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枯六章 移居瞻園

連月操勞,李存真終於病倒了。他每天工作將近二十個小時,就算是鐵打的也要病倒。

常琨嚇壞了,一面讓馬三奇趕快通知夏也舒過來看病,一面通知李茂之、陳顯祖、張煌言等人趕快也都過來。

李存真早在兩年以前就已經就讓張安跟隨甘輝去給鄭成功看病,希望通過張安妙手回春的醫術使鄭成功能夠起死回生,不至於使南明失去一面抗清的大旗。中間張安也回來過南京,但是處理完事務之後,又回金門去了。現在南京醫術最爲高明的當然就屬夏也舒了。

李存真病了,常琨自然第一個想到她。

此時已經沒有大明朝廷的那麼多講究了。馬三奇騎上快馬飛奔出宮直奔太醫局,將夏也舒請了過來。

經過診治,李存真的病沒有大礙,就是操勞過度所致,只要用心調養,兩三個月就可以恢復。

“夏神醫,既然沒有什麼大礙,怎麼殿下現在還沒醒啊?看着他哼哼唧唧的,是不是頭疼啊?”馬三奇問。

夏也舒看了看馬三奇說道:“這就是操勞過度導致的,若是再這樣下去風邪侵體,怕是會得頭風。需要用心調養。現在沒醒是因爲太過疲累,只需耐心等待便可醒來。”

明李的諸位大佬在旁邊聽得也都很清楚,都鬆了一口氣。

可是,李茂之則把眉毛擰成了一個川子。

李存真的威望是十幾年的鬥爭中逐漸積累下來的,中間雖然有過挫折,但是所有人都認可李存真的能力。

有他就行,有他就贏,有他就靈,只要聽從殿下的意見,殿下往往能夠料敵先機,此真如窺破天機,古往今來怕是也只有殿下能做到了。他常說自己是大天師若不是因爲十幾年來李存真常說世間無鬼神,李茂之怕真的信了李存真是天師玩笑。

如今,殿下病了,李茂之憂心忡忡,彷彿自己多年倚靠的大樹不那麼牢固,真在輕輕搖擺。萬一有個閃失那可怎麼辦呢?

不管是李茂之,常琨、張煌言和陳顯祖也都是憂心忡忡的樣子。

張煌言認爲,自從烈皇殉國,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之後,天下局面日益崩壞。磨盤山大敗,觀音山大敗,這幾乎已經讓大明無力迴天了。

然而,殿下橫空出世,一舉擊敗韃虜,甚至使出乾坤一擲的計謀,一舉拿下順治的腦袋,這簡直就如同神人一般。

若是非要說大明何人能夠與之相比,非是二祖不可。但是,現在殿下操勞日甚,竟然病倒,若是還不好好調養,怕是不能長久。若是殿下沒了,大明非再分崩離析不可,到時候局面就不好收拾了。

常琨說道:“某以爲,殿下需要好好調養,只要有殿下在滿清不足爲慮。至於那些什麼錢糧科技全是身外之物,日後也可取之,不急於一時。”

這句話一說出來,衆人紛紛點頭稱是。

常琨繼續說道:“殿下在皇宮裡面怕是不舒服,這裡人來人往,總是有事,殿下勤政豈能不問?如此一來還如何修養?

殿下是操勞過度,需要一個舒適的環境才行。我以爲應當讓殿下去園林別院修養爲佳。”

陳顯祖說道:“莫不如去愚園。愚園在城牆之內,距離皇宮也不遠。前臨鳴羊街,後倚花露崗,內有牌坊、碑樓、荷塘、月塘,環境清幽,典雅非常,可以安心修養。想回皇宮便回,來去自如。”

張煌言卻說:“既然是修養我以爲何不去瞻園?徹底修養爲上。”

瞻園,位於南京秦淮區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核心地帶。清軍入南京時,秦淮大火,燒掉了十里秦淮大部分地區,然而瞻園興許是得上天庇護,躲過了這次劫難。

如今是南京現存歷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園林,又是江南四大名園之首。瞻園最初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前的吳王府,後賜予中山王徐達作爲府邸花園。瞻園之美,素以假山著稱,以歐陽修詩“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明代被稱爲“南都第一園”。

瞻園很大,佔地兩萬多平方米,園內景色宜人,經典有二十一處之多。園子佈局典雅精緻,有宏偉壯觀的明清古建築羣,陡峭峻拔的假山,聞名遐邇的北宋太湖石,清幽素雅的樓榭亭臺,奇峰疊嶂全在園中。

後世太平天國時期被作爲東王楊秀清的府邸。

李茂之一拍大腿說道:“就去瞻園,我本來打算想說去煦園,仔細想來還是瞻園好。”

其時,煦園位於南京東北部的玄武湖附近。是明成祖次子漢王朱高煦的府邸花園。漢王府很大,但是花園卻很小。後來漢王伏誅,漢王府被徵用。花園卻保留了下來。

在原本歷史上,煦園爲滿清兩江總督署花園,太平天國時期,被闢爲天王府的一部分。

明代時煦園就很小,佔地面積僅有一垧半,但是園子虛實相映,層次分明,園以水爲主,水體南北走向,整個水池周長約將近兩千米,面積約佔全園一半多。東閣西樓隔岸相望,南舫北閣遙相呼應,花間隱榭,水際安亭,景緻自然和諧。水池平面似一個長頸花瓶,瓶口有漪瀾閣屹立水中。花木扶疏,秀麗雅靜。

