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陸上喪膽

當張朝璘泥議河大敗之時,董衛國率領的江西陸師已經進入江南的太平府,正計劃攻打繁昌城。董衛國聽說水師全軍覆沒,張朝璘生死不知,驚懼交加。

“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啊?”董衛國雙脣哆嗦着說道。

副將顧維平說道:“軍門趕快撤吧!李存真那可不是好對付的,你聽說沒?他在香山全殲了樑化鳳的綠營。咱們怕也不是對手,快點走興許還有命。”

遊擊畢思明說道:“是啊,就算這次來的不是李存真本人,我聽說他手下有十三太保,個個如同羅剎一般,現在巡撫大人完了,咱們孤掌難鳴。在長江邊上作戰光有陸師沒有水師可不成,人家很容易就抄了咱們的後路。快撤吧!”

“撤?”董衛國哆哆嗦嗦地問。

“撤啊,快撤吧,軍門!撤吧!”顧、畢二人急切地建議。

董衛國趕忙收攏士兵,於次日清晨引着自己的綠營兵緊急撤往銅陵。王金玉和曹海濤率軍來攻銅陵。董衛國竟然不敢交戰,放棄銅陵,一路狂奔,逃入池州固守。

李軍到達池州,在城外挑戰,董衛國堅守不出。

曹海濤見董衛國一連三日當縮頭烏龜。於是向西路軍都督王金玉建議說:“我認爲我們有水師的優勢,完全可以越過池州江面,朔流而上攻打安慶。如果能夠攻克安慶,董衛國必然守不住池州。”

王永昌贊同道:“曹頭領所言甚是。我們可以率領陸師做出要攻打池州的假象,拖住董衛國。給將軍爭取時間。”

王金玉聽罷點了點頭說道:“攻打安慶可就斷了董衛國回江西的退路,我猜測他肯定不敢沿江撤退,更不敢在池州固守。這辮虜行動如此迅速,又狡猾,怕是會向徽州逃竄。雞昌,你可以尾隨追擊,若是能有所斬獲就好,若是沒有斬獲也不要緊。”

曹海濤說道:“董衛國精明得很,狡猾得像一隻狐狸。張朝璘大敗,他聞到了危險的氣息居然掉頭就跑了,絲毫沒有爲巡撫大人報仇的打算。我聽說董衛國也是宿將,因功升爲江西提督,我們水師強大,可是陸師未必強過他。”

王永昌聽罷有些不太高興。王永昌是王金玉本家,同時也是他的頭馬,時年三十三歲,祖籍廣東。明朝時候,父親開雞場,全家賣雞蛋、雞肉、雞毛撣子爲生,家境還算過得去,王永昌還讀了四年私塾。後來滿清攻陷廣東,王家也沒覺得剃頭易服有多恥辱乖乖聽命,可是不久之後滿清就在廣東實施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王永昌的父親無奈之下帶着一家老小出逃,投奔王金玉的父親芷蘭島老島主大錘王強。王永昌的父親、母親、弟弟都不幸死在海上,只有王永昌活了下來,九死一生到達芷蘭島,那個時候他才只有十九歲。由於家裡養雞,自己又有一個昌字,島上的海盜們都戲謔他爲“雞昌”,一個如同現代黑社會一樣的諢號。雖然名字裡有一個“雞”字,可是王永昌本人並不弱雞,出海打劫,殺人越貨樣樣精通,乃是一個積年老海盜,是芷蘭島的骨幹力量,鐵皮王金玉的頭馬。

雞昌看了看曹海濤,麪皮褶皺大嘴一咧,露出因爲嚼檳榔而發黑的牙齒說道:“董衛國此人確實有些本事,這我聽說過。但是要我率領陸師拖住他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我的這些兵都跟隨我多年,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兵知將,將知兵,上下齊心。即便不能全殲董衛國部,打殘他絕對沒有問題。”

王金玉說道:“張朝璘兵敗,董衛國已成驚弓之鳥。越過池州攻打安慶,董衛國必然驚慌失措。到時候雞昌你只要好好籌謀,不怕沒有可乘之機。”

“老大,你放心吧!”

於是,王金玉、曹海濤率領水師,又載陸師兩千,越過池州攻打安慶。安慶乃是江防重地,城高池深,一時之間難以攻克。王金玉便叫曹海濤把水師戰艦一字排開,轟擊安慶城牆。又使陸師登陸,攻擊安慶外圍。散佈謠言說張朝璘、董衛國已經兵敗身死,安慶若不投降,早晚陪葬。安慶知府逡巡數日,見無人來援,又得到確切消息說張朝璘戰死了,遂開城投降。李軍輕而易舉奪取安慶。

且說,董衛國在池州守了幾天,此前還見李軍來挑戰,污言穢語地辱罵,他也全當沒聽見。可是,等了幾天之後,竟然發現城下悄無聲息,也不見李軍來攻城,很是奇怪。派出人員去刺探,發現江面上竟然沒有一艘李軍戰船。董衛國心驚不已,問手下:“李軍的戰艦怎麼一艘也沒有了,是回援江寧還是去攻打安慶了?”

