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卌七章 論宰相

李存真繼續說道:“在沒有宰相的情況下爲君,需要有獨裁的願望,也需要有獨裁的能力。我朝洪武皇爺能力當然沒有問題,成祖爺也沒有問題,如同日月光耀大地。但是此後就難說了。特別是在皇權世襲的情況之下,這兩點根本無法保證。因爲繼承者們的能力參差不齊,有強有弱。反而是擁有了宰相是加強了皇權。爲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宰相可以成爲皇帝過錯的替罪羊和擋箭牌。當然了,我這麼說,在座的衆人可能覺得我李存真不夠實在。實在的意思你們可能不明白……實在其實就是老實、厚道的意思。但是,我在這裡說出來,是因爲我和在坐的各位都是一個陣營的戰友,既然都是自己人那我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了。相信各位也不會見怪。

這個……如果有宰相,在皇帝做錯事的時候,就可以拿宰相當替罪羊,完全可以推給宰相。畢竟這樣一來皇帝就沒有錯了,換句話說這等於皇帝從來就沒有出錯!我國是重視禮法的國家,正所謂天地君親師,這是一系的,天就是君,君就是師,君就是父,父就是天。由於皇帝是天,是君父,所以就可以對天下臣民進行訓誡、教訓。天不會出錯,天子自然就不應該會出錯。天子從來都不出錯,無錯纔是聖人。如此一來,就維護了皇帝的權威,皇權也更加高貴和不可侵犯,這當然有利於加強皇權。”

說到這裡,張蒼水拱手稱讚:“元首睿智,佩服之至!”

“不敢,不敢!”李存真微笑着謙虛地說道。他吸了一口氣,伸出右手的中指和食指擺了個二的手勢又繼續說道,“第二,皇帝可以任免和廢止宰相。宰相的第一要務是迎合皇帝。如果宰相膽敢逆着皇帝的意思來,皇帝隨時可以解除宰相的職務。比如,大唐時候張九齡爲宰相,他就與玄宗唱對臺戲,最終被玄宗罷免。雖然上臺的楊國忠實在不怎麼樣,但是他聽話,特別是聽玄宗的話,讓幹什麼就幹什麼。所以說,天寶年間玄宗的皇權得到了空前加強。倘若上臺的不是楊國忠而是其他更有才能的人,也許禍事能少一點。不過,玄宗卻要爲安史之亂負責。因爲皇權加強了,天下安慰繫於一人!

第三,宰相是從成千上萬的人當中競選出來的,能力上有保證。畢竟一個人有沒有才能,皇帝和天下百官都看在眼裡。有能力的宰相自然是爲加強皇權提供了可能。

皇帝提出構想,宰相去執行。如果皇帝是個天才,宰相執行力強,君臣合璧,天下無敵。開皇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都是如此。如果君主不慎英明,只要宰相得力,天下一樣安定,就像管仲和齊桓公。所以說,有能力的宰相必然是能加強皇權的,他會使的君主威望一日高過一日。

以上都是不那麼重要的,全是開胃菜,方纔你們問的問題下面我說的這一條才最重要。”

李存真伸出四個手指頭說道:“第四,有宰相的話,皇帝就可以和宰相以及宰相附屬的文官集團結成聯盟甚至是同盟了。有了這層關係,內耗就少了,國家也能更加強大。南宋面對強大的金元,穩穩站立了一百多年,而大明呢?不多說了。

然而,一旦廢除了宰相,皇帝就必須單獨面對龐大的文人集團。文人集團由於處在國家中樞當中,因此久而久之就會滲透到國家政權當中去。國家權力會一點一點的流入文人集團手中。皇帝不可能時刻提防。所以看看我朝就知道了,成祖皇爺之前,文官被聖上殺得雞飛狗跳,那之後呢?皇帝的權力被文官集團逐漸侵蝕。到了聰明睿智的嘉靖皇爺這裡,弄幾個人進入內閣都要繞老大一個圈子。有時候皇帝會被架空,幾年一語不發的隆慶皇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爲什麼?因爲沒有宰相。”

陳顯祖問道:“不是有內閣嗎?元首。內閣首輔難道不是宰相嗎?有了內閣首輔不就相當於宰相了嗎?”

“不是!內閣首輔大臣根本就不是宰相。”李存真斷然否認,說道,“我朝不設宰相,首輔大臣沒有宰相那麼大的權力。宰相的權力來自於皇權,相權是君權的一部分,集各色權力於一身。而內閣首輔不過是文官的頭兒,就像是軍頭兒,我們可以叫他文頭或者官頭。我來問你,軍頭和諸侯能一樣嗎?軍頭代表的是軍人的利益,是軍人們推舉出來的,如果這些丘八要鬧事,軍頭就得帶着大家幹,否則就會被亂兵咔嚓一刀,然後亂兵們再換一個軍頭再帶着大家鬧事。諸侯就不一樣了,他的權力來自於天子。如果不是諸侯而是從義軍首領變成的梟雄,那麼此時就算是沒有皇帝,大家看着這梟雄也會感覺他神聖無比,權力還是來自於上邊,可能是天也可能是神,我們習慣稱呼他爲天命所歸。我想我這麼說大家就能明白了吧?”

