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卌三章 鑄錢2

“大隋極富!”韓瑾瑜說道,“開皇初年,全國僅有納稅農戶四百一十萬,當時雖然已有科舉,然而士族仍然擁有巨大權力,無需繳納賦稅;到煬帝大業元年時,全國納稅農戶在不到二十年內增加至八百九十萬戶,共開墾五千五百八十五萬頃農田,中州大地一派祥和,小農終於實現了‘耕者有其田’。

要知道,漢高帝劉邦雖然不過是泗水亭長,卻也知道支撐帝國的是小農而不是官僚文人,所以,從大漢時便限制官僚文人對土地的侵佔,名曰‘打擊豪強’。然而,越是打擊,豪強勢力越是膨脹,此後竟然形成塢堡對抗朝廷。而支撐帝國的小農則成爲了流民,大漢失去了小農的支撐,終於轟然倒塌,最後爲士族支持的曹丕取代。

魏晉南北朝,士族強大,一直把持權力,皇帝都要乖乖聽命。主要原因就是因爲士族豪強掌握國家命脈,他們有錢,又能鑄錢,自然不把皇帝放在眼裡。

可是到了隋朝就完全不同了,誰還敢不把皇帝當回事呢?

大唐貞觀十一年,監察御史馬周對唐太宗李世民說:‘隋朝洛陽義倉的糧食,瓦崗軍李密用了很多;揚州義倉的絲綢,王世充用了很多;長安義倉的糧食、布匹、絲絹,都是我們在用,雖然你送給了突厥人很多,不過,現在還沒用完’。也就是說,大唐帝國建立了幾十年卻仍然在使用隋朝積攢下來的財富。

隋朝是第一個於民間大規模設立儲備糧倉的朝代。洛陽的義倉極大,大到小女都無法形容。這是大唐和我朝都無法比擬的。究其原因,就是因爲隋朝有錢,皇帝有錢。”

其實,韓瑾瑜所言屬實。1969年,洛陽市郊發掘了一座隋朝糧倉——含嘉倉,這座糧倉爲我們展示了一個真實而又偉大的隋朝。1969~1972年,人們用了整整四年時間才完成這座古代糧倉的發掘,結果震驚了當世考古學家,糧倉建築面積四十五萬平方米,有二百五十九個糧窖,窖口一般爲十至十六米(最大直徑爲十八米)、深七至九米。如此規模,在世界考古界也是最爲輝煌的古糧倉之一。人們甚至驚異地發現,其中一個糧窖中居然還留存着五十萬斤已經炭化的穀子,顆粒仍舊清晰可辨。

“大隋之富就在於錢!”韓瑾瑜大聲說道,“有錢諸事順利,行軍打仗如此,治理國家也是如此。誰有錢,天下就是誰的!當年烈皇以一國之力打不過建奴,而滿清僅僅用了北直隸一個省的稅收就差一點平了天下。究其原因就是在錢!滿清搞錢的能力大大超過烈皇。這話雖不敬,但卻是事實。所以,元首非要成爲最有錢的人不可,否則天下難平!”

“有趣,有趣!”皮埃爾說道,“繼續說啊!”

其實,其他人,包括李茂之、常琨等人也都是豎着耳朵聽的。

韓瑾瑜繼續說道:“大秦始皇帝一統華夏,成爲了第一個皇帝,車同軌書同文,統一了貨幣和度量衡。這些爲人所知。但是,這不過是文人的宣傳罷了。在太史公筆下美化了一番而已。真正統一貨幣的是大隋文皇帝。”

“這怎麼說?”陳顯祖問道。

韓瑾瑜說:“秦始皇試圖以秦半兩統一六國貨幣,但短命的秦王朝根本沒有能力完成這個偉大的任務。西漢年間,漢武帝以鐵腕統治整個帝國,以殺頭威嚇不準私鑄貨幣,仍然無法統一全國貨幣發行。白金幣、皮幣改革期間,盜鑄更是成風。東漢、魏晉南北朝,皇權孱弱,歷代皇帝根本不曾想過要統一貨幣。更何況,此時的無字小錢,鐵錢根本就不是錢,而太平百錢、女錢、天監五銖等等琳琅滿目,種類繁多的金錢盛行於世,可最終還是搞得天怒人怨。漢靈帝賣官鬻爵,其實也是無奈之舉,若是沒錢,帝國早晚崩潰。在小女看來,正是因爲桓靈二帝賣官鬻爵,朝廷有錢了,這才使得東漢又苟延殘喘幾十年。其實,沒有桓靈二帝,東漢也是倒下去的,無可避免。

大隋開皇之後,文皇帝也要同時面對南陳五銖、六銖、鵝眼錢,北朝常平五銖、永通萬國、五行大布……但平定南陳後數年,中國流通中的貨幣就僅剩下隋朝官鑄貨幣——隋五銖。這是爲何?”

