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 光復皇帝度假北美

歐洲戰雲密佈,大明歌舞昇平。本土已經出現了一輪經濟再起的跡象,而各殖民地則更是悠閒安靜。

在這個時間,大明光復皇帝陛下乘坐着C208大型客機,成爲了首名夏洲到美洲洲際航線的乘客,從京師一路飛到了北美海外領西海岸重鎮萬歲城。

這一新聞更是直接登上了《大明日報》頭版頭條,壓過了最近甚囂塵上的歐洲戰爭的新聞。

無疑,這是展現大明國力和無與倫比技術實力的最好典型。不過,大明國民們已經非常習慣了這種新聞,二十多年來,《大明日報》總是在報道一些非常新奇震撼的事情,明人似乎在不斷地實現着過往人們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第一次飛上天空,第一次潛入深海這樣的新聞已經再也不奇怪,現在能夠連續飛行這麼遠的距離,也沒有什麼值得太過震驚的了。

這就是一個創造奇蹟和挑戰未知的時代,人們習慣了這種氛圍,並不自覺地在刷新着各式各樣的記錄。

白明修就是創造奇蹟的引領者。

儘管這些年來作爲大明帝國的皇帝陛下,他的作用似乎越來越象徵性,甚至被很多人無惡意地形容爲吉祥物,但是沒有人忽視他對龐大帝國的影響力,正是這個纔剛滿四十歲的男人一手締造了這個星球有史以來最爲強盛的帝國。

也有賴現在大明的技術水平真的高,使得白明修能夠經常性地光臨大明的這些殖民地,別看只不過是皇帝出巡,但就這麼簡簡單單的一次出巡,白明修哪怕什麼不做,就是下飛機的時候被拍拍照,然後出席點什麼活動,跟大明殖民地的民衆們親切合影,慰問一下當地的什麼人士,就能夠讓殖民地的民衆深刻地認識到,自己也是大明的一份子,是被皇帝陛下和帝國在意的人。

歐洲殖民宗主國的國家元首們,絕大多數畢生未曾去過他們的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對於他們來說只是魚肉的對象,屬於他們的財產,而不是他們的義務。白明修的做法可謂是顛覆了傳統的殖民主義,乃至在學術界現在普遍不把大明的做法當成歐洲式的殖民行爲,而是帶有大明特色的“王化”。

北美海外領對於大明帝國又有完全不同的意義,許多人將之稱爲“未來大明本土”,其更優秀的土地和自然資源條件,保障了大明能夠在未來於此再造一個本土規模的龐大社會。

相比起來,澳洲海外領雖然是光復皇帝“第二龍興之地”,甚至還距離本土更近,但是這些年發展頗爲不溫不火,人口也只是有一百多萬;南美海外領則更爲錯綜複雜一些,當地仍有數量比較大的印第安人口,以及一些土生白人,大明在此創立的更多類似於一種多元化社會;而印度聯合宣慰領則是新近纔有的東西,很多人視爲一個新的機會,而不是新的家園。

廣袤的北美大陸,肥沃的土地,開闊的平原,近乎應有盡有的礦產和其他資源,這都是吸引人的因素,無數前往北美而發了財的故事在舊大陸流傳着,於是創造了各種前往這裡尋夢的潮流。

如今整個北美大陸上,除了法蘭西佔據東北角的阿卡迪亞,英國佔據的新英格蘭和南方殖民地,全部爲大明所有。大明在此建設了橫貫大陸的太平洋鐵路,在扼要之處建設起了一座座城市,大大小小的城鎮和居民點星羅棋佈地灑在這個大陸上,一切都是方興未艾。

當白明修真正來到這片大部屬於大明的未來之地後,白明修才能夠感受到那種令人心跳的滿足感。他名義上是來到北美海外領度假的,當然還有其他工作,可是當他坐上貫穿北美大陸的太平洋鐵路快速火車,他不由真的產生了一種度假放鬆的心情。