張煌言點了點頭說道:“元首說得沒錯!內閣首輔不過是文官的首領,雖然我也是大明的文官,可是我卻看不上這些人。這些人習慣於和聖上作對。當年萬曆聖上就說這些人‘訕君賣直’,烈皇駕崩之前也看透了這些人的本質,痛罵文官。首輔大臣是對下面的文官負責的,就像軍頭是對亂兵負責一樣,如果首輔大臣不能實現文官們的意圖,那麼他就會被拿下。所以,內閣和首輔一直站在皇帝的對立面。嘉靖聖上費盡心機扶上位的首輔大臣,最終也走到了聖上的對立面,因爲他不站過去就沒有了前途,搞不好命也沒了。我朝成祖之後,如果聖上要做的事情和文官要做的事情是一致的,那麼什麼都能夠做成,如果兩家不相一致,文官是一定要把好端端的事情給搞砸的。”

李茂之問:“蒼水先生的意思是,那怕皇帝的決策對得起天下蒼生,對子孫後代有利,只要文官不喜歡,他們也會把陛下英明決定給推翻?難道這些人不顧天下蒼生的死活嗎?”

張煌言嘆了一口氣堅定的說道:“是的!他們纔不會去管什麼天下萬民!烈皇陣亡之後,多少文官投靠了李自成,李自成失敗之後多少文官又投靠了滿清,剃頭易服的是他們,污衊烈皇和大明的是他們,帶着清兵燒殺搶掠的也是他們。

這些人反而還不如闖營和西營。他們心裡根本就沒有聖上,沒有江山,沒有萬民,有的只是他們自己。他們如同蛀蟲,腐蝕大明,他們不知道嗎?他們知道。畢竟他們是讀書人,明白事理,什麼聖人之言,華夷大防,家國天下,他們明白得狠,若是辯論起來哪個不是大宗師?

可是他們爲什麼還要那麼去做?因爲他們心裡根本沒有家國天下,黎民百姓,有的只是他們自己和自己集團的利益。他們不怕把大明搞垮了,大明垮了他們就忙不迭地去投靠新主子,再做新朝的蛀蟲繼續他們損公肥私的勾當!這就是他們存在的意義!”

李茂之大罵:“不要臉!無恥!敗類!犢子!他媽的……”

張煌言說道:“他們都該殺!不過……如果他們能反清……能反正抱着光復大明的志向,回心轉意……”

李茂之也不去搭理張煌言轉頭對李存真說道,“元首,我看那二十八個進士也該革除功名趕出南京!”

李存真聽罷,大笑說道:“那過了,那過了,現在還不是時候!”

“那要等到什麼時候?”

“天機不可泄露!”

楊添秀暗道:怎麼搞的?又是這句!

第一百卌六章 兩個滿兵第九十七章 我就是喜歡她第圩九章 主客不合第十九章 獲贈忠義尺第四章 江西債券4第九十章 流水無情2第圩三章 一意孤行第枯三章 小繁榮第四十章 技術人才3第卅八章 科學與制度第三十八章 南京攻略1第圓九章 管效忠的結局第圓二章 紅衣大炮第十三章 勒索朝鮮2第卌三章 鑄錢2第八十章 利誘2第十章 心態崩了第十六章 治病第二十六章 荊襄的意義第一百圓三章 鏈彈打騎兵1第圓一章 文人的態度第枯三章 小繁榮第六十九章 鎮江第九十章 流水無情2第九章 夔東消息第一百廿九章 多疑第三十二章 赤子勳章第七十九章 銃炮發威第五十九章 病危2第枯七章 瞻園之內第二十五章 以海制陸1第五章 師兄說1(論文性質)第卅六章 洪武門打人事件第一百進七章 對撞(求票)第廿九章 包圍阿瓦第七十五章 中央突擊第四十五章 煽動民團2第六十二章 暢想騎兵牆第十六章 訴苦大會2(求票)第五十六章 奪取丹陽第五十一章 糞桶將軍2第百三章 貨幣戰爭圖謀5第二十六章 荊襄的意義第一百二十四章 風騷操作第六十六章 鑽機和鴉片第二十六章 以海制陸2第二十五章 以海制陸1第一百卌五章 乾坤一擲5第二十三章 海軍陸戰隊第四章 兩個俘虜2第一百進一章 下雨了(求票)第十六章 訴苦大會2(求票)第十六章 治病第八十三章 於七高徒第五章 信譽至上第九章 緣何如此第十五章 北路爭雄5第四十九章 村官3第卌一章 缺錢第廿八章 概率論與保險業第圩四章 刺客的誕生1第進二章 兵家不爭之地第一百圩九章 長炮(求票)第一百圓一章 紅彈(求票)第圓七章 洪承疇封王第六十章 法蘭西玫瑰第九十七章 我就是喜歡她第四十一章 高談闊論第卌二章 債券大漲第六十五章 忠誠與背叛3第卌八章 文官和太監第六十一章 威服第四十七章 優厚待遇第一百四十章 偷襲北京第廿八章 西營再起第枯五章 技術專利第圩五章 刺客的誕生2第六十七章 再談2第卅六章 坐收漁利第枯七章 瞻園之內第一百進三章 烏龍(求票)第廿八章 概率論與保險業第卌一章 缺錢第六十二章 女醫第七十八章 長槍三人組2第一百圩四章 長矛對戰2(求票)第五十九章 蒼水先生第八十二章 鑄炮進展第六十六章 鑽機和鴉片第七十章 三路夾擊第五十四章 湊錢第五十四章 湊錢第卌四章 西南驚魂第四十三章 侮辱第一章 歲月第六十三章 忠誠與背叛第一章 開科取士第一百圩四章 長矛對戰2(求票)第卅四章 鄭氏變亂第七章 師兄說3(不建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