“對啊,我才問過,這是爲何啊?”陳顯祖說道。

韓瑾瑜說道:“那是因爲文皇帝充分的與民間商議,使得隋朝的五銖錢成爲各方均能獲利的銅錢。它抑制了朝野內外民間鄉里一部分人獲利而膨脹的可能性,也防止了另外一部分人因爲遭受掠奪而成爲流民。”

其實,這就是所謂的“民主”。民主作爲政權組織形式其實一無是處,但是作爲貨幣改革的一個環節卻是十分有效的。只不過,韓瑾瑜不知道民主這一詞彙,說不出來罷了。

韓瑾瑜說:“開皇元年,大隋消滅南陳,隋文帝並沒有立即下令禁止私鑄貨幣,只是要求各地統一按照西漢五銖錢樣式鑄造新幣,畢竟在大多數人心中西漢五銖是傳承千年的貨幣,象徵着帝國的統一和富強。

然而,過了整整一年,竟然沒有人按照五銖錢的樣式鑄造,歷代的舊錢也依舊在市場上流通。隋文帝大怒,將五銖錢標本掛在全國各地的市集之上,頒佈政令,敢用舊錢或者不合格貨幣者‘盡沒於官’。大隋各級官僚派出差役在路口截、在市場罰,甚至跑到商人家裡搜查,無所不用其極。

可是呢?兩年之後,隋文帝更是震怒。舊錢確實在市場上銷聲匿跡了,但民間私鑄的鵝眼錢又開始盛行。私鑄鵝眼錢的重量遠小於五銖錢,只要有利益就會有人鑄小錢。誰又會真的用那麼多銅材鑄造與鵝眼錢面值相等的五銖錢呢?

其實,銅幣的面額都是固定的。大家在使用銅錢的時候大多注重的是銅錢上標註的額度,又有誰會去真的測量一下銅幣的重量,想辦法再測一測銅幣當中含銅的多少呢?所以,鑄小錢是最划算的,使用少量的銅材和着鐵、鉛鑄錢,而額度卻相等,這便能掠奪財富。

其實,這也是古往今來鑄造銅錢的一大弊端。王朝伊始,銅錢都是足額的好錢,到了最後,總會有劣質的銅錢取代優質的銅錢。爲何呢?就是因爲有豪強和官吏,將朝廷的好錢回爐重鑄,用鐵錫鉛摻雜其中。

一枚好錢,往往能造出四五枚劣錢來。這麼一來,這些人手上的財富就翻了四五倍,就可以去購買小農商人和百姓的物資了。其實,從頭到尾,還是那些銅,百姓被徹底坑害了,只能一貧如洗,成爲流民。到頭來,肥的是官員,窮得是百姓。百姓一貧如洗,官僚富得流油。王朝衰敗,百姓只能揭竿而起。豈非都是錢鬧的?

所以,南朝齊的開國之君蕭道成看慣了王朝興衰,對錢又愛又怕,曾說:‘使我治天下十年,當使黃金與土同價’。結果,蕭齊鑄造了大錢‘南齊五銖錢’。想一想也明白的。大錢被小錢取代。南齊不過二十年而已。豈非是錢鬧的?可見,錢小了百姓苦,揭竿而起;錢大了,朝廷苦,入不敷出。錢這東西催命啊!”

第卌六章 癡心妄想第四十五章 用計1第二十六章 以海制陸2第一百卅八章 撤出淮安第圓九章 管效忠的結局第一百枯七章 誅殺順治2第一百卅九章 退至高郵第卅六章 洪武門打人事件第八十二章 鑄炮進展第十五章 無恥海盜第八十六章 東北據點第廿五章 科學之辯1第六十一章 法蘭西玫瑰2第圩八章 重建諜網1第圩二章 一番爭執第進五章 福建茶葉第卅八章 科學與制度第八十五章 驪興閔氏第圩六章 暗黑的心第圓三章 滿清局勢1第四十七章 優厚待遇第廿五章 錨定硬通貨第一百零八章 射手第七十九章 數學女神第二十章 加槓桿第二十三章 海軍陸戰隊第八十一章 無名女將第七十六章 凌遲處死第一百圩二章 雙山攻防2第一百進五章 前進第五十九章 癡情皇帝第十八章 湖廣債券第一百枯六章 擒活呂布第三十六章 馬逢知反正1第卌八章 文官和太監第一百圓五章 郎坦和託第三十七章 戰艦專家2第百三章 貨幣戰爭圖謀5第五十一章 糞桶將軍2第十三章 路遇戲班子第九十八章 如果我回不來第十章 南路血拼2第卌九章 誘捕永曆第一百零七章 對射第枯三章 小繁榮第七十五章 鬥將第四十章 打崩第九十章 鞭打沈姨娘第一百廿八章 痛斥第八十四章 俠客的用途第五十二章 榻前第四十五章 煽動民團2第十五章 尋思第七十七章 妥協第進九章 槍炮生產第一百圓二章 驍騎營(求票)第八十三章 於七高徒第枠五章 體重與戰力第九十章 鞭打沈姨娘第圩五章 刺客的誕生2第圩二章 一番爭執第六十三章 道姑第八十九章 形勢堪憂2第六十九章 滿清動向第一百二十六章 活呂布2第十九章 獲贈忠義尺第九章 夔東消息第一百枯一章 槍打順治第一百枯七章 誅殺順治2第八十六章 鄙視順治第枯一章 駿馬的繁殖2第四十三章 侮辱第一百枯一章 槍打順治第一章 阬殺1第四十六章 炮神保羅4第一百零二章 宣教官第九章 中央情報局第五十章 糞桶將軍第一百六十章 炮威(求票)第三十六章 馬逢知反正1第五十九章 蒼水先生第二十八章 三娘出逃第四十五章 炮神保羅3第一百圩七章 老兵(求票)第圓三章 砍殺第卌六章 癡心妄想第廿九章 大數定律第六十二章 暢想騎兵牆第七十章 輔臣世權第十一章 平定浙江2第十七章 仁川條約第二十二章 軍隊編制第一百卌七章 炮神駕到第一百卅九章 退至高郵第四十八章 新兵訓練第九十八章 如果我回不來第七章 武裝部長第二十七章 小山包候第十七章 達素授首1第二十三章 滿清廷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