顧維平和畢思明吱吱嗚嗚,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無法定奪。

正在此時,忽然有人報說王永昌在城外挑戰,已經把董衛國祖宗八代毀罵了一個便。

原來水師走了,去打安慶,卻留下陸師來絆我?董衛國終於發怒了,說道:“打不過李存真,還打不過什麼王永昌嗎?備馬出城,老子就來會一會這個海匪。”

“軍門,不可啊,切切不能中計啊!”副將顧維平急忙勸阻。

“中你媽的的計,一個海盜也會用計?”董衛國根本就不聽,執意出戰。

董衛國點起五千兵馬出城來戰王永昌。兩軍剛一接觸,王永昌便退,董衛國見王永昌撤退也不追趕,打算回城。王永昌見董衛國不追過來,便轉過頭又攻了上來,兩軍再一接觸,董衛國剛要下令“後退者戰斬!”王永昌又退走。董衛國不追,還是打算回城,王永昌又攻了上來。幾次三番,搞得清軍心煩意亂。

董衛國怒道:“你真以爲我好欺負嗎?還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下令全軍進攻。王永昌的步兵衝到一半,看到董衛國騎着高頭大馬,綠營兵殺喊着衝了上來,便作鳥獸散,董衛國緊追不捨。

雖然追擊王永昌,但是董衛國也注意留心觀察是否中了埋伏。真是想什麼來什麼!董衛國追了七裡地,忽然四野殺喊聲一片,董衛國心道中計了,慌忙下令撤退。綠營兵前隊後退,後隊卻不知道出了什麼事,還在朝前走,一時之間亂作一團。等到反應過來的時候,雞昌的步兵已經殺到。董衛國被擊敗,倉皇撤退。折損了三千無甲兵,撤入城中。

董衛國惱恨地說道:“我就不該出城!”

過了幾天,有人來報,安慶被圍。董衛國驚呼:“我後路被斷了。”於是,下令從池州突圍,他不敢向西撤往安慶,率軍直撲青陽。青陽幾日前才向王永昌投降。此時看到兩萬多綠營攻了過來,便又投降了董衛國。董衛國捲起青陽綠營,一起向寧國逃竄。

王永昌聽說董衛國丟棄了池州,便率軍攻打池州,池州以爲李軍大隊來了,不敢抵抗,開城投降。王永昌一邊派出使者向安慶和江寧報捷,一面率軍追擊董衛國。在青陽城東六十里處,追上了董衛國的後隊。董衛國親自斷後與王永昌交戰。董衛國後隊不敵芷蘭島的海盜前鋒,後隊被殺散。董衛國率親兵逃出,直奔寧國而走。王永昌捉了三千俘虜退還青陽。青陽綠營見董衛國被擊敗,便又脫離董衛國逃回青陽處。雞昌恨青陽綠營首鼠兩端,喝令手下繳了這三百人的械,綁了起來,又親自操刀把青陽綠營守備官斬首示衆,用其首級喝令全軍,再敢首鼠兩端,如同此人。

第十二章 爭奪缺口第一百枠一章 穆裡瑪之死第五十九章 癡情皇帝第七十三章 賴塔被告第五十二章 榻前第五十七章 他是炸彈第三十二章 順治猜疑2第一百零三章 忠烈祠第九章 中央情報局第十四章 勒索朝鮮3第五十六章 活着真好第十二章 爭奪缺口第一百進一章 下雨了(求票)第圩三章 財富來自海上第五十八章 病危1第三十九章 壓上第十八章 三箭穿雲第七章 師兄說3(不建議看)第廿六章 科學之辯2第四十二章 逃跑第五十二章 我的南京第一百圩二章 雙山攻防2第枯二章 預防內卷化第一百卅一章 小楊第一百零一章 清晨第一百章 構築工事第圩七章 人才第一百枯二章 下雨了2第七章 攻打江西第八十五章 商業綢繆第五十七章 管武尷尬第卅四章 在世盧梭1第卅五章 在世盧梭2第八十章 利誘2第八章 師兄說4(不建議看)第一百零八章 射手第卅六章 坐收漁利第卅七章 夔東這幾年第十五章 北路爭雄5第十三章 開小1第三章 討論第七十六章 凌遲處死第圓二章 紅衣大炮第四十章 技術人才3第圩四章 刺客的誕生1第四十二章 勾結葡萄牙第三十四章 計謀第百二章 貨幣戰爭圖謀4第一百卅章 三英戰呂布1第二十三章 滿清廷議第六十七章 再談2第四十五章 用計1第進六章 大發展1第十七章 明李掌舵人第六十章 錢謙益第四十章 突襲長沙第五十六章 商議2第四章 兩個俘虜2第七十五章 中央突擊第一百二十章 披甲兵第六章 開行政科第三十七章 開打第九十六章 韃官隨徵第圓二章 紅衣大炮第十八章 三箭穿雲第十二章 北路爭雄2第八十章 利誘2第四十七章 村官1第一百圩八章 收縮(求票)第十九章 銀山大勝第八十八章 落花有意2第一章 江西債券1第卅二章 雙喜臨門第三十章 武丹發飆第卌二章 鑄錢1第三十二章 順治猜疑2第圩三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圓八章 犧牲3(求票)第卌七章 劉玄初(不建議讀)第七十八章 長槍三人組2第卅四章 在世盧梭1第四十四章 煽動民團1第四十一章 高談闊論第三十四章 花果從軍第枠六章 知己難求第二章 民族主義第廿一章 恢復東江鎮2第七十四章 胡謅八扯第七十三章 李率泰的算計第四章 慎思第七十四章 胡謅八扯第五十章 白銀和動亂第五十七章 管武尷尬第一百章 構築工事第十七章 鐵人鋼鋒第六十五章 忠誠與背叛3第進四章 廈門更優第三十一章 順治猜疑1第五十七章 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