李茂之認爲,瞻園本來是太祖爲吳王時所住,如今李存真去了瞻園興許是象徵了明李使天下走向大一統的一天。

本來他覺得煦園距離皇宮近一些,如果有些大事小情還可以趕快通知殿下。但是想來煦園太小,又曾是朱高煦府邸,感覺不吉利。還是張煌言的主意好,因此立刻便同意去瞻園。

於是,衆人商議妥當,就去瞻園。

常琨卻說:“殿下身體有恙的事情不可對外言說,只說去瞻園暫住。”

衆人聽了紛紛點頭,畢竟此時還是敏感時期,吳王乃天下核心,言其身體有恙,傳揚出去,怕說成大病,影響江西前線將士軍心。

李茂之問:“大事該如何是好呢?”

陳顯祖說道:“我等各司其職。還是要請茂之先生辛苦,一面處理政務一面代替殿下巡視軍器製造;蒼水先生一面管理司法事宜,一面審閱村官和其他各級官吏奏疏;在下則督促生產。常局長一面照顧殿下,一面還是負責情報。不知道各位以爲如何?”

李茂之想了想說道:“好是好,把殿下一個人的事情拆分成幾個人做,能做得更加精細一些,雖然不如殿下可是至少也能做個八九成。只是殿下如今沒醒,不必急於這一時,不如等殿下醒了,我等再詢問意見如何?”

衆人點頭稱是。

且說,李存真是早上九點多暈倒的。因爲此前他連續工作了兩天兩夜也沒有閤眼,終於支撐不住倒下了。

夏也舒開了方子,煎了藥,給李存真服下,李存真便睡了二十多個小時,第二天下午五點多方纔醒來。

衆人見李存真醒了,全都力勸他修養。李存真便依從衆人之言,去瞻園修養。

他感到自己事必躬親本就不適合,應當知人善任,自己只把握大局便可,於是暫時將自己半年來的工作分給了李陳張常四人。

四月初二,李存真暫時移居瞻園修養。

第一百進六章 騎兵牆第卌七章 論宰相第一百進五章 前進第一百進六章 騎兵牆第一百卌七章 炮神駕到第十七章 爭取馬逢知第圩二章 骯髒和純潔第一百二十二章 小夏侯惇第十五章 訴苦大會第四章 西南形勢第二十九章 順治夢碎1第一百枯四章 犧牲7第七十四章 試探第廿一章 放大債務第六十一章 英國夏爾馬第四十八章 村官2第一百圓三章 鏈彈打騎兵1第十九章 銀山大勝第一章 江西債券1第八十九章 流水無情1第十八章 湖廣債券第十四章 勒索朝鮮3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一百卅九章 退至高郵第圓八章 下血本第五十七章 管武尷尬第十九章 十兩一張第枠八章 銅元和紙幣第一百二十六章 活呂布2第三十一章 攻打崇明2第百三章 貨幣戰爭圖謀5第二十四章 戰列艦第進四章 廈門更優第三十四章 花果從軍請看官給點耐心第二十二章 圖謀濟州第枯九章 仙子你誤會了2第百一章 貨幣戰爭圖謀3第一百零四章 矮牆第枠八章 銅元和紙幣第一百圓六章 犧牲1(求票)第廿七章 費馬大定理第三十二章 順治猜疑2第一百二十五章 活呂布1第圩二章 骯髒和純潔第卅八章 東西夾擊第十九章 獲贈忠義尺第廿九章 包圍阿瓦第四十五章 用計1第圩二章 骯髒和純潔第六十三章 道姑第八十八章 形勢堪憂第一章 江西債券1第五十七章 作亂第七十九章 利誘第圩五章 倭寇和明寇第三十三章 一代仁君1第一百二十七章 紫微星第十七章 爭取馬逢知第十六章 北路爭雄6第一百圓二章 驍騎營(求票)第一百廿九章 多疑第一百卌三章 乾坤一擲3第四十章 打崩第圓四章 阿哈范文程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九章 緣何如此第六十二章 噩夢連連第四十三章 侮辱第五十章 手雷失控2第枯一章 駿馬的繁殖2第二十九章 東育杏梅第卅六章 坐收漁利第廿四章 貿易逆差第八十六章 東北據點第四章 江西債券4第七十三章 賴塔被告第一百七十章 犧牲5(求票)第五十二章 我的南京第六十六章 再談1第五十章 援救第五十二章 榻前第六十九章 鎮江第枯四章 錦囊妙計第一章 孫舒逃走1第枯三章 小繁榮第七十九章 數學女神第一百零四章 矮牆第廿五章 錨定硬通貨第一百卌一章 乾坤一擲1第八十三章 束手待縛第十五章 梅毒第廿六章 不急於北上第六十九章 滿清動向第五十二章 榻前第四十二章 督撫失和1第三章 科舉功用第四十四章 煽動民團1第五十五章 商議第五十一章 銅製臼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