行駛在太平洋鐵路上的火車是內燃機車,平均時速爲80公里每小時,算是非常快了,它會花費將近一週的時間穿越整個大陸,既是漫長,也是快速。

北美海外領公署的行政副理陳敬殷勤地向皇帝介紹道:“這列車,就是在我北美海外領本地生產的,大明列車集團北美分公司投產三年之後就生產出了合格的產品,現在北美主要的軌道交通產品,已經不需要再從萬里之遙的本土運過來了。”

白明修點點頭,北美先天地理上就離本土很遙遠,很多工業設備、裝備就地生產更合適。大明也不是想讓北美成爲一個什麼傾銷市場,而是大明經濟體上的有機組成部分。大明也不在乎什麼競爭問題,合理競爭是保持生產力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

在這種健康心態的引導下,北美海外領就接受了不少來自本土的工業轉移,畢竟現在北美海外領已經是一個人口近2000萬的龐大海外省聯合領地,資源也十分豐富。儘管其工業門類比不上本土齊全,但是已經有一個很好的工業規模了。這個工業規模甚至要比歐洲的什麼法蘭西、西清這樣的國家更大。更直觀的表述是,一個北美海外領的工業產值,就是歐洲所有國家含上西清工業產值綜合的三倍。

而對面這個名叫陳敬的海外領公署官員,倒也是讓白明修頗感興趣。因爲這人在二十多年前還曾有個名字,叫做陳廷敬。其實此人原名就是陳敬,中間那個廷字是順治送給他的,這原本是個榮耀,但是放到現在明顯就是個污點了。好在陳敬見風使舵很快,湖廣收復的時候,他就偷偷下野,然後轉投了南明瞭。經過幾年考察和學習之後,他們外放到北美做官,當時陳敬覺得一輩子完了,不過來到北美以後,卻覺得大有可爲。

如今已經做到了行政副理的高位,本身海外領是高於省級的行政單位,海外領公署比照理政院,所以他這個副理職位,勉強也能算是個小內閣成員了。如今能夠得蒙天子垂詢,說不定表現的好,就給提拔回本土,進入理政院了。

488 軍法如山280 戰北洋(上)660 空戰時刻061 晉王誅賊之戰(七)667 並不順利的撤軍248 退役的僱傭兵525 百船來航(下)556 反莫臥兒聯盟020 臨江盟誓079 朝貢國702 一個全球統治秩序正在誕生025 支線098 瓊州海戰(上)167 隨身利刃342 大建設060 晉王誅賊之戰(六)528 東歐的風(下)117 廣州商貿(下)193 六不總督731 重新洗牌689 護國大將軍091 萬軍臨城023 誘餌763 視頻學習328 國士祠430 環球航線676 一種風險350 晉王入草原366 林中襲擊063 晉王誅賊之戰(九)193 六不總督708 丹麥海峽(上)556 反莫臥兒聯盟574 兩個皇帝599 騙錢大戶,大明海軍745 亂入之戰列艦556 反莫臥兒聯盟161 國聲176 士子投效387 歐洲人的沙龍304 哭訴的流放士紳214 長江物流268 清軍陸軍戰術的革新327 太子接駕775 始料未及的空戰結果495 航行繼續335 間客116 商貿廣州(上)302 歸朝消息429 最榮耀的實習機會603 摧枯拉朽726 地動山搖043 抵澳442 優越感388 外銷武器054 兵圍昆明546 黑市商人501 學中文的學院372 沒良心炮264 海上雨夜裡074 澳北府241 永曆十七年的財政預算198 故都殘破611 讓西清憂心的情報424 艦隊陣容261 武林高手錦衣衛150 擊敵於行軍中225 蠻夷之行717 法東大攔截414 沒生意做的荷蘭商船760 新軍裝091 萬軍臨城462 伊斯法罕條約121 戰略右勾拳592 撤僑行動(上)697 承麟之策218 流民事件(上)663 通信小隊516 結束歐洲行程666 土豪218 流民事件(上)045 熙天府(上)347 劫掠蒙古082 鄭成功131 御風137 戰狼太子在線砍頭709 丹麥海峽(中)473 分贓討論329 不住紫禁城038 破牆616 非法移民290 帝后逃亡439 呂宋華村126 俍兵306 開往呂宋的戰艦223 流民轉移民088 主線任務的大收穫277 火紋重甲士109 入潮州534 傳薪火者