞飛狗跳,六萬城內的尚藩人馬聽說要出逃,事先竟然在城中公然搶劫。搶劫持續了整整一個白天,入夜,尚藩人馬趁着夜色撤出南昌。

清軍十幾萬人,亡命飛奔,僅僅用了不到兩天便南逃到撫州。此時,消息傳來,撫州南部的建昌失守了。清軍大驚失色,尚藩和江西發生分裂,最終清軍分兩路退走。尚藩人馬在尚之信的率領之下繼續南撤,而原本的江西清軍則在張朝璘的率領之下向西面的吉安撤退。

且說,英雄勳章獲得者,淮安之戰的大英雄,有小夏侯惇之稱的原王家班著名男旦花果,因爲打人而受到了處分。不僅沒有提升,反而被下放到玄武湖勞改隊工作。

跟着花果一起被下放的還有喬四。不同的是,喬四沒有參與打架,反而是拉架的。這人十分仗義,認爲自己的赤子勳章完全是花果的功勞,因此在花果被下放的時候,他主動站出來要求被下放。就這樣,講義氣的喬四就和小夏侯惇一起被弄到玄武湖勞改農場當管教。有意思的是,花果和喬四正好就是王輔臣、武世權、劉漢祚等人的看守和教官。

經過半年多的勞改,王輔臣幾個已經徹底“脫胎換骨”成爲了“革命戰士”。當然,這可能只是表面現象,想要改造一個十七世紀的封建軍頭怕是需要一些時日。但是,幾個人態度卻是很好的,因此如期釋放。

和夏景梅、折光秋、趙國祚等人不同的是,王輔臣幾個沒有被直接任命爲軍隊中的高級將領。

因爲,經過將近一年的時間,明李的軍官們在淮安之戰、坐天山之戰,閩浙戰役等數次大仗中得到了鍛鍊,同時再經由南京講武堂的培訓,明李培養的軍官已經能夠支撐起明李大軍的指揮了。

雖然,孫桐、武達摩等人不幸戰殞但是,楊再輝、蔣夢龍、岑懷國等一大批人已經成長起來了。明李的軍官足夠了,已經不需要“改造將軍”了。

這樣,王輔臣、武世權等人便沒有了當初夏景梅、趙國祚那麼好的機會。吳王言說,這些人可以到軍隊當中服務,但是起步時便不能成爲團一級的指揮員。

這樣一來,王輔臣、武世權最高便是千總。這和孫大柱、戚大寶等人在軍職上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

第一百零三章 忠烈祠第九十三章 順治南征第圓二章 紅衣大炮第十九章 獲贈忠義尺第八章 自食苦果第二十四章 戰列艦第二十四章 黃白之爭第四章 西南形勢第六十八章 主動第一百八十章 順治逃命第五十章 婦人之見第六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四章 科舉興清第廿九章 大數定律第圩二章 骯髒和純潔第八十一章 無名女將第八十章 駿馬的繁殖1第八十八章 落花有意2第一百零九章 鷹揚銃第圩八章 重建諜網1第十二章 北路爭雄2第一百零二章 宣教官第二章 孫舒逃走2第三章 科舉功用第九十二章 命運的豪賭第十二章 勒索朝鮮1第三十章 順治夢碎2第八十一章 新槍新彈第十四章 開小2第十一章 南昌之戰第十四章 南戲四腔第八十一章 無名女將第圩一章 貿易和劫掠第五十三章 滿清反擊第一百卅三章 日月雙刀第七十八章 長槍三人組2第十一章 南昌之戰第八十二章 江邊2第十六章 治病第廿四章 貿易逆差第卅三章 明鄭這兩年第十九章 獲贈忠義尺第六十八章 依託堅城第一百進八章 對撞2(求票)第五章 高考真相第十七章 仁川條約第枠六章 知己難求第七十七章 凌遲處死2第一百圩一章 雙山攻防1第三十五章 中計第廿一章 恢復東江鎮2第枠八章 銅元和紙幣第五十九章 病危2第六章 開行政科第四十八章 新兵訓練第一百七十章 犧牲5(求票)第卌九章 誘捕永曆第四章 科舉興清第一章 江西債券1第七十二章 不興大明誓不還第五十四章 湊錢第七十六章 糊塗第九章 夔東消息第一百圩七章 老兵(求票)第八十一章 新槍新彈第卌五章 三桂癡心第進一章 花果的煩惱第圓七章 洪承疇封王第四十九章 手雷失控1第八十七章 落花有意第一百二十章 披甲兵第進九章 槍炮生產第百一章 貨幣戰爭圖謀3第六十四章 笨蛋第一百卌一章 乾坤一擲1第七十七章 凌遲處死2第二十八章 三娘出逃第圓六章 吳王之理第一百廿九章 多疑第四十章 技術人才3第五十三章 勒索第十四章 南戲四腔第一百卅六章 一杯酒第七章 問詢第十七章 爭取馬逢知第二十章 斗酒第八十六章 鄙視順治第八十七章 落花有意第卅四章 鄭氏變亂第五十章 婦人之見第一百圩五章 接敵第十一章 賭徒第三十章 順治夢碎2第五十九章 蒼水先生第十三章 北路爭雄3第六十六章 再談1第二十四章 戰列艦第七十七章 長槍三人組1第三十八章 技術人才第九章 中央情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